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開源社
| 編輯:黃欣宜
| 責編:陳梅梅
有一幅曾經傳播很廣的漫畫,大意是:軟體吞噬世界,開源吞噬軟體。後來這個漫畫又被人加了兩條魚:雲計算吞噬開源,以及雲原生吞噬雲計算。在我看來,這其實是在玩某種文字遊戲,如何定義吞噬(Eating)這個詞呢?軟體吞噬世界,大概是指全世界各行各業,都開始使用軟體進行增強,這些行業並沒有消失,而是變得更加繁榮了。開源吞噬軟體,當然也不是指軟體消失,而是軟體行業變得更加繁榮了。
當我們用使能、幫助其變得更加強大的角度,來理解Eating這個詞,也許會更加接近技術發展趨勢的本質。開源促進了雲計算不斷變得更加繁榮,而雲計算行業對於開源的投入,同樣帶來了開源技術、開源項目、開源實踐的爆發性增長。
今年的COSCon'20,作為雲原生與微服務專場的出品人,我陷入了某種甜蜜的煩惱之中。20多個議題,是所有專場之中最多的,我們反覆權衡篩選,種種不忍割捨之後,還是留下了18個議題。現一一介紹如下,當然,接下來選擇的煩惱,就交給各位朋友了,:D
10月24日
用 Rust 與 WebAssembly 賦能高性能的 AI 微服務
Michael Yuan
Second State - CEO
在後摩爾定律時代,只有通過本機代碼和專用硬體才能滿足AI對計算能力的巨大需求。但是,本機代碼和本機SDK的普及給軟體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帶來了挑戰。對於需要大規模資源管理和部署的伺服器端AI應用程式,這個問題尤其嚴重。在本演講中,我們將討論Rust和WebAssembly如何為AI應用程式提供高性能且安全的微服務。
基於開源生態的可擴展雲原生應用管理引擎
孫健波
阿里雲 - 技術專家
雲原生很火,CNCF藍圖中的項目更是以每年數百個的速度增長。如何充分利用生態中眾多項目的能力?如何讓雲原生快速發揮業務價值?一直是廣大開發者群體面臨的難題。本次演講將聚焦開發者、聚焦雲原生應用的構建,介紹如何使用OAM模型構建可擴展的雲原生應用管理引擎。通過OAM構建的引擎,將雲原生生態中的眾多開源項目通過可插拔的方式納管進來,成為應用發布、彈性擴縮、監控報警、權限管理、流量管理等一系列核心能力,破除開發者和雲原生技術之間的壁壘。
Serverless端渲染的開源演進之路
狼叔
阿里巴巴 - 前端專家
通過開源項目egg-react-ssr和ssr項目,沉澱出serverless端渲染規範,繼而實現前端在serverless上的頁面託管工作。是前端未來發展方向。
Nginx + HTTP3,為IoT保駕護航
陶輝
中國NGINX開源社區 - CTO
HTTP3協議在HTTP1語義的基礎上,解決了HTTP2協議中存在的隊頭阻塞問題,同時基於UDP協議降低了握手時延,面對不穩定的移動網際網路,還提供了連接遷移功能。理解HTTP3協議,能讓我們輕鬆應對IoT時代提出的挑戰。#經過3年多29個草案的協定,HTTP3標準接近完成,Nginx已經在quic分支中推出了支持HTTP3的官方版本,在本次分享中我會演示如何基於boringssl搭建Nginx HTTP3 Web伺服器。#Nginx基於HTTP模塊構建了開放的生態,當Nginx支持基於UDP的HTTP3協議後,它又是如何與原有HTTP模塊互相協作的?本次分享中我會從源碼角度解讀其架構。
雲原生技術的當前發展和趨勢
周暉
華為技術 - 首席架構師
雲原生是一個近期很熱的概念,不是用了雲就是雲原生,公認的第一次提出雲原生是2013年提出的,2015年有系統闡述的概念。#什麼是雲原生,本演講會從雲原生的發展歷史來分析。#雲原生從最早的雲原生應用架構,不斷演進發展到雲原生的技術、雲原生的平臺、雲原生的運維、雲原生的安全、雲原生的硬體服務化、雲原生的大數據等。#本演講會分析當前雲原生在各個技術領域的發展,以及各個領域的發展趨勢。#並重新更系統的定義雲原生。#也會分析雲原生的常見的誤解,雲原生和開源的關係。
雲原生時代下消息隊列Apache RocketMQ的演進之路
金融通
阿里巴巴公司 - 研發工程師
