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稱全球變暖是騙局的川普會如何應對美國極寒天氣?

2021-01-09 太平洋電腦網

據外媒報導,本周,美國東部地區發生了極寒天氣,對此,曾公開表態過全球變暖是一場騙局的川普總統表達了他「獨特」的見解--「在東部,今年新年可能是歷史上最冷的一年。或許我們能利用一些我們國家的全球變暖,而不是其他國家,這將能節省下數兆美元。多穿一點吧!」

但在科學家的眼中,創紀錄的低溫和創紀錄的降雪並不能證明全球變暖是一個騙局,這恰恰是全球氣候變暖之後會發生的天氣。

值得注意的是,氣候和天氣並不是一回事。天氣是發生在某地的日常變化,而氣候代表的卻是長期、具有深遠影響的天氣條件。比如,鳳凰城的雨天天氣並不會改變亞利桑那州乾燥的氣候。

所以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寒冷天氣未來仍舊會發生。NASA Climate Kids網站耐心解釋稱:「全球變暖將會引發大量的極寒和極熱天氣。」氣候變化追蹤平臺Climate Signals和科學家Michael Mann指出,當地球不斷變暖,人類將會看到更多的極熱天氣。Mann還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出,創紀錄的熱天氣與創紀錄的寒冷天氣其比例將超過3:1。

現在,一股溫暖的高壓氣流盤旋在美國西部上空,這給原本為加州帶來的涼爽、陰雨天氣轉移到了加拿大,這也成為加州今年山火肆虐的部分原因。

來自史丹福大學的Noah Diffenbaugh領導了一支科研團隊,他們對北美溫度奇怪的蹺蹺板效應進行研究。最終他們發現,由於氣候不斷變暖,西部溫暖的天氣和東部寒冷的天氣發生機率變得更加頻繁。

氣象科學家KAtharine Hayhoe在Twitter上發文指出,氣候變化使得大湖效應變得更容易出現。據了解,湖泊冷到可以結冰並不能引發大湖效應,但如果它一直保持液態,這樣冷空氣吹過湖泊使其得到水蒸氣和熱能之後,在向風的湖岸就會形成降水通常情況以雪的形式出現。

