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無人駕駛系列,自動駕駛車載晶片,誰在國內第一梯隊?

2020-09-23 信息早報

中信證券 研報作者:何翩翩,雷俊成

長期看好英偉達構建的高算力軟硬體一體化自動駕駛閉環,並賦能L3及以上級別保持絕對優勢。
  我們認為英偉達在自動駕駛的硬體、算力和研發節奏上,是當仁不讓的「先行軍」。英偉達的軟硬體一體化生態閉環,進一步鞏固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壁壘。而完整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也讓公司在L3及往上的級別保持絕對優勢。在硬體方面,2019年底發布的全新自動駕駛平臺DRIVEAGXOrin,在L4/5賽道上已達到目前絕對領先的水平。而在軟體方面,英偉達的NVIDIADRIVE平臺提供高度開放性,以滿足研發能力較強的車企的研發需求。之前,英偉達的汽車業務主要專注在提供車載影音娛樂系統和智能座艙的晶片。
  英偉達定位在L3及以上等級的自動駕駛。我們認為公司在高端賽道具有明顯的領先優勢,但從ADAS到L3等級產品的空白則不太符合當前國內車企的主要需求。目前英偉達和國內車企的合作主要處於Prototyping的階段,為未來的高級別賽道奠定基礎。英偉達表示在2023年以後,車載晶片產品也會向下滲透到L3以下等級,豐富公司的產品線。我們認為目前低級別賽道的玩家較多,英偉達若布局這一賽道,未來與成熟玩家競爭或較難突出優勢。然而,布局L3以下級別市場或可幫助英偉達培養用戶習慣並建立合作基礎,也算是一個保險策略。
  國內乘用車自動駕駛市場空間廣闊:自主品牌的ADAS及DMS市場規模快速發展,合資品牌為市場提供巨大的增量空間。
  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全球範圍的乘用車紛紛試水。我們認為中國自主品牌在長期來看會更傾向於使用本土化優勢較明顯的國產車載晶片。我們預測,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在未來10年的L1-L3功能滲透率將大幅提高至75%,而單車使用晶片的數量和單價也會隨功能級別的提高而上升。未來隨著國產晶片技術逐漸成熟,將會跟國外晶片正面競爭。我們認為國產晶片憑著本土化優勢,在合資品牌的滲透率也將有所提升,增長潛力巨大。
  預計未來10年國內乘用車無人駕駛市場的發展主要可分為兩個階段:1)2020至2025年是以L1和L2等級車載晶片市場為主的階段。ADAS功能滲透率不斷提高至逐漸飽和,主要玩家包括國內的車載晶片廠商地平線、黑芝麻、華為,以及國外的Mobileye。其中Mobileye的產品更為成熟,目前在全球滲透率達70%,但其黑箱子解決方案較為局限,以及本土化服務能力較弱;國內玩家中地平線具有先發優勢。2)2026至2030年是以L3及以上高級別賽道競爭為主的階段,而L1和L2的功能滲透率將被L3+取而代之逐漸下降,預計國內外主要玩家包括地平線、華為、黑芝麻、英偉達和Mobileye。其中我們看好英偉達在高級別賽道的實力,但華為以Tier 1供應商作為定位,並打造「5G汽車生態圈」,劍指高級別自動駕駛市場,也不容忽視。
  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的車載晶片市場規模預測:我們預測從2019年到2030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的ADAS到L3滲透率將從20%增長到達75%,而晶片市場規模也將從約3億元增長至逾100億元。我們認為,除了無人駕駛晶片的需求量快速增長,乘用車也將逐步標配駕駛員檢測系統(DMS),所以DMS也會是一個隨著無人駕駛晶片上量而快速上升的細分市場。我們預測到2030年DMS晶片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億元,整體ADAS+DMS的市場規模共計將逾130億元。另外,我們也預計合資品牌的ADAS和DMS晶片規模將逾150億元。疊加國產和合資品牌市場規模共約為280億元。
