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公關鄙視鏈

2021-01-14 杜紹斐

在上海,凌晨1點才下班的姑娘,80%是做奢侈品公關的。

提起這些姑娘,某些人會曖昧一笑:工資不高卻穿戴奢侈品,陪各種男客戶喝酒,也許,陪過夜也說不定…

一個在上海做了3年奢侈品公關的姑娘說,從沒告訴家裡自己是做公關的,怕父母想歪,只說自己是做「公共關係」的。

事實上,她 們的工作其實很單純:接到企業客戶的廣告需求,聯繫媒體想辦法實現。

她們上要哄客戶,下要哄媒體,沒一個人能得罪,只能在同行身上找到優越感——

上海奢侈品女公關鄙視鏈。

工作寫字樓在哪,朋友圈內容是什麼,服務的客戶是誰…

姑娘們的世界處處暗藏鄙視鏈,稍有不慎,就成為同行看不起的對象。

城市鄙視鏈永遠關乎地域,奢侈品公關也不能免俗。

在上海,面對來自外環的嘉定或松江人,本地人會禮貌性地皺下眉頭。奢侈品公關在外環上班,不要說和同行打交道,打專車都不好意思跟司機說目的地。

張江也是不能考慮的。那是程式設計師的聚集地,和奢侈品毫無關係。沒有奢侈品公關願意陪程式設計師一起上下班,在張江高科站擠地鐵。

楊浦同樣難以接受。去市中心要40分鐘車程,遇到堵車還要讓客戶等,誰會尊敬這種公關公司?

這些地方的公司,永遠處在鄙視鏈最末端。它們有個共同點,全部在核心商圈以外。

商圈,是陸家嘴,是靜安寺,是徐家匯,是淮海路。

這些地方扎堆一樣排列各類奢侈品店鋪。走在其中,誰都會產生一種錯覺,以為自己到了巴黎香榭麗舍大街,再不濟也是紐約第五大道。

只有在商圈內的恒隆和港匯上班,公關姑娘才算爬到了鄙視鏈上遊。

她們緊挨著大牌辦公地,不管接Brief還是開會,都只是走幾步路的事。

只有在這裡上班,才能吃到寫字樓40塊錢一份的簡餐,才能被總監用夾雜英文詞彙的句子Challenge。就算熬夜加班做PPT,也保有為奢侈品大牌服務的優越感。

但在恒隆和港匯上班,也只是鄙視鏈上遊,並非最頂端。

真正站在金字塔塔尖的人,根本不在寫字樓上班。她們是在自家辦公的女公關,被稱為Freelancer。

在Freelancer眼中,哪怕工作寫字樓離大牌再近,也不過是個打工的。她們不同,不用擠地鐵,不用打滴滴,坐在家裡聯繫自己的資源和關係,給自己做老闆。

她們過著所有女公關羨慕的生活,睡到自然醒,公關費全部歸自己,每條朋友圈都有客戶、大V和公關公司總監的點讚。

Freelancer的地位,女公關們是無力挑戰的,只能想方設法擠進更好的商圈。

做奢侈品公關的姑娘年輕漂亮,她們愛發朋友圈,也愛鄙視別人的朋友圈。

在照片裡露出半個包包Logo,頂多是剛入行的新人。

圈內人也不會露大牌Logo,她們喜歡又貴又小眾的獨立設計師品牌——

有這樣一張朋友圈照片,才有資格真正進入鄙視鏈。

鄙視鏈基本款是曬品牌活動邀請函。

邀請函足夠讓好友高呼羨慕,紛紛點讚。如果曬出自拍,露出自己所在的偏僻位置,反而畫蛇添足。

明星也是騙贊利器。不能硬湊過去合影,品牌和公司都不允許。最好拍張「不經意」帶到明星的照片,一副對小鮮肉小花司空見慣的模樣。

不過曬邀請函和明星最多騙騙行業外,想在公關圈獲得優越感,曬機票。

終點站北京香港根本拿不出手,首爾東京一般般,米蘭、巴黎、倫敦、紐約才能換到同行些許尊敬。

即使出差只去了酒店,也一定要打開定位再發條朋友圈。出差不髮帶定位的朋友圈,有那麼傻的人嗎?

