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租金猛漲,3000修行「隱士」下山回家,終南山終於又清淨了

2021-01-05 道德經智慧傳承

作者:牆妞 牆藝術

終南山本來只是一小部分避世人的修行道場,這幾年越傳越火,大批自認懷才不遇者,逃避現實者,心懷鬼胎者,從中牟利者也紛紛湧入,讓終南山變成魚龍混雜的「隱士」聚集地。

據統計,終南山上已有5000多修行人士隱居。需求大了,生活成本也跟著水漲船高。如今,終南山土地租金開始猛漲,山上的一間土坯房都要好幾千租金,條件更好點的房子,起碼要上萬的租金。

對於山上修行的人來說,平時沒有工作和收入,巨額的租金已經讓他們不堪重負了。

而且當地政府也加強了對違規建築的管制力度,政府已經不允許人們在終南山上私自修建房屋了,這對於來終南山上修行的人來說,可謂是巨大的挑戰,已有的房子因為租金高而住不起,想自己搭一個草房又不給審批。所以修行的人在終南山的發展也顯得舉步維艱。

其他地方漲租金一定會招來罵聲一片,終南山漲租金反而贏得一片贊同。

免費便宜的東西難免叫人不珍惜,修行本來就要講究清心寡欲,要是什麼人都能打著「修行」的名號來終南山,終南山也成了是非之地,讓那些虔誠的修行者無所適從。

如今政策一出來,那些本來就內心不堅定的人自然會選擇下山,離開終南山。

「終南山終於又清淨了」。

曾經的終南山,「隱士規格極高」

終南山自古就是隱士們的隱居之地。一來是地理位置好,就在古代長安城附近。方便打探消息,有機會就能回到宦海,或像諸葛孔明一樣,等著有劉備這樣的伯樂過來三顧茅廬。

所以有「終南捷徑」一說,意味「達到名利的捷徑」。抱著這樣目的來終南山的人,也只是為了給自己加一個「隱士」的標籤,顯得卓爾不群,俗世心還重著呢。

拋開政治因素,終南山本身確實是一個極佳的修仙道場,它是佛教、道教的發源地。隱居需要清心寡欲,這樣的宗教環境適合修身養性。此外,這裡也有很多名人隱居過,例如姜子牙、呂洞賓等都曾在這居住過,因此終南山也是具有名人效應的。

2012年2月26日,終南山大峪十裡坪。一名隱士在雪地裡練習「空谷傳音」。

在終南山修行了近20年的本如法師曾這麼評價:「終南山北抵黃河,南依長江,西遙崑崙,東指大海,有王者之氣。祖師大德,多聚於此。在這裡修行的隱士規格都很高,一般都是國師級,出現過智正、靜淵、普安、靜藹、靈裕、虛雲等多位高僧大德。而且終南山有一種『氣場』,能直通人心,在這裡修道易成。正如高鶴年先生在《名山遊訪記》所寫:名山修道,終南為冠。」

在佛教和道教裡,到山中修行需要經過嚴格的程序,道教要在師父身邊待三到十年才能入山,佛教有一種說法——「不破本參不住山」。不像現在隨便什麼人都能上山修行。

2012年5月11日,華山南峰上,一位70多歲隱修了30多年的辛道長走在懸崖峭壁上如履平地。

2012年6月3日,大峪五裡廟,海蓮師傅生活在一個石洞裡,洞下面與河流相通,他白天坐在一旁打坐修行,晚上睡覺則換到更高處。

2011年4月25日,終南山下,道任師傅坐在一條河流裡的木樁上打坐修行。

穿著終南山隱士「外衣」的生意人

自80年代中國放寬宗教政策以來,隱士人數與日俱增。

「20年前終南山上就住著幾百人。但最近幾年人數增長極快」,某道教雜誌創辦者張建峰說,「目前或許有太多人正盲目走進大山。每年都發生各種事故,有人吃了毒蘑菇或被凍死……」冬日終南山氣溫會下降至零下20℃,巖石下可能隱藏著毒蛇,但隨著更多人到來,山頂變得愈加擁擠。

