寶寶吃手要制止嗎?這3個常見的育兒誤區,新手家長要留意

2020-12-24 走走心玩數碼

照顧寶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處處都需要小心謹慎,可能一個疏忽大意,就會掉到育兒的「深坑」中,做出對寶寶成長不利的事情來。

因此想要讓寶寶健康茁壯成長,作為父母,在照顧寶寶的家庭護理方面,一定要擦亮眼睛。

學會識別育兒方面的各種各樣的「陷阱」,懂得繞道而行。並且還會學會使用科學的育兒方法,這樣才有可能做一名合格的父母。

因此小編提醒各位家長們,在育兒這條道路上,千萬別掉進育兒的「陷阱」裡,做出對寶寶成長不利的事情,讓自己後悔莫及。

前兩天小編在樓下小區裡,遇見鄰居抱著三個月的寶寶,在小區裡曬太陽。寶寶十分可愛,時不時會吃自己的小手

但都一次次被寶媽阻攔下來,寶媽覺得,寶寶吃手不健康,可能會把細菌吃進肚子裡,導致寶寶生病!

寶寶吃手要制止嗎?這3種常見的育兒誤區,家長要留意!

1、寶寶抓媽媽頭髮、咬爸爸手指要制止

很多寶寶在8、9個月的時候會有抓媽媽頭髮、咬爸爸手指等行為,而且會持續一段時間。家長對此都會很煩躁,對寶寶這些「討厭」的行為進行斥責,甚至會打寶寶,讓其吃痛鬆手。

有育兒心理專家表示,寶寶的這些「討厭」的行為只是表面現象,內心可能是寶寶表達內心中愛父母的一種行為表現

所以家長千萬不要誤會,把寶寶對父母的愛當成一種「傷害」,這對於寶寶的心理健康有不良的影響。

當然也不排除是一些生理原因導致的。比如寶寶在出牙期,牙床會有一定的不適感,寶寶通過咬人來緩解這種感覺。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可以給寶寶提供磨牙棒牙膠來改善這種情況。

另外還有一種可能,是由於寶寶因為一些情緒因素存在導致的。有些寶寶從小脾氣就不好,一旦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用咬人、打人的方式發洩出來。這種情況家長需要制止,並且告訴寶寶,想得到一些東西,可以正面說出要求。

通過打人、咬人的行為是不對的。告訴寶寶只要是合理的要求,運用正確的表達需求方式,家長才會考慮是否能滿足寶寶的要求。

2、滿月寶寶剃胎毛

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傳統習慣,新生兒寶寶滿月之後要剃「滿月頭」。而且老一輩人會煞有介事地說:如果胎毛不剃掉,將來長大後頭髮稀疏而且細軟,發質不好。

其實發質的好、壞與剃不剃胎毛沒有直接的關係。現在年輕的父母們都應該知道,發質除了與先天遺傳有關之外,另外還有後天的營養、生活環境有關。

育兒專家表示,寶寶剛滿月時,不建議剃滿月頭。這是因為剛滿月的寶寶,身體的抵抗力很弱。如果剃頭時不小心,可能會被刮破頭皮,引起頭部皮膚感染。

3、阻止寶寶吃手

對於寶寶來說,吮吸是一種本能。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出生十幾天之後,就會「笨拙」地啃手了,通常到3個月左右,就可以輕鬆自如地吃手指了。

很多家長不理解寶寶的行為,出於為寶寶的健康考慮,當寶寶出現吃手指行為了,會及時制止,這樣做真的是為寶寶著想嗎?

