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9 日下午,廣東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副廳長鍾友國率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處 3 名相關負責人赴深圳市光明區調研消防安全建設工作。深圳市,光明區兩級應急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隨同前往,參觀光明區消防安全文化小鎮—慧通消防安全綜合教育基地(下稱慧通消安基地),了解其運營情況和工作亮點。
▲調研隊伍一行參觀慧通消安基地 林凱 攝
據悉,慧通消安基地於 2017 年 9 月建成即免費對外開放,集消防安全科普和應急救援培訓等實用功能於一體,特色鮮明,迄今已服務市民逾 10 萬人次。2020 年安全生產月期間,慧通消安基地通過了嚴格考察、評估和選取環節,獲深圳市級安全教育基地暨學習強安線下體驗館(一級)資質,成為光明區首家獲此殊榮的單位,也成為民間專業機構自發投身支持區域建設社會安全治理服務體系的生動案例。
▲慧通消安基地室外體驗區的卡通元素消防造型
調研隊伍一行對慧通消安基地充分發揮社會資本作用專注消防安全事業、堅守公益宣教初心,以及取得的良好社會效應均給予了高度肯定。鍾友國表示,民間專業力量的匯入切實促進了基層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從源頭減輕了政府在減災防災救災工作上的壓力,對貫徹落實《廣東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計劃》意義重大。政府將全力創造條件,為自發投身公共安全事業建設的民營企業解憂護航。
▲慧通消安基地外觀
消防安全特色文化基地在光明落地 讓市民免費、輕鬆學 " 急救 "
慧通消安基地位於馬田下石家社區南環大道路邊,佔地逾 2000 平方米,由室外、室內體驗區兩部分組成。深晚記者在現場看見,室外體驗區構築了大量色彩明豔、形象活潑的卡通元素消防造型,市民可在此學習消防救災歷史知識,小朋友還能在此 " 真槍 " 上陣,在專業人員指引下操作用水槍滅 " 火 "。室內體驗區則側重消防應急技能培訓和 AR、VR 模擬體驗等科教功能,包括火災還原警示、消防隱患排查、防火材料對比、消防控制中心、消防系統原理演示、水系統、消防運維管理平臺、家庭防火、消防標識認知、模擬火場逃生等多個模塊,並配備專業講解員。市民可邊遊戲邊學習面對火災如何逃生急救、如何正確選取使用滅火設備等,還可通過模型直觀了解消防監測警報系統的啟動原理和運作過程等。
▲室內體驗區的教學模塊
▲基地內的沉浸式火災模擬消防設施聯動演示系統
" 只要有市民預約,基地年三十晚上也開,一直免費!" 基地負責人慧通應急控股集團董事長戴求軍說。他告訴深晚記者,自己 40 多年前因一場不慎引發的火災險些喪命,故對消防應急有深刻認識,之所以自發投資建設慧通消安基地,並執著鑽研消防應急公益宣教事業,就是堅信提高公眾消防安全素養能從源頭避免火災事故發生。實際上,基地自建成開放以來,承接過大量學校和社區工作站的參觀培訓業務,因群眾反響頗佳,吸引了多個省、市、區應急管理部門及相關業務單位前來交流取經,因社會效應良好,得到光明區委區政府高度肯定,逐漸成為區域的特色文化景點之一。因此,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曾短期關閉,其餘時間,只要有人來參觀,基地就開放。
▲基地對企業專兼職義務消防員進行原地著裝培訓
▲對光明區消防救援大隊專職消防員進行培訓
據統計,近 3 年來,慧通消安基地共舉辦安全專業技能培訓 168 場,包括專職消防單位、兼職消防隊伍、社區綜合治理部門人員在內,約 11515 人從中受益。基地還積極運用資源,在國家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119 消防宣傳月、警營開放日等安全主題活動節點,舉辦安全大宣傳、大培訓、大演練、大練兵等活動 7156 場,服務市民逾 10 萬人次。與此同時,該基地以自主研發設備和專業資質人員為基層部門和企業提供安全專項整治技術服務,排查、消除消防安全隱患,完成近百個安全重點單位的消防安全形勢評估。
▲基地入選深圳市公安局第十三屆警營開放日分會場
▲中小學校師生家長來基地參觀培訓
2018 年,經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牌,廣東省慧通消安消防職業培訓學校獲國家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成為全市首家民間力量自主籌建、自營、且擁有國家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的消防安全教育場館。2019 年 11 月,慧通消安基地被深圳市消防安全委員會授予 " 市級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 和 " 熱心消防公益事業先進集體 " 榮譽稱號。
▲教官演示水帶拋接
多年市場考察和從業經歷讓戴求軍意識到,當前國內基層應急管理人才稀缺,已有從業者專業技能素養還不過硬。他表示,慧通消安基地正在依託 " 四中心一平臺 " 模式加強基層安全應急隊伍能力建設;助力各方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提升全民安全意識及自防互救能力;推進消防安全治理體系信息化,致力以光明區為起點,探索構建 " 區 - 街道 - 社區 " 三級安全教育基地網絡,實現防災減災救災全鏈條產業化運營,為市民解鎖一種全新的社會公共安全治理模式。
▲調研隊伍一行參觀基地消防運維管理平臺
民企助力社會安全治理 政府將全力為其解憂
參觀該基地消防運維管理平臺時,得知慧通消安基地運用該平臺為光明區 23 家基層單位免費監測消防隱患已久,鍾友國建議基地結合《廣東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計劃》的具體要求,通過聯網大數據完善全域感知系統,實現平臺前端數據採集更精準、風險預判更及時,監測更到位。聽取專業人員講解基地自主研發的家用火災安全系統和智慧家庭消防應急寶裝備時,鍾友國表示,這一點做得很接地氣、很實用!推動安全教育進家庭是第一步,每個人都樹立安全意識,社會才能穩定良好地發展。
▲調研隊伍一行了解基地自主智慧財產權設備 林凱 攝
他指出,民營企業專注為社會提供安全服務,為政府分擔壓力,其社會責任感和科教現實意義都值得肯定。對其發展,政府將做好紅娘牽線搭橋,同時希望企業有前瞻性,在發展中多與其他專業機構學習交流,不斷提高自身軟、硬實力,力爭引領行業,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慧通消安基地舉辦 2020 年光明區首屆 " 消防安全公益文化節 "
在座談交流環節,深圳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楊金山對慧通消安基地的規模和專業性給予高度肯定,認可其助力光明區在應急管理領域銳意創新的積極性。光明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李璽亦表示,慧通消安基地的建設理念與區委區政府一直非常關注的安全管理工作不謀而合。後續,市、區應急管理部門將密切關注基地的發展,為其提供更多資源連結,切實幫其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困難,助其更好地服務群眾。
▲基地消防安全責任人首期培訓班成員合影
深圳晚報記者 劉雲惠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