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波天線能發出可見光嗎?

2020-12-05 科技領航人

是的,無線電天線可以發出可見光,但可能不會以您所想的方式發出。如果您將足夠的能量注入無線電天線,則可以將其加熱直至其發光並通過熱輻射過程發出可見光。但是,常規無線電天線無法發射攜帶信息的可見光,類似於無線電波的工作方式。但是,還有其他設備可以執行此操作。

如您所知,電磁波以多種不同的頻率出現,從無線電、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到X射線和伽馬射線。螢光棒發出的紅光與Wi-Fi路由器發出的無線電波基本相同。兩者都是電磁波。紅光的頻率比無線電波高得多(該頻率是無線電波每秒完成多少個周期的度量)。因為它們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所以您可能會得出結論,只需提高驅動天線的電路的頻率,就可以使無線電天線發出受控的可見光。

乍看之下這是合理的,但天線材料屬性的實際情況卻受阻。無線電天線通過電路來使電子上下移動,從而使電子的電場也上下波動,這些振蕩電場然後作為電磁波傳播出去。無線電波的頻率等於天線電路中向上和向下電子移動的頻率。

典型的Wi-Fi路由器無線電天線發射的無線電波的頻率為2.4 GHz(每秒24億個周期),對應於12.5釐米的波長。通常,當無線電天線的長度等於無線電波的波長或波長的一半或四分之一時,它會最有效地發射波。因此,Wi-Fi路由器上的天線大約12.5釐米長就不足為奇了。

相比之下,藍光的波長約為470納米。為了讓您更好理解,我打一個比方,它比您體內最小的細胞小一百倍。藍光的波長比Wi-Fi無線電波的波長小30萬倍。即使尺寸大小不匹配,即使我們設法克服了材料問題,普通尺寸的無線電天線也太大了,無法有效地發射可見光。您可能會認為我們可以將天線分解成微天線單元,以匹配可見光的波長,但是這樣的天線必須只有1000個原子長。

製造如此小的天線很困難,但並非不可能。正如我將在本文結尾處討論的那樣,等離子體納米天線的新興領域已經完成了這一任務。即使成功製作出了這麼小的天線,您仍然需要構建一個電子電路,以適當的頻率驅動電子在天線上上下移動。藍光的頻率約為640 THz(每秒640萬億個循環)。電子電路只能驅動最多在數百GHz(每秒幾千億個周期)中振蕩的電流。如果嘗試更高,則電子電路會停止工作,因為電路組件的材料屬性會發生變化。

即使您設法製造出一個足以匹配藍光波長的無線電天線,並設法創建了一種能夠以藍光頻率驅動電子的設備,仍然存在一個主要問題:天線材料的原子結構。對於大波長電子振蕩,天線材料看起來均勻且缺乏明顯的電阻。相反,對於納米級振蕩,電子更有可能撞到原子上,並在有機會以光的形式發射能量之前將其能量損失給原子。電子的有序運動迅速轉移到原子的無序運動。從宏觀上講,我們說當頻率太高時,大多數電能在有機會作為光發射之前就轉換為廢熱。

因此,三個主要障礙是:天線所需的尺寸小,難以找到一種方式來驅動高頻電子,以及高頻電子失去能量加熱的趨勢。可以使用三種不同的方法在某種程度上克服這些障礙:

將電子鎖定在較小的局部原子/分子態,使它們無法充分碰撞到原子中,然後利用它們自然產生的事實來驅動電子振蕩當它們在狀態之間轉換時發生振蕩;通過真空以高速度將電子射過磁鐵;構建納米級,形狀精確的天線,並利用入射光碟機動電子振蕩。

第一種方法正是傳統雷射器的工作方式。

選擇某些電子被鎖定為有用狀態的材料。電子被激發到新狀態,然後被激發回落到其原始狀態。傳統雷射中的電子不是在空間的兩個點之間來回振蕩,而是在兩個原子/分子態之間來回振蕩。這種不同類型的擺動可以使振蕩頻率較高,並有助於防止電子碰撞成原子,從而將其能量損失給熱。

電子與原子碰撞的問題在雷射中仍然是一個問題(科學家稱這種效應為「聲子發射」),但這並不是不可克服的障礙。由於雷射是可見光的受控來源,因此可以使用它們來發送信息,類似於無線電波如何攜帶信息。實際上,光纜包含由雷射產生的承載信息的光束(儘管出於效率考慮,大多數光纖使用紅外光而不是可見光)。雷射還可用於通過自由空間發送攜帶信息的可見光。這種設置稱為光學無線通信。

第二種方法是自由電子雷射器的工作方式。

在這種情況下,電子將以非常高的速度通過真空射出,然後施加一系列磁體以使電子以高頻率來回振蕩,從而發出可見光。設計用來強迫電子以640THz振蕩的自由電子雷射器確實會以受控方式發出藍光。由於自由電子雷射器需要真空室和大功率電子加速器才能起作用,因此自由電子雷射器主要用於實驗室環境。

