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幾年大城市中生活、工作節奏的不斷加快,功能型飲料受到了大多數年輕人的喜愛。
而要說到功能型飲料的品牌,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紅牛,畢竟作為功能型飲料的始祖,紅牛無論是提神的功效還是口感都是受到了大眾所認可的。
但可惜的是受到中國紅牛與泰國紅牛多年的版權之爭困擾,不得不說在近幾年的功能飲料市場上紅牛無論是營銷還是品牌發展一直都走走停停,無法做到極致。
也是因此,在近幾年的功能飲料市場上便出現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一幕!
隨著功能型飲料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近幾年各種品牌的功能型飲料如雨後春筍一樣的冒了出來,逐漸開始蠶食紅牛的市場。
而說到其中的佼佼者就不得不提到東鵬特飲了,憑藉「年輕就要醒著拼」和「累了困了,就喝東鵬特飲」等深入人心的廣告詞,東鵬特飲快速了佔據了功能型飲料市場的大部分份額。
根據官網顯示,截至2018年,東鵬特飲的整體規模已經接近50億,坐實了中國功能飲料老二的位置。
不僅如此,受今年上半年疫情影響,整個飲料行業均出現業績下滑現象,但東鵬特飲卻在紅牛、樂虎的圍攻下一路逆市上揚。據東鵬特飲稱,公司今年1-6月收入、利潤等業績指標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據悉,目前東鵬特飲也將向資本發起衝擊,進入了IPO的籌備階段。
壹
不得不說,東鵬特飲身上確實有很多模仿,甚至抄襲紅牛的地方。
1995年,紅牛中國的董事長嚴彬將紅牛帶到了中國市場,並憑藉一句「累了、困了,喝紅牛」和「你的能量超乎想像」兩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詞迅速的打開了功能型飲料在中國的市場。
隨著那個年代下人們生活的日益豐富,紅牛也在中國的大江南北颳起了一陣熱潮,成為了一種時尚。也是因此,當時作為紅牛代工廠廠長的林木勤便看到了其中的機會,決定放手一搏開啟一番全新的事業。
1997年在林木勤的帶領下,「模仿者」東鵬特飲橫空出世。當時的東鵬特飲無論從包裝還是從宣傳口號都是完全模仿的紅牛。比如說那句「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的宣傳口號除了文字順序上的顛倒之外,可以說完全是抄襲了紅牛的「困了、累了,就喝紅牛」。
也是因此,從誕生之初開始東鵬特飲就被大眾看做是紅牛的「山寨貨」。
而東鵬特飲真正的轉折是在2003年。當時在「國退民進「的國企改革大背景下,林木勤帶領企業完成了私有化改革,通過「員工集資持股」的方式實現了「國有轉民營」的蛻變,從而促使企業生產力迅速得到釋放。
改制完成後,林木勤提出了以食品流通領域為突破口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機制使東鵬飲料逐步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當時,為了能跳出紅牛的光環,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林木勤也立下了一個軍令狀,那就是必須在廣州打造一個樣板市場,除非這個樣板市場能做到一個億,否則就不要走出廣州。
但即便如此,東鵬特飲的品牌之路發展的還是沒有那麼順利,畢竟當時的廣州功能型飲料市場份額大部分都被紅牛所佔據。
直到2009年,為了徹底擺脫紅牛的光環,東鵬特飲實行了全面的改革,而第一步就是包裝上的改革。
當時,市場上幾乎所有的功能型飲料包裝都是模仿紅牛做成罐裝的。為了在辨識度上有別於這些品牌,東鵬特飲推出了全新的瓶裝功能性飲料。
不得不說當時東鵬特飲的這個定位可謂是一舉兩得。
首先,瓶裝東鵬特飲的出現打出了包裝上的差異化,在眾多功能飲料品牌中用戶第一時間就能看到東鵬特飲。其次,瓶裝包裝相對於罐裝包裝來說成本就低了很多,利用節省下來的包裝成本東鵬特飲降低了自己的售價,紅牛賣6元一罐,它就賣3.5元一瓶。
而市場也很快就印證了這一切。瓶裝的東鵬特飲上市後,銷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客戶的返單率也超出了5成!
順著這股勢頭2010年東鵬特飲開始全面開花,開始加大廣告投入,銷售成幾何倍快速增長,知名度一下就在廣州打響了!
從2003年到2010年,僅用了7年的時間,東鵬特飲的產值就從原來的1500萬元提升至2.5億,廣東也成為了東鵬特飲名副其實的樣板市場!
成功打造了廣州的樣板市場後,東鵬特飲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開啟因地制宜的擴張,迅速打響了知名度。
隨著全國市場的布局相對完善後,2013年東鵬特飲將營銷重心轉移到了品牌上。為了當年,東鵬特飲花重金籤下了知名中國香港藝人謝霆鋒為其代言,一炮而火。
為了在宣傳口號上徹底擺脫紅牛,2015年,東鵬特飲重新樹立了自己的定位,將用戶畫像對準年輕群體,並推出了一句「年輕就要醒著拼」的宣傳口號。
為了在年輕人群體中迅速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東鵬特飲也開始在營銷上大下功夫,先後 贊助了《歡樂喜劇人》、《極速前進》、《中國夢想秀》等綜藝節目和眾多熱播的電視劇當中去,不斷的加深了自己的品牌認知度。
而這些努力背後,也終於讓東鵬特飲擺脫了紅牛的光環,在2018年拿下接近50億的收入,夯實了自己在中國功能飲料界老二的位置。
貳
不甘於「老二」位置,東鵬特飲欲藉資本力量彎道超車!
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東鵬特飲近日更新了招股說明書。招股書顯示,東鵬飲料主營業務為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東鵬飲料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28.44億元、30.38億元、42.09億元、24.69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淨利潤約2.96億元、2.16億元、5.71億元、4.41億元。
從招股說明書來看,2017-2019年,東鵬特飲功能飲料仍佔據超過九成的營收,分別實現收入27.35億元、28.85億元和40.03億元,佔總收入的96.19%、94.99%和95.11%。
也是因此,一直以來東鵬特飲產品依賴單一的風險也一直被外界所詬病。而在首發的反饋意見中,證監會也曾要求東鵬飲料揭示產品收入單一和收入區域集中的風險,說明與同行業競爭對手是否具有一致性。
雖然近年來東鵬特飲一直在嘗試多樣化產品的擴張,但最終都收效甚微。因此,產品單一的風險也給東鵬特飲的IPO之路增加了疑團。
對於東鵬特飲為什麼選擇此時上市,業內也有專家表示,中國的快速消費品進入了一個大分化的階段。即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局面。
因此,對於功能性飲料「老二」的東鵬飲料而言,在這個時間點選擇上市或許是一個彎道超車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