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Me M.2 SSD 雷電三接口的盒子速度到底怎麼樣?

2020-11-06 Yottamaster


SSD的價格現在開始走親民路線了,對於一般的外接設備來說10Gbps並不能完全發揮出SSD的性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Yottamaster雷電接口的M.2 NVMe盒子,並且帶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實際測試的速度怎麼樣。這次測試是由Yottamaster提供產品與法國Mac4ever科技網站合作的一篇報導。文章內容一部分翻譯,一部分原創。

NVMe M.2 SSD 雷電三接口的盒子速度到底怎麼樣?

Yottamaster這款Y-Sober系列TB3,包裝除了產品本身,還包括鑰匙鏈,一片應用於SSD的導熱墊,十字螺絲刀,安裝SSD所需的螺絲以及一根50釐米Thunderbolt 3的數據線。

NVMe M.2 SSD 雷電三接口的盒子速度到底怎麼樣?

盒子全為鋁製,做了散熱效果較好的稜條紋,可以更好地散熱。整機尺寸為130x43x15毫米,重134克。上殼上的一個很小的孔可以使LED的綠色照明燈通過,以指示設備正常工作。卸下配備Thunderbolt 3 Intel JHL6340控制器的PCB,就能安裝SSD(僅支持2280格式)。

NVMe M.2 SSD 雷電三接口的盒子速度到底怎麼樣?

此次測試採用了Seagate的M.2 NVMe PCIe 3 x4 FireCuda 510 SSD的1TB版本。SSD製造商指出,速度峰值在讀取時可達到3450 MB / s,在寫入時為2500 MB / s。在Yottamaster產品的測試中,獲得了2021MB / s的寫入速度和2455MB / s的讀取速度,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包括傳輸大文件時),傳輸性能始終保持穩定。

NVMe M.2 SSD 雷電三接口的盒子速度到底怎麼樣?

總的來說,這款產品非常適合擁有雷電三主機設備的人群,在他們想要匹配雷電三速度的外設時,這個盒子加上性能不錯的SSD可以同時滿足高速,容量擴容,便攜三大需求。對於已經有SSD的用戶來說,購入一個雷電三的盒子,無疑可以充分發揮出SSD本身有的性能,也能充分利用到高速的優勢。對於老版本的Mac系統用戶,用高速的SSD配備雷電三的盒子,來作為系統的啟動盤,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www.mac4ever.com/dossiers/158296_test-express-du-boitier-thunderbolt-3-pour-ssd-m-2-nvme-de-yottamaster-a-158

