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日本軍國主義瘋狂「一億玉碎」的流產,乃是一件大好事

2021-01-07 七彩論世

日本「一億玉碎」計劃如果真正的實施,對日本對我國對東亞都不是好事情。這個計劃的流產,也是一件好事情!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形容人寧願保持高尚的節氣去死,也不願屈辱活著。可是,二戰時候日本軍部的「一億玉碎」計劃,是走投無路的自殺性反擊,也仿佛如現代中東世界恐怖組織「人肉炸彈」的「自殺性爆炸事件」,以消滅自己的方式來消滅敵人。

這「一億玉碎」計劃,不是人的節氣,是日本軍國主義是瘋狂與殘忍,為著自己軍事侵略的野心,視自己國民生民如草芥,實足地反人類!

現在,先看看二戰時候日本政府「一億玉碎」計劃實施的背景:

背景

在二戰末期,日軍可謂是被盟軍打得窮途末路。在1943年5月,美軍發起了太平洋戰爭的阿圖島戰役,藉此想收復阿留申群島。日軍與美軍交戰十八天之後,駐守阿留申群島的日軍死傷慘重,共有2600多人在戰役中死亡。

當時,日本軍部也看到在戰爭中失敗是一錘定音,敗局已定。但是,為了讓自己輸得有一點面子,也為了讓盟軍遭受巨大損失,以獲得議和的地位與條件,就創造性提出了「玉碎」計劃,仿佛就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讓輸得有節氣!

「一億玉碎」計劃的內容

於是,1945年初日本軍部制定了「本土決戰」計劃,提出了「一億玉碎」計劃。具體來說,就是計劃在日本的本土與盟軍展開陸地上決戰,那怕以犧牲全體國民的生命為代繳,也要守住國土。如阿南惟幾的《告全軍將士書》中,明確提出了「一億玉碎」的內容:

「一億國民總玉碎,彈草如泥,匍匐山野,確信神州不滅,皇國永存」

當時日本一共有8000多萬人口,接近「一億」,這也是日本軍部「一億玉碎」口號命名的由來。

人人都知道「生命誠可貴」,可是在這個口號中,日本軍部居然視國民的性命如山間的草芥。無論是老人與婦女,都要拿起武器與登陸的美國軍隊抵抗,即使「玉碎」了,犧牲了、死亡了,也要讓日本國土「神州」不滅與天皇的「皇國」永存。

可以看到,日本法西斯行為是反人類的,非常殘忍。日本天皇也是為了自己利益著想,對如神明一樣敬仰自己的日本民眾也是毫無憐憫之心。

當時,日本軍部是計劃在國內準備好了手雷等大量具有殺傷性的武器,讓日本國民包括老人與婦女每人的手中都暗中持有。只要美軍登陸,國民持有的武器都會爆炸,美軍被擊中死亡,日本國民自己也死亡,就如同現在中東地區層出不窮出現的「自殺性」爆炸性事件與俄羅斯車臣的「黑寡婦」事件一樣。

從二戰時候戰敗的日軍切腹自殺事件可以看到,日本國民卻被軍國主義思想洗腦過深,對天皇是完全效忠,自然也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履行日本軍部反人類的「一億玉碎」計劃。在「一億玉碎」下,日本的少女都被動員起來,隨時為天皇與日本皇國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當時日本還真的組建了很多「童子軍」,他們個頭甚至還沒槍高就被日本派去了戰場。

可是,在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就避免了這一種全部日本國民「自殺性」爆炸事件的出現,日本這才放棄了「一億玉碎」計劃。

我們想想,如果當時「一億玉碎」實施之後,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呢?

