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問《增長黑客》,究竟如何用「巧勁」實現早期用戶增長!

2021-01-04 虎嗅APP

9月的《增長黑客》線下聽書會結束後,虎嗅君和作者範冰冰,哦不是,範冰,都沒有消停過,手拿初創產品的創業者們在讀完《增長黑客》後,結合自家的產品提出了更多的問題,簡直是把冰冰逼到了牆角。為了簡單粗暴的一次性解決大家的問題,昨天()夜裡,嗅君捕捉到冰冰,拉他和140位創業者一起,在虎嗅微訪談裡聊了聊。


下面是虎嗅君現場直播的無碼微訪談內容,正熱乎,來來來,別客氣。你也可以來虎嗅微訪談群組,持續關注我們的微訪談內容。


主講者分享環節:


Q1(@虎嗅主持人):在人口紅利慢慢消失的情況下,早期種子用戶數量重要還是質量重要?


A1(@範冰):這種非黑即白的問題,一般回答哪一種都是回答者個人經驗的片面回答,有時候不結合具體語境和場景會誤人子弟。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要結合具體產品來看。


什麼時候數量會相對比較重要呢?那就是你的產品使用的人越多,越可能產生某種聚合起來的網絡效應,或者說用的人越多越有用。比如眾籌,平臺上人足夠多、能產生足夠多的籌款金額,哪怕 ARPU 再低,來此入駐的項目都有可能達成目標,那就能吸引更多生態中的參與者加入。再比如需要教育市場搶佔先機的項目,肯定是哪家人多哪家更有前途,比如早期的淘寶。


什麼時候質量相對重要?也是看你產品定位和目標是什麼,服務於怎樣的人群,以及切入及初步運營的策略。比如知乎這種高逼格的問答社區,早期就得用邀請碼來控制入駐的人群,並且力邀李開復這樣的意見領袖到平臺上回答問題。再比如做夜店社交,女性用戶的質量很重要,並且圍繞這些種子用戶的服務和保護措施也要相應做好,包括破冰機制、過濾機制、舉報機制的設計。


綜合而言,沒有哪一項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絕對重要或不重要,還是看產品及其所屬階段。


Q2(@虎嗅主持人):種子用戶篩選及投入產出如何平衡?在做ab測試,遇到數據不好跟蹤時該如何處理?


A2(@範冰):拉攏種子用戶也分不同目的的,主要包括


1)測試項目需求真偽的:這些種子用戶最好不要靠邀請身邊朋友來賣人情,而就應該去目標人群集中的地方,拿你的賣點來吸引他們,看他們是否買帳。最近有很多做群組社交/社群 APP 服務的朋友,跟我吹說「我們就是能提供微信沒法滿足的功能,比如用戶群組上限突破 500 人,達到 1000 人、10000 人甚至無限。」——秉持這樣觀點的朋友,你真正研究過你目標人群的特點嗎,群組上限真的是他們想要的功能,需求強到讓他們捨棄已經習以為常的微信轉而下載你的 App 並重新建立好友關係鏈嗎?


2)填充數據解決冷啟動的:媒體不能沒有任何內容,平臺服務不能沒有任何客戶。你的種子用戶如果是內容貢獻者或者樣板客戶,那麼投入多少來招募他們、最終讓產品中填充多少數據,這就是你要考量的。這個成本一般是可以估算的,比如每個月你的內容貢獻者發布多少篇 XX、上傳多少張 XX。投入產出比一算便知。


3)培養早期生態的:像上面說的知乎早期的例子,類似地還有 Facebook 起步於常青藤、P1 據點在三裡屯(寫完以上兩句我好想圍繞這個話題寫一首 Rap 唱出來又又又切克鬧),這都是控制早期生態、確保產品運營不走偏的重要方式。我個人認為投入再大或者耗費精力再多都不為過,因為一旦生態跑偏,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後期想再補是很補回來的,極有可能產品直接在啟動階段就這麼夭折。


A/B 測試數據不好跟蹤處理?我不知道你是在測試什麼,為什麼不能跟蹤處理。找不到成千上萬的測試對象,身邊拉幾個朋友做個粗粒度的觀察測試還找不到?沒法定量,那找幾個妹子給他們用用產品得出個定性的反饋,那也行啊。關鍵還是看肯不肯動腦,以及知道自己做的測試的局限性。


Q3(@虎嗅主持人):免費有效的用戶獲取方式有哪些,在前期數據量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更加精準地定位自己的用戶?