相關焦點

  • ngff m2無線網卡接口改裝nvme ssd固態硬碟及測速
    轉接板是ngff m2-keyA/E轉m2.keym,適用於主板的無線網卡接口是ngff m2-keyA或keyE的,這轉板只能用於轉接 nvme ssd固態硬碟。如果主板bios是支持uefi,就能引導當啟動盤。也可以安裝四葉草引導程序來實現引導。
  • Orico奧睿科m.2雷速硬碟盒子nvme轉usb
    Orico奧睿科m.2雷速硬碟盒子nvme轉usb問世了,他可以安裝在電腦機箱或者筆記本上。速度快,配合筆記本使用相當的牛氣。c3採用 Jms583高階主控傳輸速度為USB3.1gne10bps。ssd固態硬碟。
  • 奧睿科 M.2 nvme USB 3.1硬碟盒體驗
    ,而在盒子背面則印有產品的型號、接口等參數。奧睿科 M.2 nvme USB 3.1硬碟盒採用了最新Type-C接口設計,正反隨便插,在盒子另外一邊是硬碟盒的指示燈nvme USB 3.1硬碟盒傳輸速度,先看下從硬碟盒往電腦中傳輸數據速度最快時1.39G/秒,慢時625M/秒,這個速度非常不錯。
  • minipcie轉nvme,msata轉ngff sata
    現如今的電腦主板,m.2/ngff接口相當普遍。具有minipcie接口的主板大概只有工控主板和老款的主板的了。並不代表minipcie就會別淘汰了。對於消費用戶,minipcie接口就是裝個無線網卡。但在某些情況下,並不需要這無線網卡功能,這一接口就作他用了,比如擴展nvme固態盤或者傲騰呢?!nvme固態盤/傲騰是m.2/ngff接口的,接口不一樣,不能直接安裝。
  • 別讓主板m.2接口閒置,orico迅龍V500固態硬碟帶來飛速體驗
    隨著固態硬碟(SSD)的日益成熟,現在裝機固態硬碟已是首選,而固態硬碟的接口有多種,消費級常見的就有:sata、msata、pci-e、m.2,其中m.2還分為了ngff與nvme規格,是不是有種很凌亂的感覺?
  • ORICO奧睿科M.2 NVME硬碟盒
    第一個固態硬碟是有SATA接口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緊湊的m.2接口出現,但是沒有你,電腦主板就不支持m.2接口,如果我買了一個固態怎麼辦?與SATA接口一樣,市場上自然也有支持m.2接口的硬碟盒,讓我們看看我今天開始使用的奧睿科m.2NVMe硬碟盒。開箱我手頭上的具體型號是pbm2-c3,外包裝採用藍白相間的顏色,前面有一個產品名稱,右下角的藍色10Gbps是最顯眼的嗎?
  • ORICO 40Gbps真雷電3 NVMe M.2 SSD硬碟盒最新上市,暢享極限速度
    自Intel宣布開放雷電3技術,USB-IF即將推出全新的USB 4標準後,預示著終端設備埠或將全面過渡到Type-C時代,雷電3大眾化趨勢不可阻擋。不過,就現如今市面上宣傳的雷電口及速度,是否真的能接受專業技術的考驗,亦或是有"擦邊球"的嫌疑?
  • 感受ORICO NVME M.2 SSD硬碟盒帶來的快感
    隨著固態硬碟售價的走低,有不少人打算購買大容量SSD產品,正憋著一股勁準備在這個雙11出手;但對於早期嘗鮮SSD的人來說,雖然對速度很滿意了,但由於早期產品的容量太小,不得不更換為大容量SSD,淘汰下來的老SSD自然就沒用了,放角落裡吃灰著實有些浪費,不如關注一下SSD適用的硬碟盒,變廢為寶也不錯。
  • m.2固態和ssd固態區別
    m2固態和ssd有什麼區別?讓我們一起看看m.2固態和ssd固態之間的區別對。SSD是固態硬碟的英文縮寫。固態硬碟具有兩個接口,即SATA接口和M.2接口。傳輸速度不同:M.2的傳輸速度更快。使用NVMe協議的960PRO M.2固態硬碟的最高讀取速度為3.5GB / s,是傳統SATA固態硬碟的7倍。SATA 3.0通道的最大傳輸速度為6Gbps,實際速度高達560MB / s。音量不一樣:M.2標準SSD的單面布局的總厚度僅為2.75mm,而雙面布局的厚度僅為3.85mm。
  • Orico奧睿科m.2雷速硬碟盒子讓SSD秒變高速率移動硬碟
    Orico奧睿科m.2雷速硬碟盒子長兼容2TBm2固態ssd接入,海量4K視頻、HIFI音樂、RAM圖片大批量存入。雷速硬碟盒子人性化設計的提拉把手,方便我們取出晶片。UASP協議,能提供大容量儲存設備的傳輸速度高達20%,並降低CPU的利用率、數據延遲和等待時間。
  • 給拷貝數據提個速,奧睿科 M.2 nvme轉USB 3.1硬碟盒體驗
