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天津武清錨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目標 掘金京津冀協同發展金礦
本報記者/顏世龍/北京報導
「當前,武清面臨的所有機遇全部可以歸結到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上,這是最大、最現實的機遇。抓住用好協同發展機遇、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是補足短板、再造優勢的唯一途徑。我們必須抓住這個窗口期,謀在先、幹在先,真正當好先鋒猛將、唱響重頭戲。」《中國經營報》記者從中共天津市武清區委五屆十二次全體會議上了解到。
那麼,武清面對這一最大、最現實的機遇,將如何掘金「京津冀協同發展」,備受外界關注。
記者注意到,日前,武清區委發布《中共天津市武清區委五屆十二次全體會議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決議》明確,到2035年,武清將基本建成經濟繁榮、安定和諧、生態宜居、社會文明、治理有效的京津明珠、幸福武清;而對於「十四五」時期,武清將爭當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示範區,並在協同發展、城鄉融合、民計民生、生態環境等多方面顯著提升。
業內專家表示,武清地處京津之間,坐擁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在區位、政策、環境等多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是近幾年武清依託「五大創新平臺」建設,鍛造出「武清現象」,擺脫了以往傳統招商引資的「紅海」,走向了集群化、產業化招商「藍海」,讓武清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戰略位置更加凸顯。
多位企業界人士在受訪時表示,結合此前武清的綜合優勢,以及此次《決議》內容的發布,可謂是京津冀地區經濟和企業界的「尋寶地圖」,蘊藏無限商機。
武清藍圖
記者注意到,此次《決議》提出,到2035年,武清經濟實力、科技創新實力、綜合實力大幅躍升,在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的關鍵節點作用不斷強化;支撐創新發展和資源集聚的產業生態更加完備,形成一二三產融合健康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公共服務體系優質均衡,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平安武清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武清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建成文化強區、教育強區、人才強區、體育強區、健康武清,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法治武清基本建成,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
而圍繞2035年遠景目標,「十四五」期間武清將全面推進京津明珠、幸福武清建設,爭當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示範區。其中,一是協同發展先鋒作用明顯增強,產業協同、創新協同、體制機制協同、環保協同、基礎設施建設協同取得更多務實成果;二是城鄉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穩步實施,全面構築起「一核、五區、多節點」的空間布局;三是經濟實現持續健康發展,以「五大創新平臺」為支撐的產業生態初步形成,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軟硬環境持續改善;四是民生福祉得到新的改善;五是生態環境不斷優化;六是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七是治理效能穩步提升。
此次武清區委全會提出,進入新發展階段,天津承擔著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任務,擁有獨特的區位、產業、港口、交通等優勢,擁有改革開放先行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先行先試的優越條件,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的因素不斷積累。
到2035年,天津將實現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遠景目標,而武清正是在此基礎上找準了自身的坐標定位。天津提出了9個方面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其中在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部分,提出「加快武清京津產業新城等承接載體建設,優化服務環境,完善支持政策,確保企業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深化『通武廊』小京津冀改革試驗」;在完善城市空間發展格局部分,提出「強化武清、靜海、寶坻、寧河、薊州的資源集聚能力,打造一批獨具特色的區域節點城市和小城鎮」「支持與北京毗連區域融入新版北京城市規劃」;在擴大綠色生態空間部分,提出「全面加強七裏海、北大港、大黃堡、團泊窪等溼地保護和修復,建設國家溼地保護與修復典範」。這些都為武清在新階段、新起點上搶抓機遇、加快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金礦武清
武清藍圖已構,何以實現的方法論至關重要。
據記者了解,圍繞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武清將重點打造優良的產業生態。其中,包括打造以創新平臺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加快特色載體建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人才強區、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等重要內容。
在打造產業體系方面,研發設計、小試中試、通用製造、市場營銷服務和投融資服務「五大創新平臺」建設將成為重要抓手,由此將聚焦「1+4」產業,推動智能科技、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向世界級邁進,提升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度和競爭力。
在特色載體建設方面,將強化武清開發區和京濱工業園、京津科技谷、汽車產業園、電子商務產業園的發展主引擎作用,完善跨區域招商協作和利益共享機制,有序推進「騰籠換鳥」和「二次開發」,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全面提升園區綜合實力。
在發展現代服務業方面,將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位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加快發展研發設計、人力資源、科技服務、法律服務、金融會展等服務業;搶抓天津建設「區域商貿中心城市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機遇,放大「城鐵商圈」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建設和改造提升一批特色商業街區。
在人才工作方面,將聚焦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流動、激勵等重點,優化人才全面發展生態,建立全周期、全方位的人才支持服務體系;加快建設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人才開發平臺,統籌推進企業家建設「111」工程、校地人才合作、名師名醫工作室等特色人才開發項目,高標準建設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著力聚集一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產業發展急需緊缺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將完善區域路網總體規劃,構建「外聯一體、內聚成核」的立體化綜合交通體系;搶抓「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機遇,推動「通武廊」市域(郊)鐵路建成通車,積極推進城際站擴建和南廣場開發建設,爭取更多車次經停武清;合理布局高速路網及出入口,加快唐廊高速、京滬北延高速建設;構建「軌道+公交」的公共運輸線網,建成雲巴示範線,優化公交線路和站點設置。
業內專家認為,此次武清提出的一系列目標舉措不僅站位高,而且承前啟後,既體現繼承又體現創新。同時,也與中央要求的「系統觀念」十分契合。
作為天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一部分,下一步武清將認真落實中央精神和市委部署,切實增強「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乘勢而上、創新競進,奮力開創京津明珠、幸福武清建設新局面。
武清.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