  我們看好地平線在國內ADAS到L3市場擁有先發優勢,並將成為Mobileye在國內的最大競爭對手。
  中國乘用車車載晶片市場正處於快速上升的寶貴階段,我們認為國內包括地平線、華為、黑芝麻等參與方,都有機會在未來1-2年內加入市場競爭中,共同發展。
  地平線的創始團隊具有百度和華為等研發背景,我們認為研發實力有一定保證。地平線擁有自主研發的AI計算加速架構、編譯器、和感知功能基礎軟體,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另外,地平線的計算平臺開放性適中,結合其提供的開放基礎算法軟體和開發工具鏈,與不同軟體研發能力及水平的車企都能高效配合。
  地平線整車項目對比國內其他競爭對手具有先發優勢。地平線已有合作車型長安UNI-T(應用於智能座艙)、理想ONE(語音交互核心技術軟體)進入量產,新的定點機會包括供貨於奇瑞新能源車型(ADAS)。我們認為地平線未來將會搶佔更多國內的ADAS到L3市場份額。地平線對標Mobileye,地平線的車載晶片J2和J3,算力上相比Mobileye的EyeQ4更高,且算力功耗比(TOPS/W)也高於EyeQ4。J2在流片及在2019年8月量產後,目前主要應用於智能座艙,距離應用於輔助駕駛功能的量產還有些距離。而J3則剛剛流片。Mobileye的EyeQ4在2018年已量產,產品較成熟,其量產的應用水平已達到L3級別。但就晶片的開放性而言,地平線具有更高的開放性,有利於與車企的合作,而Mobileye的黑箱方案可能會限制車企研發過程中的功能集成。另外,地平線相比於國外競爭對手具有更好的本土化服務能力,而被地緣政治影響也較少。我們預計地平線未來有機會登陸國內科創板,目前存在一級市場投資機會。
  風險因素:自動駕駛技術落地不及預期,自動駕駛成本下降不及預期,各國政府對自動駕駛的法律尚不健全,全球宏觀經濟復甦放緩

相關焦點

  • 2020自動駕駛風雲錄:百度Apollo領跑第一梯隊
    而能夠得到監管部門的許可,正是基於百度Apollo過往一系列優秀的測試成績。目前百度Apollo擁有自動駕駛全球專利申請數超1800項,獲得測試牌照總計超過190張,測試裡程超過700萬公裡,而且做到了安全零事故。
  • 亞馬遜加持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概念股迎利好
    據美國科技媒 體The Information報導,亞馬遜將以超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自動駕駛汽車公司Zoox,這也成為2020年自動駕駛領域規模最大的收購案。  實際上,2020年以來,不僅是亞馬遜,各大頭部公司在無人駕駛領域的動作甚是頻繁:大眾26億美元投資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rgo AI、奔馳牽手英偉達、沃爾沃牽手Waymo、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服務……  市場分析認為,自動駕駛網絡是電信行業的一次產業升級,將深遠影響網絡架構、網絡運維、商業運營等多方面。
  • 車載AI晶片大戰打響 誰能笑到最後?
    中信證券研究部分析發現,全球晶片巨頭紛紛進軍汽車產業,並推出具備AI計算能力的主控晶片。伴隨智能駕駛滲透率提升,主控晶片市場規模有望在傳統功能晶片之外快速增長,2020年可達40億美元。2018年7月,英偉達宣布聯手戴姆勒和博世,共同開發L4級與L5級別無人駕駛汽車,其合作的自動駕駛汽車AI大腦,將基於英偉達自動駕駛平臺Pegasus開發而來。英偉達的目標還有造車新勢力,不久前英偉達與理想汽車宣布戰略合作,理想汽車下一代產品將配備英偉達晶片。
  • 對話舜宇光學:做到車載鏡頭出貨量全球第一,還要在自動駕駛領域走...