工作之外,還得用 朋友圈照片體現自己有錢有閒,又有品位。

休息日頂不濟也要去看個展。上海從來不缺藝術展覽,周邊城市還有烏鎮的木心美術館,轉一圈也就一個周末的時間。

看展不足以拉開距離,還得出去玩。

東南亞<日韓<美國<歐洲是常識。和標誌性景點合影太Low,大媽旅行團才這麼幹。

玩潛水、玩跳傘方能體現出生活品質。就算沒有運動細胞,朋友圈裡也要甩幾個ascent、descent之類的專業詞彙,一副老手腔調。

沒空出去玩,就要在吃飯上爭搶鄙視鏈上遊。

上海那幾家米其林餐廳沒什麼意思,人人知道,還貴。真正有心機的姑娘會翻遍大眾點評,直到發現外灘一家環境別致人又少的餐廳。

最好是朋友圈從沒出現過的餐廳,才能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優越感。

菜系也要斟酌。吃日料太廉價,會被吃法餐的看不上;吃法餐太普通,會被吃義大利菜的瞧不起;以為吃義大利菜佔到了上風,又被熟識上海本幫菜飯館的老饕嘲笑根本不懂滬上美食。

但無論哪家餐廳的照片,都敵不過一種朋友圈——一桌家宴和背景裡的房子。

是的,真正統治鄙視鏈的人,是在上海有家的人。

有家的人,不用在朋友圈裡活給別人看了,所有人都發自心底裡羨慕她們。

雖說奢侈品公關的客戶全部是奢侈品大牌,可奢侈品分酒、鐘錶、珠寶、美妝、時裝。

品類劃得細,也就有了鄙視鏈。

鄙視鏈最底端,是為美妝客戶服務的公關。

無論香水還是口紅,美妝之於奢侈品,相當於崑山之於上海。 你很難說崑山算不算上海,也很難說美妝算不算奢侈品。

說穿了,美妝就是奢侈品中的快消品,月薪5000也可以花幾百塊買個大牌口紅犒勞自己。

更坑的是,某些美妝品牌送給時尚博主的樣品,會循環利用,上個博主用完寄給下一個。這是奢侈品公關都知道的小秘密。

做美妝公關的姑娘,只會說自己為哪個品牌服務,「美妝」兩個字能不提就不提。

高端酒也算消耗品,但比美妝高出一個檔次。

市值破千億的奢侈品集團巨頭LVMH,名字裡就帶著酩悅香檳和軒尼詩白蘭地的名字。

高端酒品牌在乎字眼,酒的味道很難用語言形容,想讓潛在消費者讀懂並不容易。

於是,中國代理商沒法決定文案,層層上報,等歐洲大老闆確認,大老闆卻正在飛機上橫跨印度洋。下飛機再回復,層層下達,修改意見到公關姑娘手裡已經是凌晨3點。

接一個高端酒客戶,公關姑娘會熬夜熬得浮腫三圈。但她們不願意放棄,把服務高端品牌當作鍛鍊自己,向鄙視鏈上遊爬的機會。

鄙視鏈上,比洋酒品牌高一檔的,是鐘錶和珠寶品牌。

做高端鐘錶和珠寶的全部是老牌奢侈品,品牌歷史和制表工藝拿出來,能把所有人震住。

客戶喜歡「璀璨閃耀」、「奪目光輝」這些形容詞,公關姑娘只能一次次在微信上求大V們再改一版,再改最後一版。

大V們頗不耐煩,因為鐘錶珠寶品牌的開價從來不高。雖然他們的商品動輒幾萬、幾十萬,可推廣預算卻從來不多,有些品牌還總想用資源置換的方式不花錢騙稿子。

和大V處得不愉快,公關姑娘也要咬牙堅持下去,直到有一天能服務奢侈品時裝客戶。

真正能站在鄙視鏈頂端的,只有為奢侈品時裝做公關。

LV、Gucci、Dior…本就是人們對奢侈品的想像。大牌的時裝部門預算高,絕對的優質客戶。還懂得請小鮮肉做代言,參加他們的晚宴就能看到明星。

大V們則把給時裝做廣告當作提調性的機會,稿子改10遍也心甘情願。

被問起「你客戶有誰?」,公關姑娘馬上說出大牌名,再強調一遍「時裝部門」,等待對方恭維一句「高大上」。

「高大上」的背後,姑娘們卻有隱憂。

總監要求見這些客戶必須穿著體面,還不能是競品。看著自己不到1萬塊錢的死工資,咬牙刷信用卡買一套客戶家衣服,盼著最好永遠只給這一家品牌做公關。

這是個縮影。無論外人眼裡公關姑娘多光鮮,「高大上」下的生活冷暖自知。

