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電保護器又稱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如圖1。實際上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是一個斷路器,它是將1-3片普通斷器加上1個漏電保護模塊結合而成,下圖已將結合處拆開,以方便看清「脫扣連鎖」處。剩餘電流就是漏電電流,通過「除接地線外的總輸出輸入電流之間的不平衡」來檢測,當超過設置閥值後,斷開輸出電源,趕到了保護作用。
圖1 單相雙線漏電保護器
一、漏電保護器結構
從機械部件上說,整個裝置分為零線N斷路器、火線L斷路器和漏電保護模塊三部分,這三部分整合在一起,合閘、脫扣動作是通過相關機械部件連鎖在一起的,如圖2所示。
圖2 斷路器與漏電模塊間的聯結
漏電保護模塊內部分5個部分:控制電路板、漏電傳感器、電磁脫扣裝置、測試電路及輸入輸出接線端,如圖3所示。
圖3 保護模塊內部結構
小區和樓宇供電均採用三相配電,但入戶時可以配置為三相或單相(常稱兩相),且多數為單相。三相配置要接入A、B、C三根相線、一條零線和一條地線,稱為三相五線。單相配置只要接入相線、零線、地線各一條。一個小區上百套住宅分成3組,分別接入A、B、C相,儘量讓三相電流負荷平衡。工廠、單位及一部分家庭採用三相供電的,內部電器也是分接不同的相,以保持平衡。三相越平衡,總供電線路上的零線電流越小,損耗也越小。圖4 三相及單相負載示意圖
當出現電器受潮、絕緣破損、人體觸電等情形時,電路中會產生不希望有的電流,這個電流就是「漏電電流」。從電路理論上講,剩餘電流是指配電線路中,各相及中性線電流的矢量和不為零時的電流,這個電流通過人體或其他漏電通道直接從相線洩漏到大地了,當剩餘電流大到一定值時,就會引發觸電、火災等事故。如圖5是漏電保護器的功能框圖,由主電路及斷路器、剩餘電流傳感器、控制電路、脫扣裝置等幾部分組成。當發生漏電時,零序互感器次級線圈感應出電壓,通過控制電路放大處理後,驅動脫扣器動作,2個斷路器在連鎖機構的作用下,同時切斷主電路。圖5 漏電保護器功能框圖
(來源:讀者投稿,轉載請聯繫獲取授權)
分享 · 共贏
電氣圈,一個有態度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