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全科醫學發展,白雲成立全科醫學分會

2020-12-24 澎湃新聞

促進全科醫學發展,白雲成立全科醫學分會

2020-12-20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白雲區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成立大會暨學術報告會在鶴龍街舉行,目的是為構建以全科醫生為核心的基層醫療體系,促進全區全科醫學發展。

<< 點擊上方,觀看完整視頻 >>

何謂全科醫生?

2011年-2012年,國務院、廣東省和廣州市先後出臺了關於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有關意見。相對於大醫院的專科醫師,全科醫生又稱為家庭醫生,主要在基層承擔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和轉診、病人康復、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因而又被稱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全科醫生

全科醫生在深化醫改、分級診療、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中有重要作用。

「自從2009年新醫改深入推進,基層醫療衛生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2011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鎮衛生院『四獨立』並定性為一類事業單位,全科醫生隊伍迅速壯大。」

白雲區醫學會會長李宏

▲白雲區醫學會全科醫生分會成立大會現場

目前,全區擁有全科醫生400多人,在經歷了近十年的發展,白雲區全科醫生從群眾不認可、不信任到現在居民認可的健康「守門人」,為轄內常住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務。

當天,白雲區醫學會宣布全科醫學分會正式成立,成為繼泌尿男科、院感、圍產醫學、骨科、藥學等分會後成立的第六個分會。

活動現場選舉出第一屆全科醫學分會主委、副主委、秘書長8人。

白雲區科協主席鄧麗儀為第一屆全科醫學分會名譽主委許浦生、王家驥、王曉毅、陳德雄頒發榮譽證書。

▲頒發證書

「全科醫生隊伍逐漸壯大,但區內全科醫生們交流少,培訓學習碎片化,存在各基層醫療機構能力高低不一等問題。」白雲區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第一屆主委謝滿容表示。

分會成立後

● 將有計劃地舉辦系統化培訓班、技能競賽,使全科醫生能快速識別和及時處理社區各科急症,強化標準化臨床思路,規範全科醫生診療行為,進一步提升全科診療能力。

● 分批次開展線上糖尿病首席家庭醫生培訓、骨密度測量培訓及認證班,培訓基層骨幹醫生,帶動全區全科醫生亞專長發展,加強科研能力的培養,提升白雲區基層科研能力。

當天,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許浦生等專家帶來了9場關於基層疾病判斷及治療、家庭醫生服務、基層醫院建設等相關主題的演講,讓參會全科醫生獲益良多。

------------往期推薦------------

☆ 【盤點白雲】省實、廣鐵一中、北大培文、廣外……這些名校,白雲都安排上了☆ 又雙叒添好去處!嘉禾金鉑天地擬於12月31日開業☆ 南方醫院白雲分院今天正式開業!☆ 周末好去處!白雲這裡的落羽杉真美~