寶寶天生就具有吸吮反射。從無意識地吮吸,到可控制吸吮;從笨拙地吮吸到能收放自如地完成吃手動作。

這樣的行為變化可以有效地說明寶寶大腦發育很正常,寶寶在不斷成長和進步。家長更應該為寶寶鼓掌點讚。

寶寶吃手,是大腦發育的良好體現。而且通過吃手的動作,可以有效地安撫寶寶的情緒,給寶寶帶來一定的安全感。因此,如果寶寶在1歲以前吃手,家長不必阻止,經常幫助寶寶剪短指甲,並注意清潔衛生即可。

但是需要提醒家長,如果寶寶2、3歲之後仍然習慣吃手,家長需要引起重視,避免寶寶吃手「上癮」,對牙齒的生長及心理的健康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家長要和寶寶進行交流,了解原因,找針對性方法解決。家長也可以分散寶寶的注意力,比如和寶寶互動遊戲、參與一些親子活動,這樣來幫助寶寶戒掉吃手這個習慣。

寄語:

照顧寶寶是個細緻的工作,同時還要學會辨別「真偽」,遇到一些育兒方面的「深坑」要知道及時繞道而行。

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每個父母都必須要掌握廣泛的、科學的育兒知識。這樣才能做一名「持證上崗」的合格父母。