A3(@範冰):至於怎麼定位自己的用戶?我覺得定位這件事你在創業之初就應當想好,而不是隨波逐流看數據漂到哪裡就找什麼人當目標人群啊。換句話說,你做好了定位,哪怕現在每天只有個位數的人進來,你一看正是你要的土豪/美女/小清新/二次元/GAY/北京朝陽區三裡屯附近月收入小於 3000 元用著 2G 安卓手機的屌絲男,那你也會安心。


Q4(@虎嗅主持人):關於增長黑客所提出的用較低成本,通過技術測試等手段使產品獲取有效增長,在中國網際網路界,哪家公司做的比較好;在傳統行業,又有哪些行業或公司做的比較好?


A4(@範冰):先澄清,這個不是我寫《增長黑客》提出的,我也是學習矽谷那套增長黑客概念於是寫了本國產版將其引入;至於用較低成本測試產品開發MVP,這個觀念我也是看《精益創業》受到的啟發,而《精益創業》作者埃裡克·裡斯(Eric Ries)他老人家也是從豐田的「精益生產」模式學來的。


中國網際網路界用這方法做得好的很多,說出來你也知道,有些現在已經做得非常大甚至上市。具體名字我不點,但你看看以下做法你是否眼熟,它們是否符合增長黑客的義:


1)一邊研發殺毒軟體,一邊往外面散病毒;

2)一邊做下載工具,一邊默許或變相鼓勵黃暴盜版資源的流傳;

3)後臺默默卸載競爭對手,或是破壞對手關鍵文件數據使其無法運行,或者強行彈噁心廣告偽裝成對手幹的……


至於傳統行業麼,增長黑客這個概念更多是比特世界的玩法,到了原子世界,還是受很多現實因素束縛的,要想結合增長黑客的玩法最好還是有網際網路產品輔佐比較好。不然你問我村口補胎店怎麼才能增長黑客起來,我只能說你試試在路上每隔十幾米多撒幾顆釘子,而不是滿牆糊廣告。


Q5(@虎嗅主持人):病毒傳播,都有那些可行性的可操作的方法,希望有一些總結。


A5(@範冰):我書的第七章不是總結了一堆了嗎,還要怎麼總結。再總結的話就去看網友對我的總結進行的總結吧,也就是思維導圖或者關鍵詞提煉,比如這個,這個,還有這個。


Q6(@虎嗅主持人):產品初期發現用戶的問題,但是解決不了用戶的需求,這樣的產品如何運營?


A6(@範冰):1)用戶的需求是產品的核心功能。比如 IM 你得能讓人成功地發送和接收消息,視頻網站你得播放得了不跳幀不消音,團購網站你的下單支付要跑得通。這樣的需求都解決不了?那還運營什麼,別做了洗洗睡吧。


2)用戶的需求是真實存在且普遍的,但缺了也還能用。比如 IM 用戶想發圖片,視頻網站用戶想連續播放,團購網站要能一鍵分享到各種社群。這樣的需求優先級肯定不如核心功能高,如果排期不過來就先壓著,專注把核心功能做強做爽,能提供別家達不到的極致體驗,那也就能輕運營了。比如 IM 雖然不能發圖但咱們能根據你發送出去的文本自動更換聊天背景來傳達情緒(只是隨便舉個例子,如果真做很可能坑了你),比如視頻不能連續播放但正在播放的視頻能 2X 快速播放(這個國外 YouTube 早有了,我看國內還沒哪家有魄力敢學),比如團購網站不能一鍵分享到各種社群但有個機器人自己定時到各處去發,那也是極好的(再次聲明,誰要真這麼做結果被坑了概不負責)。


3)用戶提出了問題,但根本不重要:有可能是高端用戶提出的高級需求,也可能用戶人群不匹配提出了不切實際的偽需求,又或者是真實用戶但提的需求只代表了非常少的個體的小眾需求,那你就忽略吧。還是專注做好該做的,然後開發一些符合普遍共性的運營點。


Q7(@虎嗅主持人):巧勁背後的思維模式?基於用戶洞察後的不斷迭代A/B Test?還是技術思維實現的噱頭和黑科技?


