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4萬+!生豬期貨獲批 牧原股份招聘「期貨精英」控成本提利潤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期貨日報

期貨行業的投研精英們又多了一個「好去處」!

4月29日,記者的朋友圈好友紛紛轉發著一份牧原股份的招聘廣告易企秀。牧原股份專門為期貨處招聘期貨精英,招聘崗位涉及期現分析師(生豬、穀物、油脂油料)、交割經理、期貨交易崗。 招聘範圍基本覆蓋了期貨交易策略、下單、風控、交割等整個流程。

從崗位職責來看,要求相對較高,需要具備一定的從業經驗。以交割崗為例,需掌握期貨交易所交割規則、並處理日常倉單業務,以及協助交割負責人完成相關制度的鼎力和修訂等。應聘者需參與到實際交割、部分倉單買賣和期轉現等業務中,並熟知相關品種的交割規則。

據了解,此次牧原股份招聘的期貨類崗位,待遇亦按照公司此前定下的招聘計劃執行。其中,「超跑計劃」薪酬範圍為月薪40000元左右,「領跑計劃」、「奔跑計劃」月薪分別為20000元、10000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之前牧原股份已經計劃參與到了外匯衍生品市場,而未涉及商品期貨。

2019年12月,上市公司曾公告,公司董事會同意進行外匯衍生品交易業務,交易品種涉及遠期、互換、期權等產品或上述產品的組合,額度為不超過20億元。從公司披露2019年年報來看,也未對衍生品交易給出更多信息。此次招聘,顯然是為生豬期貨上市做準備。

萬億元生豬產業企盼生豬期貨上市

自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暴發以來,我國生豬產業遭受重創。數據顯示,我國2019年生豬出欄逾5.4億頭,同比減少21.59%;豬肉產量逾4200萬噸,同比減少21.26%。同時,非洲豬瘟疫情導致生豬產能銳減,豬價持續上漲,我國豬肉價格波動也呈現出周期拉長、波動加大的特徵。在多種風險疊加的情況下,我國生豬產業鏈企業的風險管理需求日益加深,市場對生豬期貨的上市呼聲漸響。

近日,中國證監會批准大商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生豬期貨上市提速。

期貨日報記者日前從國內多家上市生豬養殖企業了解到,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我國生豬產業格局發生諸多變化,產業鏈企業投資成本不斷提高,生產經營面臨各種挑戰。與此同時,新的風險管理需求顯現,企業更加關注規避市場風險,謀求長效穩健發展。在此情況下,未來生豬期貨的上市將為整個生豬行業提供一個重要的避險渠道。

價格波動困擾產業發展 企業風險管理有新需求

我國是全球第一大生豬生產國和豬肉消費國,生豬出欄量及豬肉消費量佔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由於近兩年價格上漲,市場規模已由正常年份的近萬億元擴大至近2萬億元。同時,生豬是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生豬產業鏈以生豬養殖業為中心,涉及飼料加工、獸藥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飲等諸多行業,生豬價格的波動與我國的CPI變動、經濟政策制定和發展均息息相關。

一直以來,受諸多因素影響,我國豬價的周期性波動對生豬行業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特別是2018年8月以來,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我國生豬市場發生了顯著變化,先是生豬價格由15元/公斤跌至2019年3月的10元/公斤,之後大幅反彈,到2019年三季度達到近40元/公斤的歷史高位。生豬現貨價格的劇烈波動給產業企業經營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牧原股份相關業務負責人王瑞婷回憶,2011年和2016年生豬行業高盈利,很多企業加速擴產,造成2013—2014年和2018年行業產能過剩。疊加非洲豬瘟疫情,2018年大量生豬養殖企業出現深度虧損,經營困難。

中糧肉食相關業務負責人認為,我國生豬產業深受價格波動困擾,主要是因為在我國生豬市場中,標準化、規模化飼養程度低。在生豬價格歷次波動中,散養戶缺乏準確的市場信息和預測能力,只能隨生豬價格的漲跌,或盲目擴張生產,或恐慌性退出;而規模化養殖企業在沒有形成一定量的規模時,也難免會受到豬周期的影響。