相關焦點

  • 0~6個月寶寶養育,要避開哪些誤區?新手父母早學習,輕鬆育兒
    那麼,0~6個月的寶寶,要避開哪些育兒誤區呢?對於小月齡的寶寶,特別是6個月以內的嬰兒,新手媽媽的育兒方式也有可能會出現錯誤。他們認為給寶寶添加輔食,越早越好。其實,這是一個餵養誤區。 【科學育兒小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寶寶6個月以後開始添加輔食。6個月內的寶寶,乳類餵養可以滿足寶寶對各類營養的需求,可以不添加輔食。而6個月的寶寶已具備消化吸收輔食的能力,消化系統基本成熟,需要開始添加輔食。我國很多育兒專家建議,寶寶輔食添加,最早不能早於4個月。
  • 奶粉餵養寶寶,家長這4個誤區要避開,不然娃越吃越瘦
    蘭蘭生完寶寶後,由於自己身體不好奶水很少,迫不得已,她決定給寶寶餵奶粉。蘭蘭從代購那裡買了很多大牌奶粉,可是寶寶吃了一個月,她發現娃不僅越來越瘦還不見長個。帶著這個疑問,蘭蘭去諮詢了育兒專家,專家在和蘭蘭的溝通中,發現了其實是她餵養奶粉不當造成的寶寶瘦小。
  • 娃頭頂「2個旋」說明倔?常見的頭旋誤區家長要了解,不是迷信
    很多新手爸媽沒有育兒經驗,對老人的話深信不疑,如果發現寶寶身體上的某些特徵與自己聽過的一些經驗吻合,便會不自覺將寶寶對號入座。前些天,小張在朋友圈說了一件令自己特別苦惱的事,他發現寶寶的頭頂上有2個旋,想起了老人說的一句話:一旋精,二旋愣,三旋打架不要命,四旋敢和火車碰。
  • 寶寶如果出現這4個表現,多半是長牙的「信號」,家長要多留意
    寶媽們在孩子半歲左右時,就會開始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家寶寶長牙了嗎?」 有些新手家長看到自己的寶寶長牙比別的孩子慢,就會開始懷疑寶寶是不是發育慢,擔心孩子的身體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 寶寶吃手要不要阻止?吃手的孩子真的都會越長越醜嗎?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吃手你知道肚子裡的寶寶也會吃手嗎?其實從胎兒8個月時就會出現吸吮反應,這時候寶寶會無意識的開始吃手,這也是寶寶剛出生就會吸母乳的原因。運氣好的媽媽在產檢做B超時,就可以看到哦~2.吃手的寶寶更聰明哦4~7個月寶寶,開始會用手和嘴來探索外面的世界,吃手不僅可以讓寶寶手的精細動作得到鍛鍊,也通過口腔刺激,促進大腦發育,所以吃手的寶寶真的更聰明哦。3. 吃手也是尋找安全感當寶寶遇到驚嚇或不安時,吃手可以緩解壓力,幫助寶寶自我安慰。這和有的孩子一緊張就搓手,揉眼睛等是同樣的道理。
  • 照顧寶寶時,為了讓他們健康成長,這幾個誤區,家長要及時避開
    前兩天小編收到一位新手寶媽的求助信息:幾天前剛生下小寶寶,現在是月子期間,由於寶寶較小,夜間會餵奶4、5次,再加上換尿不溼,因此特意買了個小夜燈,方便夜間照顧寶寶。寶媽把小夜燈照片發到朋友圈,然後就有朋友評論,寶寶夜間睡覺不應該開燈。
  • 寶寶剪指甲總哭,是傷了元氣?這3個剪指甲的誤區寶媽們要避開
    最後:安撫寶寶情緒進行操作寶寶習慣了雙手無拘無束的狀態,忽然被控制雙手會下意識反抗。此時寶爸寶媽千萬不要用蠻力對待他,否則會加重寶寶的不安情緒。如果不知道如何入手,不妨試試這3個步驟:1.輕聲安撫,並撫摸寶寶的後背。
  • 寶寶吃手,需要阻止嗎?這是智力發育的表現,家長要做到這兩點
    新出生的寶寶在1、2個月左右,就會出現吃手情況。對於大部分新手父母來說,寶寶出現吃手情況,肯定是餓了或是沒有吃飽的表現。其實這種理解是片面的。有關醫學專家發現,寶寶在胎兒時期,在媽媽們的子宮裡也會有吮吸自己的小手的動作。所以說吃手,並不僅僅表示寶寶餓了,還有其他層次的含義。
  • 寶寶的口糧怎麼選?這三個誤區家長要注意
    對於3歲以內的寶寶來說,奶是最主要的口糧,而對於無法實現母乳餵養的寶貝們來說,嬰兒配方奶粉就成了不二之選。然而,在奶粉餵養寶寶的過程中,許多家長一直存在不少的誤區,其中,有這三點要注意:一,不要頻繁給寶寶更換奶粉品牌對於新生兒來說,腸胃功能發育得並不完善,對奶粉都有一個適應的階段。對此,月齡越小的寶寶,越要注意不能頻繁地更換奶粉。一般來說,半年之內換奶粉的頻率最好不要超過2種,而在換奶粉時,也要注意有充足的轉奶過渡區間。
  • 寶寶吃手要阻止嗎?別讓你的誤解害了孩子!
    為此不少家長會感到困惑:寶寶吃手,到底是管還是不管呢?今天小卡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寶寶吃手的知識。吃手可以讓寶寶平靜下來,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家長如果阻止,可能會讓寶寶缺乏安全感。 三、寶寶吃手要注意什麼 1.保持小手清潔 小寶寶都喜歡拿到什麼就往嘴裡面塞,都說病從口出,這也是讓許多父母擔心的地方,家長平時要儘可能的保持寶寶的小手乾爽。
  • 寶寶總是頻繁吃手,要阻止嗎?