A7(@範冰):是腳踏實地深厚積澱又仰望星空天馬行空的能力,而絕不是提問這樣非黑即白二選其一的思維模式。發現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得出結論->固化解決方案使之機制化。基本上GH的日常是上面這麼個工作流程。所以你就知道思維模式在某個階段是什麼,比如在發現問題階段就是嚴謹調研,在提出假設階段就是敢想敢猜咯。


Q8(@虎嗅主持人) :加密即時通信砸錢刷用戶有意義嗎?還是靠精準找剛需用戶,慢慢積累比較靠譜?


A8(@範冰) :討論意義這件事本身就沒啥意義,明確目的和價值之後你就知道該不該砸錢。至於要不要找剛需用戶,慢慢積累,我只能說,做產品如果能找到一個剛需點並且成功打動一片目標用戶,那是非常幸福非常爽的體驗,但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慢慢積累是否比較靠譜,就看你這種不急不慢的態度能不能熬到明年開春,或者已經能造血養活自己。具體我不方便建議你現在立馬砸錢,還是自斷一臂,你比我了解項目。但如果沒有更好的出路,只能兩害相權,那取其輕唄。


Q9 (@虎嗅主持人):Notification 的使用頻率及時機?


A9(@範冰):


1)不要總發,根據人群習性有控制地發

2)不要啥都發,應該是發最重要最相關的(今日頭條一天推 3 次我都煩,微博每小時給我推 3 條私信我都想看看是啥)

3)給用戶選擇的機會,比如設置哪些接收、設置接收時段。


《增長黑客》在激活用戶那一章有提到一些巧妙的發 push notification 的例子,可以參考下。


Q10(@虎嗅主持人) :對於以專業內容見長的內容平臺來說,搜尋引擎和個性化推薦是不是重中之重?


A10(@範冰):那什麼最重要呢?我又要回到今天說了好多次的準則,那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地看你的產品定位是啥、服務於誰,比如 Medium 最注重閱讀體驗,它強化了一切便於閱讀長篇內容的產品設計,包括輕量化的視覺展示、幾乎感覺不到的進度條、純淨無廣告、默認摺疊起來的評論等,為此它甚至連時間戳這個組織內容的重要維度都可以弱化,因為你會發現在 Medium 上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前的文章依然有其價值。


Q11(@虎嗅主持人):作為產品經理有沒有可幫助增加效率的工具或小訣竅?


A11(@範冰):9 月應利器邀請寫了一篇《我的日常工具箱》》,2012年我也分享過我常用的同步工具(),現在看來很多工具還存活著並且使用習慣我也沿用了下來,可以參考這裡。


順便說下,今天早上我發現了個叫 Momentum 的 Chrome 插件,可以在新建空白標籤頁時用一張優雅的提醒頁面來引導你專注做眼下最重要的事,而不是刷微博翻推特。我正在試用中,效果不知如何,有待繼續觀測。


提問互動環節(Q&A):


Q12(@毛琳):每個公司增長方式都不同,其他公司甚至都沒法用,甚至原公司上線前也根本沒辦法預測是否會引爆?在選擇增長方式時除了不斷測試,有沒有選擇的方法論?


A12(@範冰):沒有必勝法。但常識總歸是有用的。簡單說就是「以正合以奇勝」,市場上別人已經做過驗證過的,你固然要知道,但真正想爆發,就要做有新意的,做第二個吃螃蟹的是沒法出頭的。但歸根到底還是產品有爆發的潛力。爆發的潛力歸根到底來自需求夠剛或者痛點夠痛,而最深層次的在於戳中人性。比如裝逼,比如約炮,比如自我炫耀,你去看現在爆發的產品都滿足。


追問:產品層面幾乎一樣的產品怎麼增長?但一種簡單的方法很容易被對手學走失去競爭力,比如微信,易信;比如美團,糯米?


既然你自己也知道產品層面幾乎一樣,那增長拼的就是其他層面唄。市場,PR,技術迭代速度……「但一種簡單的方法很容易被對手學走失去競爭力,比如微信,易信;比如美團,糯米」。易信做得完,產品沒特色,資源又拼不過騰訊,那不就沒起來嘛。

美團早期市場策略得當又有很先進的管理系統,後期不差錢,創始人也有光環,所以也比糯米發展的好。對時間優勢也是護城河,包括迭代速度。


Q13(@老何):早期的社交產品要儘快測試用戶體驗購物的能力嗎?測試變現能力的時機是多久?什麼範圍?3個月早嗎?