文、圖 | 江興夏

通訊員 | 蘇成威

原標題:《促進全科醫學發展,白雲成立全科醫學分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黑龍江省民族醫藥學會召開全科醫學分會成立大會 我院心血管病四科...
    11月13日,黑龍江省民族醫藥學會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承樓16樓召開全科醫學分會成立大會。黑龍江省民族醫藥學會會長侯安會、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劉松江出席開幕式。受疫情影響,本次會議採用線上形式開展,70餘名會員同步收看會議直播。
  • 全省首家基層全科醫學 名醫工作室成立
    本報訊(記者陳敏 通訊員範聰穎)昨天,鄞州人民醫院醫共體明樓東勝分院「方力爭名醫工作室」揭牌成立。這是浙江省首家在基層醫療機構設立的全科醫學名醫工作室。全科醫生作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為社區患者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特色化健康服務,是將患者留在基層的根本,也是全面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的重中之重。為提高全科醫學的服務水平,經過3年的努力,鄞州人民醫院醫共體明樓東勝分院成功引進了「方力爭名醫工作室」。
  • 煙臺市全科醫學質控中心正式掛靠濱醫煙臺附院
    張凌雲總結為「專科管的深,全科管的廣」;專科是針對專門疾病進行治療,所謂「疾病不動,患者往來」,而全科是針對患者進行全人全程管理,即「患者不動,疾病往來」。人人需要全科醫生,目前,煙臺市三甲醫院都已開設全科門診。那為何三甲醫院要成立全科呢?
  • 山東省首個地市級全科醫學質量控制中心落戶濱醫煙臺附院
    開幕式上,秦成勇通過視頻對煙臺市質控中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全科醫學的發展對於基層衛生事業發展至關重要,濱醫煙臺附院前期開展了多種保基本、強基層的培訓工作,效果良好。他希望煙臺市衛健委和濱州醫學院以煙臺市全科醫學質控中心的成立為契機,深入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加強合作,為經濟文化強省建設和健康山東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張家界:桑植縣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開科了!
    開科現場。紅網時刻12月31日訊(通訊員 鍾昱)為促進全科醫師人才培養,加強全科醫學建設,近日,張家界市桑植縣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正式開科。該院開設的全科醫學科主要職能是開展全科醫學相關診療工作,承擔全科醫學教學、培訓和科研工作,培養全科醫學人才。
  • 詳解|澳大利亞全科醫療及醫學教育歷程
    其中皇家澳大利亞全科醫師學院的整體教育培訓框架服務於全科醫學職業培訓終點,是獲得皇家澳大利亞全科醫師學院頌發的院士頭銜 FRACGP ,指導全科醫生走過其全科專業發展每個教育階段,成為獨立執業的全科專科註冊醫生,並達到澳大利亞社區預期的最高質量和安全標準。
  • 邀請函 | 青島市口腔醫學會 全科口腔醫學專委會2020年度學術年會...
    通過對各國口腔事業的新進展的介紹,初步了解各國口腔發展概況。通過對鑄瓷、氧化鋁、氧化鋯全瓷修復體的系統對比和講解,使我們在臨床上能夠更加準確的把握適應症。詳細講解當今口腔醫學新進展,指明口腔科學發展的現狀及發展方向,了解牙科工藝發展動態。
  • 文山州醫院全科醫學科搬至總院院區,主要看這些病……
    ……先掛全科醫學科全科醫學科全科醫學科那麼問題來了……啥是全科醫學科?文山州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成立於2019年3月,並於2020年7月15日由城南院區搬遷至總院院區,是一個面向社區與家庭,整合臨床醫學與全科醫師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醫學專業學科。現有醫師5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1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2人,住院醫師1人;護士6人,其中主管護師2人,護師4人。
  • 名院周報 | 多家醫院發力全科醫學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羅紅教授、心血管外科臨床基因中心譚志平研究員為該論文的並列通訊作者,呼吸與重症醫學科在讀博士研究生楊丹暉、助理研究員郭婷醫生為共同第一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為第一單位和通訊單位。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了CARD10基因純合突變與原發性免疫缺陷病(PID)相關。
  • 深大醫學部全科醫學系成立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李麗)昨天下午,深圳大學醫學部全科醫學系在深大麗湖校區成立,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女醫師協會全科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深圳市家庭醫生協會會長尹朝霞受聘為全科醫學系主任。據悉,深圳大學是我市首個成立全科醫學系的高校。
  • 濟世兩岸情 全科放異彩
    ——2019海峽兩岸中醫全科醫療學術大會在京隆重舉行強大的民族必須有強大的祖國和強大國民健康。隨著祖國醫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健康中國與大健康產業在海峽兩岸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中醫全科醫學是大健康的重要內容,也是中醫整體觀、宇宙觀和身心觀的重要體現。
  • 我院醫學檢驗科圓滿舉辦2020北京檢驗醫學學術年會檢驗與臨床有效...
    2020年10月21日,由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北京醫學會,北京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等單位主辦的「第二屆檢驗醫學焦點論壇暨2020北京檢驗醫學學術年會」在北京盛大開幕。「檢驗與臨床有效溝通模式探討論壇」學術論壇在線上近百名住培基地老師和學生的期待和熱情參與下圓滿落幕。
  • 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一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就...
    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諸杜明教授介紹,2015年中山醫院從學科融合和協同發展的角度,將心臟外科ICU移交重症醫學科管理,實現了心臟外科和重症醫學科的學科整合,進而成立了心臟大血管重症亞專科。
  • 河北醫科大學成立全科醫學系 招收定向免費醫學生
    新華網北京7月6日電 河北醫科大學是河北省重點骨幹大學,創辦於1894年,歷經120多年發展,已成為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的省屬重點骨幹大學,學校現有中山、建華兩個校區。日前,該校招生辦公室教師何龍接受新華網採訪介紹了學校今年的招生情況。
  • 廣東160名主治醫師集訓,將作為全科醫生講師帶教社區醫生
    ,由廣東省醫師協會及全科醫師分會主辦、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承辦的廣東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全科專業普通師資培訓班在珠江醫院舉行。而據今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去年我國每萬人口全科醫生數量約為2.61人,儘管相比2016年底的1.51人已有較快增長,但相比2030年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與發達國家每萬人8-10名全科醫生的數量差距更大,全科醫生的缺口不容忽視。
  • 渾身沒勁糾結於掛哪個科?這時應去全科門診看看
    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全科醫學科副主任張凌雲介紹,這些無法確定健康問題或疾病所屬專科的患者,尤其初診患者,應該到全科門診就診;另外已經明確診斷的慢性病患者以及疾病涉及多器官多系統,需同時在幾個專科就診已明確診治方案的慢性病患者也應該到全科門診就診。可以說,初診在全科,全科是市民看病的入口,是患者和專科之間的橋梁。
  • 三甲醫院設全科門診 是故事還是事故
    2015年,劉廣芝找到曾擔任河南省全科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的心內科副主任王留義。河南省全科醫學分會1996年成立,那是王留義從業的第11年。當時的主任委員由行政官員擔任,由於是分會唯一的醫生,王留義成為副主任委員。「是醫院給我的名額,學會成立以後,很多年沒開過會。」
  • 【精準醫學】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淋巴瘤分會開始籌建,委員召募...
    2020年12月17日,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淋巴瘤分會在廣州召開第一次籌備會,討論明確了淋巴瘤分會的組織架構、發展方向和重點工作
  • 疫情下醫學教育如何創新發展?知名醫學院校共聚復旦上醫探討醫科之變
    今天(12月18日),第三屆東方醫學教育論壇暨上海市醫學會醫學教育專科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舉行。 主題報告環節匯聚了來自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醫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健康醫學院等滬上各大醫學院校的專家學者,他們分別從公共衛生學科建設、全科教育體系建設、中醫藥課程建設、學科建設等方面各抒己見。報告環節思想激蕩,體現「大健康」理念以及醫科與多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報告環節由上海健康醫學院副院長唐紅梅主持。
  • 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
    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記者毛振華、王賓)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基本建立,適應全科醫學人才發展的激勵機制基本健全,全科醫生職業吸引力顯著提高,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2—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