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要聞
【郭樹清: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金融科技行業具有「贏者通吃」的特徵。大型科技公司往往利用數據壟斷優勢,阻礙公平競爭,獲取超額收益。需要更多關注大公司是否妨礙新機構進入,是否以非正常的方式收集數據等。此外,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少數科技公司在小額支付市場佔據主導地位,涉及廣大公眾利益,具備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的特徵。必須關注這些機構風險的複雜性和外溢性,及時精準拆彈,消除新的系統性風險隱患(中國證券報)
【銀保監會定調信託業監管:強監管、嚴問責將加碼】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12月8日在2020年中國信託業年會上表示,信託業要杜絕與監管博弈的心態,不通過變通或繞開監管規定開展信託業務,更不能以此尋求相對於其他信託公司的不正當競爭優勢,破壞市場秩序。他指出,今後嚴監管、強監管態勢將進一步鞏固,監管問責也將更加嚴格,不遵規守紀註定沒有出路,這一點,信託公司和各銀保監局都要堅信不疑。(中國證券報)
【中汽協會正面回應晶片短缺及其對汽車產業的影響】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坦言,晶片供應短缺問題是真實存在的,但並沒有部分媒體報導的那麼嚴重。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導致晶片供需矛盾在這一時間段集中顯現。由於晶片供應短缺,部分企業的生產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受到較大影響。不過,就明年全年而言,晶片短缺的影響將不會太大,目前尚難以做出定量估計。(金十數據)
證券要聞
【高盛集團將100%持股高盛高華首家外商獨資券商來了】12月8日,有消息稱,高盛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證券時報記者向高盛方確認該消息屬實,高盛集團已於近日和合資夥伴籤署了最終協議,收購高盛高華證券全部剩餘股權。高盛集團已經率先完成了對高盛高華證券100%持股的協議籤署,接下來尚有一些監管流程要完成,高盛高華證券大概率將成為首家外商獨資券商。截至三季度末,高盛集團總資產為1.13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7萬億元。(券商中國)
【9家上市公司拋出逾28億元股東減持計劃】12月9日,滬深兩市共9家上市公司披露股東減持計劃,涉及重要股東13名,以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擬減持金額約27.92億元。韋爾股份(603501,股吧)重要股東擬減持金額最高,擬減持金額約18.83億元;華達科技(603358,股吧)重要股東擬減持金額居次,擬減持金額約3.49億元。(證券時報)
【粵開證券:逢低布局復甦主線】粵開證券最新研報指出,市場在前期順周期板塊調整的背景下,熱點向白酒、汽車等消費板塊轉移。指數方面,上證指數雖然在上周創下新高,但是量能一直未見明顯配合,市場仍舊偏謹慎。展望後市,短期仍舊看好經濟復甦主線,當前市場已經普遍形成經濟持續復甦的預期,低估值順周期板塊業績趨勢確定,在市場偏謹慎的情況下具備較強的安全邊際。建議投資者在震蕩市中,控制好倉位,逢低布局,但同時也需警惕預期差風險。(粵開證券)
基金要聞
【海外市場給力 QDII基金業績普遍回暖】今年是QDII基金出海的第13年,在經歷了業績大起大落後,首批4隻QDII基金今年收益全部「回正」。整體來看,QDII基金2020年創下出海以來的最好成績,目前的冠軍QDII基金淨值增長率已經超過90%,為歷年最高水平。對於2021年海外投資,QDII基金人士表示,港股市場估值尚處於低位,且新經濟公司雲集,港股有望在未來幾年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中國證券報)
【力拼年末發行「最後一戰」 基金公司營銷花樣多】2020年最後一個月,公募基金髮行進入衝刺階段。明星基金經理站臺、熬夜直播配合新老基金髮售、基金經理寫信增進與基民的溝通、舉辦線上活動發紅包……基金公司推出各式營銷手段,玩出新高度。業內人士表示,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帶來的基金銷量有目共睹,基金公司加大了線上的營銷力度,以明星基金經理為賣點、密切跟蹤熱點成為基金公司的主要營銷方式。總的來說,一些注重特色營銷的基金公司擴大了品牌影響力,帶來了基金規模的持續增長。(上海證券報)
【順周期板塊爆發 多家基金公司上報化工產業ETF】近兩年,ETF市場的快速升溫,讓不少基金公司看到了其中的機會,特別是在各個細分風口上,更是紛紛搶佔主題型ETF。近日,記者注意到,在順周期板塊持續爆發的背景下,國泰、華寶、富國等基金公司紛紛上報細分化工產業ETF。(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
期市焦點
【大商所將上線非標倉單交易業務】12月8日,大商所發布《大連商品交易所非標倉單業務管理辦法(試行)》,對非標倉單的定義、業務流程等進行了明確,為大商所即將上線的非標倉單業務奠定了制度基礎。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線非標倉單業務是大商所圍繞場外市場「一圈、兩中心」建設目標、拓展場外市場體系、提升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和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通過建設多層次衍生市場體系,將進一步發揮期貨功能,加快建設期貨現貨結合、場內場外協同、境內境外連通的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為實體產業提供更個性化、更專業的衍生品服務。(和訊期貨)
【10月份期貨資管主動管理產品規模佔比78%】12月8日,中期協公布的2020年10月期貨經營機構資管計劃基本情況和投向數據情況顯示,10月份,期貨經營機構資管計劃1238隻,環比增加20隻,規模2175億元,與9月份相比增加64.77億元。其中,集合資管計劃891隻、規模1397.41億元,單一資管計劃347隻、規模777.59億元。從管理方式看,10月份主動管理資管計劃939隻、規模1696.46億元,佔比分別為75.85%和78.00%,與9月相比,數量、規模均有增長。(期貨日報)
【全國期貨公司前10個月淨利潤64.49億元】12月8日,中期協公布的2020年10月期貨公司總體及分轄區經營情況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149家期貨公司淨利潤為64.49億元,同比增長40.75%;手續費收入為152.07億元,同比增長41.45%%。10月當月,全國期貨公司營業收入為24.84億元,淨利潤為5.13億元,分別較上月下降29.27%和24.84%。(期貨日報)
(責任編輯:陳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