因為人越來越多,構成也越來越複雜,不亞於一個小江湖。

原來的隱士修行奉行少言寡語,遠離塵世紛爭,偶爾有上山遊客好奇打探,隱士們也多是閉門謝客。在山上一呆就是幾十年。

如今的一些隱士來的時日雖短,但馬上成了「隱士」網紅,被城市人奉為精神偶像。從某一方面,也算是「南山捷徑」的成功典範。

39歲的劉景崇曾是佛山某企業總經理,年薪百萬。2013年9月,他放棄了自己一年純利500萬的生意,選擇上終南山隱居修行。

女醫生「如是」和丈夫到終南山租下一處居所,開啟了嚮往已久的田園生活,拍出的照片一派歲月靜好。

很多人看了這些唯美「隱居」照片都覺得觸動了自己壓抑已久的內心,「好想過這樣的生活啊」。

但這種高度的曝光是背離真正「隱士」精神的。換句話說,他們是借用「隱士」之名,拿到了「成名」之實。

這個也沒有什麼問題,畢竟,不過是另一種私人生活方式的選擇,只是終南山本是隱士的修行修仙之地,貴在人傑地靈,如果太多抱有「它心」的人湧入,對那些真心想在此修行的人來說, 不利於形成純淨的修行氣場。

真正的修行的人,他們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領悟生命真諦,住在簡陋的土木或土石房子裡,嚴格遵循著佛道的清規戒律,平日粗茶淡飯,自力更生。

佛教徒嚴格遵守著「過午不食」的戒律。在食物不充足的情況下,常常依靠附近村民或者山下朋友接濟。

他們喜歡清靜,只有碰到投機的人,才會說幾句話。大多時候,他們都是一個人獨處,有些隱士若被人發現行蹤了,甚至會換一個更偏僻,更清靜的地方進行修煉,生怕被別人打擾。他們屬於真正的修道之人。

釋永淨1971年生於福建,1999年出家,據她口述說自己談過戀愛但並沒有結婚。2010年9月從揚州空明寺來到終南山,在一處茅棚中隱修。永淨說她沒有什麼朋友,幾乎不下山,跟外界幾乎不聯繫,也很少說話

高尚的人想當楊過,不高尚的想當尹志平

抱有「終南捷徑」來終南山的人不在少數,說白了,他們就是披著「隱士」外衣的生意人。

在終南山上打著皮具,做著手工,營造「隱士」人設,周末下山賣貨。這裡面不乏一些文人雅客,書畫大師。在城裡作畫叫「凡夫俗子」,在終南山作畫就成了「世外高人」。畫也暢銷起來。

除了這些人,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在塵世裡受了挫折,比如失戀,工作受挫等等,要找一個清淨地方舔舐傷口。還有目的更單純的——減肥,相當於辟穀,反正,很容易就把「隱居」變了味兒。

最讓人不能容忍的是,一些逃犯也流竄到終南山,成了得道高僧。這不是說笑,前幾年媒體在終南山遍訪隱士,找到一位在山裡修行二十年的「大德高隱」,這位隱士一看電視臺,話匣子就打開合不住了。

節目播出後,他女兒尋了過來,父女話還沒說夠,警察就上門了。原來這位隱士二十年前犯下命案,逃到終南山做起了隱士。

直叫人哭笑不得。

2017年,何世平帶領團隊14次深入終南山,走訪了近百位隱士製作的紀錄片《隱士》上映

近些年,由於城市汙染嚴重,不少人們開始嚮往遊玩並探索原生態的旅遊地。終南山又因隱士存在,吸引了不少遊人。而隨之而來的便是專家針對終南山的旅遊開發方案。最終,終南山的環境問題以及隱士們的去留,誰也無法預料。

終南山之所以會成為很多現代人嚮往的地方,在於它和我們大眾保持了一個恰當的距離。

我們已經要在華山頂上越過人頭看日出,黃山頂上排長隊和松樹拍照,難道以後我們還要排著隊在終南山和道士照相嗎?