第三種方法是等離子體納米天線的工作方式。

在所有以受控方式發射可見光的設備中,等離激元納米天線最接近傳統無線電天線。等離子體納米天線是一種具有精確形狀的納米級金屬天線,在其中具有激發的等離子體共振(聚集的電子振蕩)。由於等離子納米天線依賴於在空間中的一個點與另一個點之間來回振蕩的電子,就像傳統的無線電天線一樣,當它們在可見光頻率下工作時,熱損耗仍然是一個主要問題。

由於這個原因,等離激元納米天線仍然是實驗室中的反常事物,並不是可控可見光的實際來源。由於雷射正變得越來越便宜,小巧且可靠,因此實際上並沒有動機去開發等離子納米天線來發射攜帶信息的可見光。此外,由於電子電路不能以光頻率運行,因此無法通過將等離子納米天線掛接到電子電路上來激發它們。

請注意,還有許多其他方法可以創建可見光,如白熾燈泡、螢光燈泡、氣體放電管、化學反應;但是這些方式都無法以受控方式產生可見光(即相干可見光),從而可以像在無線電波中一樣在光波上承載大量信息。

總而言之,如果您想使無線電天線發出可見光,請對其進行加熱。如果您希望傳統天線以可控的方式發射可見光,以便您可以傳輸信息,那麼您就不走運了。幸運的是,還有其他一些可以使用可見光傳輸信息的設備,其中最實用的是雷射。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們監聽的宇宙電磁波是無線電波嗎?
    本文是基於回答一位網友的問題,原題為:宇宙天體傳來的電磁波會是無線電波嗎?這位朋友似乎沒有弄懂電磁波與無線電的關係,所以問題不準確。電磁波不僅僅是無線電波,電磁波本身就包含無線電波。但人們習慣把可見光才稱為「光」,而「光」是有可見光和不可見光的。無線電波就是電磁波裡面頻率最低,波長最長的那個波段的光,是不可見光。因此,太陽每時每刻都在向太空發射著電磁波,這其中就有無線電波。
  • 納米天線:能讓光子成群移動,首次實現了可見光波段內通訊
    打開APP 納米天線:能讓光子成群移動,首次實現了可見光波段內通訊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9-29 16:37:49
  • 來自宇宙的神秘無線電波,會是外星人傳遞的信息嗎?
    然而這些電磁波信號真的是外星人向地球發射的交流信息嗎?其實,這些並沒有上述書籍宣傳的那麼玄乎。星體輻射電磁波信號在宇宙是很普遍的事情,脈衝星就能輻射出周期性的電磁波信號,甚至其他的一些星體也會輻射出快速,無法重複的電磁波信號。最近,科學家又接收到這樣一組信號。
  • 美民眾竟懷疑口罩鼻梁條是5G天線,目的是控制無線電波使人患癌
    目前美國確診已經超過376.8萬,死亡更是超過14萬,但是一些美國民眾對戴口罩仍持牴觸態度,有的人竟然懷疑口罩上的鼻梁條是5G天線,並被認為用來通過無線電波控制人們,而這完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美國媒體不得不上線科普。
  • 科學家多次接收到重複的無線電波信號,會是外星文明發出的嗎?
    當人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一個重要的疑問出現了,那就是外星文明存在嗎?雖然人類是一個非常自豪的民族,但是我們還沒有自大到,認為宇宙只有人類這一個文明。如果這樣認為,那人類跟井底這蛙有何區別。正是由於人類是智慧的文明,所以當我們真正認知到宇宙的浩瀚之後,對外星文明的存在已經不再懷疑。
  • 天線高度對無線電波傳輸距離的影響 無線對講信號覆蓋系統應用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再無線對講機信號覆蓋系統裡的天線,無論是那種無線對講信號覆蓋系統都可以看到天線的影子,比如軌道交通無線對講信號覆蓋,商場樓宇無線對講信號覆蓋,機場港口軌無線對講信號覆蓋, 公共安全軌無線對講信號覆蓋, 酒店景區無線對講信號覆蓋, 隧道管廊無線對講信號覆蓋基本都能用到天線
  • 光波的奧秘:關於可見光和不可見光
    從攜帶你最愛歌曲的無線電波,到醫生用來觀察人身體內部的X光線,還有可用來加熱食物的微波。為了能夠理解它們是如何被叫做光的,我們需要知道一些關於什麼是光的問題。光就是電磁輻射,它既具有波的性質又具有粒子的性質。光波和海浪有些相似。波浪本身有大小之分,波浪就是一波一波衝上海岸,而且波浪只有在偶爾才會翻滾。波浪的大小叫作波長,波浪多久重複一次叫做波的頻率。
  • 無線電波傳輸技術_無線電波傳輸基本概念
    無線電技術中使用的這一段電磁波稱為無線電波。   無線電波傳輸基本概念   理論分析和實驗都表明無線電波是橫波,即電場和磁場的方向都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而且電場強度與磁場強度的方向也總是相互垂直的。   無線電波在空間傳播時,必然要受到大氣層的影響,尤其以電離層的影響最為顯著。
  • WiFi信號可以穿牆而可見光卻不能—是真的嗎?