「因為生豬生產具有周期較長、途中難改變的特性,有些企業會面臨生產計劃趕不上變化、產量趕不上市場變動的困擾,有些企業會因為對價格趨勢的判斷失誤盲目擴大產能,最後資不抵債,宣布破產。」上述中糧肉食相關業務負責人說。

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生豬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隨著豬肉價格的不斷攀升,企業積極擴產,大型生豬養殖企業獲得了超額利潤。在超額利潤下,企業生產經營更加追求長期穩定發展,對市場風險管理產生了新的需求。

正邦科技市場部總監李巍巍說,當前生豬養殖的超額利潤對生豬產能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但也要防範後期可能會出現的產能過剩。「對於企業來說,我們更偏向謀求穩健發展、長期受益。在企業獲得超額利潤的背景下,正邦科技未來發展的風險管理需求有三點:一是如何健康發展,二是能否長期穩定盈利,三是如何規避虧損。」他說。

王瑞婷表示,當前牧原股份也有新的風險管理需求,首先是企業藉助行業高利潤發展的同時要兼顧現金流安全,其次是管理生豬價格和養殖利潤大幅波動的風險,希望通過「保險+期貨」實現養殖利潤的穩定。

「作為養殖企業,我們希望長效健康發展,而不是『飢一年,飽一年』,這樣對整個行業的發展不利。我們更希望能把企業的盈利率拉平,靠精細化管理來增大效益,希望能夠儘可能地降低市場波動風險。」中糧肉食相關業務負責人如是說。

談到生豬市場養殖利潤何時能回歸正常,王瑞婷認為,豬價從高價年份回歸到正常年份需要一到兩年時間,在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下,預計回歸周期還會有所延長。

「現階段養殖利潤回歸正常需要滿足以下幾點:一是能繁母豬存欄回歸正常水平;二是非洲豬瘟疫苗投入使用;三是生豬養殖行業整體管理水平尤其是防控水平提升。」李巍巍說。

上市豬企套保有經驗 期待生豬期貨儘快上市

面對常年來生豬價格的大幅波動,生豬產業鏈企業想方設法應對風險,以確保企業利潤穩定增長。

談到牧原股份規避市場風險,王瑞婷認為,長期來看,保持成本領先是規避市場風險的根本。「我們通過種豬育種、原料採購、精準飼餵、精準飼料配方、生產管理等各個環節來降低成本。在生豬養殖利潤下滑時期,也會合理調整發展節奏,保持現金流安全。」她說。

據李巍巍介紹,正邦科技的風險管理方式多樣,主要通過降低生產成本、擴大自繁自養比例、加強疫情防控、拓寬銷售渠道、延伸產業鏈條、購買生豬保險、發展特色養殖等方式來規避風險、穩定經營。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我國很多大型生豬產業鏈企業都有運用期貨工具規避風險的經驗,或者有運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的需求。

新希望、天邦股份、天康生物、海大集團、通威股份、大北農等企業都曾有過套保經歷,主要套保品種為玉米、豆粕等。牧原股份去年12月份發布公告稱,擬進行玉米、豆粕等商品期貨的套期保值業務,以規避飼料原料價格大幅度波動給公司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唐人神去年11月份發布公告,決定進行玉米、豆粕等商品期貨的套期保值業務。溫氏股份今年2月份曾表示,如果未來出現某種原料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公司將通過期貨套期保值等手段控制飼料原料成本在合理水平。

據王瑞婷介紹,牧原股份之前曾參與過玉米、豆粕期貨交易,主要進行玉米、豆粕基差採購及玉米、豆粕的庫存保值等。通過期現結合操作,公司基本實現了規避風險、降低採購成本的目的。

在王瑞婷看來,衍生工具是一把「雙刃劍」,企業可以通過完善內部機制和監管的方式發揮其正向功能。一方面,合理利用衍生工具能夠幫助企業降低採購成本,規避經營風險。另一方面,企業要對衍生工具的特點有深刻認識,並從思想和制度上加強風險防控,建立完善且有效的交易和監管機制,使衍生工具充分發揮積極作用。

