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為東莞松山湖基地,見證一場始於AI質檢的智能製造變革

2020-08-29 朱飛


在以歐洲12名鎮為原型而建的華為東莞松山湖基地,在那些積澱了百年人類智慧和精髓的經典建築群落間,有一些「隱秘的角落」,正在發生一些令人興奮的事,定義著當下和未來的世界。

華為東莞松山湖基地一角

日前,極客網受邀與國內主流科技、財經媒體走進其中的智能計算產品生產部,見證了華為最新的Atlas智能計算產品應用於Atlas產品生產線,用AI質檢替代傳統質檢實現提質增效,助力智能製造的「第一現場」。

用AI產品改造生產該AI產品的生產線,這不禁令人想起那著名的「雕塑家用刻刀雕塑自己」的雕塑作品,感受到華為那「自己的降落傘自己先跳」的一貫準則,但同時也可能讓人生疑:在工業製造場景,AI真的做好準備了麼?到底能幹什麼?

AI質檢開路,華為內部多條產線邁向智能製造

對於手機、伺服器等高科技產品,設計難,製造更難。因為越是高集成度的產品,對生產過程的精度要求越高,尤其是隨著柔性製造需求的湧現,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轉型迫在眉睫。

目前,華為松山湖基地基於Atlas的智能製造方案,已經在華為計算產品的生產線實現用「Atlas」製造「Atlas」,讓AI貫穿製造的每個環節,在完成標籤缺陷檢測、螺釘缺失等實現「秒級檢測」,將質檢準確率由之前的傳統機器視覺質檢的90%提升至99.9%,質檢人員效率提升3倍。

顯而易見,當貫穿產線的多個質檢環節得到AI賦能而變得自動智能,整條產線的生產精度和生產效率便得到了質的提升。同時由於AI介入,多個工位將不再需要人工值守,企業生產環節得到了降本增效。這些特徵,正是智能製造嚮往的方向。

華為工業自動化視覺實驗室主任吳佳芸

「AI已在華為工廠實現工位級、線體級、車間級的規模應用。」華為工業自動化視覺實驗室主任吳佳芸在8月10日舉行的HAI 2020大會暨昇騰AI新品全球發布會上表示,目前華為工廠80+產線已應用了基於Atlas的智能製造的解決方案,覆蓋伺服器、5G、終端等產品。

製造行業首個SDK,鋸掉製造業使用AI的門檻

AI賦能智能製造,就這麼簡單?其實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要搞清楚其中的難與易,還得先從華為的Atlas系列智能計算產品說起,看看它是如何「自己雕塑自己」,實現AI在工業製造領域落地應用的化難為易的。

Atlas是華為基於昇騰310及昇騰910處理器在AI領域重點突破打造的人工智慧計算解決方案,其通過模塊、板卡、小站、伺服器、集群等豐富的產品形態,打造了面向端、邊、雲的全場景AI產品,目前包括Atlas 200、Atlas 500、Atlas 300、Atlas 800、Atlas 900等。

上述AI質檢方案中用到的Atlas 300 AI加速卡,正是華為Atlas系列智能計算產品之一。它是一種用於邊緣計算的AI推理卡,單卡算力可達64 TOPS INT8,支持64路高清視頻實時分析,可集成於伺服器、工控機等設備中,提供超強的AI推理能力。

如何釋放強大算力?不斷精進成熟的算法是一方面,讓算法與算據(數據)在不同場景密切配合,也至關重要。在上述案例中,華為Atlas智能計算的方案是邊雲協同——在中心訓練,然後通過私有雲一鍵下發更新,讓適配不同環境質檢場景的AI算法與邊緣數據高效協同,其間業務無需中斷。

邊雲協同的Atlas智能計算平臺便將這些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實現了雲邊協同一鍵部署、端到端訓練與推理、大圖自動分割分析、自動任務調度、自動化流程訓練等。

在此基礎之上,基於對製造行業的深入理解,華為發布了針對製造行業第一個SDK——mxManufacture,該製造行業SDK包含端到端流程、訓練+推理+工控機交互等,這對於AI能力不高的製造企業來說,既簡單易用,又能發揮極致性能。

吳佳芸在HAI 2020大會暨昇騰AI新品全球發布會上透露,華為規模應用的經驗積累都會封裝到製造行業SDK裡。另外值得期待的是,視覺+製造行業SDK也將在今年10月正式對外上線。

