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即將到來;順周期板塊爆發,多家基金公司上報...

2020-12-27 和訊期貨

  市場要聞

  【郭樹清: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金融科技行業具有「贏者通吃」的特徵。大型科技公司往往利用數據壟斷優勢,阻礙公平競爭,獲取超額收益。需要更多關注大公司是否妨礙新機構進入,是否以非正常的方式收集數據等。此外,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少數科技公司在小額支付市場佔據主導地位,涉及廣大公眾利益,具備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的特徵。必須關注這些機構風險的複雜性和外溢性,及時精準拆彈,消除新的系統性風險隱患(中國證券報)

  【銀保監會定調信託業監管:強監管、嚴問責將加碼】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12月8日在2020年中國信託業年會上表示,信託業要杜絕與監管博弈的心態,不通過變通或繞開監管規定開展信託業務,更不能以此尋求相對於其他信託公司的不正當競爭優勢,破壞市場秩序。他指出,今後嚴監管、強監管態勢將進一步鞏固,監管問責也將更加嚴格,不遵規守紀註定沒有出路,這一點,信託公司和各銀保監局都要堅信不疑。(中國證券報)

  【中汽協會正面回應晶片短缺及其對汽車產業的影響】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坦言,晶片供應短缺問題是真實存在的,但並沒有部分媒體報導的那麼嚴重。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導致晶片供需矛盾在這一時間段集中顯現。由於晶片供應短缺,部分企業的生產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受到較大影響。不過,就明年全年而言,晶片短缺的影響將不會太大,目前尚難以做出定量估計。(金十數據)

  證券要聞

  【高盛集團將100%持股高盛高華首家外商獨資券商來了】12月8日,有消息稱,高盛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證券時報記者向高盛方確認該消息屬實,高盛集團已於近日和合資夥伴籤署了最終協議,收購高盛高華證券全部剩餘股權。高盛集團已經率先完成了對高盛高華證券100%持股的協議籤署,接下來尚有一些監管流程要完成,高盛高華證券大概率將成為首家外商獨資券商。截至三季度末,高盛集團總資產為1.13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7萬億元。(券商中國)

  【9家上市公司拋出逾28億元股東減持計劃】12月9日,滬深兩市共9家上市公司披露股東減持計劃,涉及重要股東13名,以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擬減持金額約27.92億元。韋爾股份(603501,股吧)重要股東擬減持金額最高,擬減持金額約18.83億元;華達科技(603358,股吧)重要股東擬減持金額居次,擬減持金額約3.49億元。(證券時報)

  【粵開證券:逢低布局復甦主線】粵開證券最新研報指出,市場在前期順周期板塊調整的背景下,熱點向白酒、汽車等消費板塊轉移。指數方面,上證指數雖然在上周創下新高,但是量能一直未見明顯配合,市場仍舊偏謹慎。展望後市,短期仍舊看好經濟復甦主線,當前市場已經普遍形成經濟持續復甦的預期,低估值順周期板塊業績趨勢確定,在市場偏謹慎的情況下具備較強的安全邊際。建議投資者在震蕩市中,控制好倉位,逢低布局,但同時也需警惕預期差風險。(粵開證券)

  基金要聞

  【海外市場給力 QDII基金業績普遍回暖】今年是QDII基金出海的第13年,在經歷了業績大起大落後,首批4隻QDII基金今年收益全部「回正」。整體來看,QDII基金2020年創下出海以來的最好成績,目前的冠軍QDII基金淨值增長率已經超過90%,為歷年最高水平。對於2021年海外投資,QDII基金人士表示,港股市場估值尚處於低位,且新經濟公司雲集,港股有望在未來幾年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中國證券報)

  【力拼年末發行「最後一戰」 基金公司營銷花樣多】2020年最後一個月,公募基金髮行進入衝刺階段。明星基金經理站臺、熬夜直播配合新老基金髮售、基金經理寫信增進與基民的溝通、舉辦線上活動發紅包……基金公司推出各式營銷手段,玩出新高度。業內人士表示,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帶來的基金銷量有目共睹,基金公司加大了線上的營銷力度,以明星基金經理為賣點、密切跟蹤熱點成為基金公司的主要營銷方式。總的來說,一些注重特色營銷的基金公司擴大了品牌影響力,帶來了基金規模的持續增長。(上海證券報)

  【順周期板塊爆發 多家基金公司上報化工產業ETF】近兩年,ETF市場的快速升溫,讓不少基金公司看到了其中的機會,特別是在各個細分風口上,更是紛紛搶佔主題型ETF。近日,記者注意到,在順周期板塊持續爆發的背景下,國泰、華寶、富國等基金公司紛紛上報細分化工產業ETF。(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

  期市焦點

  【大商所將上線非標倉單交易業務】12月8日,大商所發布《大連商品交易所非標倉單業務管理辦法(試行)》,對非標倉單的定義、業務流程等進行了明確,為大商所即將上線的非標倉單業務奠定了制度基礎。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線非標倉單業務是大商所圍繞場外市場「一圈、兩中心」建設目標、拓展場外市場體系、提升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和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通過建設多層次衍生市場體系,將進一步發揮期貨功能,加快建設期貨現貨結合、場內場外協同、境內境外連通的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為實體產業提供更個性化、更專業的衍生品服務。(和訊期貨)

