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是謠言 拼音教改緣何屢被「誤讀」

2021-01-07 中國青年網

跟著老師認真上好每堂課,不用擔心學不會拼音。 圖片來源:東方IC

  「拼音,不就是一個識字、讀字的工具嗎?怎麼會被炒熱?誰說我們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那種說法其實都是源於家長的焦慮。」上海日新實驗小學副校長徐為說,完全可以負責任地說,沒有學過一點拼音的孩子,進入上海的任何小學,都能順利學習拼音。

  沒想到,今年開學減負第一波「熱浪」,竟莫明其妙地落到了拼音上,許多學齡前孩子的家長抱怨都怪小學裡現在不教拼音了,所以才不得不讓孩子早早地去培訓機構學。這樣的以訛傳訛亟待「以正視聽」,從而為減負掃清障礙。

  小學究竟怎樣教拼音?

  杜女士的兒子上一年級。她對記者說:「8000元錢扔到水裡了。在兒子上幼兒園中班時就聽人說一定要去報名上拼音班,否則一年級肯定跟不上。後來,她在一家商務樓裡報了一個培訓機構的學前班,專學拼音,一個學期下來雖然會寫字母也會讀拼音了,但要真正按拼音去獨立識字,好像還是不太行。結果進了小學才知道,老師竟然也是從拼音教起的,好像還教得更科學,孩子也更易接受。」

  記者從市教育部門獲悉,上海的一期課改時,小學語文第一學期會拿出前9周時間,集中進行漢語拼音教學,要求孩子熟練拼讀音節,正確書寫拼音,並且能掌握拼音術語。但實踐發現,很多剛剛背上書包的孩子覺得這樣的集中學習重複枯燥,花大半個學期天天「a、o、e、i」,孩子學得無趣,老師上課也沒啥新意。因此,二期課改時改為拼音和識字教學同步進行,並降低拼音教學要求,不要求抄寫默寫,不用記憶術語,拉長了拼音教學的時間,只是將漢語拼音作為識字、查字典的工具。

  為什麼要集中教拼音?

  對於小學起始年級的孩子,是集中教拼音好還是分散融會在識字教學裡一起教好,這在學術界一直有爭議。只是上海目前實施的是在一年級的語文課裡分散教拼音。還有的家長擔心,如果幼兒園不搶學拼音,到了一年級又要學英語又要學拼音,不是要「打架」了嗎?對此,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丁煒說,這樣的焦慮大可不必,雖然拼音也是採用的英語26個字母,但畢竟是母語,是按漢語的讀音去學的,有可能開頭時會偶爾混淆,但學下去幾乎都沒有問題,也從沒聽說有哪個孩子搞混了拼音與英語。所以,家長的目光要放遠一點,不要太糾結於眼前短時間內的「對與錯」。舉個例子,現在的孩子都是從一年級開始學英語的,但他們整體的普通話水平又肯定要超過父輩們。

  有專家指出,由於漢語拼音字母比較抽象,如果一入學就學漢語拼音,會耗費學生大量時間和精力,因此,學生應該先學一些形象可識的基本漢字,知識增多、理解力增強後再學漢語拼音也不遲;也有專家提出,漢語拼音教學可以放到幼兒園大班進行,使兒童智力得到儘早開發。

  但是,不集中單獨教學,絕對不等於不教。事實上,小學語文對拼音教學有著非常明確的階段要求。據記者的實地了解,在開學後兩周至一個月的學習準備期內,教師會有意識滲透發音規律的介紹,例如,提醒孩子們讀音的時候「把舌頭卷一卷」。隨後的5到6周為拼音教學強化階段,和漢字教學同步,這一階段通常在50課時左右。例如,拼音「ji」和漢字「雞」讀音相同,在老師引導下,孩子們可以自己發現讀音規律。然而,漢語拼音的學習並沒有結束,老師還會結合識字、閱讀、表達等方面的訓練,來鞏固音節的拼讀,促使孩子們在不斷練習使用漢語拼音中自主識字,並在這個過程中熟練掌握漢語拼音。拼音學習第三階段持續至二年級結束。因此,一二年級所有課文都有拼音注音,鼓勵孩子運用既有知識自主認字、自主探索。