    舜宇對車載領域的入局始於2004年,這個時間相對於1984年成立的舜宇算是相當年輕,然而到2012年,舜宇的車載光學鏡頭出貨量就達到了全球第一,並延續至今,去年,舜宇又切入了對雷射雷達的相關產品布局。雷鋒網:能不能給我們講講舜宇切入車載市場的發展歷程?目前的產品線布局如何?舜宇:2004年,我們進入汽車行業,客戶主要是來自全球的Tier 1供應商。其實之前我們與Tier 1廠商打過交道,2004年他們問我們有沒有興趣做這類產品,這就成為舜宇切入車載市場的一個契機。當
  • 汽車自動駕駛深度報告:自動駕駛提速,布局明日之星
    中國自動駕駛企業處於第一梯隊,車企稍顯保守 如何簡單衡量各企業自動駕駛技術的狀態?我們認為主要靠綜合無人駕駛的測試裡程數、「脫離」次數二個指標,主要數據來源是加州車輛管理所(DMV)公布的自動駕駛路測裡程 及「脫離」數據。
  • 無人駕駛汽車為什麼說離我們越來越近?專家是這麼說的!
    比如藉助產業共融,通過「5G第一+AI第二+中國速度」可以更快、更安全地區別於單車智能的「新一代5G+AI中國式無人駕駛」,未來在中國大範圍落地是當前很多專家學者和行業的共識!無人駕駛與5G,AI根據行業預測:國內未來10年乘用車無人駕駛發展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2020至2025年,ADAS功能滲透率不斷提高達到逐漸飽和
  • 中國自動駕駛迎來新突破:百度世界2020央視直播體驗全無人駕駛
    全無人駕駛是百度 Apollo 歷時7年的研發成果,其技術落地是 Robotaxi 實現商業閉環的必要條件,將加速中國自動駕駛大規模商業化部署。全無人駕駛是 Apollo 的又一裡程碑,更是全球自動駕駛行業值得激動的時刻。Apollo 無人駕駛商業化落地正在加速。
  • 自動駕駛方面,全球汽車製造商與誰結盟?
    需要進「智能座艙社群」的,請加微信:13564704514,備註:座艙全球頂尖的汽車製造商都在著力研究自動駕駛技術,無論是自主研發、同量級OEM之間聯合研發,還是車企與專注自動駕駛的創業企業合作。相互之間的合作也是瞬息萬變,近日,大眾集團(Volkswagen)宣布與美國自動駕駛初創企業Aurora宣布結束合作關係,並與福特的合作夥伴Argo AI達成合作協議。本期,將概述汽車製造商們都跟誰結盟,共同研發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周報」地平線發布高等級自動駕駛晶片
    一 周 精 選地平線發布高等級自動駕駛晶片,駛向量產新徵程9月26日,在2020年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地平線公司在車展現場召開「啟動新引擎」發布會,正式發布地平線新一代高效能車載AI晶片徵程3,並展示了一系列智能駕駛落地成果;徵程3是地平線車載AI晶片迭代產品
  • 自動駕駛的現狀、案例與趨勢
    2013年以來美國陸續公布了系列自動駕駛頂層設計文件。據中國經濟時報2017年6月26日報導,2017年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在「首屆中國創新大會」上表示廣汽集團將分四個階段實現無人駕駛:第一階段,輔助駕駛,實現自動泊車、駕駛提醒等功能,2017年已經實現;第二階段,預計2020年前實現L3自動駕駛水平;第三階段,預計2025年之前實現高度自動駕駛L4級別,例如自動剎車、自動變擋等;第四階段,預計2030年之前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的現狀、案例與趨勢
    中國自動駕駛企業處第一梯隊,車企稍保守如何簡單衡量各企業自動駕駛技術的狀態?我們認為主要靠綜合無人駕駛的測試裡程數、「脫離」次數二個指標,主要數據來源是加州車輛管理所(DMV)公布的自動駕駛路測裡程及「脫離」數據。所謂「脫離」次數是指在遇到自動駕駛系統無法處理的情況時,駕駛員人工幹預的次數。
  • 自動駕駛處理晶片產業格局_英偉達VS英特爾
    自動駕駛的興起對處理晶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二者憑藉在處理器晶片領域的長期積累同時配合產業併購,已然形成了領跑之勢。從主流車廠無人駕駛平臺所使用的計算平臺來看,現在主要幾個車廠使用的平臺基本上是Nvidia和Mobileye(Intel)的,二者形成了自動駕駛晶片領域的第一集團。
  • 自動駕駛典型應用場景
    自動駕駛是汽車產業與人工智慧、高性能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交通出行、城市管理等多領域深度融合的產物,對降低交通擁堵、事故率,幫助城市構建安全、高效的未來出行結構,對汽車產業變革,以及城市交通規划具有深遠的影響。不過現階段,自動駕駛主要還是一些限定和低速場景,比如物流配送、共享出行、公共運輸、環衛作業、港口碼頭、智能礦山、無人零售等領域。
  • 無人駕駛概念股有哪些?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全面開放
    ,用戶可在海澱、亦莊的自動駕駛計程車站點,無需預約,直接下單免費試乘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在剛剛過去的百度世界2020大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曾大膽預測,「5年之內,無人駕駛技術會進入規模化商用階段,中國的一線城市將不再需要限購限行,10年之內,基本解決擁堵問題。」
  • ...全無人駕駛Robotaxi,李彥宏:已有超10萬人體驗,未來5年自動駕駛...
