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夥不知道,在部分車企,「檢測」地位被提升到與「四大工藝」同等的高度。每輛新車下線之後,都要經歷一系列的檢測,只有通過才能交付給銷售公司。新車在檢測過程中少不了移動,而移動距離就會被裡程表記錄下來。換言之,當一輛新車交付到你手中,裡程表顯示記錄為「0」肯定是有問題的。此時你要警惕,裡程表被人為地調整過了。那麼,新車裡程表顯示多少數值才是合理的?記者帶你來看看。
不超過15公裡
出廠標準對公裡數有嚴格控制
此次測試,記者走進廣汽本田位於增城的第二生產線,進行實地觀察,並作為一個檢測線工人,參與到檢測的整個過程當中。經過衝壓、焊接、塗裝和總裝四大工藝之後,一輛新車會被拼裝出來。拼裝完畢時,裡程表顯示是「0」。
不同車企會有不同檢測內容,這與生產線設計有關,也與質量管理有關。記者留意到,新車駛離生產線,並不是靠拖車,而是由工人啟動發動機進行駛離,開到檢測線上進行檢測。在車間檢測完畢之後,還會由專門的試車人員駕駛到廠裡的測試路面進行道路測試。道路測試分「大圈」和「小圈」。「大圈」是抽查,在一個批次車型裡抽,新車跑完一整個大圈,行駛裡程大約在3公裡。「小圈」測試是每輛車都要進行的,行駛裡程大約在1.5公裡。道路測試完畢之後,還需要開回檢測區,進行最後的確定。
記者了解到,每個車企對測試行駛裡程有嚴格的要求。以廣汽本田為例,裡程表公裡數要控制在15公裡以內。超過15公裡,就不符合銷售標準,也就不能交付給經銷商,更不用說賣給用戶了。每個車企對於裡程表的數字要求有不同,但極少數允許超過30公裡。
有人會問,新車下線之後,有必要再進行路試嗎?答案是肯定的。只有上路,才能驗證發動機能否正常運轉、變速器換擋是否平順、懸掛支撐是否到位;只有在行駛過程中,才能發現,車內NVH抑制是否達到設計和生產要求、車內各個電器系統能否正常使用。
在廠區,車輛完成道路測試之後,仍然需要開到檢測中心,再進行最終的狀態確定。只有當一輛汽車各方面性能達到出廠標準,才能交付給銷售部門。銷售部門再根據訂單,發送到全國各地。
經銷商不會隨意用新車試駕
可檢查裡程、輪胎及出廠日期
從主機廠到經銷商,新車移動並不是靠自身的動力總成,而是通過大拖車運送。如果細心留意,在高速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運送新車的大拖車,一輛大拖車可以一次性運送十幾輛新車。新車抵達經銷商處,從拖車上卸下,就需要靠自身動力,轉場到停車場,但距離比較短,通常在3公裡之內。經銷商會拿新車來做展示,但一般不會隨便拿一輛新車來做試駕。每款新車上市,經銷商都能以較低價格向汽車企業申請試駕車。經銷商也不能拿新車來做代步車,經銷商如果有代步車需求,同樣可以向汽車企業申請。
當你拿到新車,要仔細留意下裡程表上記錄的行駛裡程。行駛裡程在10~20公裡之間屬於正常。行駛裡程數據有異常可以要求經銷商給出合理解釋。部分經銷商會修改裡程表數據,進而掩蓋新車使用痕跡。那麼如何應對經銷商篡改裡程數的情況?可以檢查輪胎是否有明顯的刮痕和摩擦。另外,也要留意新車出廠日期,如果購買和生產時間相差超過一年,那就是庫存車。庫存車即便裡程表沒有做手腳,車輛許多橡膠部件也會老化。
豪華跑車:或超過100公裡
有些個性、豪華跑車,裡程表顯示的公裡數會比較大,有的甚至超過100公裡,這是正常的。記者詢問了工程師,原因很簡單,這些跑車產量不高,且很多零部件是手工打造——需要通過較長距離的道路測試,以便發現問題,並處理問題。
電動車:上限30公裡
由於搭載各種新的硬體和軟體,純電動汽車在走下生產線之後,也需要通過更為嚴苛的路測來進行測試。所以,對純電動車的標準可以放寬到「上限30公裡」。如果超過這個數,也是不正常的。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