  【10月份期貨資管主動管理產品規模佔比78%】12月8日,中期協公布的2020年10月期貨經營機構資管計劃基本情況和投向數據情況顯示,10月份,期貨經營機構資管計劃1238隻,環比增加20隻,規模2175億元,與9月份相比增加64.77億元。其中,集合資管計劃891隻、規模1397.41億元,單一資管計劃347隻、規模777.59億元。從管理方式看,10月份主動管理資管計劃939隻、規模1696.46億元,佔比分別為75.85%和78.00%,與9月相比,數量、規模均有增長。(期貨日報)

  【全國期貨公司前10個月淨利潤64.49億元】12月8日,中期協公布的2020年10月期貨公司總體及分轄區經營情況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149家期貨公司淨利潤為64.49億元,同比增長40.75%;手續費收入為152.07億元,同比增長41.45%%。10月當月,全國期貨公司營業收入為24.84億元,淨利潤為5.13億元,分別較上月下降29.27%和24.84%。(期貨日報)

  

(責任編輯:陳狀 )

相關焦點

  • 順周期板塊爆發 多家基金公司上報化工產業ETF
    順周期板塊爆發,百億級ETF層出不窮 多家基金公司上報化工產業ETF近兩年,ETF市場快速升溫,讓不少基金公司看到了其中的機會,特別是在各個細分「風口」上,更是紛紛搶佔主題型ETF。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順周期板塊持續爆發的背景下,國泰、華寶、富國等基金公司紛紛上報細分化工產業ETF。這是否意味著順周期板塊仍然值得布局呢?
  • 順周期板塊爆發、百億級ETF層出不窮!多家基金公司上報化工產業ETF
    近兩年,ETF市場的快速升溫,讓不少基金公司看到了其中的機會,特別是在各個細分風口上,更是紛紛搶佔主題型ETF。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順周期板塊持續爆發的背景下,國泰、華寶、富國等基金公司紛紛上報細分化工產業ETF。
  • 券商板塊大幅下挫 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呼之欲出
    來源:證券時報網券商板塊9日尾盤大幅下挫,截至發稿,國聯證券跌逾8%,國金證券、中金公司、浙商證券、華創陽安、華鑫股份等跌幅超6%。昨日,有消息稱,高盛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券商中國記者向高盛方確認該消息屬實。記者獨家確認,高盛集團已於近日和合資夥伴籤署了最終協議,收購高盛高華證券全部剩餘股權。高盛集團已經率先完成了對高盛高華證券100%持股的協議籤署,接下來尚有一些監管流程要完成,高盛高華證券大概率將成為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公開信息顯示,證監會核准批覆的外資控股券商數量有8家。
  • 高盛集團將100%持股高盛高華 首家外商獨資券商來了
    高盛集團已經率先完成了對高盛高華證券100%持股的協議籤署,接下來尚有一些監管流程要完成,高盛高華證券大概率將成為首家外商獨資券商。截至三季度末,高盛集團總資產為1.13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7萬億元。公開信息顯示,證監會核准批覆的外資控股券商數量有8家。
  • 首家外商獨資券商要來了!中資券商如何應對「鯰魚」?
    12月8日,高盛集團向媒體確認已啟動收購合資券商高盛高華全部股權的程序,中國市場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呼之欲出。數位業內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外資券商的入場短期內不會有很大「威脅」,但將驅動中資券商提高競爭能力。
  • 看好順周期 多家基金公司積極布局相關ETF
    11月以來,以煤炭、鋼鐵、水泥等為代表的順周期板塊表現強勢,多家基金公司積極布局相關產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12月7日多家基金公司上報了化工行業ETF,包括富國中證衛星產業ETF和富國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ETF、國泰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ETF和華寶細分化工產業主題ETF。
  • 首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獲批 七萬億美元巨頭貝萊德來了
    來源:中國證券報首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正式獲批。據證監會官網消息,8月21日證監會核准設立貝萊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規模超過7萬億美元的資管巨頭貝萊德集團在境內設立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獲批,表明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持續推進,資管行業迎來全球機構同臺競技的新階段。
  • ...首家外商獨資壽險公司 友邦順利實現「分轉子」 董事長李源祥...
    2家支公司,2家營銷服務部1友邦終達夙願順利實現「分轉子」成為首家外商獨資人身險公司1.首家外商獨資壽險公司①友邦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保險公司!這也意味著,友邦終於實現「分轉子」,成為外商獨資的人身保險公司!
  • 外商獨資券商近了 中資券商有點緊張
    自今年4月1日證券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取消後,不少外資控股券商的外方股東曾公開表態,希望謀求100%控股。那麼,誰將拔得頭籌?近日,高盛集團向媒體確認,已啟動收購合資券商高盛高華全部股權的程序。中國市場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呼之欲出。
  • 首家外資獨資券商真的來了,7萬億高盛「駕到」!收購協議正式籤約...
    來源:證券時報·券商中國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呼之欲出!12月8日,有消息稱,高盛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券商中國記者向高盛方確認該消息屬實。記者獨家確認,高盛集團已於近日和合資夥伴籤署了最終協議,收購高盛高華證券全部剩餘股權。