不斷上升的氣溫使得美國五大湖的結冰難度不斷加大,這意味著這個國家將會在冬季迎來更多的降雪。

也許就像來自Jersey Shore的這位傢伙說的一樣,氣候變化變得更加複雜,它不再只是全球變暖那麼簡單。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將停止,全球要開始降溫了?專家:氣溫將會下降迅猛
    同時,因為近兩百年來人類活動的不斷增加,所以科學家們就很輕易的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全球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正在逐漸升高。而南極冰川大量融化,便是其中的有力證據。正因如此,全球各國在2015年籤署了《巴黎協定》,從全球的視角來應對氣候的異常,用以抑制和暫緩全球氣候變暖的情況。然而,前幾年和今年冬季出現的異常極端寒冷天氣,讓很多普通人困惑不已。不是說全球變暖嗎?
  • 零下52度極寒席捲美國,有人在車庫被凍死
    許多科學家認為,全球變暖可能導致更多的極端氣象的產生。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變暖造成的極端氣象也越來越頻發:2007年,英國遭遇200年一遇暴雨;2010年,巴基斯坦出現世紀大洪水,俄羅斯發生百年大旱;2011年,美國龍捲風造成幾百人死亡……近日,美國的中西部地區又迎來了史無前例的極寒天氣,部分州甚至氣溫低到零下52度!
  • 美國零下60度,川普召喚「全球變暖」,然後就被打臉了……
    連風雨無阻的美國郵政系統1月30日一早也宣布停止12個城市和地區的郵政服務,不僅僅是郵政服務,各種快遞服務都會受到影響。兩家威斯康星西部的啤酒供應商就決定延遲或者停止送貨服務,因為啤酒在運送途中可能會在卡車裡凍成冰。極寒已致6人死亡據福克斯新聞報導,美國至少有6人死亡。
  • 應對全球變暖,數據分析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全球變暖是指地球長期平均氣溫上升,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氣體的擴散引發了實質性的轉變。自1990年以來,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導致全球氣溫急劇上升。與100年前相比,地球的平均氣溫上升了1攝氏度。氣候科學家擔心在未來的200年內,全球平均氣溫會上升近6攝氏度。為應對全球變暖,各國需要一項有效的行動計劃。
  • 大眾銳評|應對極寒天氣,城市處變應急的一場考試
    網友們紛紛稱這輪天氣「王炸級」、「霸王級」,昨晚的朋友圈裡也是一片「不寒而慄」。應對突然出現的極端氣候是對城市全面應急能力的考驗,是對各級各部門能否貫徹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考驗,也是對各界幹部群眾能否直面困難群策群力的考驗。這次寒潮像是老天爺給所有城市來了一次突然襲擊的「考試」,考卷是極寒天氣突襲,應考的各城市如何應變、如何布陣、如何表現,老百姓將會給出一個「閱卷」分數。
  • 颶風艾爾瑪來襲 全球變暖與極端天氣有何關係?
    &nbsp&nbsp&nbsp&nbsp當地時間7日,「艾爾瑪」橫掃多米尼加和海地之後,目前繼續向英屬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以及巴哈馬及美國佛羅裡達州方向移動。據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國家颶風中心7日稱,「艾爾瑪」在佛羅裡達州南部登錄的可能性增大,並將影響美國的多個州。
  • 應對全球變暖 科學家要給地球撐起「太陽傘」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高超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100多年,人類活動加劇了溫室效應,全球變暖現象愈演愈烈,地球表面的蒸發量增加,整個地球系統原有的水循環被改變,目前大氣系統裡的水熱資源更豐富,但這些水可能會集中在某段時間降落在某個區域。相應的,其他地區或該地區的其他時段降水會大幅減少,乾旱發生的頻率和強度也就隨之上升。
  • 英氣象局報告稱全球已停止變暖16年 引發爭論
    英氣象局報告稱全球已停止變暖16年 引發科學家激烈爭論現在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全球正在變暖,然而英國氣象局近日發布的報告表明,早在16年前全球變暖的趨勢便已經停止。報告顯示,從1980年至1996年間,全球溫度的確在上升。然而自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全球氣溫並沒有明顯升高,也就是說變暖的趨勢16年前已經停止。報告還顯示,在1980年之前的40年期間,全球氣溫一直處於基本穩定狀態,甚至稍有下降。不過,這一最新結論引發了環境科學家之間的激烈討論。
  • 美國要往大氣播撒化學物質應對全球變暖 拯救世界還是飲鴆止渴?
    比起新冠疫情,全球變暖引發的氣候危機對人類生存的威脅更嚴重,也對經濟形成了嚴重的破壞,因此抑制全球變暖並在本世紀將升溫幅度控制在2℃以內是急需實現的目標。而為了完成這個目標,很多人開始了突發奇想,比如美國的科學家準備在大氣層當中投放化學物質,用來折射陽光以實現給地球降溫的目的。
