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衝擊,各國都非常重視本國航空工業體系的發展。在戰鬥機綜合性能不斷提高的同時,空對空飛彈這一高效的防空武器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期。起初只用於對抗空中轟炸群,後來逐漸增加到對抗攜帶原子彈的戰略轟炸機。隨著高空、高速戰鬥機的出現,具有反應快、機動性好、使用靈活、體積小、重量輕等特點的空對空飛彈又一次擴大了其作戰範圍,需要滿足包括空超距離作戰和近距作戰在內的各種戰場的需要。出於這個原因,即便美國aim-120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空對空飛彈,它不會阻止個人其他空對空飛彈的性能數據,這樣遠程空對空飛彈,射程超過300公裡,從俄羅斯六倍音速。
據統計,僅俄羅斯就佔據了世界上最快的五枚空對空飛彈中的三枚。即使是排在最末的俄羅斯R-77蝰蛇戰機,其最大飛行速度也達到4.5馬赫。主動雷達制導的全天候中程空空飛彈發射後可實現多目標攻擊。有效射程0.3-80公裡,機動性極佳。較好的高仰角性能滿足了現代戰鬥性炸彈的重要條件,能激發較高的升力和打擊目標。
第四名,來自印度的「阿斯特拉」超視距空空飛彈,更像是俄法兩國的產品,設計全程幾乎都依靠著兩個國家推進。這款印度花費15年時間,在R-77基礎上研製出來的新型飛彈最高速度也只是超過前者一點點,迎頭攔截敵機的射程可以達到90千米。第三名,來自美國的AIM-54「不死鳥」遠程空空飛彈,最高飛行速度可以達到5馬赫,在美國海軍服役期間實戰表現不佳已全面退役,目前只有伊朗仍在操作這款飛彈。
第二名,來自俄羅斯的R-33空空飛彈,最高飛行速度已經超過5馬赫,是目前世界上質量最大、射程最遠的已服役空對空飛彈。第一名,也就是我們之前提到過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6馬赫的遠程空空飛彈,同樣來自俄羅斯的R-37,創下遠程飛彈攻擊距離目標記錄,直接攻擊時射程可以達到148公裡。彈體中部安裝大型導流片提高飛彈的升力,尾翼可摺疊,裝備的9B-1388主動導引頭,能在40公裡外攻擊5平方米大小的目標。
可以看出空空飛彈的性能一直在隨著戰機性能的提升而愈來愈強,從作戰需求和技術進步的角度考慮,未來新型空空飛彈的動力、機動過載能力、抗幹擾能力等性能勢必會越來越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