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權威排名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最新發布的亞洲大學排名中,中國頂尖大學成績可嘉——在前10名中,中國大陸高校佔了3所——清華大學亞洲第三,北京大學第五,復旦大學第六。其中清華大學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並列第三。本次獲得亞洲排名第一的為新加坡國立大學。以下為進入亞洲前100的大陸高校榜單:
評估指標:聲譽佔比最高,學術第二
本次QS大學評估以聲譽評估指標為主,佔比共50%;學術其次,佔比共30%;師資力量第三,佔比共17.5%;國際和校內外交流佔比共7.5%。以上四個方面共包括以下11個細分指標如圖所示:
聲譽
學術聲譽 30%僱主聲譽 20%
學術
平均每篇論文被引數量 10%平均每個教師被引數量 10%國際科研 10%
師資
師生比 10%獲得博士的教師百分比 5%國際師資百分比 2.5%
交流
國際學生百分比 2.5%學生外部交換比例 2.5%學生內部交換比例 2.5%
中國:23所躋身亞洲前100,6所大學穩步上升
本次,躋身QS亞洲前100的中國內陸大學共23所,其中在2016年到2019年呈明顯上升趨勢的有6所,分別為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和南開大學;其中排名亞洲前50的排名較為穩定,排名50~100的大學在這4年中多數呈現出明顯波動。下圖為2016至2019年中國部分上榜大學排名及變化趨勢:
北京:北科人均論文被引數量超越清華
本次北京躋身亞洲前100的大學共5所,此外有4所大學位於100-150之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01),北京科技大學(120),北京交通大學(159),中國農業大學(145).
北京大學在多項指標位居第一:包括學術聲譽,僱主聲譽,平均每篇論文被引數量,以及獲得博士的教師百分比。
除了清華北大以外,部分高校在分指標表現也非常亮眼:
在教師人均論文被引數量上,北京科技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超過清華大學,奪得北京前2名;北京理工大學則超過北京大學,奪得第四,說明北科和北理工近年來在師資引進和學術水平提升上取得積極成果。
在獲得博士學位教師佔比上,中國人民大學超越北京大學奪得第二。
在擁有的國際學生數量上,北京師範大學超越清華,奪得第二。據了解,現在北師大共有留學生2000餘人。
上海:華東科技大學論文篇均被引第二
本次上海躋身亞洲前100的大學共5所,數量與北京持平,包括:復旦大學(6),上海交通大學(19),同濟大學(54),華東師範大學(81),上海大學(82)。華東科技大學則位於117。
上海交通大學在多個指標上奪得上海地區首位:包括僱主聲譽,教師平均被引,獲得博士的教師百分比,以及國際科研。但是在論文每篇平均被引數量上,本次華東科技大學僅次於復旦大學,排名上海地區第二;華東師範大學在國際學生佔比一項則取得上海第一。
浙江:蘇州大學篇均論文被引超越浙大
本次浙江共有2所大學躋身亞洲前100:南京大學(26),浙江大學(15)。蘇州大學則位於148名。
其中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在多個指標上不分伯仲,包括學術聲譽,國際師資,教師人均被引,國際科研等。蘇州大學此次在論文篇均被引上表現亮眼,超越浙江大學,分數與南京大學持平。
湖北:華中科技大學術和僱主聲譽不敵武大
本次湖北地區有2所大學進入亞洲前100:武漢大學(54),華中科技大學(64)。
但是兩所大學除論文篇均被引和國際科研兩項指標相對持平外,其他9個指標均有較大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在學術聲譽,僱主聲譽,國際師資,以及學生交換交流上,武漢大學均明顯超過華中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