中糧肉食相關業務負責人也告訴記者,公司曾參與過豆粕期貨交易,主要執行套保策略。通過豆粕期貨套保,可以使公司整體原料成本趨於穩定,不會因為行情波動影響公司的生產節奏。

「作為全產業鏈企業,我們在豬價低迷時會優先考慮降低飼料成本,豬價較高時會加速出欄,但可操作的時間和空間不大,希望生豬期貨上市後能給企業帶來新的風險管理手段。」上述中糧肉食相關業務負責人說。

王瑞婷告訴記者,為迎接生豬期貨上市,企業已經做好生豬期貨上市前的準備工作,不僅建立和完善了生豬期現套保的內控制度,還建立了期現人才團隊,「期待生豬期貨上市後,企業可以通過期貨價格指導經營生產,利用期貨工具對衝生豬價格波動風險,讓養豬更省心,促進生豬行業穩健發展」。

生豬期貨開拓新渠道 產業鏈企業避險有保障

市場人士認為,在當前市場情況下,上市生豬期貨更有助於生豬產業企業管控風險,制訂生產計劃,穩定生產經營。

「生豬期貨的上市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有效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還有助於提高生豬現貨市場價格的透明度,幫助企業合理安排生產和銷售計劃,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大有期貨研究所副所長李文婷對期貨日報記者說,同時,生豬期貨上市還將進一步推進生豬養殖行業規模化和標準化發展。

在華泰期貨畜產品分析師李巍看來,生豬期貨上市後,養殖企業可以結合養殖成本在期貨端進行套保,賺取穩定的養殖利潤,規避價格周期性波動風險。

「生豬期貨上市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規避市場風險的途徑。」李巍巍說,首先,生豬期貨能夠提供遠期價格參考,使企業能夠對整個後市行情有大致的方向判斷。其次,能幫助養殖企業管理價格風險,鎖定利潤。最後,交割為企業提供了一條穩定的出貨渠道。

中糧肉食相關業務負責人認為,生豬期貨上市後,整個生豬養殖產業鏈可以同時鎖定前端飼料成本和後端養殖收入。

「生豬養殖企業可以通過玉米、豆粕、生豬期貨,規避原料端及產品價格波動風險,同時也可以形成飼料、生豬期貨相結合的養殖利潤管理。屠宰加工企業可以利用期貨管理庫存,如果預測生豬市場價格走弱,可進行賣出保值,同時減少生豬庫存,進而減少因價格下跌導致的損失;如果生豬價格預期上漲,庫存處於低位,可以買入遠期合約建立虛擬庫存,規避因成本上漲帶來的風險,穩定生產經營。」方正中期期貨農產品分析師車紅婷說。

隨著生豬期貨上市腳步加快,上述中糧肉食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加快建立冷鏈物流,逐步取代生豬運輸,降低運輸風險。同時,完善生豬價格指數,提高其代表性和權威性,為現金交割奠定基礎。

「生豬期貨上市後,希望政府部門和交易所可以投入部分資金鼓勵養殖戶參與『保險+期貨』項目,幫助養殖戶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同時,也期待交易所多組織養殖企業參加生豬期貨相關培訓,幫助行業培養一批生豬期現人才。」王瑞婷說。

