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顯著改善;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更有保障,群眾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產業發展不斷壯大,人均收入明顯增加,群眾脫貧致富奔康路上的步伐也越走越快;
青川全縣累計減貧9802戶30317人,7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2018年實現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從16.59%降至0.01%,同步全面小康取得決定性進展。2018、2019連續兩年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先進縣。今年2月,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在青川調研脫貧攻堅等工作後,盛讚「青川大有希望!」……這是青川的一份扶貧工作成績單。
沉甸甸的成績背後,包含著全縣駐村幫扶人員的辛勤付出。
青川是「5.12」汶川特大地震極重災區,秦巴山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地區,屬盆周山區、革命老區,貧困面廣、量大、程度深。近年來,青川縣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把駐村幫扶工作作為助推脫貧奔康重要載體,強化組織保障,統籌協調多方資源,凝聚幫扶合力,動員一切力量向脫貧攻堅工作聚焦聚集,攻堅克難、步履鏗鏘,讓群眾幸福生活指數節節攀升。
在推動駐村幫扶工作中,青川把強化組織保障體系納入重要事項。「我們成立了駐村幫扶協調小組和12個專項工作督導組,形成了協調小組統籌抓總,專項督導組分工協作的組織架構,並通過「清單制+責任制」的方式推動幫扶工作落實。」青川縣扶貧移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為實現幫扶全域覆蓋,青川在落實好每個貧困村有一名縣級聯繫領導、一個幫扶單位、一個駐村工作組、一名「第一書記」、一名農技員「五個一」幫扶力量的基礎上,為每戶貧困戶明確1名結對幫扶責任人,實現「六個一」幫扶力量全覆蓋。統籌結合幫扶力量和幫扶對象實際,實行精準對接,採取四方聯動協調選、嚴格標準擇優選、突出特長跨村選、歷練幹部統籌選的「四選法」精準選派第一書記184名。
該縣建立統籌協調體系,通過縣級領導示範帶動,縣委將幫扶工作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保障性工程來推進,提出了對聯繫村重要工作主動部署、重大問題主動過問、重點環節主動協調、重要任務主動督辦的「四個主動」要求,並將駐村幫扶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年終述職重要內容。實施幫扶部門協調推動,要求幫扶部門在做好聯繫村幫扶工作的同時,結合自身職能職責積極做好相關業務的指導。
針對紮根一線的幫扶幹部,要高質量做好扶貧幫扶工作,紮實的業務功底是關鍵。為提升幫扶幹部工作的質量和水平,青川通過強化內部培訓、組織外出學習等方式促進他們扶貧業務能力提升。
青川通過組建幹部駐村幫扶講師團,實施「專題講座」「支部學習」「農民夜校」等方式常態化開展宣講,採取「政策宣講+現場指導」的方式,切實解決幫扶人員職責不清、政策不明等問題。「與此同時,我們利用浙江對口支援青川契機,選派部分脫貧一線優秀人才到浙江掛職鍛鍊,重點學習產業發展、項目管理、特色小鎮建設等經驗,與此同時,還分批組織189名扶貧人才赴貴州畢節、福建寧德等地參加山地生態農業扶貧、鄉村旅遊扶貧等專題培訓。」青川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駐村幹部們通過走出去的方式,學習當地的好經驗好做法,回到青川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為讓幹部在脫貧攻堅一線幹得好、派得上用場,青川築牢考核評價體系,要求既要管理約束,更要關懷激勵。該縣出臺《「六個一」幫扶力量督導考核量化實施方案》,將日常督查結果全面納入年度考核。根據具體工作的難易程度和工作量的大小,逐項確定分值,促進考核工作由年終感官印象排位向常態數字量化計分轉變。進一步將督查工作向跟蹤問效延伸,按照「誰督查、誰指出、誰跟蹤、誰負責」的原則,對問題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以「限時整改通知單」進行提醒告知,對督查發現問題進行跟蹤督辦。同時,出臺《青川縣切實關心愛護脫貧攻堅一線幹部激發乾事創業活力實施方案》,從政治保障、資金保障、健康保障等方面嚴格落實對脫貧攻堅一線幹部的關心關愛。(江琪)
(責編:羅昱、高紅霞)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