客戶總嫌棄廣告太「硬」,反覆強調要「軟」。但公關姑娘從來不知道「硬」和「軟」的分界在哪裡。

大V總說「下午5點給初稿」,到晚上11點才發來一版沒圖片沒標題的半成品。他們有時會說「晚上10點才能給」,潛臺詞是「明天太陽升起前你什麼也得不到」。

奢侈品公關姑娘們「朝九」老老實實坐在工位上啃著涼了的生煎等客戶反饋,「晚五」卻要繼續坐在工位上陪大V晝夜顛倒,抱著手機等稿子,等到第二天雞叫。

沒有人安慰,她們甚至連個男朋友都沒有。

愛情是不明不白的。公司裡只有10%的員工是男人,其中還有一半是gay。每天加班,接觸到的男人除了客戶,只剩下外賣小哥。

想過跳槽,可跳來跳去工資最多漲5000。還是做相同的事,見相同的人,不同的只有上班的寫字樓。

除非像江湖傳說那樣,跳槽到甲方公司,一夜之間從低聲下氣的公關變成頤指氣使的客戶,連自己過去的總監都敢罵。

但那只是少數人的鯉魚躍龍門故事,遙不可及。

所謂鄙視鏈,說到底不過是無盡加班中一個聊以自慰的工具。

據說,一座城市公關公司的數量,決定這座城市的繁榮程度。

女公關鄙視鏈只會在上海存在,因為沒哪座城市比上海擁有更多的公關公司,也沒哪座城市比上海擁有更多做公關的姑娘。

在做奢侈品公關的姑娘之外,這座城市還有無數做汽車、做地產、做娛樂、做快消品的公關姑娘。

晚上11點,公關公司聚集的恒隆還亮著零散的燈,那是公關姑娘在熬夜做PPT。

她們把在上海紮根當作夢想,距離夢想有多遠,誰也不知道。

相關焦點

  • 學歷鄙視鏈存在嗎?海外留學鄙視鏈也有?
    學歷鄙視鏈真存在嗎?學歷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留學學歷鄙視鏈,留學國家鄙視鏈也存在,鄙視鏈:1.美國2.英國3.加拿大4.澳大利亞5.德國6.法國,最慘的是法國明明留學性價比高,連韓國等國家都比不過,法國擁有65個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四)和14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但是偏偏法國留學含金量不怎樣,連國家的留學獎勵法國的名額是所有留學國家最少的。
  • 網際網路鄙視食物鏈大全:玩豆瓣的鄙視玩天涯的
    在鄙視已經變得公然、無畏、無所顧忌的當下,似乎不鄙視無以證明自己的優秀、高端與成功。你鄙視我,我鄙視他,鄙視食物鏈將消弭的等級制度再次建構,豎中指、翻白眼就是隔開自戀、自卑的「宮牆」。
  • 網際網路鄙視食物鏈大全
    在鄙視已經變得公然、無畏、無所顧忌的當下,似乎不鄙視無以證明自己的優秀、高端與成功。你鄙視我,我鄙視他,鄙視食物鏈將消弭的等級制度再次建構,豎中指、翻白眼就是隔開自戀、自卑的「宮牆」。雖然,包括嵇康在內的竹林七賢個個是翻白眼的高手,他們鄙視名教、鄙視假道學、鄙視俗人。但是,倘若他們看到如今的「鄙視鏈」,怕是也要羞愧萬分,自嘆不如吧! 不過,在正常情況下,很多人會說,鄙視是沒有道德可講的。芸芸眾生皆平等,身為現代都市的一員,自然是不會隨意地豎起修長的中指,或者是無意中讓眼睛流露出睥睨的餘光,更不會雙手呈「八」字「掐死」別人的尊嚴。
  • 中國蹦迪圈鄙視鏈
    很久之前我寫過一篇《中國富二代鄙視鏈》,感覺大家好像蠻愛看這種「鄙視鏈」系列的,畢竟寫一篇「鄙視鏈」總能讓人由淺入深的去了解這個圈子。 他們叫來的女生也是魚龍混雜,一類是他們自己圈子裡的女生、諸如大學女生、高中生、公關文員、夜店氣氛組、混圈婊,二類是夜店銷售每晚叫來的新女生。
  • iphone看不見的「鄙視鏈」