自從2017年成為國內首個中間件Apache開源頂級項目以來,Apache RocketMQ 以高性能、低延遲和高可靠的消息發布與訂閱服務成為各廠商業務消息的首選。進入雲原生時代,Apache RocketMQ也在悄然成為雲原生時代的通信基礎設施。本次演講將結合Apache RocketMQ開源歷程,介紹在雲原生時代 RocketMQ核心競爭力、最新的技術進展、開源社區生態以及未來展望。
雲原生一體化部署工具 CloudBase Framework 開源探索
趙兵
騰訊 - 高級前端工程師
本次演講將介紹雲原生一體化部署工具 CloudBase Framework 項目的開源探索和實踐, CloudBase Framework 如何幫助開源項目降低開發和部署成本,一鍵部署如何降低應用的體驗和使用的門檻,助力開源項目推廣和生態建立。
利用雲原生事件網格構建混合微服務策略
陳廣勝
微眾銀行 - 資深工程師
講述什麼是雲原生事件網格,以及為什麼企業有了服務網格還需要事件網格。
Podman 容器技術提升大法
黃秉鈞 Phil Huang
紅帽 Red Hat - 解決方案架構師
或許您已經很熟悉基於 Docker 公司為主的容器操作指令和管理,但隨著避免技術被單一家公司技術壟斷,各大科技公司共同組織了開放容器標準倡議組織 (OCI),一同攜手統一標準及兼容性,當中一個專案名為 Podman 主要由 Red Hat 所推動,盡可能完成 Docker 既有功能和提供良好的擴充能力,以便社群能夠持續保持開放且注入創新能力於容器技術之上。本文將由來自臺灣雲端原生使用者社群 黃秉鈞 Phil Huang 分享基於 Podman v2.x 所能提供功能和好用之處進行分享
10月25號
下一代Java雲原生框架Quarkus
馮徵
紅帽軟體 - 高級軟體工程師
隨著各種開放雲平臺的出現,使得微服務應用的大規模部署成為企業的生產實踐,為企業應用提供高可用,高性能和快速迭代能力的同時,也對應用開發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基於Java和J2EE的編程模型和框架,在雲環境裡面不再適應,高內存需求和啟動速度緩慢也限制了在雲平臺的擴展能力。對於雲原生的編程框架需求也是越來越多,而紅帽的Quarkus正是積累了在中間件平臺數十年的研發經驗,精心為開發人員設計和打造的雲原生編程框架。專門針對雲計算應用,進行了大量的優化和改進,為雲計算應用的大規模部署提供最佳實踐。這次演講主要介紹Quarkus框架設計和特點,如何利用Quarkus進行應用開發,如何利用Native模式在雲平臺進行部署。
Go語言微服務實踐
田曉亮
華為公司 - 架構師
Go語言的諸多特性使它有著自己獨特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的在網際網路,邊緣計算,IoT,雲計算等場景下得到了應用。#如何交付一個可信的雲原生應用,如何安全可靠地提供服務,如何管理分布式系統中的配置並治理。如何與spring cloud,dotnet等技術棧打通,進行統一的服務治理,而不是各成一套體系。
雲原生消息平臺 Apache Pulsar
翟佳
StreamNative - 聯合創始人兼CTO
Apache Pulsar是下一代雲原生消息平臺,Apache Pulsar 從雅虎開源,在2018年9月畢業成為Apache基金會的頂級項目。#Apace Pulsar從2012年誕生時就前瞻性地採用了存儲計算分離、分層分片的雲原生架構,極大減輕了了用戶在消息系統中遇到的擴展和運維的困難。#本次演講將深入介紹 Pulsar 的雲原生的特性和架構優勢,以及在全面雲原生時代 Pulsar 的最新技術進展。
複雜有狀態服務Kubernetes雲原生改造方法
王碧波
京東智聯雲 -雲產品研發部專家架構師
首先介紹資料庫、中間件等複雜有狀態服務在Kubernetes上運行面臨的主要挑戰,然後從存儲、網絡、高可用等方面詳細闡釋可選的解決方式,並介紹Kubernetes的operator模式,最後通過實際的例子展示如何通過Kubernetes標準方式將複雜有狀態服務運行起來。
雲原生時代的 dubbogo 進化之道
