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光刻機!國產晶片真正軟肋已經浮現,5nm雷射光刻只是剛開始

2020-12-09 靜心科技

導語:據中科院7月7日官網報導,中科院提出了一種新型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新聞一出,輿論分為兩個陣營,一邊是覺得中國科技真牛,擺脫國外技術壟斷指日可待;另一邊則認為又是在吹牛,真正實現IC製造怎麼可能在短時間完成。那麼,中科院的5nm雷射光刻到底是怎麼回事?

目前,在中科院官網上和蘇州納米官網上都找到「中科院超高精度雷射光刻技術」的報導(7月9日還能找到)。報導稱,中科院此研究是使用具備完全自主產權的雷射直寫設備,開發的新型微納米加工技術在集成電路、光子晶片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中科院吹牛了嗎?

我認為,中科院肯定沒有吹牛,中科院的報導也不存在任何問題。

光刻機分為接觸式光刻、直寫式光刻以及投影式光。接觸式是通過無限接觸來複製掩膜版上的圖案。直寫式光刻則是將光束聚焦為一點,然後移動工作檯或者鏡頭來刻畫任意圖案。投影式則類似於拍照,光源通過掩膜版照射到附有光刻膠的表面,然後再通過顯影技術將掩膜的圖案複製到光刻膠薄膜上,最後通過刻蝕技術將圖案移植到基片。

由於投影式具有效率高、無損傷的特點,是目前集成電路的主流光刻技術。中科院目前提出的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並不是主流晶片製造的工藝,但是,單從直寫式光刻的角度來說,中科院已經實現了很大的技術突破。要知道就在2018年11月,中科院剛剛才交付可加工22nm的「超解析度光刻裝備項目」。短短兩年,實現如此大的突破,實屬不易!向中國奮鬥在一線的科研人員致敬!

雖然目前直寫式光刻並不能大規模投入到複雜的IC製造,但是用在軍用領域、高精密光柵、光子晶體陣列都是非常適用。這些領域雖然市場較小,但是需求仍然是非常強烈和高端。

儘管走老路,我們很難實現追趕和超越。或許,光子晶片將是下一個全新賽道。到時候,中科院的5nm雷射直寫技術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國產晶片的軟肋到底在哪?

如今,我國半導體領域已經能夠在很多環節基本實現國產化,但是制約我們晶片製程進步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EUV光刻機。但是,光刻機並不是最終國產晶片最核心的軟肋。

中科院美籍華人院士馬佐平表示,國內最大的晶片代加工廠中芯國際最大的短板並不是光刻機,主要的差距還是在人才數量和質量。人才才是制約國產晶片發展最核心的問題。臺積電麾下可是數以萬計的專業技術人才,而中芯國際也才只有300-400左右個專業骨幹,而且人才團隊整體並不出色。

未來,必將是人才之爭!

華為在2019年推出「天才計劃」,預計用高薪在全球範圍內招募200-300天才少年。阿里打造的達摩院更是聯合13個國家的234支科研團隊,甚至招攬了美國三名院士、人工智慧世界泰鬥Michael I. Jordan等頂尖人才。

人才不到位,晶片必然長期受制於國外技術。

結束語

晶片製造只是如今的一個熱門話題,但是中國需要的人才涉及的面很廣。行政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都將是我國走向未來的重要基石。近日資本大量湧入到半導體晶片製造行業,這是一個好消息。但是,資本是無法短時間緩解我們在硬科技方面的差距,唯有培育重視人才、尊重人才的環境,才能保證源源不斷的內在驅動力。

