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 | 盧煜明:希望五年內在癌症早篩上取得突破

2020-12-2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原創】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 | 盧煜明:希望五年內在癌症早篩上取得突破

  「目前我50%的時間用於繼續研究無創產前診斷,另外50%用於研究癌症早篩。希望未來5年內開發出更多癌症早期診斷方法。」12月27日,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得者盧煜明在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式上說。

  2016年,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盧煜明教授,因其開創「無創產前胎兒基因檢查(NIPT)」方法,獲得第一屆未來科學大獎。早在90年代,尚在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盧煜明,就在當實習醫生的過程中察覺到很多孕婦的苦惱:判斷胎兒是否健康的產前檢查只能通過羊水穿刺來進行,但這種方法有1%的機率導致流產。

  經過潛心研究,盧煜明最終發現,以父母基因數據作為藍本,將胎兒的DNA碎片連接起來,可以用於無創產前檢測。

  2016年獲獎時,盧煜明的名字並不為人所熟知。他在開幕式上分享道,自己和團隊過去20多年的工作,對醫療界產生了積極影響,也讓更多人了解了自己的工作。「近年來,我們學校醫學院收到的中國內地學生申請量不斷增加,這讓我非常欣慰。」盧煜明說。

  在繼續研究無創產前檢測之餘,盧煜明也將目光投向了癌症早期篩查。目前他和團隊正在嘗試用循環DNA進行癌症篩查,主要項目之一就是中國南方常見的鼻咽癌。「癌症的早期診斷可以挽救無數人的生命。通過測量血液中DNA的細微變化,來幫助有效控制癌症的發展。希望5年內取得突破,10年內能將我們的研究真正用於降低癌症死亡率。」盧煜明說。

(文章來源:讀創)

(責任編輯:DF387)

