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盛讚莫言 認為其受《雪國》等日本小說影響

2021-01-04 環球網

央視網消息 瑞典皇家科學院11日宣布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莫言。被認為與其「中日對決」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則未能如願。日本媒體熱議莫言及其作品,稱其獲獎是東亞作家的「壯舉」,並認為中國作家將會因莫言獲獎而受到關注。

日媒盛讚莫言 認為其受《雪國》等日本小說影響

《日經新聞》認為,莫言是中國有代表性的作家。在中國,緊隨莫言之後的作家很多,以此次獲獎為契機,中國作家或許將進一步受到關注。而《產經新聞》則表示,莫言獲獎是以中日韓為中心的東亞作家中自大江健三郎以來的又一次「壯舉」,「在中國國內也引起很大的反響」。韓國《中央日報》日語版網站也發表社論稱,莫言的此次獲獎展示了中國在國際舞臺日益強大的地位和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據《讀賣新聞》統計,獲獎後兩小時內,中國各大門戶網站共收到約6000條對莫言的賀詞。莫言月餘未更新的微博也在兩小時內陡增了3萬粉絲數。

在預測階段,日本媒體和網民中紛紛質疑莫言的知名度。11日諾貝爾文學獎被莫言拿下之後,日媒爭相介紹莫言及其作品。

針對莫言作品的文學價值,《日經新聞》認為,莫言受拉美文學啟發,創造了被稱為魔幻現實主義的充滿奇想的故事世界。在超越中國傳統文學方面功不可沒。共同社的措詞稱莫言是中國現代作家的代表。

《產經新聞》則介紹:面對殘酷的人生,不是愁容滿面,而是點綴笑臉,這就是「莫言流」作品的特徵。該文還介紹稱莫言是個愛吃生魚片的「日本通」;2011年夏天曾到日本兵庫縣的有馬溫泉度假,其作品深受川端康成的《雪國》等日本小說的影響——有著「覺醒的自由意識」。

日本媒體同時盛讚莫言對社會矛盾面的深刻剖析。《讀賣新聞》報導稱,莫言敢於直面隱藏的社會問題,用虛構的小說手法來揭露現實的矛盾,表現出文化人極大的反叛精神。莫言小說《蛙》的日文譯作者、日本佛教大學名譽教授吉田富夫則認為,莫言結合《水滸傳》、《西遊記》等中國著名傳統小說的手法,用農家出身的低視角描繪20世紀中國的現實,但又並不停留於膚淺的社會批判。他的作品是一部部有著豐富故事性的有趣讀物。

村上春樹近日曾表示樂見作品被外國人接受

同時,日本國內也難掩對本國作家村上春樹落選的惋惜。《產經新聞》用「村上春樹再次讓諾獎旁落」作為標題報導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結果。日本《東京新聞》則引用瑞典皇家科學院事務局長的話表示,「村上春樹也是很了不起的作家」。和莫言同出身於山東、留學日本的東京大學「村上春樹研究會」副會長權慧說:「作為同鄉,莫言讓我感到驕傲,但村上的落選也讓我感到難過。諾貝爾文學獎有兩個名額就好了。」

據悉,剛剛頒布的日本「第40屆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獎」授予了村上春樹。村上由於身居國外無法參加10月9日的頒獎典禮,但他委託代理其作品的出版社編輯發表了一篇演講文。文中說道:「自我的作品被翻譯成外語,在海外出版上市,已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外國人所接受,我比什麼都高興。」