關注靜心科技,一個靜心看待世界的人!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突破5nm雷射光刻技術,ASML光刻機難以更換,華為晶片仍難
    其主要內容是他們開發的新型5nm高精度雷射光刻技術加工工藝。 說到晶片,它一直是我們國家的弱點,美國經常用它來掐住我們高科技企業的脖子。 中國科學院新型5nm高精度雷射光刻技術的成功研發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值得慶賀。 許多人自然會想到5nm高精度雷射光刻與荷蘭ASML光刻機之間的關係。 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異同呢?
  • 中科院突破5nm雷射光刻,ASML光刻機難替代,華為晶片依然艱辛!
    本次中科院新型5nm高精度雷射光刻的成功研發,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很多人自然地就會聯想到5nm高精度雷射光刻與荷蘭ASML公司光刻機之間的關係,那麼,彼此之間究竟有哪些異同呢?說正題之前,有必要來解釋一下5nm工藝製程,否則大多數人對此毫無概念。
  • 中科院5nm雷射光刻,是否意味可以取代荷蘭的ASML光刻機?
    近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子暘與國家納米中心研究員劉前合作,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 看到這個消息之後,有一些不負責任的人就開始大肆宣揚,說中國光刻機技術已經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甚至說中國光刻機技術已經超過荷蘭的ASML,ASML的EUV光刻機將變成白菜價等等。 持有這些觀點的人完全是用屁股在思考,為了博取流量可以說是毫無底線。
  • 中科院5nm雷射光刻彎道超車?95後本科生DIY納米級光刻機?背後的...
    就在前幾天,有2則和光刻相關的消息呈現刷屏之勢:其一是「中科院發布5nm雷射光刻技術」,被部分媒體解讀為「中國芯取得歷史性突破」、「荷蘭ASML將被我們取代(ASML笑笑表示不說話)」;其二是「95後本科生低成本DIY納米級光刻機」,該名學生則被冠以「真正的後浪」、「中國晶片行業未來的希望」等稱號。
  • 中國巨頭拿下多項5nm技術,華為也已入場,國產光刻機有戲?
    導讀:中國巨頭拿下多項5nm技術,華為也已入場,國產光刻機有戲?想要生產晶片,就必須要有光刻機才行,只有擁有了先進的光刻機才能生產出最先進的晶片來,如今在全球範圍內能生產出7nm工藝以下晶片的光刻機只有荷蘭ASML公司能夠生產,這一公司所研發的EUV光刻機目前也是供不應求的,像臺積電和三星就早已經將ASML公司的EUV光刻機給搶購一空了,所以國產科技企業想要從ASML手中購買一臺先進的EUV光刻機也是比較難的!
  • 中科院刪除5nm光刻機新聞,國產光刻機到底落後多少年?
    就在國人憂心忡忡的時候,一篇關於中科院研發出新型5nm超高精度光刻機的文章爆紅網絡,不少自媒體紛紛發文表示國產晶片有救了,可在不久之後,中科院就將這篇有關5nm新聞刪除,對於此事,官方也沒有給出任何回應。
  • 高端光刻機突圍的最大底牌:國產光刻機產業鏈
    華為能設計晶片,但是被晶片製造卡了脖子;中芯國際能製造晶片,但是被設備尤其是EUV光刻機卡了脖子。要想擺脫晶片被美國卡脖子的命運,就必須得在設備尤其是EUV光刻機上取得突破。那麼我們能夠突破EUV光刻機技術嗎?答案是,不但能,而且在突破之後我們還能夠建立一條完全獨立自主、完整的光刻機的產業鏈。國產光刻機與ASMLEUV光刻機的差距。
  • 「難產」的國產光刻機
    ,中科院光電所的胡松、賀曉棟在《中科院之聲》發表的一篇文章中這樣介紹它的重要性:後工業時代包括現在的工業3.0、工業4.0,都以晶片為基礎,光刻機作為製造晶片的工具,就相當於工業時代的工具機,前工業時代的人手。
  • 不只是光刻機,國產巨頭攻克5nm蝕刻技術,臺積電第一個下單
    光刻機華為在面對晶片限制的時候,讓國人都開始關注國產晶片的實力。困難不是放棄的理由,中科院已經決定要布局光刻機,向更先進的光刻技術發起進擊並且在7月份時候,中科院突破了5nm雷射光刻技術,對將來打造先進光刻機奠定了基礎。不只是光刻機,在蝕刻機技術上,我國國產巨頭也攻克了5nm蝕刻技術。
  • 大族雷射誤入光刻機概念
    奧秘在於,很多投資者並不了解,此光刻機非彼光刻機。光刻機由於光源波長不同其解析度也不同,用於集成電路製造的最先進光刻機已經到5納米,國產集成電路光刻機可做到28納米,正在向14納米進發。分立器件、LED等需要的光刻機線寬不需要納米級,可能只需要微米級。半導體行業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所以大族雷射的光刻機不可能用在集成電路製造中,精度不高,難度也並不大。