    最近小狐就是入手了奧睿科m.2移動硬碟盒nvme轉USB3.1type-c通用高速固態SSD外接盒,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使用體驗:奧睿科 M.2 nvme轉USB 3.1硬碟盒(產品型號為 M2PX,以下簡稱奧睿科M2PX硬碟盒)依然採用了抽拉式環保包裝設計,在包裝盒正面印有產品的外觀、型號、接口及產品的LOGO,讓購買者一目了然。
  • 給拷貝數據提個速,奧睿科 M.2 nvme轉USB 3.1硬碟盒體驗
    最近小狐就是入手了奧睿科m.2移動硬碟盒nvme轉USB3.1type-c通用高速固態SSD外接盒,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使用體驗:奧睿科 M.2 nvme轉USB 3.1硬碟盒(產品型號為 M2PX,以下簡稱奧睿科M2PX硬碟盒)依然採用了抽拉式環保包裝設計,在包裝盒正面印有產品的外觀、型號、接口及產品的LOGO,讓購買者一目了然。
  • ORICO m.2 nvme硬碟盒圖賞
    ▲ORICO m.2 nvme▲包裝正面ORICO m.2 nvme硬碟盒採用藍白相間的硬紙盒包裝▲包裝背面ORICO m.2 nvme硬碟盒的包裝盒背面硬碟盒內部採用nvme協議,Realtek RTL9210 10Gbps高階主控方案,外部採用USB3.1 Type-C輸出接口,最高可支持10Gbps傳輸速率。
  • TALMIL 塔米爾 雷電3接口 SSD固態硬碟盒
    全新JHL6540主控 雷電3 SSD移動硬碟盒非常特別的一款硬碟盒子,體積只有其他雷電3盒子的1/2 全新設計的主板TALMIL 雷電3接口 SS固態硬碟盒,40GB/S 雙向傳輸速度 疾速飛馳
  • 真是一分錢一分貨 NVme SSD都有哪些優勢?
    【IT168 評論】SSD 固態硬碟近年來被廣泛的應用,在機械硬碟過渡固態硬碟的期間,也擁有更高的追求,而要讓 SSD 發揮到極致的性能,原來的 SATA 模式與 AHCI 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但現在最新的存儲接口 M.2 和 SARA-E 接口都是採用的 PCI-E 通道,而 PCI-E
  • 三星發布便攜SSD X5:雷電3接口 首次支持NVMe
    三星今天發布了新款可攜式移動SSD X5,在同類產品中首次支持NVMe協議,而且配備了雷電3 40Gbps高速接口,堪稱極品。三星SSD X5採用全金屬外殼,外形圓潤,正面為銀黑色鏡面,防滑底面和接口側面則是惹眼的紅色,整體尺寸僅119×62×19.7毫米,重量150克。它可以承受最高2米的意外跌落,並有動態散熱防護(Dynamic Thermal Guard)、集成散熱片,可避免設備過熱。
  • 速率達40Gbps雷電3,輕鬆連5K,這款硬碟盒激發固態硬碟讀寫潛力
    從電腦支持雷電3以來,總覺得不充分體驗一下它的傳輸速度,實在是太可惜了。之前也買過幾款M.2 NVME的固態硬碟盒,但是體驗中不少網友建議我用支持雷電3的硬碟盒,所以近期又剁手了這款支持雷電3接口的外置硬碟盒,來進一步感受一下1秒傳1G的效果到底會如何。
  • 地表最強接口?南哥帶你了解雷電(Thunderbolt)3接口
    Thunderbolt雷電1接口傳輸速度達到了驚人的雙向10Gbps,這在當時引發了巨大的轟動。要知道在8年後推出的USB3.1 Gen2接口傳輸速度也僅為10Gbps,不僅如此,雷電接口更是支持視頻/音頻傳輸,即同時具備了USB和DP或HDMI/DVI/VGA轉接輸入/輸出功能。目前各廠商所推崇的全功能接口,原來早在八九年前就已然誕生。
  • 全新的折騰 M.2 SSD組Raid 0陣列測試
    我是真沒想到第六代的平臺,裝個作業系統會變得這麼麻煩,尤其是第一次組m.2 ssd陣列更是麻煩。(第二次就變得超輕鬆了。)這次前前後後折騰了一個星期,總算是全部搞定。下面就分享一下這次的折騰m.2 ssd陣列過程吧。  這一堆東西裡,除了顯卡比較舊些,其它全是新的。
  • Intel 雷電接口到底厲害在哪?
    (雷電4速度、接口規格與雷電3一樣,本文仍將以雷電3為例。)一臺筆記本若沒有雷電接口,仿佛就與高端、旗艦之類的評語無緣。那麼,Intel推出的雷電接口,到底厲害在哪呢?Thunderbolt(雷電)接口是一種擴展接口,可以同時對數據和視頻信號進行傳輸,理論傳輸速度高達40Gb/s,是目前最快USB協議的四倍!雷電3接口,外觀與Type-C一樣,雷電接口旁邊有一個「閃電」標識以示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