  • 專家:地球可能迎來極寒天氣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全球變暖,小冰河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是大家一直在「爭議」的問題,從2019年到2020年我們都沒有停止爭議過,有科學家說我們地球可能進入到小冰河時期,也有科學家說我們地球要高溫時期,那麼如今的氣候狀態到底是往什麼方向轉移呢
  • 環保組織報告稱多用衛生紙加劇全球變暖,全世界美國人用最多
    環保組織報告稱多用衛生紙加劇全球變暖,全世界美國人用最多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以及加拿大和美國環保組織Stand.earth20日發布一份報告,顯示美國人使用衛生紙全球最多,而衛生紙使用過多破壞衛生紙原材料產地民眾的生存環境
  • 全球變暖引發超級寒潮,地球環境或再次發生變化,人類該怎麼辦?
    地球自然環境一直是我們人類共同關注的話題,人類迅速的發展對地球環境造成了很大的負擔,而人類工業發展不斷向大氣當中排放垃圾氣體,使得地球的環境已經不容樂觀,全球變暖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並且在2020年也出現了一些極端天氣,這也提醒人類不得不注意了。
  • 千年極寒_千年極寒是什麼意思-天氣網天氣百科
    傳播過程 2010年9月10日,波蘭科學家科瓦爾沃斯基(Kowalewski)接受一家電臺的採訪,他分析了墨西哥灣流對歐洲氣候的影響,之所以出現這種千年極寒極端天氣形態,是因為在「拉尼娜」現象的影響下,來自北大西洋的墨西哥灣暖流活動速度減緩所致。試圖打消民眾對極寒天氣可能出現的擔憂,並沒有預測千年極寒。
  • 為何會出現全球變暖?因紐特人曾發出警告:地球在發生偏移!
    為何會出現全球變暖?因紐特人曾發出警告:地球在發生偏移!他們的生活可以說完全脫離了現代社會,反而和原始人類非常相似,它們還保留著最為傳統的打獵,由於環境的特殊和科技的落後,導致他們與世隔絕,練就了一身奇特的本領,預測天氣就是其中一個,不需要任何的觀測設備,只需要憑藉著多年的預測經驗,就可以準確觀察天氣的變化。網友親切地稱他們為地球上行走的預報員。
  • 北京「無有效降水」天數將破歷史紀錄 全國多地暴雪極寒因北極變暖
    新華社北京2月7日電  題:北京「無有效降水」天數將破歷史紀錄 全國多地暴雪極寒因北極變暖  新華社記者倪元錦  儘管1月北京「初雪」來過,但雪落痕輕,南郊觀象臺連續「無有效降水」天數已達108天,將有望改寫北京南郊觀象臺最長「無有效降水」天數。
  • 被嚴重低估的威脅:全球變暖-虎嗅網
    美國時間本周一,亞馬遜執行長傑夫·貝索斯宣布,他將通過一項名為貝索斯地球基金的新基金投入100億美元來應對氣候變化;此前,馬雲、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在內的全球頂尖科技公司創始人也曾發起清潔能源研究計劃,擬從技術上阻止氣候變暖。此刻,匹夫有責。
  • 中國迎數九寒冬,美國遇狂風暴雪,氣候真的在變暖?
    1988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科學家提出,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氣候一直保持快速升溫趨勢,由此,「全球變暖」在科學界開始引起重視。在進入21世紀後,「氣候變化」的提法日漸流行起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研究溫室氣體增加與地球升溫之間的聯繫。
  • 南極出現高溫,全球變暖不可逆轉:人類應該如何應對?
    武漢疫情還沒有結束 ,珠穆朗瑪峰長草了,北極甲烷也大爆發,南極出現了罕見的20.75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大量的冰川融化……全球變暖不可逆轉地蔓延,這已經成為2020年的一個共識。觀測記錄中,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已達到近80萬年最高,2016年是人類有觀測記錄以來最溫暖的一年。美國海洋大氣局的科學家指出,通過不同角度的研究發現,地球變暖趨勢的繼續,北極地區將會迎來沒有冰的夏天,這一切可能就會發生在本世紀中葉,也就是2050年,也有可能,無冰之年到來的時間還會提前。
  • 美歐科學家:極寒地球或將出現,已臨近閾值
    有人說是工業化廢氣——二氧化碳(CO)大量排放導致的溫室效應,已經造成了全球變暖的嚴重後果。有人說是地球南北極發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造成了太陽直射角度的增大,進而使全球氣溫變暖。但不管怎麼說,我們是處在了一個溫暖的地球時期。
  • 青島公交積極應對低溫極寒天氣 駕駛員貼上暖寶寶
    為了保障市民出行,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公司快速反應,迅速行動,科學部署,做好低溫極寒天氣運行保障工作。針對寒潮降溫天氣,1月6日起,隧道巴士公司安全技術人員開展了逐車檢查,重點檢修暖風系統、防凍液、門窗玻璃、剎車等車輛設施,確保車輛技術性能保持良好狀態,對所有車輛的儲氣筒進行了排水處理,防止在低溫下結冰出現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