可能日本真的被「玉碎」

我們要看到,二戰之後,無論「一億玉碎」計劃是否實施,日本的失敗也是鐵板板的事實了。如果日本人真的這麼鋼鐵,直到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也是堅決實施「一億玉碎」計劃,即使每一個日本人都與登陸的盟軍同歸於盡,怎麼也抵抗不了人數眾多、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到那時美軍航空母艦、飛機、大炮在日本國土一起上,日本都要戰敗。最終,「一億玉碎」也真的使日本這個國家真的瓦碎了,不復存在。

這樣,釣魚島問題也就沒有了,也就沒有現在日本右翼分子的囂張,臺灣也沒有這麼多「精日」派存在,也沒有「哈日」派存在。

可能讓蘇聯佔領東北亞,對我國不利

我們也要看到,蘇聯出兵東北之後,立即把號稱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給消滅了。如果日本真的實施「一億玉碎」計劃,在日本殖民地朝鮮半島上對蘇軍負隅抵抗,說不定連朝鮮半島都輸給了蘇聯紅軍。這樣一來,朝鮮半島也成了蘇聯的地盤,也沒有韓國的存在。

少了韓國作為中國與蘇聯的緩衝地帶,對我國國防戰略也是不利的。這樣一來,東北與朝鮮半島也是美蘇冷戰的前線,美國為了保持自己在亞太地區的利益,可能會加大力度扶持臺灣,就會把中國走出太平洋的島嶼如衝繩島等都對華封鎖,我國走出太平洋也是非常困難,對我國國際戰略也是非常不利的。

對東亞局勢也不利

日本天皇如果真的堅決不投降,真的軍國主義如此狂熱,也差不多一億國民都要為天皇「玉碎」,最後就是美國在日本投放也不是廣島與長崎兩顆原子彈,這樣一來日本更多城市會遭受核爆炸與核輻射,變為了廢墟與無人區……

這樣一來,日本變成了核戰爭廢墟,非常不適合人類生存,美國失去了日本在亞洲重要的軍事基地與盟友,也會加大對臺灣的扶持,這對我國也不是好事情。而且,日本的核汙染,可能會隨著空氣的流動影響到東亞一帶,包括我國境內,對我國都不是好事情。

綜上所述,日本「一億玉碎」計劃的實施,對於日本天皇、日本天皇、對東亞都不是好事情。所以,「一億玉碎」計劃的流產,是一件萬幸大吉的事情!