A13(@範冰):如果你是小紅書那種網購社群,那可以早點測試起來,如果是普通的社區,那就看你做什麼人群了。有的人群你一提變現一提商業化,他們就跑了,包括但不限於自認為高逼格的內容貢獻者和低端屌絲。


情趣那可以試一試吧 這個人群消費能力還是可以的 你用簡單的方式做些嘗試就行了 不需要一下子開個很大的購物頻道啥的那種口子。


我剛不是說了嘛 你發個置頂帖子但是叫VIP至尊套餐啥的 這樣就不會讓購買力不足的人進來然後發現囊中羞澀且對社區歸屬感產生動搖 而真正有購買力的也會因此願意掏錢 有多少人參與這不就看出來了。


Q14(@bacchuspanda):同樣是平臺,我們想增加管控提升商品質量,而另一家平臺死活要玩價格戰,但是商品質量提升所帶來的好處又短時間內無法變現?怎麼辦?


A14(@範冰):這個就是眼前局部利益 vs 長期利益的博弈。你們是對用戶負責,他們是搶市場對自己的生存負責。但用戶是現實而短視的,很有可能現階段價格戰更吸引他們,如果你們兩家同質化嚴重的話。


所以你要麼找到差異點或者收費點,從而避免參與價格戰,拿到自己的 market share,要麼你們長期要做,短期競爭也不能敗下陣來,不然等你們質量調好了,用戶已經習慣用競品了。


Q15(@NETPAS-陳黑黑):一款網絡通訊的工具,加速器,但是主要賣點是vpn工具型產品,如何實現用戶快速增長,策劃活動應該以什麼樣的思路來搞呢,總是以服務的應用來做切入點可取嗎,有沒有其他思路呢?


A15(@範冰):不過其實可以換個角度講 極路由早期也是主打國外網絡加速功能 實際上就是翻牆。讓人知道國外手遊樂趣並且翻牆出去玩 這個需求比較偽 因為最好玩的遊戲都有國內遊戲廠商渠道引進或者乾脆扒下丟到國內市場上。


你找遊戲用戶集中的渠道 比如媒體 比如市場 然後offer福利 一個月免費體驗的帳號 到期之後想再要就自己續費了,體驗過加速快感或者翻牆或者其他什麼好處的 最後總有沉澱的。




