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發揮分類評價導向作用 努力建設職業...

2020-12-24 騰訊網

「十三五」期間,為推進高校內涵式發展、特色發展以及科學發展,明確自身定位提高質量,上海實施了高校分類評估。按照人才培養主體功能和承擔科學研究類型等差異性,將62所普通高校劃分為學術研究、應用研究、應用技術和應用技能四種類型,推動上海高校實現從「一列縱隊」向「四列縱隊」發展。這個評價「指揮棒」促使學校跳出傳統思維,通過對標實現重新定位,確立發展目標,拉長長板,補齊短板,厚實底板。

圖說:城建職院校長葉銀忠 校方供圖(下同)

探索分類評價 充分發揮激勵導向作用

學校自2016年合併組建以來,全力聚焦內涵建設。其間恰逢上海實施高校二維分類評價,從一年試運行到兩年正式實施,指標體系不斷優化,評價方式不斷改進,對學校形成了良性和積極的評價導向。根據分類評價的引導,學校明確辦學定位,走內涵式發展、特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之路。學校持續深入探索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徵,以分類評價助力「夯基礎、補短板、強隊伍、揚特色、促發展」。學校注重把上海分類評價要求與「國家職教20條」、教育部等九部門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和「上海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等重要改革發展文件相對照,合理選擇標杆校,把分類評價關鍵指標與標杆校相對接,從而進一步放大分類評價對學校辦學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學校綜合辦學實力逐年提升,在2019、2020年兩次分類評價中都取得較好的成績,保持在同類高校第一梯隊,2020年綜合評價結果更取得了較為顯著的進步。

推進綜合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學校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並完善「三全育人」體系和「德技並修、育訓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勞模(工匠)精神育人特色,深化開展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構建思政課、綜合素養課和專業課「三位一體」的課程思政體系。努力打造以高職教育為主體、「中職—高職—應用本科」相貫通、學歷教育和社會培訓一體化的辦學格局。

學校推進「三教改革」和優質教學資源建設,持續探索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規律和特點,取得了一系列成效。近兩年,學生在國賽等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中獲得500多個獎項;在最近剛結束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改革試點賽中獲得了「健康與社會照護」賽項金牌(上海唯一)和「建築工程識圖」2枚銀牌;在第十六屆MOS全國總決賽中獲得總冠軍。在廣州開幕的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上,上海選派了97名選手參加全部86個項目,其中就有學校的11名學生選手。

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把就業工作建立在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基點上,提出了「課證賽訓創孵」相結合的理念,推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自2019年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設立職教賽道以來,學校學生連續兩年獲得全國金獎。學校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構建起「校—院—專業」三級聯動、部門協同推進的就業工作體系。近三年。學生就業率、籤約率一直保持高位,就業質量逐年提高。

二維分類評價解決了對學校的評價問題。學校吸收其分類評價、科學評價的思想和做法,完善校內評價考核體系。按「破五唯」要求,學校健全教師業績考核評價辦法,2019年起選取3個二級學院啟動教師分類評價試點,按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和教學社會服務型分別設置教師崗位職責,鼓勵教師專長發展。學校建立了「突出貢獻獎」制度,對「三全育人」、教學改革建設、指導學生技術技能競賽、為企業科技服務等工作中業績顯著的教師予以表彰獎勵。

深化產教融合 彰顯職業教育類型特徵

學校始終把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為辦學主線,積極開拓與掌握了行業先進技術、工藝和管理水平的龍頭企業的合作,鞏固與中小微企業的合作,努力打造「校企合作升級版」,把校企合作內容逐步拓展到校企聯合制定專業標準和人培方案,共同開發課程和教材,共建實訓基地和世賽集訓基地,聯合開展教學活動和科技研發,共同培訓師資等方面。目前,學校已經與騰訊、東湖、廣聯達等多個企業共建了人工智慧、酒店管理和數字建築等領域的產業學院。學校牽頭的上海建築職教集團在「雙師型」教師培訓、實訓基地建設、職業技能大賽、人才需求發布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國際人才培訓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20年入選為全國第一批示範職教集團(培育)。