相關焦點

  • 生豬期貨下月上市對生豬生產有啥影響
    「因為期貨的交割對產品有較高的品控要求,此外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可以幫助這些養殖企業規避『豬周期』導致的價格波動風險,還有一些下遊的深加工集團也可以通過期貨建立虛擬庫存,減少資金的佔用。」生豬期貨交易部分豬企已積極參與目前,省內一些生豬養殖頭部企業已做好參與生豬期貨交易的準備工作。
  • 牧原股份設4家養豬子公司,擬以7億元開展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
    新京報訊(記者 王思煬)新京報記者12月10日獲悉,牧原股份發布公告稱,將在河南省新鄉市獲嘉縣、延津縣、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山東省滕州市設立4家子公司開展生豬養殖業務,並設立玉米、豆粕等商品期貨的套期保值業務,抵禦原料價格波動風險。
  • 牧原股份將開展玉米等商品期貨套保業務
    來源:期貨日報網本報訊 牧原股份12月1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開展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的議案》,同意公司自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進行玉米、豆粕等商品期貨的套期保值業務。
  • 生豬期貨進一步豐富農產品板塊
    據此次公布的合約及業務細則徵求意見稿,生豬期貨合約交易代碼為LH,交易單位為16噸/手,最小變動價位是5元/噸,合約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4%,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合約月份為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最後交易日和最後交割日分別為合約月份倒數第4個交易日和最後交易日後第3個交易日,交割方式為實物交割。
  • 生豬期貨對產業影響幾何
    生豬生產明顯恢復  「決定豬肉價格的主要因素是供需,生豬期貨上市並不會直接影響生豬供需基本面。目前,我國豬肉需求相對穩定,但供給受新冠肺炎疫情、養殖利潤、政策導向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會發生變化,從而改變國內豬肉供需基本面,最終決定豬肉價格走向。」曾在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擔任多年高級分析師的期貨市場資深專家陳豔軍說。  那麼,當前國內豬肉供給和價格情況怎樣呢?
  • 生豬期貨,跌跌跌!預示著什麼?
    牧原股份2020年12月份,銷售生豬264.1萬頭,環比增長27.2%。其中向全資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生豬13.7萬頭。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達到了30.15元/公斤,環比上漲了14.55%。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牧原股份銷售商品豬1025.33萬頭,在實現利潤大幅增長後,牧原股份確立了2020年更為迅猛的擴張計劃。
  • 南華期貨定增8700萬股獲批,秦安股份上半年期貨平倉淨收益2.54億元
    南華期貨定增8700萬股獲批,秦安股份上半年期貨平倉淨收益2.54億元 2020-08-18 0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生豬期貨獲批在大商所上市 我國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問世
    本報記者 王寧4月24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這是期貨市場落實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增加有效金融服務供給的新舉措,也是資本市場發揮中樞作用,更加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的具體體現。
  • 下個月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交易,生豬期貨能熨平「豬周期」嗎?
    專家表示,2019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活牛期貨和期權合約名義交易量為當年牛肉消費量的15.5倍。按此乘數計算,我國生豬期貨名義交易量預期可達6.9億噸。如果以30元/公斤價格計算,生豬期貨名義交易額可達20萬億元。比較而言,上海原油期貨上市兩年累計交易金額近30萬億元。專家表示,生豬期貨上市將為我國生豬養殖業提供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工具,促進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 「呵護」萬億元市場 生豬期貨明年1月8日掛牌
    記者了解到,與其他期貨品種不同,生豬期貨市場是首個採用活體交割的品種,且交易單位也不盡相同。據此次公布的合約及業務細則徵求意見稿,生豬期貨合約交易代碼為LH,交易單位為16噸/手,最小變動價位是5元/噸,合約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4%,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
  • 生豬期貨今日上市,宏源期貨「保險+期貨」項目首日落地三家_行業...
    經過前期的充分籌備,值此時機,宏源期貨分別聯合華農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三家公司在三地落地4個生豬標的「保險+期貨」項目,包含山西省大同市2項,山東省濰坊市1項,北京市順義區1項,共保障生豬近三千頭,有效助力生豬價格保障險走向新的徵程。