    一、寶寶吃手的好處1.寶寶可能更聰明寶寶的大腦需要輸入很多感覺刺激的信號,父母經常撫摸、經常和寶寶對話,都可能讓寶寶更聰明,而這些感覺刺激是建立在另一個個體身上的。寶寶吃手是寶寶自身的一種感覺刺激,通過吃手刺激寶寶的感覺器官,感覺器官的發育就會更快,寶寶也因此更聰明。2.鍛鍊感覺運動系統寶寶能夠準確的將手放進嘴巴,其實是依靠了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的配合,這對寶寶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進步,頻繁的吃手能夠不斷的鍛鍊兩個系統的配合。
  • 李波育兒說:寶寶紅屁股常見護理誤區?如何護理和預防紅屁屁?
    李波育兒說:寶寶紅屁股常見護理誤區?如何護理和預防紅屁屁? 想必孕媽一定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遇到過這種行為,半夜經常會被寶寶的哭鬧驚醒,不知道是為何原因,等到了第二天才發現寶寶的屁屁出現了很多的紅色點點。其實這就是尿布疹,雖況並不是很嚴重,但是對於寶寶來說是一種很痛苦的經歷,很不舒適,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寶寶的呵護了。
  • 家長一定要看的兒童感冒用藥常見誤區!
    大家在電視上經常會看到一些感冒藥的廣告,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藥真的適合給孩子,尤其是寶寶用嗎?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感冒藥如果用不好就會變成毒藥。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下感冒用藥的常見誤區。  誤區一  感冒一定要吃藥  在某些國家,如果家長帶孩子去醫院開感冒藥,醫生一般都不會給開。
  • 育兒知識 | 寶寶營養跟不上,這四大飲食誤區你中了幾條?
    一些家長為了給寶寶供給豐富的營養,會給寶寶吃一些補品、或是用水果代替蔬菜,或者給寶寶吃很多動物的肝臟,這其實都是家長們常見的誤區。  今天,優遊谷為大家總結了家長們常見的四大誤區,家長們快來看看你們都中招了嗎。  一、給寶寶吃鈣片  眾所周知,鈣對於寶寶的身體發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家長都會通過給寶寶吃鈣片進而補充寶寶的鈣量。
  • 寶寶3大常見病誤區!肺炎不一定發熱、溼疹不怕溼...
    6個月大、出生5天、出生僅30小時......每一個數字都足夠讓人心痛。對於新生兒,寶爸媽恨不得「捧在手心」,而這幾個小寶寶卻要承受病痛。拋開疫情,新生兒的一些常見病也同樣讓家長頭疼!科大大整理了三種家長提及較多的常見病:肺炎、黃疸、溼疹。
  • 家長一定要看的兒童感冒用藥常見誤區!|感冒藥|消炎藥|肝損傷|誤區...
    大家在電視上經常會看到一些感冒藥的廣告,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藥真的適合給孩子,尤其是寶寶用嗎?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感冒藥如果用不好就會變成毒藥。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下感冒用藥的常見誤區。  誤區一  感冒一定要吃藥  在某些國家,如果家長帶孩子去醫院開感冒藥,醫生一般都不會給開。
  • 想改善嬰兒抱睡奶睡,爸媽先避開3個誤區的牛角尖,寶寶才能睡好
    我歸納了一下,新手爸媽們往往有這3個認知誤區:誤區一:覺得寶寶天生就該吃了睡睡了吃,睡覺是不需要學的非也,這也是很顛覆我們認知的一個地方,其實小嬰兒是不會自主睡覺的!誤區二:覺得嬰兒不需要規律作息,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小孩子又不上班不上學,難道不該睡懶覺嗎?嗯~~~如果你家是個天使寶寶,性情隨和,睡眠好、胃口好、生長發育也不錯,那麼作息相對隨意一些也是可以的,但如果你家寶寶是個睡渣,規律作息就會很重要了。
  • 新手爸媽必看:12~24個月寶寶喝多少奶?吃什麼輔食?看完就知曉
    4~6個月的寶寶育兒專家西爾斯建議:幫助寶寶養成吃——玩——睡的規律,餵養房間建議3~4小時進行1次餵養。對於這個階段的寶寶來說,是小可愛們的適應階段,父母的任務就是幫助娃建立良好的哺餵飲食習慣,幫助寶寶形成一定的規律。
  • 寶寶進食後有這些表現,可能是過敏反應,家長要留意
    為了避免突發的狀況,這些知識都是需要媽媽們要先記下來。如何判斷過敏原?生活中導致寶寶出現過敏的除了是吃的,還有可能是接觸到植物,或者是一些帶化學成分的東西。寶寶3歲前,他的身體正處在一個逐步嘗試添加接收新食物的過程,所以食物過敏就會更加常見一點。那食物過敏我們怎麼排除過敏原,找到那個讓寶寶過敏的食物呢?
  • 嬰幼兒溼疹常見的8個誤區,家長必須懂
    溼疹是嬰幼兒最常見的,幾乎每個寶寶都曾被溼疹困擾過。但由於家長對溼疹的認知水平不同,有的溼疹寶寶得到家長科學的護理,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並且一段時間後也痊癒了;反之有的溼疹寶寶卻因爸媽不恰當的做法而越來越糟糕,溼疹範圍不斷擴大,寶寶備受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