  「不教拼音」之說因何起

  其實,上海二期課改採用的識漢字與識拼音同步教學,也被學術界看作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教法,它可以避免以前一年級學生單純學習拼音而產生的枯燥與單調,即便學會了拼音字母和拼讀法則但仍不識漢字。這樣,孩子們在進入小學後就能快速掌握更多的漢字,對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與閱讀興趣都會有極大的幫助,從長遠來看會更有利於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但分散學拼音容易被誤認為是「一年級不教拼音了」,由此也為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尋求「商機」提供了契機。

  培訓機構忽悠家長的另一套說辭便是「拼音要求很高,不好好掌握,進入小學後會學得相當吃力」。有一線語文教師向記者明確表示,小學拼音教學沒那麼複雜,更沒那些所謂的「高難度」,一二年級沒有抄寫、默寫字母、音節的要求,一二年級沒有為漢字標註音節的要求,拼音學習沒有掌握拼音術語及相關專門知識的要求。目前上海小學階段執行的這套語文學習標準,是自2004年實施二期課改以來就一直沿用至今的,只是學齡前孩子的家長容易偏聽偏信。

  不「搶學」拼音難在哪裡?

  市教委教研室曾在本市兩所小學進行長達5年的課堂教學跟蹤,結果發現,雖然孩子入學時拼讀識字基礎不同,但是,這種差異在三年級時幾乎消失。五年級畢業時,學生的拼讀能力幾乎沒有差別。其實,學得多有時未必就是好事。單從拼音學習來看,一些課外機構的培訓要求和小學要求並不接軌,例如,一些機構要求學生不帶聲調拼讀,但小學老師要求孩子帶聲調拼讀;有些孩子受了父母不標準發音的影響,重新正音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對低齡的孩子來說,要分清平翹舌音有些難,上海的孩子要搞清前後鼻音也有一定困難。面對這些情況,家長往往會很焦慮,並把情緒傳遞給孩子。一些孩子由於學前學得多,反而養成了上課開小差的習慣,這對孩子的持久發展很不利。

  在採訪中,記者也聽到另一種聲音,認為「孩子在入小學前熱衷學漢語拼音也是有隱情的。比如,上海現行小學一年級語文已經改變了以前從「a、o、e、i」的拼音字母開始學起的慣例,而是採用識寫漢字早於認讀拼音的教學辦法,在學了「我、你、日、月」等42個漢字後才開始拼音教學,且一年級第一學期總共要學300多個漢字,即便是花10周時間學完拼音,此時也已經教了170多個漢字了。所以,有些心急的家長就會在孩子入學前讓孩子提早「搶學」拼音了。

  毋庸諱言,至今仍有相當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懷念「集中教拼音」。據閔行區一位小學語文老師介紹,現在教育部門提出用50節課時集中學拼音,小學一周一般安排9至10節語文課,也就是用5到6周學拼音,但問題是,現在一邊要教拼音,一邊還要教課文,小學上學期僅課文就有40篇,這樣的趕進度,拼音教學就不會像以前那樣從容,也不太容易學紮實。在過去花半個學期先學拼音再學漢字,那時,孩子拼音的底子普遍要紮實許多。而且,雖然現在一年級下學期的語文教學目標還提出要隨文複習鞏固拼音,但師生都會覺得趕進度學課文還來不及呢,哪有富裕時間再去花在鞏固拼音上?

