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中公教育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開始了,為了幫助大家提早備戰國考,山東中公教育特整理了國考申論備考知識,包含申論技巧、申論熱點及申論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為大家分享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素材:用好熱點人物事例。
國家公務員招考信息 | 閱讀資料 | 考試題庫
眼下,正值2020省考備考的關鍵階段,為此,中公教育為考生們準備了一系列熱點素材再為考試「加碼」,本次中公教育專家要給大家帶來的熱點人物,就是「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之一,「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一、人物介紹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1953年於西南農學院畢業後一直從事農業教育及雜交水稻研究。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是世界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他工作50多年來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及應用領域領先世界水平,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
二、寫作角度切入
1、堅持夢想
袁隆平年少時期親身經歷了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時期,尤其經歷了1942年的大災荒,親眼看到餓殍遍野的景象。袁隆平自年少時就立志「讓所有人遠離飢餓」,終其一生,袁隆平都在為這個目標努力,先後培育出的「超級稻」、「海水稻」等品種,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
袁隆平曾說過:「日有所思,應有所夢。我曾夢見試驗田的超級水稻長得比高粱高,稻穗比掃帚還長,穀粒有花生那麼大,沉甸甸下垂的千萬個穗子,好似氣勢磅礴的大瀑布。我就在它下面乘涼。但願夢想成真,讓天下人都有飽飯吃。」
2、不慕名利
袁隆平一生的科研成果並沒有申請專利,而是全部奉獻給國家和人民,其科研成果的紅利也多數投入繼續科研或設置各項獎金鼓勵農業技術研發,而並沒有揮霍。袁隆平幾十年來不穿華服、不講排場,每天「不是在試驗田,就是在去試驗田的路上」,其代步工具也只是平價的國產車輛。
袁隆平曾說,「物質生活是生意人的事情,我們搞科研的,吃得飽、穿得暖就足夠了,要當就當『精神首富』」。
3、科技興農
自中美貿易戰的打響以來,美國為了在貿易戰佔據主動地位,在大豆、玉米及乳製品等方面提高了出口價格。而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雖有廣袤的土地和一定數量的農民,但糧食進口總額也居於世界前列,為了積極應對中國貿易戰,在競爭中不落下風,儘快實現糧食的自給自足,提升糧食產量就是重中之重。而放眼全國,我國的耕地面積已經非常可觀,一昧增加耕地並非上策,唯有實現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技術水平,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等一系列現代化舉措才是制勝關鍵。
而袁隆平通過數十年如一日的科研,先後改善水稻的品種,並實現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中種植水稻,不僅增加了我國的土地利用率,更是奔著更高的畝產量不斷奮鬥,就連習總書記會見之時,也提到請主席放心,全體科研團隊成員都在繼續努力,攻克技術難關。正是袁老的不斷努力,才保障了中國的糧食安全,使「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gnn)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