相關焦點

  • 增長黑客:如何快速實現用戶的自增長
    如何快速實現用戶的自增長?《增長黑客》是由肖恩·埃利斯和摩根·布朗兩位作者嘔心撰寫,如果你還沒有看過《精益創業》建議也可以一併閱讀,兩本書互相照應也互相補充。《精益創業》著重介紹了如何快速驗證需求和實現解決方案,快速的搭建MVP進行試錯,對於如何進行用戶增長並沒有太多筆墨;《增長黑客》主要講的就是需求驗證後,如何獲客、如何激活、如何流程、如何更多的獲取收入。1 團隊:CEO,產品經理,研發工程師,設計師,數據科學家增長團隊的工作就是不斷積累大大小小的成功,創造一個由構思、優先級排序、測試、分析的循環體系。
  • 《增長黑客》範冰:低成本實現用戶增長的秘密是?| MindStore
    《增長黑客》範冰:低成本實現用戶增長的秘密是?而這也催生了 「增長黑客」 這種職業角色的誕生:他們的目標就是以低成本和創新營銷方式來實現產品的增長。在中國,大量的初創公司也接觸並且進行了 Growth Hacking 的實踐,《增長黑客》作者、「高能販」 產品總監、曾任 「WiFi 萬能鑰匙」 產品經理的範冰在參加 MindTalk 中就表示,這個概念之所以在近些年得到如此高的關注度, 主要是因為它順應的是大趨勢。
  • 增長黑客-建群寶如何實現微信群用戶指數增長
    那麼在微信生態下,怎麼增長微信用戶,為企業帶來新渠道的用戶變現呢  微信的生態中,公眾號,個人號和微信群是用戶的三種形式的載體。  訂閱號和服務號無疑是現在玩的最久的一個載體,那麼後來一些微商群體大力發展個人微信號,一個微信號最多加5000個好友,那麼有10個個人微信號,你就擁有5萬個用戶,每天可以群發,朋友圈互動,銷售,轉化,成交。
  • 增長黑客 | 小紅書用戶增長之路
    早期小紅書增長方式:UGC帶動閉環小紅書創始人早期對小紅書的定義是:境外旅遊購物指南手冊/攻略。本階段主要用戶群體:愛好出境遊和購物價值的女性用戶。本階段核心用戶需求:什麼值得買,去哪買。本階段小紅書商業需求:吸引購物達人多多分享購物筆記,實現產品冷啟動。
  • 《增長黑客》作者談如何成為「增長黑客」:產品第一
    中新網北京6月5日電 (記者 李曉喻)以極低的成本,通過快節奏測試,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用戶,實現爆發式、幾何級的增長,這幾乎是數字經濟時代企業夢寐以求的事。「增長黑客」概念也因此流行開來。「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由肖恩·埃利斯在2010年提出。
  • 如何用增長黑客的方式解決用戶流失問題?
    如何用增長黑客的方式解決用戶流失問題? 打造增長引擎,要從哪幾方面入手? 增長人才的7個特徵是什麼? 2.增長黑客是由實驗和數據驅動的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在美國投資的一個APP應用公司,在註冊環節,要讓用戶綁定他的銀行卡,這樣才可以轉錢和投資。 我們發現,在綁定銀行卡的步驟上,有很多用戶流失掉了。 如何用增長黑客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 增長黑客:如何讓Airbnb 一月獲得100萬+ 用戶 ?
    當然必須提到的是,增長黑客目前也是矽谷最紅的招人職位。那麼,增長黑客到底該怎麼做?在這過程中,你需要找出你的目標用戶,發現他們的獨特需求,並且用你的產品搞定他們。用Google、Optimizely和KISSmetircs這些工具進行用戶行為分析,你可以更好的理解用戶在你網站上的行為,早日實現產品和市場的匹配。其實最簡單的方法還就是蘇格拉底的辦法,不斷問自己,我的用戶是誰?他們為什麼用這個產品?
  • 讀書筆記:《增長黑客》創業公司的用戶與收入增長秘籍
    增長黑客的含義:增長黑客是介於技術和市場之間的新型團隊角色,主要依靠技術和數據的力量來達成各種營銷目標,簡單來說,就是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地用「技術」來讓產品獲得有效增長。1、增長黑客的崛起在風起雲湧的網際網路大眾創業熱潮中,中小企業 的平均壽命只有3.7年,很多產品 問世伊始便已經 宣告夭折,預期中的用戶井噴並沒有發生,緩慢的增長曲線讓人垂頭喪氣……案例:電子郵件提供商 Hotmail 僅依靠一行文字完成了用戶爆發式增長,成為了網際網路發展早期的一起教科書式的網絡營銷事件,後被人歸納整理,成為一套低成本驅動初創公司產品增長的有效方法
  • 36氪領讀 | 增長黑客:那些實現爆發式增長的公司都經歷了什麼?
    內容簡介臉譜網如何從默默無聞到坐擁二十幾億用戶?愛彼迎、優步何以在短短時間估值超過百億美元?領英怎樣跨步成為全球領先的職業社交平臺?這些初創公司實現爆發式成長的共同奧秘就是增長黑客。增長黑客是矽谷當下熱門的新商業方法論,其精髓在於通過快節奏測試和迭代,以極低甚至零成本獲取並留存用戶。
  • 用戶增長和增長黑客必讀的10本書推薦