  • 首家外資獨資期貨公司要來了!摩根大通在華猛推進 已控股券商...
    摩根大通的新舉措意味著中國期貨業即將迎來首家外資獨資期貨公司。業內人士認為,外資期貨公司在中國的紮根發展,將助力國內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中國期貨行業的競爭勢必也將進一步加劇。2020年4月3日,摩根資產管理宣布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旗下控股公司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初步達成一項商業共識,將擬收購取得合資企業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權至100%。摩根資產管理有望成為首家絕對控股中國公募的外資資管公司。
  • 高盛高華將成首家外資獨資券商 內資券商該如何提升核心競爭力?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有消息稱,高盛集團已達成協議,收購其在中國的合資企業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高盛高華」)100%的股權。這意味著,高盛高華或將成為中國首家外資獨資券商。隨著中國的不斷對外開放,多家外資控股、參券商加速搶灘中國市場。伴隨外商獨資券商腳步的臨近,對於國內券商而言,該如何提升競爭力? 金融開放是趨勢,是不可逆的趨勢。順應資本市場改革和行業變革的趨勢,修煉好內功才是關鍵。
  • ...證券行業點評: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即將落地 高盛擬100%控股高盛高華
    1、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即將落地,高盛100%控股高盛高華。高盛高華成立於2004年,高盛為大股東持股51%,北京高華證券持股比例則為49%。北京高華證券責任有限公司作為一家綜合類證券公司,最初由北京豐厚創業投資公司、北京高望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德尚創業有限公司和聯想控股投資設立。此前受於外資投資比例限制,高盛持股比例一直較低僅為33%。
  • 首家外資獨資券商真的來了!高盛持股100%,中資券商如何應對「鯰魚」?
    正文共3945字,預計閱讀時間 10 分鐘12月8日,高盛集團向媒體確認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中國市場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呼之欲出。外資獨資券商真的來了據券商中國8日報導,高盛集團已經率先完成了對高盛高華證券100%持股的協議籤署,接下來尚有一些監管流程要完成,高盛高華證券大概率將成為首家外商獨資券商。高盛相關負責人表示,高盛集團和高華證券在過去17年的合作是成功的,接下來完成100%持股後,會更好地投資中國。
  • 順周期板塊捲土重來 手裡的基金要不要跟著換?
    順周期板塊配置價值上升11月以來,以煤炭、鋼鐵、水泥等為代表的順周期板塊表現強勢,多家基金公司積極布局相關產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12月7日多家基金公司上報了化工行業ETF,包括富國中證衛星產業ETF和富國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ETF、國泰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ETF和華寶細分化工產業主題ETF。
  • 「鯰魚」真的來了:首家外資獨資券商浮出水面,高盛集團收購高盛...
    「鯰魚」真的來了:首家外資獨資券商浮出水面,高盛集團收購高盛高華100%股權!自1995年首家合資券商成立,到8家外資控股券商的先後成立,再到今年4月1日起,證監會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彰顯出管理層不斷對外開放的決心。高盛集團收購高盛高華100%股權「高盛收購高盛高華的消息傳出來,在我們外資圈內還是挺轟動的。」一位合資券商的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 高盛持股擬升至100% 高盛高華或成 首家外商獨資券商
    這意味著,高盛高華有望成為首家外商獨資券商。目前,高盛高華的股權結構為高盛集團持股51%,北京高華證券持股49%。  今年3月,高盛集團宣布已獲證監會核准,將對高盛高華的持股比例由33%升至51%。高盛亞太區聯席總裁李廉在談到對高盛高華實現絕對控股時說:「這是高盛在華業務發展的重要裡程碑。獲得多數股權後,我們可著手準備重組在華業務的實體結構。
  • 高盛成為首家外商獨資券商,中金中信坐不住了
    最近國內的金融市場實在是太喧囂BlackRock成立中國首家外資獨資公募基金JP Morgan對摩根大通證券增資20%……更喜人的是!中國首家外資全資券商,它是真的來了01官宣!中國首家外資全資券商將成立高盛,悶聲幹大事第一名。
  • 財經評論:首家外資獨資券商來了 將產生多大的「鯰魚」效應?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首家外資獨資券商來了 將產生多大的「鯰魚」效應?外資券商的進入有利於加劇中國證券業的競爭格局,實際上,也只有在競爭中才能提高證券業整體水平,真正讓中國證券業做大做強。12月8日,高盛正式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這意味著高盛高華將成為中國首家外資獨資券商。而在收購前,高盛持有高盛高華51%的股權,是高盛高華的控股股東。高盛收購高盛高華100%股權,這是外資獨資券商在中國市場上實現從無到有發展的一個標誌。
  • 外資巨頭加速布局中國:富達提交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牌照申請
    外資巨頭加速布局中國:富達提交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牌照申請 澎湃新聞記者 孫銘蔚 2020-05-20 08:03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