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張君花)「不走尋常路」的美特斯邦威再被罰。12月2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天眼查獲悉,美特斯邦威新增了一條行政處罰信息。天眼查信息顯示,因美特斯邦威生產、銷售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其進行行政處罰,處罰結果為沒收違法所得0.03075萬元,罰款0.11715萬元。
此前,美特斯邦威因各種原因曾多次被處罰。天眼查信息顯示,自2016年以來,美特斯邦威因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產品廣告內容不實、環境汙染等問題被處罰多達10餘次。其中4次包含生產、銷售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已經有超170條有關美特斯邦威的投訴,其中,虛假宣傳、商品質量問題成為投訴高發區。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賴陽分析認為,隨著服裝行業以及消費趨勢的發展,在消費者層面美特斯邦威逐漸走向低端化,認可率也逐漸降低。同時,隨著之前大量擴張下,業績乏力等隱患的突顯,美特斯邦威整個品牌價值逐漸下降,基於此,公司在運營方面面臨著種種壓力,所以在生產端銷售端就會頻繁出現一些問題,包括產品質量和廣告宣傳方面等問題。
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美特斯邦威業績乏力成為其各類問題頻發的導火索。事實上,美特斯邦威近兩年的業績一直都不理想。年報數據顯示,2017-2019年,美特斯邦威營收分別為64.72億元、76.77億元、54.63億元;淨利潤除2018年實現正增長為4056萬元,2017年合2019年都為虧損,分別虧損3.05億元、虧損8.26億元。
今年受疫情影響,美特斯邦威業績虧損擴大。數據顯示,美特斯邦威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6.9億元,同比下滑33.3%;淨虧損為7.05億元,比去年同期虧損的2.38億元明顯擴大。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0.87億元,同比下滑18.57%,淨虧損為2.28億元。
基於不斷虧損的業績,關店成為了美特斯邦威最直接有效的止損方式。在發展高峰期時,美特斯邦威門店數量曾達到5200多家。從2015年,美特斯邦威陸續關閉門店,今年上半年,美特斯邦威關閉門店數達到500餘家。
在賴陽看來,美特斯邦威最根本的問題是品牌上升通道的問題,就目前的服裝市場而言,要麼通過對供應鏈體系各方面進行優化以降低成本,主打高性價比搶佔市場的路線,要麼產品通過對設計研發、品牌升級等方面的大量投入,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佔據價值連制高點,主打高端路線。但於美特斯邦威而言,在沒有較高性價比的同時,雖推出了一些高端的品牌,但整體品牌老化,很難獲得消費者認可。所以,美特斯邦威還需要在品牌提升方面進行大力投入。
宋清輝稱,持續性出現問題,對於美特斯邦威本身的發展負面影響很大,不但打擊其品牌形象,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業績水平。
公開資料顯示,美特斯邦威是一家休閒服生產銷售企業,於2000年成立,2008年上市,當前市值近38.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