相關焦點

  • 莫言:當我從川端康成的《雪國》看到這樣一句話,才明白該怎麼寫
    「一隻壯碩的黑色秋田狗在那裡的一塊踏腳石上,久久地添著熱水」-《雪國》。在這部現當代日本名著裡,類似的意境充滿在小說裡,給人一種雋永的美感。但這樣的美感又是由一個什麼樣的作家完成的呢?一時成迷莫言:當我從川端康成的《雪國》看到這樣一句話,才明白作品應該怎麼寫。
  • 專訪莫言作品日文版翻譯吉田富夫:願莫言獲獎後多多保重
    "      人民網東京11月19日電(記者 孫璐 王艇 趙松) 日本京都。77歲的日本老人吉田富夫剛剛在自己家中翻譯完了莫言的《天堂蒜苔之歌》,這是他翻譯莫言的第8部作品。11月的一天,當我們採訪完吉田富夫,從他在京都的家中出來的時候,腦海裡不斷思索著是什麼力量讓年近80高齡的老人勤於筆譯。
  • 雪國的意義,雪國,雪國
    讀過《雪國》這本書的朋友應該知道這本書的大致脈絡,若是用十分直白的話來概述那無非就是小說主人公島村先生三次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並且和在當地當藝妓的駒子小姐還有與萍水相逢的少女葉子之間發生的故事,但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若是直接這麼表述的話就有些對不起作者了,《雪國》這部作品是一部十分優秀的唯美主義作品,小說情節就不贅述,直接表達這部作品帶給我的感覺。
  • 意義在閱讀中生成——莫言小說英語世界讀者接受調查
    褒揚莫言小說細節描寫的讀者認為莫言小說的細節含量大,「尤其是戲劇性的細節」「繁複得令人難以置信」,有人認為細節描寫為莫言作品塑造了多樣而生動的人物形象和中國圖像,「很棒的故事……寫得漂亮,非常生動」,「生動、感人、殘酷的中國文學作品」,「精彩的故事,活靈活現的中國」;有人認為細節描寫使莫言作品充滿了豐富的意象、「熠熠生輝的圖景」「史詩般的令人不安的畫面」「美麗的象徵」,是「(細節)高密度小說」;有人認為細節描寫使莫言小說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 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和他的《雪國》
    受歐洲達達主義和未來派影響,早年曾同他人發起「新感覺派運動」,該運動衰落之後,又參加「新興藝術派」和「新心理主義」文學運動。川端康成思想上深受禪宗和虛無主義哲學的影響。1957年當選為日本藝術院會員,並獲「藝術院獎」,日本政府授予他文化勳章;西德政府授他「歌德金牌」;法國政府授「文化藝術勳章」。他於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其公寓中自殺。他沒有留下任何遺言,他的死因至今仍是個謎。但有一點卻是明確的,即川端康成一方面不贊同太宰治、三島由紀夫等作家的自殺行為,另一方面又將死看作「至高的藝術」。他崇奉「無言的死」。
  • 莫言老師再上央視一套,對話董卿,盛讚蔣欣版《紅高粱》
    文/馬慶雲1月5日晚間,央視一套播出文化綜藝節目《故事裡的中國》,邀請莫言老師做客,暢聊莫言經典文學作品,及其《紅高粱》當中的國人精神。而自己當時作為青年作家,被老一代的小說前輩們質疑,沒有經歷過抗日戰爭,如何才能寫出抗戰題材呢?莫言老師當時的回覆則是,自己雖然沒有經歷過這場戰爭,但讀過前輩們的作品,並且自己的老家確實發生過一場抗戰。那次對日阻擊作戰,獲得了勝利,戰鬥就發生在老家的小橋旁邊。少年時代的莫言,和小夥伴們一起去遊泳的時候,還能在小橋下面撿到子彈殼和廢棄的手榴彈等等。
  • 值得讚賞千遍的開篇,藏著讀懂川端康成《雪國》的關鍵密碼
    雖然小說中從未出現過地名,但川端康成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演說《我在美麗的日本》中明言:日本雪鄉越後就是「雪國」的所在地。而他之所以選擇來到這裡寫作,是因為自己最崇敬的禪僧良寬曾在此生活。——虛實之間的「理想國」川端康成曾多次來到雪鄉越後的湯沢,《雪國》大多數篇章也都是住在當地溫泉旅館中寫成。小說中「雪國」的場景描寫,基本依照川端康成眼見的湯沢為原型展開。1934年6月14日,川端康成初赴湯沢時,曾給友人寫了一封信:在水上前站的大室溫泉待了一周後,今天我已經穿過清水隧道來到越後湯沢。
  • 《雪國》一部專注於人的細膩情感和美感體驗的小說
    今天為你解讀的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經典作品《雪國》。近年來,對中國讀者來說,川端康成算是在純文學領域裡,知名度很高的日本作家之一。八十年代初期,他的代表作《雪國》被翻譯引入中國,至今銷量已突破了百萬冊。
  • 馬悅然曾與莫言邊喝威士忌邊談小說「翻譯莫言作品沒要出版社一塊...
    2012年10月,馬悅然攜妻子陳文芬,受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世紀文景的邀請,來到上海出席一系列文化活動,談論詩歌和翻譯。馬悅然還在浦東發表了一個主題演講。華西都市報記者曾受出版社邀請,前往上海採訪了馬悅然和他的夫人陳文芬。嬌妻主動擔當主持人當時,馬悅然身穿中式對襟長褂,夫人陳文芬也是白底黑花中式衣著,很相配。