    近年來,由於流量紅利的消失,越來越多的用戶增長從業者和企業更加關注用戶增長。為了讓大家能更系統的了解用戶增長和增長黑客,我整理了幾本口碑和評價都還不錯的增長類圖書,這些書從不同角度去分析了用戶增長,讓你可以從不同維度去思考增長。
  • 增長黑客教父的產品經理自述:我在矽谷的「增長黑客」之旅
    增長黑客的概念由增長黑客網的創始人Sean Ellis在2010年首次提出,他的傳奇事跡包括作為最早期的營銷人員參與了Dropbox,EventBrite等多家獨角獸公司的指數型增長。「增長黑客」被他描述為以增長為唯一目標的一群人,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力求會給產品帶來持續增長的可能性。
  • 萬字長文分析:零基礎如何入門增長黑客?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內容是增長黑客的基本概念、在中國的應用場景,以及職場小白如何入行,提供一些框架性的建議。一、增長黑客緣起矽谷是如何創造增長奇蹟的?1. 全球社交王者爭霸全球社交王者爭霸主要陣地在美國,因為美國社交網絡發展的比中國早,而且創新力、影響力比中國要大一些。
  • 增長黑客|來自Google專家的5堂用戶增長課
    03 建立行為經濟學應用能力矽谷的另一個新趨勢是將行為經濟學的見解注入到增長黑客中,以創造對顧客需求有價值的產品。一旦你理解了增長黑客是如何植根於增長實驗和數據分析的,這就是一個順其自然、合乎邏輯的擴展。
  • 怎樣高效實現增長?這裡有50個經典的增長黑客策略
    對於現在的創業公司來說,增長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更多的公司需要尋找更具獨創性的方法,讓新用戶了解它們的產品或服務。這就是增長黑客策略。什麼是增長黑客?在我們閱讀50個經典的增長黑客策略之前,先來看一個假設。假設你現在在一家餐館裡,你吃完飯,該付錢了。當你從錢包裡掏出一張卡片並決定給多少小費時,服務員會把帳單帶給你,然後退到櫃檯。
  • 霍建銓:增長黑客模式,如何通過AARRR做用戶增長?
    被譽為增長黑客的AARRR漏鬥模型,又稱為海盜模型,它解釋實現用戶增長的5個指標,也幫助你更好的解釋獲客和維護客戶的原理,尤其在大型網站和社交平臺上。AARRR漏鬥模型是Dave McClure 在2007提出的客戶生命周期模型,解釋了實現用戶增長的5個指標,分別是:Acquisition(獲取)Activation(激活)Retention(留存)Revenue(收入)Referral(自傳播)1、獲取一切的根源始於開始,獲取大量客戶,獲取精準客戶,獲取重視客戶......等等。
  • 增長黑客,如何搭建企業的增長團隊?
    我決定讓自己慢下來,看完一本書就好好的消化,結合目前的工作情況再進行落地,否則就不展開一本書,今天從《增長黑客》這本書開始,後續的文章多部分結合讀書的感悟進行,算是一個總結吧,每本書以系列文章進行梳理,如果各位覺得對自己有幫助也可以收藏起來。《增長黑客》這本書,我不用過多介紹,做增長的應該都知道這本書,我就直接切入正題。
  • Facebook如何培養用戶增長團隊?
    在國外,以Facebook、Amazon、Google、Twitter、LinkedIn、Airbnb為代表的眾多網際網路巨頭,都選擇在用戶增長陷入瓶頸或推出新產品/新服務時,利用增長黑客的方法論,提升產品質量與用戶體驗,並實現了用戶的爆發式增長。在國內,像滴滴、百度、阿里等公司,也開始引入國外專業增長黑客,基於數據的精準分析實現用戶增長。
  • 矽谷增長黑客實踐者曲卉:引爆用戶增長的6個關鍵
    本文根據磨刀會上曲卉老師的主題演講《增長黑客實戰:聚焦內增長》整理而成,節選了其中的部分內容。來源| 天圖投資×高維學堂聯合舉辦的「磨刀會」作者| 曲卉編輯| 高維君1什麼是北極星指標?黑客增長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叫做「北極星指標」,它又叫做「唯一重要的指標」。
  • 增長黑客|全民K歌的用戶增長之路
    這是我寫的第5篇關於增長黑客的文章,主要介紹全民K歌的增長黑客分析及應用方法。在前幾篇關於愛情銀行、高德地圖、微信讀書、還有樊登讀書會雙十一的裂變等增長黑客文章,在人人都是產品經歷專欄及知乎專欄上,受到了官方的推送,人人產品經理給出了官網首頁輪播banner的位置。
  • 增長黑客 | 全民K歌的用戶增長之路
    這是我寫的第5篇關於增長黑客的文章,主要介紹全民K歌的增長黑客分析及應用方法。增長之路很難,但對K歌來講,好像找到了一條筆直而又寬鬆的增長大路,用戶裂變之快,留存更高。跟著我的思路,來了解全民k歌增長之「法」。一、觀點:產品迭代助於增長之路產品迭代還能促進用戶增長?是的,很助增長。產品運營從0到1的成長之路為:冷啟動-拉新-留存-活躍-變現。縱觀全民K歌整個版本迭代及更新來看,增長黑客的影子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