相關焦點

  • 二戰末期,日本人發明了一種東西,葬送了無數日軍飛行員
    在世界各個國家中,要說「盲從性」,日本人如果排第二,那肯定沒有人能排第一。 看看二戰吧,日本人一旦被「愛國熱情」鼓譟起來,各種匪夷所思的怪事都會出現。
  • 神風特攻隊:日本法西斯泯滅人性的最後一搏,軍國主義的最後瘋狂
    這個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這種行為無疑是對二戰日本瘋狂的軍國主義行為進行洗白和宣傳,是對戰後國際秩序的悍然挑釁,聯合國方面自然拒絕了日本人的這一提案。眾所眾知,太平洋戰爭進行到末期時,日本法西斯敗局已定,為了遲滯美軍的進攻步伐,瘋狂的軍國主義分子們想出了將飛機變成炸彈轟炸美軍艦艇的辦法,造成了日軍飛行員和美軍的大量傷亡,可以算是最早的「恐怖主義」。
  • 二戰日本有多瘋狂?15歲以上孩子都要當兵,窮到一家5口蓋一床被
    近代日本一直就是以一個賭徒形象展示給世人,在二戰之前他們相繼在甲午、日俄和一戰中以小博大,取得勝利。但是到了二戰之後他們的好運卻也到頭了,在二戰開始之後胃口膨脹的日本並不滿足於朝鮮、東北和關內等東亞地區的版圖。
  • 他殺掉了幾十萬日本人,還拒絕向日本道歉:我每晚都睡得很香
    1945年8月6日,人類戰爭史上首次投放的原子彈「小男孩」在日本廣島爆炸。據估算,當時約有七萬人直接死於「小男孩」的爆炸,大約同等數量的人受傷。隨後再有大量的人死於核子塵埃放射引起的癌症。有懷孕的母親亦因為放射而出現流產,部分初生嬰兒發育畸形。
  • 二戰日本投降前,還有多少兵力?真實數據讓美國動用原子彈
    ,局勢開始出現了變化,太平洋戰場的開闢,讓日本無暇顧及亞洲戰場,這為不少國家減輕了壓力。真實數據非常震撼,因為日本為了防止美軍登島,提出了「一億玉碎計劃」,降低了參軍服役的年齡,呼籲本國的男女踴躍參與到保衛領土安全的作戰計劃中。
  • 軍國主義狂熱的年代,這些日本人選擇說「不」!
    全方位的洗腦教育,動輒入獄的暴力脅迫,使得全體日本人對戰爭、天皇、國家極端狂熱,產生了大亞細亞主義與玉碎思想。例如塞班島戰役失敗後,不僅軍人們成批成批的自殺,當地的平民也有上千人跳崖自殺。 但是,在那個軍國主義極端狂熱的年代,也有一些日本人堅守住了自己正常的人性。他們在高壓的狀態下,勇敢的向軍國主義說「不」!
  • 二戰時最讓日本感到羞恥的兩件事:一件眾所周知,另一件從來不提
    對於這一點,我們看一看二戰時期日本的表現就知道了。 作為二戰的罪魁禍首之一,日本對全人類都犯下了滔天大罪。尤其是日軍在中國的侵略行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俗話說,天道好輪迴,所有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日本就是這樣,戰爭的勝利最終屬於正義的一方。日本的失敗是必然的事情。
  • 日本伏龍特攻隊了解一下
    二十世紀曾爆發過兩次世界大戰,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和慘烈程度都是史無前例的,在這場混戰中,日本的瘋狂程度不亞於其盟友納粹德國。為了順利實施對外擴張的作戰計劃,日本在二戰後期對美國珍珠港軍事基地發起了突然襲擊,太平洋戰爭由此拉開帷幕。雖然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佔據了優勢,但在英美同盟軍隊調整戰術後,戰爭資源耗盡的日軍很快就進入了被動防禦階段。
  • 二戰中他殺了14萬日本人,日本人要求他道歉,他只回應1句話!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者入侵我國,我國為了反抗這些侵略者,做出了非常大的犧牲,這場戰爭導致了我國3000多萬人民的犧牲,如此巨大的代價才換來了和平,才把日本侵略者趕了出去!可是日本侵略者卻從沒有向我們國家道歉,拒絕向我們國家認錯,不承認歷史,反而美化和篡改歷史。二戰中他殺了14萬日本人,日本人要求他道歉,他只回應1句話!
  • 二戰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難道不是兩顆原子彈?
    可是美軍卻忘了他們所面對的國家是日本,這個國家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非常敢抬槓,而且不怕死,只要沒到最後一刻那就絕對不可能投降,儘管日本在那個時候已經掏空了所有的資源去投入戰爭,但是他們依舊不想投降,而且還在全國範圍內徵兵準備實行「本土決戰、一億玉碎」這讓美軍也感到十分有壓力,在經過了一番商議之後決定,使用最新武器原子彈轟炸日本,避免造成盟軍死傷更多的戰士。
  • 二戰美國為何不將核彈扔向東京?而選廣島長崎,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文/紀布話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末期,美國人對日本的本土投擲了兩枚名為「小男孩」,「胖子」的原子彈,致使日本兩座大城市廣島與長崎頃刻間被夷為了平地。直接間接地造成了超過30萬的日本人死亡與失蹤。正是因為有了美國人的這兩顆原子彈,其令人咋舌的毀滅性與威脅,直接迫使早已瘋狂的小日本放棄了抵抗,促進了二戰的提前結束。眾所周知,原子彈所造成的破壞力與威懾力如此巨大,那麼,在當時美國人為何不選擇直接將投擲點設為日本首都東京呢?