我們不需要另一個AAAA景區,更不需要一幫烏合之眾湊起來的打卡聖地。把終南山還給那些真正懷揣誠意前來的人,是現代人對中國隱士文化起碼的敬意。

相關焦點

  • 終南山租金大漲,3000多所謂隱士紛紛選下山,終南山終於回歸清淨
    終南山租金大漲,3000多所謂隱士紛紛選下山,終南山終於回歸清淨終南山也是一個非常值得去看的旅遊景點,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卻不經常被提起,終南山這個地方最愛出現的地方,大概就是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裡面了。因為終南山這個地方原本就是一小部分想著避開凡塵進行修行的場地。
  • 終南山千年隱居生活真相 驢友觀光影響隱士修行
    山中清靜的環境利於修行人靜思,張劍峰稱,修行的本身其實是為了更好地入世,終南山的修煉本身是一個過程,在山中修煉完後,隱士們最終還是要回到紅塵中,經過修煉,他們更圓融通透,抵達人生更高境界,只有極少數人會一直在山中,隱士的入世與出世是一個辯證的過程。 終南山作為隱士的天堂,山中修行只是他們生命中的一個過程。
  • 貧道此生清寒,不過在終南山上有套房
    終南山的修行人。圖/比爾·波特「終南山租金猛漲,3000修行人士不堪重負,很多人已經下山回家。」最近,一篇標題為《那個辭職隱居終南山的姑娘,付不起房租又回來了》刷爆了朋友圈。終南山上的修行者,懷揣一顆不為五鬥米折腰的修仙之心,卻被房租逼得重新墮入凡塵......原來,俗世阿堵才是修仙路上要渡的第一大劫。
  • 終南山「隱士」已達5千人,隱世變「鬧市」,真正修行者有幾何?
    隱士文化在中國由來已久,古代士人最開始是因為不滿當時的社會黑暗動蕩,或是不忿於難以獲得統治階級的認可而選擇避世隱居,遠離世俗,他們往往會寄情詩酒山水,隱士文化也由此形成。從古至今,西安南郊的終南山一帶就是隱者的理想棲身場所。一直到現在,隱者也是絡繹不絕。
  • 終南山的萬人隱士:歸隱背後是對工作的逃避,一場大雪就暴露原形
    如果說曾經的終南山是隱者不遇,那如今的終南山便是人頭攢動,他們當中有各色人群,但上萬人卻是因為逃避工作在此上山,一場大雪就暴露原形,而真正的隱士卻能度過寒冬,在艱難處境中安然生活,不抱怨,不急躁,不後悔。
  • 終南山的隱士,和現代人生活有什麼不同
    直至今日,仍有成千上萬的隱士過著隱居的生活,且大部分都隱居在終南山。有為追求清淨的普通人,也有剛畢業的學生,甚至於很多國外的老外。世外桃源的生活,終南山確實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隱居者的生活是十分艱苦的,住在簡陋的磚瓦房內,甚至還有一些隱士居住在茅蓬中,沒有水沒有電,甚至連個像樣的炊具都沒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多網友擔心:能堅持多久?有人認為這是在逃避生活,對社會完全沒有做任何貢獻,也有人支持這種做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也有些人不願意追求功名利祿而歸隱山林,以求得清淨的生活。
  • 終南山隱士:萬人上山的背後是逃避工作,然而一場大雪就原形畢露
    然而,原本寂靜神聖的終南山,卻成為了一個鬧事,甚至成為小丑們的舞臺,以至於這裡的租金都開始飆升。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一、恬靜的終南山終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陝西寶雞眉縣,東可至陝西西安藍田縣,海拔也高達2604米。
  • 終南山「隱士」越來越多,生活十分艱苦,網友擔心:能堅持多久?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屬秦嶺山系,位於秦嶺中段,自古以來就是道家、佛家、鍾馗、壽等文化的發祥聖地,「壽比南山」的典故便由此而來。談到終南山,除了這裡的人文自然景觀,更要說到這裡的「隱士文化」,隱士文化在我國歷史悠久,自古以來仍是眾多隱士選擇隱居的聖地。
  • 終南山有上萬名「隱士」,是真的看破紅塵?當地村民一語道破
    現如今在終南山下,出現了很多「隱士」,這些人都是真正的隱士嗎?當地村民一語道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在現代社會,人們很少提到隱居這個詞彙,畢竟沒有人能夠放棄舒適的空調房,過著沒有網絡和手機的無聊日子。而且隱居生活對於城市人來講,只存在於影視劇中。即便是有過隱居的念頭,也大多是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真正能夠行動起來的人也是寥寥無幾。
  • 終南山「隱士」多達上萬,有多少是在作秀