  記者認為,上述問題或許也是當下小學教改中正在遭遇的難題,如何改進,如何讓小一新生更好、更科學地開始母語學習,需要教育研究部門和基層學校群策群力。

相關焦點

  • 幼兒園不教拼音,小學一年級一帶而過:家長到底要不要提前教?
    雖然教育部明確規定,幼兒園不能教授小學的教育內容,但僅限於公立幼兒園,不少私立幼兒園都沒有這個規定。我家小區門口就有一家幼兒園,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幼兒園用喇叭教孩子學拼音的聲音。孩子在幼兒園學拼音不符合教育規定;幼兒園不學拼音,小學一年級老師教拼音一帶而過,孩子又跟不上。
  • 小學語文:一年級漢語拼音分類練習,教學拼音的最佳練習方式法!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報告告訴我們,一年級小同學注意力只能保持20分鐘左右,這個時間段需要家長在家指導孩子學習時,需要遵循小同學的心理特點,採取各種有效方法,巧妙地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拼音教學中。很多家長經常說,大熊老師出題不對,小同學很多字不識,如何做那麼多題?
  • 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又一帶而過: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
    2018年7月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堅決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自從幼兒園不能教拼音之後,不少家長都擔心孩子上小學後學習跟不上。因為只有公立幼兒園不教拼音,大部分私立幼兒園還是會教,還有一些孩子會上拼音補習班。
  • 小學語文:一年級26個拼音字母表讀法,教孩子學拼音的最好方法!
    在小學階段抓好基礎很關鍵,特別是語數外這三大科。小學語文的重要基礎,便非要屬漢語拼音、漢字字形字音的考核。但是,值得注意一點的是,剛剛步入小學的很多小同學都覺得拼音學不懂!相信輔導過小同學的家長知道,孩子經常會在拼音這塊栽跟頭。
  • 小學一年級,半個月教完拼音,不到一個月寫作文?!家長:有多少學校零起點教學?
    半個月內把拼音教完,生字教了大部分。課外一堆作業,家長還要錄其他作業視頻。一年級上還不到一個月讓寫作文?字都沒認識幾個寫作文?不少家長「聽說」:現在小學都不教拼音了,直接識字。市實驗小學德育處主任李靜說,這完全是誤讀。
  • 先識字再學拼音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此前熱傳已久的最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也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  新舊教材有何變化?新教材有何特色?為此,本報記者特邀剛參加「2016年浙江省小學語文新課程疑難問題解決專題研訓」回來的黃巖小學語文教研員牟錫釗和有著20多年語文教學經驗的黃巖實驗小學老師鄭菊青,第一時間解讀新學期中新教材新變化。
  • 【教育】滬小學一年級怎麼學拼音?50課時集中教,方法多樣
    幼升小的小朋友們怎麼學拼音?市教委說,上海小學一年級學生會用5~6周集中學習漢語拼音,通常在50課時左右;之後,將結合識字、閱讀、表達等方面的訓練,來鞏固拼讀。孩子們完全可以通過校內學習,循序漸進地掌握漢語拼音這一工具。
  • 幼兒園不準教拼音,小學必須會拼音,家長太難
    教育局明確規定幼兒園不允許教拼音,小學也必須從頭開始教拼音不能快速帶過。但是拼音有63個,每天孩子們的語文課也是固定的,小學課程安排兩個月的時間把拼音全部教完,進度不會因為某些孩子們沒有學過而減慢,並且現在的一年級語文教材,對傳統的拼音教學方式又進行了重大改革,不是把拼音單獨列出來學,而是隨文識字,把拼音穿插其中。這種教學方式,學過拼音的孩子能學得很快,但如果沒有基礎就會跟不上,即使幼兒園裡再優秀,上學後別人懂的他不懂,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
  • 小學拼音知識匯總,一年級不掌握,二年級成績跟不上!抓緊收一份
    小學拼音知識匯總,一年級不掌握,二年級成績跟不上!抓緊收一份小學一、二年級語文,拼音、字詞是學習的重點,而拼音也是基礎中的基礎,孩子一定要學好。我還依稀記得上小學一年級第一節語文課,老師就教給我們a,o,e,後來又教給我們: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相信每個人在小學的時候都有學習這些知識。最近,有家長跟小編老師反映自家孩子的學習情況,說拼音教學這一塊,孩子到二年級了都還沒掌握好,其他同學已經做到單獨識字,自己孩子連24個韻母都分不清,月考成績出來,在班上差不多也是墊底的。
  • 幼兒園不教拼音?家長教不好拼音?怎麼辦?
    2020年真的是很特殊,受疫情影響,幼兒園上大班的小朋友們跳過了下學期,九月份直接上小學一年級了!於是,寶媽群又開始熱鬧了:「孩子一點拼音基礎都沒有,上小學跟不上怎麼辦?」「幼兒園沒有學拼音,校外輔導班也沒法報名學拼音,該怎麼辦?」
  • 挑戰拼音我最棒——鄭梁梅小學舉行一年級漢語拼音驗收
