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無線耳機,逐漸放棄了線控耳機,這裡面最大的原因就是藍牙耳機使用起來更為方便,局限性小,活動範圍大。早期的時候藍牙耳機的應用場景還是比較少的,大部分都是在開車時,因為不能使用手機 ,有了藍牙耳機後就可以輕易得接到電話,手在耳邊按一下就可以了,但是那時候得藍牙技術還不夠先進,延遲高,支持距離短,傳輸速度慢等等缺點,而現在,藍牙已經發展到5.2了,上述所說的缺點也基本被克服,所以藍牙耳機也慢慢被人們廣泛接受。
我個人也是很喜歡用無線藍牙耳機的,現在已經基本脫離有線耳機了,更多時候會選擇無線耳機,今天想來和大家談一談最近拿到的雷柏i130,可能在耳機界大家對雷柏了解得比較少,但是在外設行業,雷柏這個品牌可是響噹噹的,雷柏「無線你的生活」這口號可不是白喊的,對於這款耳機,雷柏做得很不錯的。
【開箱外觀】
包裝盒是上下層的,有點類似手機包裝盒的設計,整個盒子都是黑色調的,給人一種奢華的感覺,正面印著耳機的外觀大致圖,左上角是耳機的logo
盒子背面也是同樣黑色主打,印著耳機的一些介紹和部分參數
打開盒子便是耳機主體,整個耳機都是純黑的設計,黑色的設計讓耳機更顯得奢華大氣,黑色是所有顏色中最暗的顏色,具有嚴肅,堅毅,質樸,穩重的品格充滿了神秘感。
打開充電倉就是耳機了,耳機是全入耳的設計,在觸控點周圍有一圈可以亮的圓環環繞著,顯得帥氣,在充電時是紅色,而在連接時則是藍色,炫酷!
【實際使用】
前文一直在講耳機的外觀,但是耳機畢竟還是用來使用的,人們應該會和我一樣,除了外觀,應該更注重實際體驗。
(性能篇)
耳機的入耳形式分為半入耳和全入耳,現在還多了一種叫骨傳導,但是主流的還是入耳和半入耳,其實這兩種入耳形式差距還是挺大的,全入耳的耳機音樂的釋放效果更好,立體感更足,降噪效果更好,畢竟是全入耳的,而半入耳在立體性和降噪方面的效果則沒有全入耳這麼好了。這款耳機採用的是全入耳的設計,佩戴時的耳感在整體看來還是很舒服的,畢竟單耳只有4.5g的重量,符合人體工學設計,便攜小巧,人體耳廓設計,三角穩定支撐,完全不用擔心全入耳容易的掉的情況。同時注重細節的廠商還隨機附贈了S/M/L三種尺寸的耳帽,相信總有一種size適合你。
藍牙耳機藍牙耳機,最終依賴的還是藍牙,藍牙的高品質則代表了耳機的高質量,這款耳機搭載藍牙5.0無線連接,有穩定的連接,提供更長時間的待機時間,同時提高了傳輸速度,耳機的有效工作距離也大大增加,不用擔心一走動藍牙就斷連的情況。低延遲也讓遊戲玩家可以享受到極致的遊戲體驗。
耳機是經常要用的,所以續航一定要能夠得到保證,否則外出在外,耳機沒電了,就很尷尬,雷柏i130續航時長大約是17小時,耳機充一次電可以播放3.5小時,看一整部電影完全足夠,甚至還有多餘,充電盒可以額外提供續航約14小時,最主要的是手機可以隨時查看剩餘電量。
雷柏一直是主打性價比,所以整體看來產品的價格都不算高,那麼價格是不是就代表著音質不好呢?絕非如此,這款耳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7mm高性能的釹磁揚聲器,加上專為小體積腔體的調教,在低頻下潛有力,中高頻盡顯柔和,聲效強大,追求自然原聲。
耳機的降噪效果也是消費者很在意的一個功能,提到降噪,雷柏採用的是ENC降噪技術,無論是在鬧市,通勤又或者是出行,甚至在嘈雜的公共場所,都可以智能識別所處的環境,有效的抑制90%的反向環境噪聲,可以實現更加自由的語音溝通,絕不會因為噪音太大而錯過任何一個重要的電話。
(功能篇)
藍牙耳機的設計初衷就是想把有線耳機的局限性克服,音樂的狂歡本不應該被耳機線所束縛,藍牙的升級換代更是讓消費者完成了這個心願,雷柏自動開機,智能互聯,左右耳分離式設計,支持單耳使用,主、輔隨時切換,從充電盒取出耳機後就可以完成開機,tws互聯,實現自動會連上一次連接的設備,摒棄繁瑣,在操作時更為消費者省心省力。
線控耳機可以通過麥旁的控制中心上不同的按鍵來實現耳機的不同功能,而藍牙耳機則不一樣,只有一個按鍵,這也是很多耳機廠頭疼的地方,如何將眾多功能集成到一個按鍵上呢?這點i130給了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成功將六大功能集成到一個按鍵上。
【一些建議】
在追求耳機外觀與硬體配置的同時,還有一部分耳機廠考慮到了人們的聽音樂體驗,增加了入耳檢測功能,使用者不會錯過任何音符,盡享極致音樂體驗,也希望雷柏能在日後的耳機中加入入耳檢測功能。
無論從外觀顏值,還是從性能上來看這都是一款很值得買的耳機,你們以為價格會很高嗎?不,價格真的很親民,愛音樂的夥伴真的可以準備入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