學校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雙證融通和中高貫通、高本貫通培養模式。全力做好「1+X證書制度」(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迄今已參與了共29個「1+X證書」試點,覆蓋了全校57%的專業、67%的在校學生。在這項重大改革試點工作中,學校承擔了6個證書的全國和上海市牽頭院校工作,參與了6個證書的標準制定,建立了13個證書考點。目前已有494名學生獲得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學校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工程,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目前已建成了一支較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被教育部遴選為首批全國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典型案例。

增強服務能力 助力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十三五」時期,學校堅持職業教育「服務發展」辦學方針,為適應智慧城市建設、超大城市精細化管理和上海「四大品牌」建設需求,學校重點建設綠色智能建造專業群、城市智慧管理專業群,特色發展城市服務類專業。學校聯合行業龍頭企業和長三角建設類職業院校,組建了長三角綠色智能建造產教協同創新聯盟,服務長三角一體化。

學校牽頭對口支援喀什職業技術學院的籌建和創辦工作,服務西部建設。為了積極探索疫情影響下服務「一帶一路」的新途徑,學校與泰國和馬來西亞合作院校共建「空中魯班學堂」,開發在線課程,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國際人才培訓。加強企業員工培訓。學校還以「四技」項目為重點,增強對行業企業的科技服務能力。

總結這幾年學校取得的成績,最根本的原因是黨和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上海市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高校分類評價、引導學校內涵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和舉措都精準有力。接下來,學校將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進一步落實職業教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把上海市高校分類評價的導向轉化成更大的辦學效能,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高質量的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

