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億玉碎」計劃如果真正的實施,對日本對我國對東亞都不是好事情。這個計劃的流產,也是一件好事情!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形容人寧願保持高尚的節氣去死,也不願屈辱活著。可是,二戰時候日本軍部的「一億玉碎」計劃,是走投無路的自殺性反擊,也仿佛如現代中東世界恐怖組織「人肉炸彈」的「自殺性爆炸事件」,以消滅自己的方式來消滅敵人。
這「一億玉碎」計劃,不是人的節氣,是日本軍國主義是瘋狂與殘忍,為著自己軍事侵略的野心,視自己國民生民如草芥,實足地反人類!
現在,先看看二戰時候日本政府「一億玉碎」計劃實施的背景:
背景
在二戰末期,日軍可謂是被盟軍打得窮途末路。在1943年5月,美軍發起了太平洋戰爭的阿圖島戰役,藉此想收復阿留申群島。日軍與美軍交戰十八天之後,駐守阿留申群島的日軍死傷慘重,共有2600多人在戰役中死亡。
當時,日本軍部也看到在戰爭中失敗是一錘定音,敗局已定。但是,為了讓自己輸得有一點面子,也為了讓盟軍遭受巨大損失,以獲得議和的地位與條件,就創造性提出了「玉碎」計劃,仿佛就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讓輸得有節氣!
「一億玉碎」計劃的內容
於是,1945年初日本軍部制定了「本土決戰」計劃,提出了「一億玉碎」計劃。具體來說,就是計劃在日本的本土與盟軍展開陸地上決戰,那怕以犧牲全體國民的生命為代繳,也要守住國土。如阿南惟幾的《告全軍將士書》中,明確提出了「一億玉碎」的內容:
「一億國民總玉碎,彈草如泥,匍匐山野,確信神州不滅,皇國永存」
當時日本一共有8000多萬人口,接近「一億」,這也是日本軍部「一億玉碎」口號命名的由來。
人人都知道「生命誠可貴」,可是在這個口號中,日本軍部居然視國民的性命如山間的草芥。無論是老人與婦女,都要拿起武器與登陸的美國軍隊抵抗,即使「玉碎」了,犧牲了、死亡了,也要讓日本國土「神州」不滅與天皇的「皇國」永存。
可以看到,日本法西斯行為是反人類的,非常殘忍。日本天皇也是為了自己利益著想,對如神明一樣敬仰自己的日本民眾也是毫無憐憫之心。
當時,日本軍部是計劃在國內準備好了手雷等大量具有殺傷性的武器,讓日本國民包括老人與婦女每人的手中都暗中持有。只要美軍登陸,國民持有的武器都會爆炸,美軍被擊中死亡,日本國民自己也死亡,就如同現在中東地區層出不窮出現的「自殺性」爆炸性事件與俄羅斯車臣的「黑寡婦」事件一樣。
從二戰時候戰敗的日軍切腹自殺事件可以看到,日本國民卻被軍國主義思想洗腦過深,對天皇是完全效忠,自然也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履行日本軍部反人類的「一億玉碎」計劃。在「一億玉碎」下,日本的少女都被動員起來,隨時為天皇與日本皇國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當時日本還真的組建了很多「童子軍」,他們個頭甚至還沒槍高就被日本派去了戰場。
可是,在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就避免了這一種全部日本國民「自殺性」爆炸事件的出現,日本這才放棄了「一億玉碎」計劃。
我們想想,如果當時「一億玉碎」實施之後,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呢?
可能日本真的被「玉碎」
我們要看到,二戰之後,無論「一億玉碎」計劃是否實施,日本的失敗也是鐵板板的事實了。如果日本人真的這麼鋼鐵,直到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也是堅決實施「一億玉碎」計劃,即使每一個日本人都與登陸的盟軍同歸於盡,怎麼也抵抗不了人數眾多、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到那時美軍航空母艦、飛機、大炮在日本國土一起上,日本都要戰敗。最終,「一億玉碎」也真的使日本這個國家真的瓦碎了,不復存在。
這樣,釣魚島問題也就沒有了,也就沒有現在日本右翼分子的囂張,臺灣也沒有這麼多「精日」派存在,也沒有「哈日」派存在。
可能讓蘇聯佔領東北亞,對我國不利
我們也要看到,蘇聯出兵東北之後,立即把號稱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給消滅了。如果日本真的實施「一億玉碎」計劃,在日本殖民地朝鮮半島上對蘇軍負隅抵抗,說不定連朝鮮半島都輸給了蘇聯紅軍。這樣一來,朝鮮半島也成了蘇聯的地盤,也沒有韓國的存在。
少了韓國作為中國與蘇聯的緩衝地帶,對我國國防戰略也是不利的。這樣一來,東北與朝鮮半島也是美蘇冷戰的前線,美國為了保持自己在亞太地區的利益,可能會加大力度扶持臺灣,就會把中國走出太平洋的島嶼如衝繩島等都對華封鎖,我國走出太平洋也是非常困難,對我國國際戰略也是非常不利的。
對東亞局勢也不利
日本天皇如果真的堅決不投降,真的軍國主義如此狂熱,也差不多一億國民都要為天皇「玉碎」,最後就是美國在日本投放也不是廣島與長崎兩顆原子彈,這樣一來日本更多城市會遭受核爆炸與核輻射,變為了廢墟與無人區……
這樣一來,日本變成了核戰爭廢墟,非常不適合人類生存,美國失去了日本在亞洲重要的軍事基地與盟友,也會加大對臺灣的扶持,這對我國也不是好事情。而且,日本的核汙染,可能會隨著空氣的流動影響到東亞一帶,包括我國境內,對我國都不是好事情。
綜上所述,日本「一億玉碎」計劃的實施,對於日本天皇、日本天皇、對東亞都不是好事情。所以,「一億玉碎」計劃的流產,是一件萬幸大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