    挑戰拼音我最棒——鄭梁梅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驗收漢語拼音是識字教學的基本途徑和主要手段,是幫助學生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為檢驗學生漢語拼音學習和運用情況,了解拼音教學的效果,11月12日,漣水縣鄭梁梅小學組織了一年級全體學生漢語拼音過關檢測。鄭梁梅小學對本次驗收工作十分重視,制定了科學的驗收工作實施方案,對驗收工作提出了嚴格而詳實的要求,做出了科學而合理的安排。驗收採取統一內容、交叉驗收的方式進行,共分筆試和口試兩部分。
  •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拼音不會拼怎麼辦?5個方法助孩子學好拼音!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拼音不會拼怎麼辦?5個方法助孩子學好拼音!文/小作家起跑線對於小學一年級孩子的語文學習來說,拼音學習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現在語文教材改革,部編版的語文,是先學一個單元的生字,再開始學習拼音。
  • 小學語文:一年級語文拼音實戰訓練(共六套),搞定拼音很簡單!
    小同學進入小學學習語文,首先接觸的便是漢語拼音。掌握好拼音,對於小朋友以後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漢語拼音是學習語文的基礎所在,如何學好漢語拼音?這是很多家長都十分關心的問題,同樣也是大熊所關心的問題。下面大熊將自己在教學中摸索學漢語拼音的三種方法,分享出來,小同學們還請認真學一下如何學拼音吧。學習漢語拼音的第一種方法,觀圖法。小同學們在學習漢語拼音的過程中,應該在語文課本上看到許多情景圖,這時候就可充分利用起來。語文課本中給出的情境圖都是非常準確地,所以小同學根據課本上來學,準不會有錯!學習漢語拼音的第二種方法,實物幫助法。
  • 漣水縣向陽小學組織一年級漢語拼音過關
    漢語拼音教學是一年級課堂教學的重點,是識字教學的基本途徑和主要手段,是幫助學生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為了全面了解一年級學生學習拼音的效果,向陽小學在11月12日開展了一年級漢語拼音驗收活動。
  • 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音節表,按照圖片每天練習,孩子快速學會拼音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基本都是在學習最基礎的知識,在一年級的時候,孩子們要從最簡單的東西開始學。第一步就是要將拼音學好,拼音是漢語最基礎的部分。對於低年級來講,拼音學習的最終奧義就是識字了,識字是閱讀的基礎,是語文學習的地基,可以這樣說,拼音學不好,語文成績肯定低!
  • 公立幼兒園不教,小學一年級快速過:拼音和加減法學習怎麼破?
    公立幼兒園不提倡「小學化教學」,在校期間很少教拼音、寫字和20以內的數學計算。同時,孩子一進入小學一年級,我發現:孩子的作業上已經對孩子的計算、拼音、英語口語都有了很高的要求,甚至要求孩子自己用漢語字典來預習。
  • 小學一年級語文,根據漢字寫拼音練習題,老師:拼音基礎要打牢
    #小學一年級語文學習#小學一年級語文,根據漢字寫拼音練習題,老師:拼音基礎要打牢。一年級語文的學習,主要是以學習漢語拼音和生字詞語及簡單的句子為主,而漢語拼音和生字作為詞語和句子的基礎,務必要將這些基礎打牢。
  • 濟南高新區遙牆中心小學開展一年級拼音過關檢測
    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重要工具。經過三個多月的學習,一年級學生已經學完了漢語拼音。為了檢驗學生的漢語拼音學習情況,促進學生對拼音的學習和應用,同時也為了更好地了解拼音教學效果,改進教師的教學狀況,做到及時查缺補漏,為下一步的教學打好基礎,濟南高新區遙牆中心小學對一年級學生進行了拼音口語測試。  本著鼓勵、促進的原則,本次測試採用星級制的評價方式,評委由家長代表組成,每組四人。
  • 孩子學拼音難倒家長 最近一年級家長們都要跟拼音「拼命」了
    你對小學時學拼音還有印象嗎?隨著衢城小學一年級進入拼音教學階段,一年級家長們也遭遇了孩子入學來的第一個「下馬威」——教孩子學拼音真的太難啦!  有多難?記者的朋友圈裡,有家長和孩子「奮戰」到晚上十點,有家長被孩子氣得打斷尺子,還有的因為孩子拼音讀不好而「血壓升高」……  家長們別著急,拼音原本就是每年新生家長輔導功課最難的部分,b、d、p、q真是「傻傻分不清楚」。按照教學進度,拼音一般要學到11月份,記者請教了不少資深的語文老師,對拼音輔導給出一些實用的建議,希望能為家長們排憂解難。
  • 小學一年級,半個月教完拼音,不到一個月寫作文!家長崩潰: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提前學?
    半個月內把拼音教完,生字教了大部分。課外一堆作業,家長還要錄其他作業視頻。一年級上還不到一個月讓寫作文?字都沒認識幾個寫作文?當然,就上面那位家長的留言來說,所謂拼音只學半個月,是家長誤解還是真事,現在還不得而知。不過,每年新學年開學,有關小學一年級的零起點教學的爭論,也就沒有停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