調研顯示,當前製造等行業處於AI應用的初級階段,80%的開發者不懂AI,但製造業存在大量簡單重複的工作,亟待AI解放人力、提高精度和效率。製造行業SDK模式解決了AI開發和部署於生產環境的一攬子問題,無疑會加快AI在製造行業的落地速度。

智能製造的未來是星辰大海,華為AI全面助力

長期以來,AI被視為一種革命性技術而被「神話」或誤解,不少人認為它是特定企業、特定行業的專屬,普通企業和開發者對之束手無策。用SDK的思維和方式去推進AI在製造業的落地應用和規模普及,看上去是華為的一小步,實則是行業的一大步。

早在2018年華為大舉進入AI領域之際,便認定AI是一種通用目的技術,立志要在全場景推動普惠AI,讓智能無所不及。為此華為自下而上逐步打造了完善的AI基礎設施,包括昇騰系列晶片、Atlas系列硬體,以及異構計算架構CANN 3.0、AI計算框架MindSpore、應用使能MindX等,並廣聚合作夥伴共築昇騰計算產業生態。

參觀中我們發現,AI質檢只是AI使能智能製造的一個方面,華為還用AI使能無人物流小車,實現生產設備的自動搬運與分發復位。這意味著,在場景廣泛、市場巨大的工業製造領域,圍繞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設計展示、組裝生產、巡檢質檢、遠程運維、產品服務等各個環節,AI都擁有廣闊的用武之地。

比如,通過AI與5G、雲,以及AGV、機械臂、機器人的設備的結合,大型生產車間的物料流通將變得自動智能,節省人力且降低作業風險,實現降本增效。這不是暢想,而是在多家物流園區、製造工廠真真切切發生的事實。儘管它們中AI應用的程度有深有淺,但整體趨勢不可逆轉。

可預見,當大部分工藝與流程都被注入AI而變得智慧智能,那麼企業的生產節拍將變得更加精準而高效,助推企業實現從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的轉型升級,實現C2M反向定製等先進生產方式,邁向工業4.0下的柔性製造時代。

華為昇騰計算業務總裁許映童

面向智能製造未來大圖景,華為AI全面發力,不斷輸出「跳傘」心得。在持續三天的HAI 2020大會暨昇騰AI新品全球發布會上,華為發布了業界領先的昇騰AI全棧軟體平臺,包含異構計算架構CANN 3.0、全流程開發工具鏈MindStudio 2.0和昇騰應用使能MindX,覆蓋基礎軟體到應用使能。

華為昇騰計算業務總裁許映童在發布會上表達了華為此次發布的目標——「極簡易用,讓AI計算無處不在;極致性能,讓AI計算觸手可及。」華為希望「把簡單留給別人,把複雜留給自己」,讓AI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發揮硬體性能,降低AI應用開發門檻,跨越算力和應用的鴻溝,從而惠及千行百業。

小結:

十年前,人們還在為雲計算是否是泡沫而爭論,但今天它已經不再是一個問題。數年前,AI也陷入同樣的爭論,今天它也已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當前,同樣也有人對智能製造心存狐疑,但從華為的實踐看,一場始於AI質檢的智能製造變革已經發生,並正闊步向前。

根據華為GIV全球產業展望,到2025年,100%的企業都會上雲,97%的大企業都會使用AI,77%的雲上應用都會用到AI。這意味著,不只是製造,包括安平、交通、電力、金融、醫療、教育等各行各業,都將踏上雲化、AI化的道路,深化數位化轉型,擁抱智能化升級。

站在產業變革的十字路口,與其等待,不如早行!