    鄙視像條食物鏈,是個繞不開的怪圈。當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文人相輕,自古而然」探討學術爭論之道的時候,他沒有想過,這個詞日後會成為文人之間爭風吃醋、相互「踐踏」與傾軋的託辭,更沒想到,這場遊戲會擴撒到生活的各個層次,成為一條條「相輕」的「食物鏈」。
  • 穿上過萬的羽絨服,也不等於站在鄙視鏈頂端
    穿著貴价羽絨服 就能站在「鄙視鏈」頂端? 如今的羽絨服,保暖只是其次,用它像鞋子,包包那樣「彰顯身份」才是第一要義,由此還在街頭衍生出一條神奇的羽絨服鄙視鏈。 張華穿著一萬塊的大鵝,李萍穿著有錢也難買到的北面聯名款,而我穿著 399 包郵的雪中飛,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 淺談留學圈鄙視鏈
    一.學校鄙視鏈第一梯隊:哈佛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耶魯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和史丹福大學(美國)二.地域鄙視鏈出國黨約定俗稱的,不同留學國家的鄙視鏈第一梯隊:美國留學生和英國留學生相互不服氣美國留學生鄙視英國的,理由是「英國的食物難吃,英國的學校水」英國留學生鄙視美國的,「美國的不會穿衣,去美國留學的是混綠卡的,一心 只會讀書」。
  • 做一個特斯拉女公關有多累?
    科技圈媒體品玩發布長文《特斯拉中國亂象揭蠱 第三季》,曝料特斯拉上海工廠「內幕」,引發整個車圈的廣泛關注。對此,特斯拉高管稱將起訴,而品玩則直接回懟:繼續曝光特斯拉「槽點」。隨後,事件愈演愈烈,品玩連發數文做出回擊,而特斯拉的一眾高管如特斯拉大中華區總裁朱曉彤等也輪番上陣。不過,在品玩跟特斯拉的矛盾中間,卻離不開一個人的身影——陶琳。
  • 網際網路公司團建鄙視鏈——飛豬:我太難了
    網際網路公司團建,不僅是公司福利的比拼,也是個人品味的投射,在形形色色的團建中形成了一條鄙視鏈——目的地鄙視鏈年假鄙視鏈-部門鄙視鏈-出發地鄙視鏈-上海出發鄙視深圳南山出發,畢竟人家是魔都;深圳南山出發鄙視餘杭出發,畢竟人家是CBD;餘杭出發鄙視西二旗出發,畢竟人家是阿里巴巴的全球總部;西二旗出發鄙視其他,畢竟人家是網際網路宇宙中心。
  • 鄙視鏈頂端的羽絨服最受歡迎?看過之後才知道,別再買錯了!
    在人們的競相攀比下,一條神奇的羽絨服鄙視鏈也火熱出爐,成為了人們選購羽絨服的「新標準」。  然而,當滿大街都是北面、加拿大鵝等「洋品牌」時,不少年輕人表示心靈受到了刺激,一件羽絨服,吃土三個月啊。  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追(人)求(傻)時(錢)尚(多)的年輕人,即便冒著寒風排隊,也要去購買一件這樣的羽絨服。
  • 中國音樂圈的「鄙視鏈」(樂器篇)
    當然,不是調侃那些處於鄙視鏈底端的學校。俗話說得好高手出自民間,在音樂學院能得到更全面的學習而已。只要努力在哪裡都是一樣的。這個鄙視鏈也可以讓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去衡量自己要去的學校。樂器圈的鄙視鏈咱們也不廢話,直接列出來給大家看。
  • 網際網路人辦公地鄙視鏈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比拼 特別是搞網際網路的人創業不一定行搞鄙視鏈第一名 在眾多行業鄙視鏈當中辦公地鄙視一直沒有被放在明面上但其實
  • 聽說美國留學排名、專業、地域都有「鄙視鏈」?
    12-31 09:11:20 來源: 大胃王美食家 舉報   學校排名「鄙視鏈
  • 營銷界「鄙視鏈」:廣告幹不過公關,公關幹不過諮詢