    但在直播中,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給出了百度的答案:自動駕駛的三大要素:「前裝量產車」、「AI老司機」和「5G雲代駕」。就前裝量產車方面而言,百度無疑是國內領先的佼佼者。去年下線的紅旗EV Robotaxi已經在北京、長沙、廣州、重慶、滄州多個城市並開啟了全無人駕駛測試。
  • 全球無人駕駛客車盤點,看誰執牛耳?
    前言  無人駕駛風起,客車行業潮湧。未來已來,智能無處不在,專家預言,無人駕駛技術極可能使中國在科技產業獲得國際領跑地位,幫助國家實現產業升級。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無人駕駛領域最火熱的話題莫過於全球首款12米純電動智能駕駛客車在株洲公開路試。
  • 自動駕駛車載雷射雷達技術現狀分析
    來源:猛獅無人駕駛實驗室摘要:本報告將自動駕駛領域最為關鍵的傳感器——雷射雷達作為中心,通過調研其所扮演重要角色的領域——自動駕駛,以及自動駕駛和雷射雷達的國內外發展現狀,深入了解雷射雷達的技術背景。隨著自動駕駛的興起,對於環境感知要求日趨嚴格,在自動駕駛架構中,傳感層被比作為汽車的「眼睛」,包括車載攝像頭等視覺系傳感器和車載毫米波雷達、車載雷射雷達和車載超聲波雷達等雷達系傳感器,其中雷射雷達已經被廣泛認為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必要傳感器。相比於其它類型的自動駕駛傳感器,如攝像頭,雷射雷達探測的距離更遠,精度更高。
  • 風潮之下,百度自動駕駛的野心擴張
    華爾街至今還把百度作為一家搜索企業看待,但百度早就褪去「百度一下」的簡單操作,在人工智慧的不斷深入下,百度成為穩居世界無人駕駛第一梯隊的成員,是中國的唯一。不僅是國外,連我們對於百度的記憶至今停留在「百度一下」的那句口號中,也因為這句話,百度成為了全球範圍內最大搜索量的中文網站。
  • 超級無人駕駛來了!特斯拉推出零幹預無人駕駛,核心供應商出爐
    特斯拉的核心技術與供應商 2019年4月特斯拉正式推出完全自主研發的晶片,搭配自產軟體系統基本上能夠實 現完全自動駕駛。晶片+軟體系統作為ADAS(自動駕 駛系統)皇冠上最閃耀的明珠,特斯拉擺脫傳統晶片龍頭的束縛,遵循第一原理性法則,自主研發設計,掌握核心科技。
  • 長安汽車:自動駕駛拉動智能化轉型
    直播現場,朱華榮表示,目前長安汽車L3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達到量產標準,在國內法規開放後,L3自動駕駛版本的UNI-T將會很快量產上市,而長安L4自動駕駛版本的量產車也將在2025年正式上市。長安智駕憑藉多項第一領先行業事實上,長安汽車很早就開始了在智能駕駛方面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