相關焦點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
    「過去五年中,未來科學大獎在民間科學獎項設立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與實踐,實現了階段性目標。我們的願景是要做全世界公認的大獎。」12月27日線上舉行的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儀式上,未來論壇理事、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在致辭中說道。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主題為「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
  • 科學之光,溫暖世界!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正式開幕!
    12月27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舉辦線上開幕儀式。  未來科學大獎周Program Committee聯席主席與未來科學大獎歷屆獲獎人、捐贈人、科學委員會委員、監督委員會主席齊聚雲端,共同啟動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
  • 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正式開幕!
    12月27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舉辦線上開幕儀式。由此,這一為期4天的全球性科學盛會正式拉開帷幕。未來科學大獎周Program Committee聯席主席與未來科學大獎歷屆獲獎人、捐贈人、科學委員會委員、監督委員會主席齊聚雲端,共同啟動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
  • 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正式開幕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7日消息,12月27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舉辦線上開幕儀式。由此,這一為期4天的全球性科學盛會正式拉開帷幕。未來科學大獎周Program Committee聯席主席與未來科學大獎歷屆獲獎人、捐贈人、科學委員會委員、監督委員會主席齊聚雲端,共同啟動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
  • 科學之光,溫暖世界|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正式開幕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7日消息,12月27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舉辦線上開幕儀式。由此,這一為期4天的全球性科學盛會正式拉開帷幕。未來科學大獎周Program Committee聯席主席與未來科學大獎歷屆獲獎人、捐贈人、科學委員會委員、監督委員會主席齊聚雲端,共同啟動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正式開幕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呂紅星)12月27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舉辦線上開幕儀式。未來科學大獎周ProgramCommittee聯席主席與未來科學大獎歷屆獲獎人、捐贈人、科學委員會委員、監督委員會主席齊聚雲端,共同啟動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據悉,今年,未來科學大獎周的主題是「科學之光溫暖世界」。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新聞—科學網
    「過去五年中,未來科學大獎在民間科學獎項設立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與實踐,實現了階段性目標。我們的願景是要做全世界公認的大獎。」12月27日線上舉行的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儀式上,未來論壇理事、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在致辭中說道。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主題為「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為期4天(12月27日~30日)的活動期間,將開展12場專題對話研討和23場主題演講,除獲獎者學術報告會外,女性科學家論壇、病毒主題論壇、產學研論壇等將聚焦學界和公眾關注的話題,邀請世界知名科學家、企業家等開展交流。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 打造世界級科學盛會
    作為全球最負盛名的科學類獎項活動之一,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於北京時間12月27日正式開幕,將持續到30日。全球近百位具有卓越影響力的頂尖科學家、商界領袖、行業大咖將在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期間,分享前沿學術成果,探討學科交叉創新,推進科學產業應用,共同開啟科學的想像和未來。
  • 用科技之光溫暖世界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
    未來科學大獎周」12月27日在線上舉行開幕儀式。未來科學大獎周Program Committee聯席主席與未來科學大獎歷屆獲獎人、捐贈人、科學委員會委員、監督委員會主席齊聚雲端,暢談如何用科學之光溫暖世界。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日前正式開幕
    【TechWeb】12月28日消息,日前,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舉辦線上開幕儀式,這一為期4天的全球性科學盛會正式拉開帷幕。據了解,今年,未來科學大獎周的主題是「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未來科學大獎願做一粒火種,在人類面臨共同挑戰的當下,凝聚更多愛與力量,點亮科學之光,溫暖整個世界。
  • 科學之光溫暖世界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線上開幕
    12月27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舉辦線上開幕儀式。由此,這一為期4天的全球性科學盛會正式拉開帷幕。未來科學大獎周聯席主席與未來科學大獎歷屆獲獎人、捐贈人、科學委員會委員、監督委員會主席齊聚雲端,共同啟動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
  • 打造世界級科學盛會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線上開幕
    12月27日,為期4天的全球性科學盛會——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在線上開幕。今年的未來科學大獎周以「科學之光溫暖世界」為主題,全程採用雲端形式。開幕式由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委員、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主持,區委書記王灝線上參加並講話。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沈南鵬:讓科學走進更多年輕人的世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希望大獎能讓科學走進更多年輕人的世界。」12月27日,在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的線上開幕式上,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捐贈人、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說。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將開幕,百名「智慧頭腦」相聚雲端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作為全球最負盛名的科學類獎項活動之一,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將於北京時間12月27日-30日舉行。期間將舉行12場專題對話研討和23場主題演講,全球近百位具有卓越影響力的頂尖科學家、商界領袖、行業大咖將參與其中。
  • 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線上開幕
    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線上開幕 2020-12-27 16:50:25 來源 : 北青網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 「雲」集全球頂尖科學家論道前沿科技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 「雲」集全球頂尖科學家論道前沿科技 出處:北京商報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雲端」啟幕 籲以科學之光溫暖世界
    未來科學大獎周舉辦線上開幕儀式。圖為未來科學大獎周Program Committee聯席主席、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剛在線上致辭。未來科學大獎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27日電 (記者 張素)27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舉辦線上開幕儀式。在這特殊時刻,未來科學大獎周將主題定為「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
  • 「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在杭州發布
    11月25日,中國首家專注於癌症早篩的生物高科技公司諾輝健康在公司杭州總部舉行「一諾前行 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發布會,與來自臨床一線、國家及浙江省癌症中心、體檢機構和人工智慧的跨界領導者一起,深度剖析和探討癌症早篩的重要價值
  • 2020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日前在線上舉行
    【TechWeb】12月31日消息,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2020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雲端呈現。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輪值主席何川表示,未來科學大獎的目的是獎勵原創性的基礎科研工作,這項工作改變了我們的知識結構,或者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這個世界。
  • 頂尖科學家線上開講,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
    12月27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線上啟動,主題為「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這一全球性科學盛會將持續到30日。與往年不同,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採用雲端形式。大獎周期間,不僅集結了上海瑞金醫院、山東大學聯合舉辦獲獎者學術報告會,還將開展《病毒與人類健康》主題論壇,關注女性科學家的主題論壇,聚焦科研成果轉化與科技創新應用的「產學研論壇」,關注科研創新與科技社會責任的「青年對話」,展現青年科學家優秀科研成果的「青年科學家創新秀」,啟迪科學精神的「青少年對話」以及全球科學界翹首以盼的「2020未來科學大獎雲端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