    到了1872年,英國商人美查在上海創辦《申報》,這是由中國人主筆的第一份報紙。最後看一下中國的廣告營銷服務商。還是在上海,1910年之後,外商在華設立的廣告公司逐漸增多。彼時中國也出現了一些廣告社,而規模較大廣告公司當屬林振彬創辦的華商廣告公司,成立時間是1926年。從此以後,企業、媒體、廣告營銷服務商,三方勢力彼此牽制又互相支持,纏繞著向前發展。
  • 迪通拿鄙視水鬼,元首鏈鄙視五銖鏈
    鄙視鏈是前兩年很火的一個詞,每個人都處於鄙視鏈的環節中,或是鄙視他人或是被他人鄙視。鄙視鏈是無處不在的,腕錶圈子裡也流傳著鄙視鏈,甚至大家熟知的勞力士也有著鄙視鏈的存在。首先,在鋼表中對於家喻戶曉的綠水鬼,表友們普遍覺得,戴迪通拿的鄙視戴綠水鬼的。原因也很簡單,一個是入門款,一個是畢業款,而且計時功能已經算是勞力士最為複雜的功能了。同樣是鋼表的格林尼治型則要好些,沒有到被大家口誅筆伐的地步。不過在格林尼治型中也有一些比較小眾的鄙視鏈,比如喜歡元首鏈的看不上五銖鏈。
  • 盤一盤夜店蹦迪鄙視鏈……
    在昏暗的燈光下,擁擠的人群中混雜著香水汗味荷爾蒙的空氣裡肆意蹦迪是當代青年釋放壓力的不二之選上回講了電音圈中的DJ、曲風、電音節三大鄙視鏈今天蓄電CHN編輯部為你盤一盤夜店中常見的鄙視鏈穿搭鄙視鏈身著網紅淘寶款的人發誓要用最少的錢搭一身最亮眼的LOOK這邊黑超遮臉下衣失蹤那邊JK套裝加發光奶嘴當然少不了寫滿騷話的摺扇「今天不蹦迪」「明天變垃圾」摺扇之上,有問有答這是他們彼此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身著運動風基礎款的人在戴著「有色眼鏡」人的眼中處於鄙視鏈底端
  • 上海娛樂會所藏玄機 公關女陪酒陪聊可「出臺」
    做「公關」當天就能上班  天鑰橋路一處公交站牌上,「大大方方」貼著一張紅色「廣告紙」,上面赫然寫著:「KTV酒吧直招服務人員」,列出的招聘條件也很「誘人」,比如,招收的男女公關,要求「思想開放、五官端正,有無經驗均可,有專人引導入行,月收入10000元起。」這些KTV、酒吧、會所到底在招什麼樣的人?真的僅僅是單純的服務生?
  • 財會圈鄙視鏈曝光,四大竟在最底層?!
    比如,清北本科鄙視清北碩士、光華的鄙視經管的、數學與物理互相鄙視等。圖源/微博在曾經單純的小編眼裡,鄙視鏈應該是這樣的:高富帥的微笑是陽光的,矮矬窮的微笑是猥瑣的;高富帥的油腔滑調是風趣,矮矬窮的甜言蜜語是流氓。今天,小編又看到了一份財經領域的鄙視鏈,下面來帶大家康康。
  • 遊戲鄙視鏈頂端的,都是些什麼玩家?
    據小編所知是PC端和主機端遊戲玩家大多鄙視騰訊玩家,而騰訊玩家卻大多鄙視網頁玩家。反過來網頁玩家鄙視PC端玩家,這些迷之優越感是如何產生的?不同的遊戲玩家之間為何會相互鄙視呢?即使如此,其他平臺玩家對於主機玩家制霸鄙視鏈頂端也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主機玩家雖然鄙視PC的玩家,但是PC玩家認為PC有更好的性能上限,可花的錢能更多一點,遊戲體驗感也可以更強,但是下限也低,所以兩邊的爭論也常由此展開。
  • 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
    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我堅定地回答:是。「鄙視」是否真的鄙視?也並非就是趾高氣昂的「瞧不上」這種「鄙視」是客觀存在的所謂高階與相對低階的一種差異化對比如果說有什麼血淋淋的案例可看那麼,從學生時期之後一切都能看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