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識人術: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助你平步青雲

2020-12-19 布一定通古

曾國藩識人術: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助你平步青雲

每個人年少時,都會自命不凡,想著在以後闖出一片天地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卻發現自己越來越平庸,想要做的事很多,卻從來沒有實現過。

不過,暫時的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就此隨波逐流,才會導致一生碌碌無為。

小時候曾國藩在家念書,一篇短短的文章,小曾翻來覆去的朗誦,可就是背不下來,當夜,正好有個小偷蹲在他家屋梁上,這小偷原本是要趁他讀完書上床睡覺,好偷點東西,可左等右等,小曾就是背不下來。

這位小偷忍無可忍,跳下來大罵:「這種笨腦殼,還讀什麼書!」罵完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的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雖然沒有天生的智慧,但是好在曾國藩懂得運用後天去逆天改命,他常常在半夜睡不著時,思考著官場的事情,手裡還捧著一本《智囊全集》,從裡面思考自己的過失並汲取營養。

這本《智囊全集》是明朝文學家馮夢龍編纂的,裡面有1000多個智慧故事,看完之後頗有啟發,適合反覆閱讀,增長人生的智慧,曾國藩把他當做「枕邊書」,大才子紀曉嵐也是日夜捧讀,感嘆不已。

看是一本小冊子,其實包含了先秦到明代的官場智慧,被稱為幾千年前的奇書了。

曾國藩從一名普通的耕讀少年,蛻變成一位把控滿清朝局的掌舵者,曾國藩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功,得益於他從《智囊》中總結出來的3字真言,如果你意識到,並及時改正,人生之路才能走上坡。

一為「誠」

應表裡如一,任何的一切,都可以展示

曾國藩在平定太平軍後身居高位,當時的李鴻章,還只是曾國藩眾多門生之一。有次曾國藩組織門生商議政事,李鴻章遲到了很久才到場,會後曾國藩單獨留下李鴻章問其遲到的原因,李鴻章說自己生病才錯過了晨起。曾國藩聽後勃然大怒的說道:「誠」是曾家門生的首修,無「誠」之人不配做曾家門生。

李鴻章對此惶恐不已,才向曾國藩承認是自己貪睡。曾國藩對後輩李鴻章是十分欣賞的,所以才如此苦口婆心的教導,其實曾國藩早知李鴻章十分貪睡。曾國藩的誠字真言,對李鴻章的仕途影響非常大,這也是李鴻章後來能飛黃騰達的原因。

二為「謹」

要實實在在,說話需嚴謹,不能大假空

曾國藩是個非常謹慎的人,這也是他在官場中的生存之道。曾國藩在給弟弟曾國荃的家書中這樣寫到:「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做事一定要謹慎,不可莽撞。

不僅是做事,說話做人亦是如此。曾國藩說:「群居守口」,在眾人面前,若是說話口無遮攔,那肯定會得罪人,萬一今後被人記恨,抓住把柄,到時候惹禍上身,後悔就晚了。

三為「恆」

作息有規律,生活有原則,處事需慎獨

曾國藩一直都有早起讀書、靜坐的習慣,就連行軍打仗時也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常人誰能做到?

恆心,是成功的捷徑,把一件小事做好很容易,但是堅持每天把一件小事做好,這就是成功者和普通人的差距所在。「人貴有恆」,只要肯堅持,一定能有所收穫和回報。

曾國藩是組建湘軍平定太平天國的晚清重臣,但實際上除了軍事上的才能之外,他還是一個非常懂得識人看人的大家,都說「為官必學曾國藩,千古智謀一奇人」。但凡後世人,汲取官場智慧,習得為人處世都繞不過他。

但是都離不開一位好老師:千古謀略第一書——《智囊全集》。

每當夜深人靜時,他都會反覆品讀這本書,最終成就了「千古一完人」的稱號。

智囊在手,萬事不愁

從小讀到老,汲取處事智慧,一生有收穫

這套書既是入世,又是出世。就像擁有一隊私人智囊團,一生都可讀,每次都有新的領悟。

小時候讀它,讀的是有趣的故事,跟著孔子、蘇軾經歷一番,學會為人處事,如何提升自己;

中年讀它,讀的是故事背後的道理,在兵家智謀中領會職場管理之道,識人用人,借勢而上;

老了讀它,讀的是道理背後的意義,如何修身養性,過的通達自在……

這樣的智慧經典,越讀越有味道,將聖人智慧熔煉於心,不止養出帝王將相的格局,更修得一顆豁然明心。

十個成功人士,九個都是有智慧、有情商的人。而這套書正是我們汲取智慧,提升情商的智囊。

萬達總裁王健林每年年初都會發表年度工作報告,每次在報告中他都會推薦一本書給員工,推薦過的書單裡便有這部《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是一本匯集了從先秦到明代的各種小故事的總集,在書中,作者馮夢龍將智慧分為上智、明智、察智、膽智、術智、捷智、語智、兵智、閨智、雜智十個類型,而每個小故事都充分體現了不同的智慧類型。

馮夢龍評價《智囊全集》說它:「天下無餘智」,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

我讀完之後,才發現很多人生的智慧,還有為人處世的技巧,這本書早就說透徹了!讀一讀就能學到很多智慧,還能輕鬆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想要讀的,建議大家讀一讀白話文版本的,因為文言文真的一般人很難讀懂!

