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還會漲嗎?這個問題這些年被問了很多次,但是從房價的走向上了來看,答案一直都是會。從1978年中國房地產起步開始,到現在已經有41年的歷史了,而房價也就漲了41年。
當然,在「穩定房價」成了樓市調控的一個主要方向之後,雖然各大城市的房價依舊是在上漲的,但是漲幅相比以前明顯縮小了很多。那麼在這樣的樓市背景下,未來的房價還會有上漲空間嗎?
對此,現階段樓市出現的3大現象給出了解讀。
第一,開發商的發債融資通道被進一步收緊。據中指院數據顯示,7月份房地產行業信用債發行規模達642億元,同比增長29.1%,環比增長86.1%。
因此,為了抑制開發商負債率的持續上漲,監管擬進一步收緊房地產公司發債融資。樓市中出現了「三道紅線」,分別是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
這也就意味著,接下來無論是貸款還是海外發債,開發商獲得資金的通道都將進一步被收窄。在現有負債面前,開發商的「苦日子」來了。
根據中房研協數據,2020年下半年房企債券融資償還將迎高峰期,境內外融資債券到期規模約為5588億元,同比增長58%。如果開發商在這種時候引導房價上漲的話,房子會更加賣不動,一旦債務到期,開發商手裡沒有足夠資金的話,到時候負債壓力會更大。
第二,商品房成交量和價格走穩趨勢明顯。根據2020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整體上新房上漲城市相較6月減少3個,整體房價上漲但漲幅收窄。
雖然現在絕大多數城市的房價依舊是在上漲的,但是漲幅已經明顯在縮小了,越來越多城市的房價開始維持在現有水平,大漲的趨勢基本上是很難出現了。
而就在房價逐漸趨於穩定的同時,剛需買房變得理智起來,炒房客在「房住不炒」政策落實之後也紛紛開始退出房地產市場,樓市開始持續降溫,商品房的交易量逐漸走穩,不少三四線城市的交易量甚至是在下滑的。這樣一來,房價上漲的空間就更小了。
第三,樓市現有調控政策在不斷收緊。除了「穩定房價」和「房住不炒」,近兩年我國給樓市「降溫」的相關政策出臺了不少,這些調控政策一直在不斷被收緊,從而保證樓市出現過快的增長。
最重要的是,我國多次強調「不再依靠房地產拉動經濟」,這也就意味著未來房價會不斷失去上漲的「動力」,畢竟現在我國十分注重實體經濟的發展,流入房地產的資金都得到了嚴格監管,樓市恐怕很難恢復以前的那種火熱。
因此,就目前樓市的發展趨勢來看,開發商「苦日子」來了,流入房地產的資金少了,樓市調控政策也越來越嚴格了,房價自然你不會有太大的上漲空間。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