  • 日本二戰後最忌憚四個國家:中國不在其中,第一讓你意想不到
    二戰之後的日本限於投降的條件,因此一直沒有大規模的發展自身的海陸空三軍,不過日本的野心卻是怎麼樣也藏不住的,為了能夠發展本身的軍事實力,日本成立了自衛隊,並且每年都往自衛隊中投入很多的資金,以此研發和發展高科技的軍事裝備。
  • 麥克阿瑟打敗日本,統治日本,羞辱天皇,為何他走時百萬人送行
    聽說這一消息後,日本老百姓自發地聚集到了麥克阿瑟府邸到機場的路上。根據《朝日新聞》報導,參與送別麥克阿瑟的民眾高達百萬。人們瘋狂地呼喊著「大元帥」,哭聲喊聲混成一片,場面一度十分壯觀。 二戰中,麥克阿瑟作為遠東戰場美軍司令,曾先後指揮了太平洋上的多場慘烈島戰,對日本軍隊造成了巨大的殺傷。而在日本投降之後,麥克阿瑟又以徵服者的姿態進入了日本,一度掌權長達7年。
  • 當日軍四處侵略忙於二戰時,日本國內民眾態度怎樣?他們在做什麼
    當然群體中永遠都會有不同看法的人,哪怕在日本吃到大量紅利的前期,也有厭倦戰爭和死亡的國民;到了戰事不利的後期,厭戰者比重更是有所上升,但主流仍然是「一億玉碎」的想法。「舉國好戰」的源頭日本舉國上下對戰爭的狂熱, 至少需要追溯到明治維新。
  • 二戰時原子彈為何沒炸東京,美軍:若他死了,我們會多死幾百萬人
    1二戰末期,軸心國集團已經日薄西山,德國戰敗已成事實,同樣是軸心國的日本,在德國淪陷後也是束手無策。美國雖然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了無數的勝利,但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慘痛的。僅僅為了攻佔塞班島等三個島嶼,就損失了12萬士兵,這對美國國家和家庭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
  • 日軍投降前,美國為何用原子彈轟炸平民而不是日本軍營?原因簡單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侵華日軍在整個中國戰場犯下了滔天罪行,以至於日軍日益驕縱起來,最後居然突襲珍珠港,惹火了美國。最終美軍在日本本土扔下了兩顆原子彈,裕仁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那麼可能會有很多朋友問,為何美國不用原子彈直接轟炸日軍軍營,而是要轟炸平民為主的廣島和長崎呢?
  • 二戰末期準備與盟軍同歸於盡的日本人,是如何被裕仁天皇勸降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廣播投降詔書的日子。即便是這天,日本國民依然在準備著「一億玉碎」,他們擦拭著自己的刀具,隨時準備在保衛祖國的戰爭中犧牲。然而就在聽到天皇的名為「終戰」實為「投降」的詔書後,他們中大多就像沒事人一樣該幹嘛就幹嘛去了,最多就是哭一哭,因此自殺士兵比較多,大多數日本人還是情緒穩定接受了戰敗。
  • 二戰時期美國為什麼會選廣島投放原子彈?
    日本軍國主義給亞洲國家帶來巨大災難的同時,也讓本國老百姓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在挨了兩顆原子彈以後,日本天皇只得乖乖宣布投降。那些準備與美軍抵抗到底的日本兵,頓時作鳥獸散。 日本人應該感謝原子彈才是。 在美日決戰最後關頭,日本雖大勢已去,外島盡失,本土被美機炸得一塌糊塗。但日軍兵力還有兩三百萬(一說還有兩千萬),尤其還有一億國民,都跟瘋了似的,高喊「決戰本土,一億玉碎!」 面對此情此景,來自文明國度的美軍嚇傻了,這還叫人類嗎?簡直就是瘋狂的狼群。對日本瘋狼來說,任何警告、轟炸、掃射,全沒用!
  • 二戰日本被逼到絕路上時為何出現了全國瘋狂挖松樹根的狂潮?
    日軍進入我國東北之後,大肆掠奪東北的各種自然資源,給東北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日本人進入東北很可能想獲得資源,以戰養戰。在二戰後期,日本國內的資源已經維持不了這支法西斯軍隊,連年的戰爭讓日本陷入困境,很多日本民眾也想結束這場戰爭,但是當時民眾深受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他們效忠天皇,極其愚昧。當時日本國內掀起了挖松樹根的風潮,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二戰期間,日本女人比男人還瘋狂,沒參加戰爭,卻是間接參與者
    二戰期間,日本女人比男人還瘋狂,沒參加戰爭,卻是間接參與者 戰爭永遠是人類一個抹不去的痛楚,因為在戰爭期間,太多的人死於戰場中,而男人通常在外打仗,女人便留守在家,因此我們也希望在戰爭期間,女人應該遠離戰爭,但面對那些毫無人性的侵略,女人也不能被置之事外,甚至她們多成為戰爭的犧牲品,日本在二戰侵華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