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蘇都市網
近年來,前置消費的理念已深度滲透日常生活,信用卡也成為了銀行業零售轉型的著力點,如何找到用戶、精準把握用戶需求並予以滿足,成為信用卡業務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因此,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主動擁抱信息技術,藉助科技企業的大數據分析及應用能力,可以進一步了解用戶,適應用戶行為模式變化,並提供更精準的服務。「金融+科技」的合作模式屢見不鮮。
作為金融與科技融合的代表企業之一,港股上市公司51信用卡(2051.HK)近期從旗下「51信用卡管家」平臺內調查取樣了千萬級用戶,發布了《2018年度在線信用卡消費報告》,為我們還原了信用卡用戶畫像和在線信用卡消費市場特徵。
報告顯示,隨著信用卡產業的逐漸滲透,信用卡用戶趨向年輕化。2018年,用戶的授信額度集中在3萬以下,佔比達77.1%。其中,額度小於1萬的用戶佔比達43.9%;而在男女持卡比例上,男性以73.8%的高佔比勝出,人均授信額度略高於女性。
同時,上海、北京、山東成為全國人均持卡數及人均消費金額排行榜的前三。上海人均持卡3.4張,約是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全國人均持卡數的7.2倍。北京、山東的人均持卡數均已超過或達到3張,與發達國家媲美。
在刷卡類目中,購物消費依然是信用卡刷卡的重頭,佔比達35%,超過家居生活、吃喝玩樂、旅遊出行的總和。但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人們在家居生活消費佔比較去年有了大幅提升,為家庭買單的消費意願增強。
據此,51信用卡管家在用戶趨向年輕化、用卡類目變化等大背景下,以獨立研發的「費馬」全生命周期營銷解決方案為技術支撐,實施全新的精準營銷項目,上線了信用卡權益分類推薦項目。根據2018年的辦卡推薦情況來看,在眾多的權益卡片中,建行龍卡全球支付卡是最受歡迎的境外消費信用卡,民生女人花卡則是女性專屬卡片的贏家。
據51信用卡CTO郭威介紹,這一套大數據營銷解決方案可以憑藉技術的力量,儘可能準確預測用戶的全生命周期的需求,實現用戶金融需求的深度挖掘,並提供從原點到全生命周期的全鏈路營銷方案。在第一階段,「費馬」主要圍繞渠道投放進行用戶的首次轉化。依託大數據技術展開渠道價值量化和精準實時調控,並通過渠道追蹤、意圖識別、實時計算等步驟,幫助完成用戶的首次轉化;在用戶完成註冊激活過程中,採用自研渠道追蹤、意圖識別引擎對用戶進行首次轉化優化,在註冊激活後,仰仗短文本挖掘、用戶行為挖掘等51信用卡獨有的人工智慧技術,充分挖掘用戶特徵,描繪用戶畫像,進而實現智能觸達和精準營銷,完成用戶全生命周期價值的挖掘。
截至目前,該營銷方案已實際應用於合作銀行,幫助該銀行發卡量從此前3年累計10萬張提高到了單年28萬張。同時,該方案也成為了51信用卡金融科技價值輸出的核心能力之一。
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在中國光大銀行董事長李曉鵬看來,未來的數據流、信息流是未來銀行的生命線。「銀行與科技前沿緊密結合,能夠不斷提高銀行服務和產品的覆蓋率、使用率和滲透率,進而滿足金融消費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