  • 中科院突破5nm雷射光刻技術,雷射光刻機橫空出世?荷蘭再見?
    就給大家買回信息的時候,中科院我傳出來了好消息,讓很多的人都議論紛紛,都興奮不已,以為中科院已經突破了5nm的光刻機。在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是有所誤解的,要知道5nm的雷射光刻技術和5nm的光刻機完全是兩回事兒
  • 中科院要大舉研發光刻機還將布局晶片所需的光刻膠、封裝材料研發
    突然之間,中科院宣布要研發光刻機,這是大好事,但真的行嗎?因為沒有高端光刻機,中芯國際甚至都不敢給華為代工,而華為沒有晶片的話,只能仰人鼻息。  但是,中科院真有做到嗎?>  首先,中科院有一定基礎,中科院旗下的上海微電子的國產光刻機已經正式突破了
  • 國產光刻機背後的希望 - 光刻機,上海微電子 - IT之家
    光刻:十三年磨一劍背後的中國晶片業隱痛半導體產業鏈可分為晶片設計、製造、封測三大環節,在晶片製造幾百道工序之中,光刻是最重要的步驟之一,直接定義了電晶體的尺寸。光刻機是中國晶片業發展的一道短板,這已經不是新聞。儘管如此,提起中國可量產的光刻機已被卡在 90nm 製程 4 年,這個時間跨度仍令人心驚。
  • 中科院的5nm光刻技術,和ASML的5nm光刻機是兩碼事
    但重要的是當晶片進入到7nm時,必須要用到EUV光刻機,即紫外線光刻機,波長為19.3nm的光源,這種光刻機只有ASML能夠製造,而中國芯要實現7nm或以下技術,就得看ASML的臉色,要看對方賣不賣EUV光刻機給你。
  • 突破5納米光刻機技術是假的,國產光刻機水平為180納米
    國產光刻機水平在180納米。我昨天發過一條信息,是有關之前網絡刷屏稱,中科院「突破ASML的壟斷」、「不用EUV光刻機就能造成5nm晶片」。並做了解析。今天又看到有闢謠稱,國產光刻機水平在180納米(AI財經根據資深半導體人士得到180納米,並非中科院說180納米)。
  • 中國慕「光刻機」久矣!中科院彎道超車,95後DIY納米級光刻機?
    就在前幾天,有2則和光刻相關的消息呈現刷屏之勢:其一是「中科院發布5nm雷射光刻技術」,被部分媒體解讀為「中國芯取得歷史性突破」、「荷蘭ASML將被我們取代(ASML笑笑表示不說話)」;其二是「95後本科生低成本DIY納米級光刻機」,該名學生則被冠以「真正的後浪」、「中國晶片行業未來的希望」等稱號。誠然,中國苦「芯」久矣!中國慕「光刻機」亦久矣!
  • 國產光刻機背後的希望
    光刻機是中國晶片業發展的一道短板,這已經不是新聞。今年早些時候曾傳出消息,稱上海微電子已經研發出可用於22nm晶片生產的光刻機,但並未透露相關光刻機型號,芯東西也未找到確鑿的信源。也就是說,如果上海微電子成功設計、集成出193nm光波長ArF浸沒式光刻機。就意味著在深紫外線光刻領域,中國技術水平已經趕上全球光刻機龍頭ASML。
  • 上海微電子剛突破到28nm光刻機,ASML已經有了7nm EUV光刻機
    上海微電子剛突破到28nm光刻機,ASML已經有了7nm EUV光刻機。造出頂級光刻機很難,但是上海微電子不會放棄!中芯國際、比亞迪半導體、華為等中國企業都在等著上海微電子的突破。光刻機是晶片製造的核心所在,7nm與5nm性能過剩只是對於普通用戶而言。科學領域依然需要高性能的晶片。沒有高精度的光刻機就造不出高性能的晶片,臺積電能夠承包全球近一半的晶片代工訂單,因為它有技術積累和最頂尖的光刻機。中芯國際同樣有技術積累,比不過臺積電但也夠用。
  • 落後的國產光刻機,何時能追上國際?
    華為受到美國的制裁,它將面臨晶片故障的問題,這暴露了中國晶片製造業的落後,社會各界對國產晶片的關注突然增加。 日前,一位來自中科院的研究人員研製出了一種新型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的消息更加升溫,一時間,國產晶片有望超車,取代光刻機誇張四次。
  • 一個好消息,國產22nm光刻機迎來突破
    但最近一條好消息是中國國產22NM的光刻機迎來新突破,中國晶片迎來新篇章。90NM的光刻技術,和世界光刻領域差距非常大,根本不是一個量級,這次雖然我國突破22NM的光刻技術,可以說縮小之間差距,但我國依然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首先光刻機技術開始於50年代美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各個國家通力合作,領域學科之間相互交叉,難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