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艦艇近年來一直呈現「下餃子」式的快速建造狀態,在第25艘052DL,第8艘055下水後,又將轉向新型航母、076兩棲攻擊艦,以及下一代護衛艦和通用驅逐艦的設計建造中,或出現第二波「下餃子」的盛況。
對此美國防務專家也高度關注,根據美國「國家利益」媒體8月17日的消息,美軍事專家就未來5年內的國產艦艇發展趨勢做出了預計。
美軍專家認為,未來國產艦艇有幾大趨勢,一是不斷向藍水海軍發展,遠程投送能力將更強;二是艦艇數量將不斷提升;三是以航母為基礎的大編隊作戰能力將更強悍。
從數量上來看,到2020年末尾,國產艦艇或計劃部署20艘以上的現代化「中華神盾」艦,還將繼續發展052D的後續艦,和055萬噸大驅。而根據2020年5月,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的一份報告「海軍現代化:對美國海軍能力的影響」中稱,國產第二艘航母「山東艦」已經下水,並且著手開始完工第三艘更為先進的航母,預計噸位將達到小鷹級的水平,將是一艘配備電磁彈射技能的先進大型航母。而根據「外交官」雜誌軍事專家的分析,到2025年,國產水面艦艇中航母數量將達到4艘,第3艘和第4艘很可能是同級艦艇,而盾艦的數量可能達到或超過30艘。
當然這一數量還未計算正在持續建造下水的國產兩棲攻擊艦,和已經在研製中的076型無人機兩棲攻擊艦。由該型艦艇為核心組成的兩棲打擊群,將強化遠距離的投送能力,能夠在遠離本土航空力量支持的情況下,在沿海海域進行大規模的兩棲垂直打擊。
畢竟航母作為敏感的高價值艦艇,很多時候是威懾力的象徵,而大多數常規任務更適合兩棲攻擊艦執行。而以航母為核心的大規模航母打擊群,則是重點針對美國在該地區的挑釁,實際上如果有3-4艘航母,已經足以對太平洋-印度洋司令部的美海空力量構成優勢。
從目前來看,055大驅、052DL盾艦和航母山東艦,都並非未來國產艦艇的最終型號,隨著全電推進、反導技術、電磁武器和雷射能量武器和第五代艦載機等新技術的應用,未來將相繼出現改進型的055A、核動力航母、下一代通用驅逐艦和護衛艦等等。而具體建造數量還不清楚,但是的值一提的是,現在國產艦艇的建造產能還沒有達到最高水平,不排除目前在建型號總體上是用小批次追趕美海軍現有技術水平。一旦新型艦艇的技術水準達到或超過美海軍後,還會有更大規模的建造,畢竟作為造船工業大國,不管是在技術、資金還是人力資源上,都完全有這個條件。
而專家也指出,在國產艦艇不斷追趕的同時,美軍花費巨資建造了新型朱姆沃爾特艦,但是在實際對抗中卻毫無用處,目前還在建造的瀕海戰鬥艦,作用還不如普通的4000噸級護衛艦。傾力打造的福特級航母,也因為電磁彈射技術原因,以及艦載機 ,遲遲無法形成預計中的戰鬥力。而這些種種情況或將導致雙方軍力失衡,在快速的追趕之下,美海軍現役的不管是水面艦艇,還是艦載機或是海軍陸戰隊,都不像以前有20年左右的絕對優勢。
可以預計的是,隨著這一波「下餃子」的放緩,以及下一波造艦高潮的來臨,國產艦艇將逐漸全部藍水化,遠遠超過該區域各海軍的規模。而即便美軍不斷增加太平洋海域的軍事力量,也於事無補,最終美軍將整體收縮,重新被趕回太平洋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