相關焦點

  • 華為松山湖臺科園團泊窪G2建築起火,是華為布局東莞的第三大基地
    華為松山湖臺科園團泊窪G2建築起火,3名物業人員遇難9月25日15時許,東莞松山湖高新區阿里山路一處在建建築起火。據了解,此次失火的建築系華為在東莞松山湖臺科園的團泊窪實驗室園區內的G2棟建築。著火物質是正在建設和裝修之中的5G實驗室內的吸波材料。據物業公司——萬科物業介紹,松山湖團泊窪實驗室一共有7棟大樓。據公開資料,華為先在東莞松山湖布局了兩大基地,分別是華為南方工廠、華為終端基地(歐洲小鎮)。
  • 華為又一項目落戶東莞松山湖?
    ,從來都不是單一的個體,松山湖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發展環境,不斷的吸引企業龍頭的入駐,包括華為的終端研發總部基地便是落戶松山湖,而華為也不斷為松山湖帶來更多的經濟效應;松山湖與華為,彼此相輔相成,互相成就。
  • 華為攜手萬科共建運動健康實驗室,落戶東莞松山湖萬匯雲谷
    9月11日,在華為2020「HDC Together 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國家體育總局信息中心、松山湖管委會、華為與東莞萬科四方共同籤署了合作備忘錄,將在松山湖萬匯雲谷科技產業園共建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打造國際一流的運動健康產業科技創新平臺、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和智慧體育示範區,力爭創建成為國家智慧體育技術創新中心。
  • 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落戶東莞松山湖
    羊城晚報訊 記者餘曉玲、通訊員松湖融媒報導:產業創新沃土東莞松山湖再添創新強將。日前在松山湖舉辦的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上,華為消費者業務與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就在松山湖園區建立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達成合作。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落子松山湖,不僅將成為企業開展智能穿戴產品和技術的創新平臺,還將助力東莞打造「時尚戶外運動之城」新名片。
  • 華為2700多名員工搬入東莞松山湖基地:總部不會遷離深圳
    華為公司的研發等部門正式搬遷至東莞松山湖基地。華為的內部信息顯示:7月1日正式搬遷,40輛8噸貨車,共60車次,搬遷車輛將往返深圳和東莞松山湖。7月2日,將有2700人從深圳到東莞松山湖溪流背坡村上班,約有1500輛車(其中大巴70輛)。
  • 揪心一幕——華為搞大事情的松山湖基地,發生火災
    9月25日下午,突然傳來一則令人揪心的視頻,位於廣東東莞阿里山路的華為松山湖實驗基地的某棟大樓突然發生大火。 華為的松山湖基地,是華為手機總部所在地,該項目投資約100億元,主要發展與手機等所有終端關聯的研發、銷售和增值業務
  • 華為東莞松山湖一在建基地起火,目前暫無人員傷亡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當華為全聯接大會2020在上海正如火如荼舉辦時,9月25日,華為東莞松山湖實驗基地一棟大樓突發大火。有消息稱起火地是華為一材料實驗室,對此,經濟觀察網記者向華為方面以及東莞松山湖園區管委會了解具體情況。截至發稿前,松山湖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回復記者,「起火地是華為的一個在建工地。」目前從曝光的視頻中可見,火災現場濃煙滾滾,現場人員正在緊急疏散中。據悉,目前松山湖消防救援站工作人員正在撲救,具體傷亡情況和起火原因未知。
  • 智能製造是一場技術與生產方式變革,是智能製造升級的一場演進
    智能製造是一場技術與生產方式變革,是智能製造升級的一場演進。從2018年開始,中國智能製造的領跑者預計將會形成6-8家、上百家、達千家的態勢。智能製造不是跨界革命、是產業鏈跨越的一次升級。從製造方向出發,品牌直營能力的重要性尤為突出。因為網際網路發展下降時代的到來,所以傳統製造企業想要從中國製造轉向創新製造企業發展,品牌戰略將成為最重要的任務。怎麼做?這裡直播一些熱門市場概況。首先中國智能製造發展的大趨勢是「全智能+產業網際網路」。大機器人全範圍人工智慧輔助自動控制、智能工廠全數位化、共享經濟、無人工廠等全覆蓋製造產業環節都將顛覆傳統製造模式。
  • 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落子東莞松山湖
    松山湖管委會、東莞萬科四方就共建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達成合作,並籤署合作備忘錄。據悉,這是華為全場景智慧生態在東莞松山湖的又一重要布局。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主任書記張劍,廣東省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瑛,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曉棠,松山湖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歐陽南江,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萬科集團監事會主席、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解凍等出席籤約儀式。
  • 高科技的松山湖,等你一起來建設! 東莞松山湖功能區招商大會即將召開