    我們知道WiFi信號屬於微波的一種,與無線電波、可見光、X射線及γ射線都統稱為電磁波。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明什麼是電磁波及電磁波的性質,再逐個分解wifi信號與可見光都有哪些區別,從而確定命題的真偽。 一、電磁波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電磁波是能量的一種,凡是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釋出電磁波。
  • 麻省理工學院:天文學家發現無線電波的規律節拍,但來源不明
    由麻省理工學院及CHIME天文團體的一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重複的規律節拍,它是由距我們5億光年的銀河系外一個未知來源發出的快速無線電脈衝的節奏。該模式以一個嘈雜的4天的窗口開始,在該窗口中,源發出隨機的無線電波突發,然後是12天的無線電靜默期。天文學家觀察到,這種為期16天的快速射電爆發模式在500天的觀察中一直反覆出現。麻省理工學院天體物理與空間研究所物理教授、清井清(Kiyoshi Masui)說:「我們現在報告的這個快速無線電脈衝串就像發條一樣。」
  • 在路由器天線上綁電池真的能增強Wi-Fi信號嗎?
    最近這一段時間,抖音上面到處流傳著路由器天線上面綁個電池能夠增強WiFi信號,那麼這種說法究竟靠譜不靠譜呢?我們來通過專業的角度,好好討論一下,給天線上面綁個電池到底能不能增強信號。
  • 在路由器天線上綁電池真的能增強Wi-Fi信號嗎?
    最近這一段時間,抖音上面到處流傳著路由器天線上面綁個電池能夠增強WiFi信號,那麼這種說法究竟靠譜不靠譜呢?我們來通過專業的角度,好好討論一下,給天線上面綁個電池到底能不能增強信號。用過收音機的都知道,收音機的天線指向一個合適的方向後,才能聽到比較清晰的聲音,否則會產生非常大的電流聲甚至完全聽不到聲音。這是因為天線沒有完全接收到所傳遞的信息。電腦或者手機通過WiFi上網和收音機也一樣,只有當手機天線接收的WiFi信號很強,同時路由器到網絡之間的連接非常的暢通,有著很高的速率和帶寬的時候,這時候的上網體驗才是最好的。
  • 天線測試方法介紹
    關於近場和遠場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8/403689.htm無線電波應該稱作電磁波或者簡稱為EM波,因為無線電波包含電場和磁場。來自發射器、經由天線發出的信號會產生電磁場,天線是信號到自由空間的轉換器和接口。因此,電磁場的特性變化取決於與天線的距離。
  • 無線電波的傳播方式是怎樣的
    無線電波的傳播方式對於自由空間,在自由空間中由於沒有阻擋,電波傳播只有直射,不存在其他現象。   而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傳播環境,由於地面存在各種各樣的物體,使得電波的傳播有直射、反射、繞射(衍射)等,另外對於室內或列車內的用戶,還有一部分信號來源於無線電波對建築的穿透。
  • 自製無線電波發射器
    自製無線電波發射器         這個發射器組裝起來大概用了10分鐘
  • 冷知識:Wi-Fi最遠能傳輸41萬米
    01.Wi-Fi使用無線電波如果你還記得初高中物理知識,你應該沒有忘記無線電波是電磁輻射的一種,而電磁輻射包括從伽瑪射線到可見光到無線電波等:①筆記本、平板電腦使用無線適配器將數據轉換成無線電波並使用天線發送該信號。
  • 天文學家探測到了一種起源不明有規律性節奏的無線電波
    快速射電暴,也被稱為FRB,是一種短促而強烈的無線電波閃爍,被認為是小型、遙遠、密度極高物體的產物。對天體物理學家來說,究竟是什麼產生了快速射電暴,是一個謎。通常情況下,一個FRB只持續幾毫秒,但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它們可以超越整個星系。科學家說,在大多數情況下,FRB是一次性的短暫閃爍,然後完全消失。
  • 戴口罩被美國妖魔化,口罩含5G天線,無線電波控制民眾致民眾腦癌
    美國高等可謂是世界第一,但是這民眾的基本常識有待提高,這不一個口罩也能被美國民眾妖魔化:普通口罩的鼻梁條妖魔成5G天線,可以通過鼻梁條接受無線電波,然後控制民眾,最終還可以導致戴口罩民眾大腦患癌。
  • 天線產生電磁場的原理解析
    來自發射器、經由天線發出的信號會產生電磁場,天線是信號到自由空間的轉換器和接口。轉發後的信號被調製為正弦波,電壓呈極性變化,因此在天線的各元件間生成了電場,極性每半個周期變換一次。天線元件的電流產生磁場,方向每半個周期變換一次。電磁場互為直角正交。 圍繞著半波偶極子的電磁場包括一個電場和一個磁場,電磁場均為球形且互成直角(如圖2所示)。天線旁邊的磁場呈球形或弧形,特別是距離天線近的磁場。這些電磁場從天線向外發出,越向外越不明顯,特性也逐漸趨向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