  • 商品期貨收盤漲跌參半 生豬期貨上市首日主力合約大跌超12%
    來源:金融界網金融界網1月8日消息 國內期貨市場收盤,商品期貨漲跌參半。生豬期貨上市首日主力合約大跌超12%,塑料、純鹼等跌逾2%,白糖跌超1%,LPG、棕櫚等小幅下跌;矽鐵漲停,焦煤漲超4%,瀝青、橡膠等漲超2%,滬銅、鄭煤等漲超1%,滬鋅、PTA等小幅上漲。
  • 2021年1月8日起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交易——生豬期貨能熨平「豬...
    專家表示,2019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活牛期貨和期權合約名義交易量為當年牛肉消費量的15.5倍。按此乘數計算,我國生豬期貨名義交易量預期可達6.9億噸。如果以30元/公斤價格計算,生豬期貨名義交易額可達20萬億元。比較而言,上海原油期貨上市兩年累計交易金額近30萬億元。專家表示,生豬期貨上市將為我國生豬養殖業提供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工具,促進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 生豬期貨交易獲批 首個活體交割品種即將上市
    本報見習記者 吳曉璐4月24日,證監會表示,近日批准大連商品交易所(簡稱「大商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據記者了解,生豬期貨將是我國期貨市場上市的第一個活體交割品種。證監會表示,生豬是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市場規模近萬億元。生豬產業鏈以生豬養殖業為中心,涉及飼料加工、獸藥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飲等諸多行業。推出生豬期貨是我國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生豬期貨功能的充分發揮,對於完善生豬價格形成機制、提升市場主體風險管理能力和助力生豬產業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 生豬期貨上市在即!一文讀懂生豬期貨與國內生豬市場概況
    一、生豬期貨合約 生豬期貨合約適用期貨轉現貨(以下簡稱期轉現)、每日選擇交割和一次性交割。 生豬期貨合約只允許非標準倉單期轉現,期限為該合約上市之日起至最後交易日前第四個交易日(含當日)。 二、生豬產業鏈概況 2.1 國內生豬產業概況 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生豬生產和消費國,儘管近些年隨著生活富裕、口味多元,全國豬肉產量已從2014年最高峰時的5821萬噸下降到2019年的4255萬噸,但仍然穩佔全球約一半份額
  • 牧原、溫氏、正邦、新希望4家豬企明年要出欄生豬1.3億頭
    面對此輪豬周期最後的利潤窗口期,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頭部豬企均透露了雄心勃勃的2021年銷量倍增計劃,試圖搶收豬周期史上最大紅利,若搶收成功,豬股創紀錄的業績頂峰將出現在2021年。
  • 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上市!通關秘籍看這一篇就夠了!
    12月10日晚間,牧原股份發布公告,將開展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牧原股份發布表示,公司開展套期保值業務的目的是公司作為自育自繁自養一體化生豬養殖企業,需要自行進行原料採購、飼料加工。玉米、小麥、大豆、豆粕、豆油等作為飼料生產的主要原料,在飼料原料中佔比較高。
  • 生豬期貨預計將如何影響養豬行業?我們來看看美國的發展經歷
    根據大商所次日公布的生豬期貨合約及相關規則徵求意見稿,生豬期貨合約交易代碼為LH(Live Hog,即生豬-編者注),交易單位為16噸/手,最小變動價位是5元/噸,合約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4%,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
  • 2021年1月8日起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交易,生豬期貨能熨平豬周期嗎
    專家表示,2019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活牛期貨和期權合約名義交易量為當年牛肉消費量的15.5倍。按此乘數計算,我國生豬期貨名義交易量預期可達6.9億噸。如果以30元/公斤價格計算,生豬期貨名義交易額可達20萬億元。比較而言,上海原油期貨上市兩年累計交易金額近30萬億元。專家表示,生豬期貨上市將為我國生豬養殖業提供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工具,促進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 生豬期貨合約細節出爐!每手門檻或大於3.5萬元
    據此次公布的合約及業務細則徵求意見稿,生豬期貨合約交易代碼為LH,交易單位為16噸/手,最小變動價位是5元/噸,合約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4%,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生豬期貨上市後,大商所將強化一線監管,嚴控風險,維護市場穩定運行,為相關產業主體和投資者提供公開、公平和有效的價格發現與避險平臺,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希望產業企業和投資者理性、規範參與市場,共同呵護這個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且為國內首個活體交割的期貨品種,保障其功能作用的有效發揮。我國生豬期貨與其他國家的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