    為做到這一點,東莞要「大力集聚大灣區高端創新資源,以更大力度支持松山湖科學城建設,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的步伐」。不難發現,松山湖是東莞高科技產業發展建設的重中之重。為全面展示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下松山湖功能區嶄新的發展藍圖和巨大的發展商機,強力推進新冠肺炎疫情新形勢下新一輪的產業招商,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由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OFweek維科網承辦的「東莞松山湖功能區招商大會」將於2020年12月2日在東莞松山湖凱悅酒店舉行!
  • 806公頃,華為在松山湖擴大版圖,打造華為科技城!
    自2014年9月,華 為在松山湖的總部基地,佔地1900畝,總投資100億元的歐洲小鎮開始動工,也是華為布局松山湖的 開始。 隨後,華為大學、研發中心、南方工廠等一大批項目蜂擁至,松山湖與華為真正的實現一體化!
  • 華為這一重要實驗室落地東莞松山湖,預計拉動產值超300 億元
    ,9月11日,在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上,華為終端有限公司、國家體育總局、松山湖管委會以及萬科集團四方攜手,選址松山湖,共建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從籤約現場了解到,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以運動穿戴產品研究、標準研發、檢測認證和展示體驗、產業孵化為引領,在松山湖園區打造國際一流的運動健康產業科技創新平臺、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和智慧體育示範區,推動相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力爭創建成為國家智慧體育技術創新中心。
  • 華為東莞松山湖一在建工地起火,暫無人員傷亡消息
    9月25日下午,有網友爆料稱,東莞松山湖華為實驗室突發大火。而根據東莞市松山湖管委會通報,9月25日下午,位於東莞市松山湖高新區阿里山路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一在建工地起火。截至下午16時50分,現場火勢已被撲滅。目前,暫無收到人員傷亡消息。事故後續處置及調查工作還在進行當中。東莞市委宣傳部回應媒體稱,(著火)建築與實驗室並無關係。
  • 全球開發者齊聚松山湖!華為開發者大會正式開幕
    不凡的2020年,今天下午3時,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在東莞籃球中心正式開幕,全東莞為之自豪,鴻蒙2.0在莞發布!華為在莞版圖再次擴張昨日,華為以30363萬元底價拿下松山湖桃園路與阿里山路交叉口西北角地塊(編號2020WR032),折合樓面價3095元/㎡。
  • 又有一批華為人進駐松山湖華為研發實驗室
    目前已上市或披露的5G終端(手機等)超過半數為「東莞製造」。由此可知,作為國內最重要的手機生產基地,東莞將成為中國未來最大的5G終端生產基地。02 世界領先水平的5G實驗室華為研發實驗室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46295㎡,總建築面積約207383㎡。項目包含1—5號廠房、5G實驗室等7個建築單體。
  • 又有一批華為人進駐松山湖華為研發實驗室!
    而在東莞,現有5G基站數量507座,更多5G基站在陸續建設中。目前已上市或披露的5G終端(手機等)超過半數為「東莞製造」。由此可知,作為國內最重要的手機生產基地,東莞將成為中國未來最大的5G終端生產基地。02世界領先水平的5G實驗室華為研發實驗室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46295㎡,總建築面積約207383㎡。項目包含1—5號廠房、5G實驗室等7個建築單體。
  • 12個歐洲小鎮 Huawei 東莞松山湖基地美呆了
    (圖來自華為和Valyn)|| 為何仿歐洲小鎮風格?可能你心中疑惑,為何仿歐洲建築? Huawei 領導人任正非一直希望為華為打造像蘋果公司或谷歌公司那樣的環境— 安靜舒暢的環境,低密度的城區。而松山湖優質的山湖資源和人文環境,和華為理念及任正非的夢想不謀而合。
  • 華為松山湖歐洲小鎮參訪體驗
    變革就是戰略性的主動求變,如何聚焦主航道?用什麼支撐「變」?需要企業核心管理層回歸常識,凝聚管理共識,從戰略到人,圍繞管理體系付諸持續性的努力。華為松山湖歐洲小鎮華為松山湖參觀考察華為東莞松山湖總部號稱歐洲小鎮
  • 聚焦華為開發者大會|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落子松山湖
    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成功落地松山湖,將成為支持各類企業開展智能運動性能檢測的公共服務平臺,充分體現了東莞市委、市政府和松山湖管委會按照國際慣例對包括華為在內廣大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和研發工作堅定不移的支持。在活動現場,華為消費者業務與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松山湖管委會、萬科集團共同籤署關於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建設的合作備忘錄,這也是華為全場景智慧生態在東莞松山湖的又一重要布局。
  • 松山湖和華為,究竟誰成就了誰?
    「全球第三大移動應用生態破土而出,這是華為小夥伴在松山湖日日夜夜的努力成果」。東莞松山湖可謂見證了HMS Core 5.0的誕生,松山湖作為華為終端總部所在地,2.5萬名的研發人員在這裡火力全開,精進及創新產品,未來更多影響世界的創新或在這裡走出。華為與東莞的結緣始於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