於雨
螞蟻金服 - dubbogo社區負責人
Dubbo-go 雖然有著 "bridge the gap between Java and Go" 的天然使命,一路走來,已不僅僅是 Dubbo 的一個 Go 語言實現,無論是 Dubbo-go 項目還是 dubbogo 社區已經走出了自己獨特的發展路徑。通過提供可觀測、可信性服務保障,快速結合 Dubbo/gRPC/Sprint Cloud 服務進行互聯互通,且有其獨特的雲原生化實現與使用場景。通過對 dubbogo 社區的發展歷程,展現一個 Apache 項目對 Apache Way "Community over code" 的實踐之道。
解讀重生的分布式調度中間件 ElasticJob
張亮
京東數科 - Apache, 數位技術中心架構專家
ElasticJob 在 2015 年首次面世,經歷多年的開源歷程,於 2020年5月28日 正式成為 Apache ShardingSphere 旗下子項目。#ElasticJob 是一款服務於任務分片的分布式調度中間件,在加入 Apache 軟體基金會之後,它的設計理念,整體架構和功能都進一步的完善和升級,並且已經發布了第一個 Apache 版本 - 3.0.0-alpha。#本次分享在簡短回顧 ElasticJob 的發展歷史後,將著重介紹其 3.x 版本的功能和設計理念的轉變,以及和 Apache ShardingSphere 的結合點。
Seata 在微服務一致性中的架構演進
季敏
阿里巴巴 技術專家
分布式事務一直是微服務架構下的巨大痛點,數據是業務交互中最重要的資產,保證微服務間的數據一致性是業務架構中的重中之重。如何讓業務更簡單、更高效的解決分布式事務問題正是 Seata 的出發點。#Seata 是一款簡單易用,高性能的分布式事務框架。Seata 在阿里經濟體內是業務支撐的基石,幾乎每筆交易都要經過 Seata,承載著雙十一等各種大促的洪荒流量,其專有雲產品用戶遍布政府、企業和金融領域。Seata 開源後深受開發者的喜愛,並成為越來越多公司解決分布式數據一致性的解決方案。Seata 是一個開放、共享和包容的開源社區。開源一年來,Seata 在過去的一年中在 GitHub 收穫了14.7k star,有 170+ 位 contributor 貢獻到了 Seata 主項目中,其中非阿里經濟體開源貢獻者佔據 95% 以上並貢獻了超過 70% 的改動。Seata 對於市面上主流的關係資料庫,RPC框架做了廣泛的支持。通過本次分享你將了解到:#1. 分布式事務的業務價值和業務場景#2. Seata 在微服務一致性中的事務模式演進#3. Seata 在業務中的實踐。
Apache SkyWalking Cloud on Kubernetes
高洪濤
Tetrate.io Founding Engineer
定製化Operator模式在面向Kubernetes的雲化平臺建構中變得越來越流行。Apache SkyWalking社區已經開始嘗試使用Operator模式去構建基於Kubernetes平臺的PaaS雲組件。本次分享給將會給聽眾帶來該項目的初衷,實現與未來演進等相關內容。分享的內容包含:
1. 項目動機與設計理念
2. 核心功能展示,包含SkyWalking核心組件的發布,更新與維護。
3. 觀測ServiceMesh,包含於Istio的自動集成。
4. 目前的工作進展和對未來的規劃。
Running Spring application on Azure
戴加林
Microsoft - Principal engineering manager
介紹如何在Azure Cloud上運行Spring application,以及怎麼通過Azure Spring Integration的開源庫把Azure上的服務集成進Spring application。
報名方式
對 COSCon'20 內容感興趣的你可以通過下方的連結或點擊閱讀原文進行報名,期待您的到來!
報名連結
https://www.bagevent.com/event/68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