上下兩冊智慧只需要75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就能受益終生!無論是自己讀,還是送給朋友,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點擊下方購買:

相關焦點

  • 人到三十如果人生還未起色,記住曾國藩的五字真言,助你平步青雲
    從一名普通的耕讀少年,蛻變成一位把控滿清朝局的掌舵者,曾國藩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功,得益於他專屬的為人處世原則,其實只是簡單的五字真言。曾國藩聽後勃然大怒的說道:「誠」是曾家門生的首修,無「誠」之人不配做曾家門生。李鴻章對此惶恐不已,才向曾國藩承認是自己貪睡。曾國藩對後輩李鴻章是十分欣賞的,所以才如此苦口婆心的教導,其實曾國藩早知李鴻章十分貪睡。曾國藩的誠字真言,對李鴻章的仕途影響非常大,這也是李鴻章後來能飛黃騰達的原因。
  • 人生過了30歲還沒起色?《易經》三字真言,助你扭轉局面
    所以,不管你人生處於什麼樣的階段,境遇有多麼的糟糕,都有翻轉人生的可能性。人生過了30歲還沒起色?《易經》三字真言,助你扭轉局面做想的都是問題,做才算是答案,言行合一,注重的便是想和做。人生是場修行,苦樂全在心境。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方能成自在人。人的一生自然要經歷各種苦難,酸甜苦辣時常陪伴。遇到苦難,自然也要樂觀,對待任何事情,都要以「樂」的心態面對,人到了後半輩子,修的就是一個樂字!
  • 曾國藩30歲前一無是處,高僧傳授四字訣,從此平步青雲
    影響蔣介石一生的《曾國藩全集》,20歲可讀、30歲愛讀、40歲後必讀花一點時間看他寫的家書、日記等文稿,就能學到他一輩子的管理、識人、交際、治家、教子智慧。這些牛人都是幸運的,在他們人生最好的年紀,及時讀到了曾國藩。所以有人說曾國藩文集,20歲可讀、30歲愛讀、40歲後必讀。宋朝宰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曾國藩的半部家書,也足以讓我們每一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曾國藩識人術:「心術不正」的人,身上有三個特徵,儘量遠離
    曾國藩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人生在世,要借他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業。除了要交高人,還要學會遠離那些拉低你層次、消耗你能量的損友,要敬而遠之曾國藩識人術說: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3點就可以了。如何辨別君子與小人?
  • 有抱負的窮人,少錢缺人脈時,謹記曾國藩4字真言,遲早興旺發達
    股神巴菲特有一個至交好友,也是他的投資合伙人叫做查理·芒格,曾經在自己的著作中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用來闡釋他與巴菲特之所以成功的秘訣,那就是「如果你想獲得想要的東西,那就得讓自己配得上它。信任,成功和欽佩都是靠努力獲得的。」
  • 曾國藩識人術:這兩種人可成「人中龍鳳」,不可小瞧
    晚清名臣曾國藩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千古獨有的識人斷人之法,其識人之準,至今仍備受推崇。曾國藩一生閱人無數,也用人無數,有統計說當時清朝1/4以上的官員都是他提拔任用的,就包括李鴻章,左宗棠等。民間有句俗語叫「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此話一點也不假!曾國藩識人術告訴我們:這兩種人往往是人中龍鳳,千萬小瞧他們,因為他們往往能成大事。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 曾國藩識人術:識人,只需要看這2點,一看一個準
    俗話說得好: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這個複雜的社會我們每天都在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若我們不能懂一些識人術,很容易掉入別人事先設下的陷阱當中。而我們若是通曉一些識人的本領,我們就能更好地明白對方的內心,進而做出正確的選擇。有著「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國藩在晚清時期力挽狂瀾,在「同光中興」時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並且他的學問和文章兼收並蓄,被譽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 曾國藩識人術:這3種男人有「富貴相」,能大富大貴,建議深交
    民間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此話一點也不假!正如好友胡林翼所說:「曾公素有知人之鑑,所識拔多賢將」,甚至連老對頭石達開也評價曾國藩:「雖不以善戰名,而能識拔賢將,規劃精嚴,無間可尋,大帥如此,實起事以來所未見也。」
  • 曾國藩識人術:飯桌上有這一行為的人,往往人品不好,不可深交
    曾國藩曾經發生過一件事,讓他在給後人的告誡中又加了一句:飯桌上有這一行為的人,往往人品不好,不可深交。曾國藩在功成名就之後,經常有人找上門請他幫忙,曾國藩也是來者不拒,但他真正出手幫助的人卻很少。一天,一個老鄉來找曾國藩,想讓他幫忙謀個差事,還說自己是真的想為國家做貢獻。曾國藩見他如此真誠,就讓他先進來,可以詳細地聊聊。中午吃完飯後,曾國藩直接讓人把老鄉給請走了!原來在吃飯的時候,老鄉的一個動作,讓曾國藩明白,這樣的人嘴裡說著自己願意付出,願意吃苦,但事實上,卻是一個安於享樂,好吃懶做的人。