    古時的隱士,諸如五柳先生之流,歸隱是為了內心的平靜,是放下了外物幹擾的智者;但是現在更多的所謂隱士,則是塑造的高潔人設,他們將隱居之處作為秀場來標榜自身的獨一無二,實在是令人唏噓感慨。一.聞名遐邇的終南山,為何使得假隱士趨之若鶩終南山,這座位於陝西西安,外形秀美、草木葳蕤的山峰不由得讓人想起來了陶淵明先生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第一個關注到秦嶺終南山隱士的人
    提到隱士,大部分人都知道。「隱居在山上的修行人,秦嶺終南山裡面多得很!」而比爾波特,就是第一個關注到中國現代隱士的人,《空谷幽蘭》就是根據他1989年尋訪秦嶺終南山隱士寫成的一本書。比如,終南山中修行的隱士,黃河源頭的兩匹矮馬,屈原李白的陵墓,廣西瑤族的傳說。《禪的行囊》補全了我關於禪宗的知識結構圖。之前,閱讀熊逸《思辨的禪趣》,對於禪宗六祖慧能的故事,已經有了較為全面的理解。這一次,剛好隨著比爾波特的腳步,領略了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傳奇。
  • 萬人隱居「終南山」,辛東方為您講解神秘的世界道教名山
    終南山,一個好熟悉的道教名山,不經意間被世界各地人民記住了。這個從古至今經久不衰的道教名山為何吸引了眾多隱士前來修行,為何世界各地的遊客都前來朝拜,這其中的緣由又有多少人知曉?有一句話說得好:當你做好自己,其他的也就有了。」
  • 為何終南山的道士越來越多?環境太好適合修行?當地人:心懷鬼胎
    導語:為何終南山的道士越來越多?環境太好適合修行?當地人:心懷鬼胎我們都知道每一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屬於自己民族的宗教組織,比如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等等。說到中國的宗教信仰,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佛教,這是由於佛教自傳入中國後得到眾多的扶持發展的非常昌盛。
  • 終南山上的「隱士」為何越來越多?老道士:大多「心中有鬼」
    終南山隱士聖地,川流不息終南山地處秦嶺中段,森林茂密,悠閒僻靜,由於地勢偏僻,很少有人在此定居,正因如此,自古以來,終南山就成為無數想要退隱田園的人們的最佳選擇。如今,這裡已成為隱士愛好者最嚮往的聖地,特別是近年來,城市生活壓力變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逃離城市,而終南山吸引了大批隱士。
  • 終南山雅士隱士戶外飛仙,杵立地響徹雲霄,笑破山河震碎大地
    徐道長對「隱士」也有自己的看法,隱不是躲藏,也不是靠著靜坐及採氣吐納,更不是靠意念修行。如果這樣修行沒意義,學道應該採用道家醫藥來服務眾生,又者就是利用道家文化精神來服務社會;把道家文化運用於生活之中,這才是學道。徐道長對南懷瑾比較熟悉,他說南懷瑾活著的時候寫了一些書,也講了一些佛法,但是「佛法」不是「活法」,當你病了?可以運用道家醫藥祛除,也叫對症下藥!「佛法」不能治病,因為常識不對,猶如故人歸。
  • 終南山第一女隱士:43歲皈依佛門,隱居四十多年,自稱能和佛祖講話
    有一天,終於有了一點空閒的王芝霞和家人去附近的一個寺廟燒香拜佛,在見到金光閃閃、面容慈善的佛像的時候,她心中的被抑制已久的火山終於有了鬆動的痕跡,她開始明白,自己為何會常常在午夜夢回的時候感到難受了。在回到家之後,王芝霞再一次拿出了壓在箱底的佛經。
  • 人人仰慕終南山隱士,真實的秦嶺山居生活到底什麼樣?
    密林深處竟藏著如此秘境 中國自古就有隱逸文化,從陶淵明修籬種菊、歸鋤南山開始,隱士們的山居生活總被人們寄予了某種詩意、美好的想像,令人心嚮往之。 陶淵明歸鋤的「南山」並非今天的秦嶺終南山,但倚靠著帝都長安的秦嶺終南山一帶,自古便是隱士的天堂。
  • 住山10天,我決定離開終南山
    下崗後,麗麗曾嘗試做點小飾品生意。現實生活受挫,加上被父母催婚,麗麗兩年前開始在寺廟做義工,偶爾回家。她希望通過佛法去尋求心靈的安寧。今年年初,疫情突如其來。看著電視裡冷冰冰的死亡數字,麗麗第一次強烈地感受到生命的短暫。她終於下定決心離開原有的一切。
  • 終南山上「隱士」越來越多,老道士道出真相,讓人憤怒不已
    終南山上「隱士」越來越多,老道士道出真相,讓人憤怒不已隨著國家的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過得是越來越好的,蒸蒸日上真的是讓人感嘆,這社會的進步是如此之快,社會的進步在一步一步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方面面聚到周全。
  • 隱士最多的名山都有哪些?大山背後的人
    前一期我們說到了「隱士」這個關鍵詞,很多人認為道士就是隱士,他們遠離世俗,生活在深山之中,其實兩者之間有些不同,道士通常住在道觀,有名的道觀通常在龍虎山、武當山、茅山等等,這些道觀的人流量很大,根本「隱」不起來,而隱士才是脫離世俗的那一群人,那他們住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