葉銀忠(上海城建職業學院院長、教授)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深化育人方式改革 推進特色高中建設
    「十三五」期間,市教委出臺了《上海市推進特色普通高中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加快了探索實踐步伐,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成為撬動高中教育從分層逐漸走向分類的重要變革力量。作為由市教委命名的首所特色普通高中,曹楊中學親身體驗特色創建對促進改革育人方式,對引發普通高中教育理念、教育行為、教育評價等諸多方面深度變革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建設「復旦本科...
    臨近歲末,上海教育新聞宣傳中心特別策劃,聯合本媒體一起推出上海教育「十三五」大家談專欄(專題),邀請教育系統的專家學者和一線校長,盤點「十三五」期間上海市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成就、特色、亮點。 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培養一流本科人才「十三五」期間,復旦大學將本科人才培養和本科教育質量放在學校發展的戰略地位,將培養一流本科生作為學校發展的堅定目標和不懈追求,將本科教育作為學校「雙一流」建設的核心內容。
  • 權威發布|輝煌「十三五」,山東教育高質量發展
    山東教育高質量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發布詞(2020年11月17日)鄧雲鋒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十三五」時期全省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情況。新的夏季高考制度取消了文理分科,提供20種考試科目「套餐」,實行「專業+學校」志願模式,建立了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錄取機制,有效引導了高中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完善選課走班制度,對高校調整優化專業結構、提高專業建設質量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今年夏季高考普通類第一次填報志願本科計劃完成率達到99.99%。
  • 教育部介紹「十三五」期間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育...
    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評價體系,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穩步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深化高考綜合改革,推進高職分類招生考試,深化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改革,推進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分類考試,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選拔機制。實施「強基計劃」,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編制之年。
  •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
    歡迎大家參加教育2020「收官」系列的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要向各位介紹「十三五」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有關情況。「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職業教育,進一步明確了職業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確定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構建起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職業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的技術技能人才。
  • 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人民要論·回顧「十三五...
    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尤須克服思想和行為上的慣性,準確把握和切實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不斷推動發展方式系統性變革、整體性轉變,努力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新發展格局是在新發展階段更好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的重大戰略部署。
  • 第三場: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
    12月8日,教育部召開第三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情況。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介紹,「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職業教育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擺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
  • 76家評價組織參與1+X證書建設 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國內職業教育邁入了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有力服務國家戰略。為了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教育部採取了向產業開放、向企業開放和向世界開放等探索。像完美世界教育這樣的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就是企業開放導向的一部分。截止2020年12月,教育部共組建56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遴選了76家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
  • 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
    我們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把工作聚焦到實現全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作出積極貢獻。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十四五」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
  • 「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
    迫切需要培育一支創新創業能力強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推動農村產業轉型升級,發揮示範帶動作用,促進貧困農民增收致富,確保農村不拖全面小康的後腿。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尊重農民意願,突出問題導向,滿足農民需求,調動農民參與培育的積極性;建立各類主體參與培育的有效機制,調動社會力量和市場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增強培育活力,規範培育行為,提高培育質量。堅持立足產業。
  • 奮力書寫教育發展的時代答卷——寫在「十三五」收官之際
    「十三五」期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開啟了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歷史新徵程,教育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人民群眾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獲得感明顯增強,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顯著提升。
  • 注重問題導向 加強分類指導 努力提升機關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水平...
    (二)注重問題導向,力求有的放矢。俗話說,差之毫厘,失之千裡。找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問題找不準,就像槍口沒有對準靶心,就無法做到有的放矢。堅持問題導向,學要帶著問題學,做要針對問題改,把解決問題貫穿學習教育全過程。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十三五」 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的通知...
    信息名稱: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的通知信息索引:360A07-06-2020-0022-1生成日期:2020-12-14發文機構:教育部辦公廳發文字號:教職成廳函〔2020〕20號信息類別: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內容概述:教育部辦公廳公布「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
  • 江蘇充分發揮職業技能競賽的引領帶動作用
    大家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技能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是新時代技能人才工作的科學指南,是對廣大青年牢固樹立技能成才、技能報國價值導向的有力引領。大家紛紛表示,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到江蘇省「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中,堅持規劃引領,緊緊圍繞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世賽奪金行動、技工院校提升行動和江蘇工匠培育工程謀篇布局。
  • 烏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烏海市「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
    各區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  現將《烏海市「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18年4月10日  烏海市「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
  • 「十三五」我國教材「五大體系」建設...
    在此基礎上,啟動中等職業學校三科統編教材編寫工作,計劃2021年下半年提交審核。三是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教材多元立體發展。職業教育教材建設主動適應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求,建立起學校骨幹教師、行業專家、企業一線技術骨幹等共同參與的多元合作教材開發模式,形成了深度對接行業企業標準、體現「書證融通」要求、呈現形式豐富、內容及時更新的教材編修機制。
  • 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 推進「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高...
    國家發展改革委作為宏觀管理和經濟綜合協調部門,必須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上來,把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紮實做好「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
  • 「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打造創新人才培養「高地」 助力科技...
    「十三五」時期,上海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強化教育市級統籌,在教育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要突破,為上海教育繼續推進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現代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上海高等學校獲國家科學技術「三大獎」數量佔全國高等學校獲獎數逾10%、佔全市獲獎數逾60%,在若干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大科學裝置建設、技術轉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上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這一大背景下,上海交大也通過一系列舉措,為探索創新人才培養,助力科技強國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上海交大1949屆造船系校友黃旭華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堅持破立結合,正確發揮教育評價的「指揮棒」作用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但如何解決教育功利化、短視化,一直是阻礙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問題。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頂層為教育事業發展設立教育評價「指揮棒」。
  • 福建財政教育投入年均增長6.9% 成為「十三五」第一大民生支出
    」時期,我省各級財政積極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把教育作為優先保障和重點投入領域,多渠道籌措資金,調整優化經費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中發揮財政作用。深化職業教育綜合改革,省級投入15.5億元,建設74所「福建省示範性現代現代職業院校」,打造全國職業教育高地,相關工作受國務院辦公廳表彰激勵。引導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省級(含中央)下達資金55.4億元,遴選建設13所省級「雙一流」高校、45個高峰學科和67個高原學科,推動高等教育起高原、立高峰。  三是創新支持方式,建立經費多元籌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