  • 王陽明忠告:男人後半生的運勢,靠的不僅是金錢,應謹記三字真言
    做人做事其實都是一種修煉,人活在世上一輩子,就是一場修行,你用應付的心態完成你的一輩子,今天等明天,明天等後天,人生自然也會給你一個一事無成的結局。尤其是男人,一家之主,背上擔負著很重的擔子,可能前半輩子闖蕩在風雨中,但有的男人往往就是後半輩子開始轉折。
  • 曾國藩:老實人不懂察言觀色,牢記兩招識人之術,擺脫吃虧的現狀
    曾國藩:常被別人騙,牢記兩句話,讓你看透一個人是否有心機文/一休道作為中國近代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曾國藩,留下了許多句句珠璣的做人大道理,而他的成就體現在了各個方面,無論是軍事政治,亦或是文學方面他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 老祖宗告誡:人過50歲還沒起色,記好這2條「天規」,福氣自會來
    老祖宗告誡:人過50歲還沒起色,記好這3條「天規」,福氣自會來曾國藩是晚清名臣,平時嚴以律己,善於識人,被後世譽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他身居高位數十載,能夠一直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他的為官與做人的智慧,能夠在恰當的左右逢源,重點是在人際交往中,能夠拿捏好分寸,是具有大智慧的通透之人!
  • 一個人,是人才還是庸才,參照這四句識人術口訣就可以了!
    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人,是人才還是庸才,參照這四句識人術口訣就可以了!曾國藩說:「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天下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人是人才,什麼樣的人是庸才呢?我們不妨先參照一下秦末思想家黃石公所做的奇書——《素書》,看它裡面是怎麼說的!據說,黃石公把此書授予張良,然後張良憑藉此書,助劉邦定江山。
  • 40歲,人生分水嶺,拼的不是能力!曾國藩的五句話,助您大器晚成
    40歲,人生分水嶺,拼的不是能力!曾國藩的五句話,助您大器晚成大器晚成,用在曾國藩的身上是最適合不過了的!清朝人平均壽命在四十歲,可四十歲時才算是曾國藩人生轉折點,才真正意義上看懂這一社會發展,最後邁向聖賢之途!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往往都喜歡說這3句話,希望你一句也沒說過
    「中興四大名臣」、「晚清重臣」、「千古第一完人」,這些都是對曾國藩的評價,而能夠在短短幾十年的人生中取得這些成就,很多都得益於曾國藩的識人之術,他曾經說過: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在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那什麼樣的人才是值得相交的人呢?曾國藩在家書中給出答案:喜歡說這3句話的人,往往人品都不行,要謹記。人前狂言妄語曾國藩:「自古以來講兇德致敗的道理大致有兩條,一是長傲,二是多言。」
  •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3句口訣,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3句口訣,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識人術,是一門古老的學問。例如《易經》裡說:「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孔聖人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以及莊子的「九徵觀人法」等等這些。
  • 曹德旺:曾國藩的12字遺言,在我辦公室50年,是我的人生指路明燈
    這句話本是一個和尚寫給曾國藩的藥方,卻被曾國藩珍藏作為遺言留給了後世。而曹德旺50年來就是靠著這12個字一路走來。他還曾說在關鍵時候,得到了一套曾國藩的書,從曾國藩的為人處世中受到了啟發,便把這12個字 並從此作為自己的人生教條,才有了幾天世界矚目的商界成就。
  • 袁天罡用一個字玩識人術,少一筆你首先想到啥字,那就是你的人生
    自古人們就對人的相貌很重視,發明了一套識人術。老子、鬼谷子、孔子、袁天罡等都是千古令人佩服的識人高手。俗話說「相由心生」,他們從面相,身材,行動等,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心智和命運。以貌取人是社會的一種現象,在古代選拔人才時,在考察學問的同時,也要看這個人五官是否端正,所以在古代,人們對識人術非常重視。
  • 識人術:經世之本,識人為先,學這四條識人術,慧眼識人
    曾國藩曾著《冰鑑》,專講識人、用人之術。他非常看重識人的本事,所以說:「經世之本,識人為先;成事之本,用人為先,乃古今成功者之唯一秘訣。」生活中確實是這樣,識人不明有時候會吃虧。如果看透了人心,就能運籌帷幄,世人皆可為己所用。
  • 曾國藩教你「吃飯識人」,飯桌上如果有這種行為,其人萬不可深交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曾說過一句話:「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曾國藩的識人之術實在是強大到可怕,他在與一個陌生人見一兩次面以後,觀察其外貌舉止,行為細節,就能知曉此人品性如何,是否可結交,適合擔當何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