  • 吳清源在日本逝世 日媒盛讚其圍棋造詣
    吳清源(資料圖) 人民網東京12月1日電(趙松)著名圍棋大師吳清源因年老體衰,於11月30日在日本逝世,享年100歲。日本各大媒體均對這一消息進行了報導,並介紹了他在圍棋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稱其為「棋聖」。
  • 本土、現實、小說的回歸丨莫言近作研討會實錄
    另外,我認為他完成了記憶的重組。這個小說寫的是現實嗎?我看不見得,每個單篇都有一個現實故事,但如果仔細讀的話會發現,每個故事都瀰漫著一個特殊氛圍,這個氛圍是歷史事件和記憶的碎片構成的。也就是說,每一個單列的現實中的事件會勾連起莫言早年的小說裡一再出現的鄉村童年生活的記憶,他會把這個記憶拉進來,非常自然。最近很長一段時間,我在思考小說未來發展的一個方面。
  • 英譯本莫言作品反響怎樣?
    莫言在高密老家(資料圖)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文學作品在英語世界反響如何?11月3日,陝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王西強在中國社會科學網上發表了題為《意義在閱讀中生成——莫言小說英語世界讀者接受調查》的學術研究文章。
  • 日本人在美國被暴打,日媒稱:施暴者認為是「中國人」
    日本人在美國被暴打,日媒稱:施暴者認為是「中國人」近日,日本媒體報導了一則「駭人聽聞」新聞,日本著名的鋼琴家海野雅威在美國被人暴打,身上多處骨折。日媒稱,海野雅威被人毒打跟「種族主義」有關,因為海野雅威很可能被施暴者誤認為是「中國人」。
  • 莫言《豐乳肥臀》:文中內容真如其名低俗?曾一度成為「禁書」
    這句話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出處,其意思是比喻外表光鮮亮麗,內裡破敗不堪。但著名小說家莫言卻反其道而行之。01莫言的反其道而行是如何做的呢?是什麼讓人覺得他是在反其道而行呢?故事要從莫言的著名小說《豐乳肥臀》說起。
  • 川端康成《雪國》:雪國太淺,細到毫巔,也許只有像讀詩一樣
    小說就是從島村第二次來雪國開始的。駒子的三弦琴師傅的兒子行男患了肺結核,葉子陪同他從東京乘火車返回湯澤,正好坐在第二次去會駒子的島村對面。島村透過車窗欣賞黃昏的雪景,卻看到映現在車窗上的美麗的葉子,不禁喜歡上了這個美少女。因而在他和駒子、葉子之間,構成了一種微妙的情感關係。小說最終以葉子的意外去世而告終。
  • 回顧吳清源傳奇一生 日本媒體盛讚其"圍棋之神"
    圍棋大師吳清源去世後,昨天日本各界媒體,無論影響力大小,無論專業還是非專業的,也無論政治傾向偏左或右,都用大量篇幅報導以及悼念這位偉大的圍棋宗師,足見吳清源在日本圍棋界乃至文化領域內擁有的重要地位、極其重大影響力。  《朝日新聞》:這位昭和圍棋界的巨匠活躍在跌宕起伏的時代,對圍棋的摯愛燃燒至生命的終點。
  • 德國學者顧彬:莫言的英文版小說應該有兩個作者
    雖然他知道他的直率可能會得罪人——他曾跟身邊的朋友說:「為什麼我一到中國大家都會圍著我問莫言,我說了我的觀點,他們又不高興。」  但作為一個學者,他在談到莫言時還是會直接說出自己的觀點。顧彬不掩飾他對莫言作品的不喜歡,就像他不掩飾對魯迅的熱愛一樣。  其實不光是中國的小說,這個學神學出身的德國學者,不喜歡任何寫故事的小說,不管是美國的還是中國的。
  • 川端康成:新感覺派時代,雪國
    新感覺派,從其誕生之日起,便打出「反傳統」的旗號,力圖從形式和技巧上,另創新路。在藝術上,川端康成尤其是一位不倦的探索者。在(新近作家的新傾向解釋》(1925)等一系列文奄裡,川端闡明了新感覺派兼及他自己的文藝主張和創作方法。所強調的重心,便是新感覺。他申明:「表現即內容,藝術即表現」,但是,如果沒有新的感覺,便不可能有新的表現,從而也就沒有新的內容和新的文藝。
  • 莫言《晚熟的人》,真我假我自如切換,高中生作文素材
    10月8日,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了美國詩人路易斯·格魯克。這一消息讓小星想起了2012年,因為「通過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榮獲此獎的中國籍作家。時隔8年,莫言帶來獲獎後首部小說集——《晚熟的人》。12個故事,依然紮根於「高密東北鄉」,講述故鄉的人與事,反映他對時代的關切與思考。
  • 聊一聊日本那些文學小說
    小編是一個小說迷,從初中到現在,因此看過的小說各式各樣,後來因為學的專業,接觸的文學作品比網絡小說多,所以今天跟大家聊聊日本的那些比較吸引我的作者。1、川端康成日本文學界「泰鬥級」人物,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