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石家莊12月26日電(記者白林)去年以來,河北省全民閱讀以「進機關、進農村、進學校、進軍營、進社區、進企業、進家庭」七進為抓手,以開展書香家庭普查評選,好書推薦、樂讀共享,我的閱讀生活徵文等系列特色閱讀活動為載體,在全省營造了尊重知識、熱愛閱讀的良好氛圍。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懸梁刺股、鑿壁偷光 祖先們曾以簡練的語言闡明著讀書的重要性並身體力行,流傳下一段段勤於讀書的佳話。然而,隨著科技等的迅猛發展,曾幾何時,人們的讀書習慣漸漸被取代,調查顯示,中國國民每年人均讀書僅為4.5本。
河北省新聞出版局局長李曉明表示,河北省全民閱讀活動開展一年多來,參與閱讀人數近3000萬人,今年前11個月,河北全省人均閱讀出版物9.81本,人均消費出版物147.15元,好讀書、讀好書在燕趙大地漸成風尚。
把閱讀的種子撒向千家萬戶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恨讀書遲。」當記者一行來到邢臺市劉振英家時,她正在和剛剛放學回家的外孫女一同大聲朗誦顏真卿的名篇《勸學》。
「外孫女今年8歲了,每天我都帶她閱讀背誦一首詩詞,背過了,外孫女就會在目錄上畫一個勾,你們看,這目錄上基本上都畫滿了。」劉振英說。
李曉明表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我們的祖先歷來講「忠厚傳家久,讀書濟世長」,注重文化的傳承,提倡書香門第的培養。在家庭中構建一種閱讀的積極價值理念,大力推動全民閱讀進家庭一直是河北省閱讀工作的重點。
河北省今年在全省範圍內啟動了「全民閱讀書香家庭普查評選活動」,歷時4個月,共篩選出符合標準的書香家庭24017家,通過廣泛的宣傳,活動吸引了近千萬個家庭的關注和參與,全省許多地方出現了「人人愛讀書,家家飄書香」的現象。
同時,河北省閱讀辦向人民發出了「每天閱讀一小時」的倡議,宣傳開展了「我的閱讀生活」徵文活動。《我家閱讀習慣的養成》《文化沙漠中的「偷讀」》《閱讀改變命運》 一個個鮮活生動的閱讀故事,傳達了人們的閱讀熱情,共收到徵文作品近3000件。
河北省新聞出版局去年以來每月通過新聞媒體公布10種優秀讀物。截至目前,根據專家、學者和讀者的推薦,已向讀者推薦了11批共計110本優秀圖書,並邀請部分推薦圖書的作者來到石家莊舉辦講座,激發了人們讀好書的熱情。
以「七進」為抓手 燕趙大地飄書香
「郜燕敏老師經常對我們說,書是走出大山的路,書是打開世界的窗。」河北省曲陽縣下岸村小學學生紛紛向記者說。這所學校只有一個代課教師,兩個年級,共21名學生,學生除課本之外,基本上沒有課外讀物。「現在我們有課外書了,可好看了,有時間我們就會看這些書。」今年10月,河北省閱讀辦向下岸村小學捐贈了各類圖書300冊。
李曉明說,「七進」是河北省推動全民閱讀的一個重要抓手,通過「七進」讓我們了解當前社會各群體的閱讀情況,並指導我們下一步舉措。
據了解,河北目前已建成農家書屋35920個,佔全省行政村數量的72.7%以上,河北把農家書屋作為吸引農民參加閱讀活動的重要平臺。同時,還有6400多個農家書屋幫扶聯繫人,及時更新農家書屋的書目,教給農民閱讀的方法等。通過閱讀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激發了農民讀書用書的熱情,湧現出一大批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帶頭致富的典型。
「時間再緊也要讀書,工作再忙也要談書,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讓閱讀成為一種快樂。」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劉劍民表示。去年,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成立了「河北法院讀書研究會」,面向全省的廣大幹警,以其自辦的《讀書月報》為載體,以法院網絡為平臺,定期開展讀書徵文比賽,推出各種論壇,交流讀書成果,暢談個人體會。
全民閱讀需建立長效機制
李曉明介紹說,以色列平均每個國民一年讀65本書,俄羅斯每人每年讀55本,日本每人每年讀40本,美國每人每年讀25本,韓國每人每年讀11本。而中國國民每年人均讀書僅4.5本,18歲到70歲的國民圖書閱讀率僅為50.1%,實際數據可能更低。
「中國的閱讀現狀令人擔憂。」李曉明說,除了生活節奏加快、好書不多、書價過高等原因之外,社會公眾的閱讀習慣培養不足無疑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反觀當今社會,閱讀時間少、閱讀氣氛不濃是比較突出的問題。
李曉明說,全民閱讀不像經濟建設有硬指標,不便衡量,卻利在千秋。因而,全民閱讀不能停留在某一水平,要繼續深入開展系列活動,並通過媒體的大力宣傳,切實喚醒人們讀書的意識。
據介紹,河北省閱讀辦將認真總結「書香家庭」普查評選的經驗做法,建立推進家庭閱讀的長效機制,將「書香家庭」評選活動長期堅持下去並向其他領域拓展。通過普查評選,湧現出一批「書香連隊」、「書香班級」、「書香科室」等各類閱讀典型,逐步將其打造成為河北全民閱讀活動品牌。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