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陷入了晶片危機,我國受美國壓制,導致國內企業沒有晶片可用,這以牽動了億萬國民的心。美國的此次制裁非常精準,導致我國國內企業無法生產晶片。目前僅僅只有兩家公司擁有5nm高端晶片製造的成熟技術,這兩家公司就是臺積電和三星。臺積電的停止代工對我國企業來說,是一場災難,而三星作為我們的對手,更指望不上,但是三星發家致富的歷史極有可能給我們帶來相應的幫助。
其實在當今社會中,晶片的霸主不是美國,而是我們的鄰國韓國,早在2017年,三星公司就在半導體領域問鼎世界第一,成功推翻了穩佔25年龍頭的英特爾公司,並且sk海力士佔據全球第三名。
有人會問哪一個行業最暴利?相信很多人都會說石油最暴利,其實不是的,半導體產品比石油還要暴利。早在2017年,中國進口了2601億美元的晶片,如此高的價格比石油還多,而晶片也佔據了80%的半導體市場份額。這樣頂尖的產品,為何小小韓國可以擁有如此之大的威力呢?其實韓國的半導體領域起步比美國晚了20多年,而如今韓國的半導體領域已經領先美國。
韓國的半導體領域崛起,離不開韓國代表企業三星,三生的發家史比韓國的歷史還要曲折悠長。早在1938年,李秉喆在大邱市創建了三星商會,這個商會主要是往中國東北出口乾魚、水果和蔬菜。李秉喆對商會起名為「三星」,包含了遠大的志向:三在韓國為最大。太陽有冷熱之變化,而星辰卻永恆不變,李秉哲就要建立一個龐大而永恆的企業。
在亂世之中,所有的企業連生存都是一個難題,更何況處於一個戰火連篇的時期。在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為了對應美國的反擊,三星95%的產品都收為軍餉,商會也開始搖搖欲墜。好在二戰後日本被迫歸還朝鮮半島,同時,日本也將產業轉讓給韓國人,李秉喆就憑藉著政治上的關係購買日方產業成為了崛起的財閥勢力。而後來韓鮮戰爭爆發,三星再次陷入困境,好在韓國政府強力扶持,戰後的三星迅速恢復了元氣,在製糖、毛紡和飼料方面成為了韓國龍頭。
李秉喆野心勃勃,對於韓國被殖民吞併的歷史心痛不已,所以他時刻不忘實業報國,深找著合適韓國發展的高附加值道路。在一次前往日本東京電子工業團的參觀機會中,聽到三洋電機會長話後,李秉喆豁然開朗,「電子工業以沙子為原料的矽片到錄像機都是從無到有的產業,其附加值高達99.9%」,之後他回國建立了三星電子,將電子產業的心臟「晶片」作為畢生的事業。
三生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韓國政府的鼎力支持,1982年至1987年的「半導體工業振興計劃」,韓國政府向三星提供了3.46億美元貸款,這也極大的刺激了行業的發展。在三星公司研究4MDRAM時,三生公司直接由政府部門牽頭,聯合國內六所大學,一直配合企業家的各大公司共同技術攻關,在這三年中的研發,耗資1.1億美元,其中,韓國政府承擔了57%的費用。
有很多人認為三星是靠著美國的全力扶持才走向崛起的道路,但是在世界上有很多國家或公司都是以這樣的方式發家致富的。日本也是得到美國大量的經濟援助才獲得成功,美國的獨立也是多虧法國的幫助。最重要的是當機會來臨時,你要準備好才能抓住他。三星的崛起,更多的原因是對技術的尊重:重金吸引頂級人才,冒險收購先進企業。努力多年,即使虧損也不改初衷,韓國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才抓住美國賜予的良機。任何一個國家和企業想要脫掉貧困,就必須要藉助技術,而技術的發展也離不開唯才是舉、知己知彼,更離不開實業報國的志向和破釜沉舟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