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貨郵運輸量:新鄭機場貨運增速排名第一,重慶江北機場同比增漲0.4%

2020-12-28 網易

2020-08-20 21:43:15 來源: 上遊新聞

舉報

  民航局發布數據,7月全行業共完成貨郵運輸量55.2萬噸,同比下降10.4%,降幅較上月擴大4.7個百分點,其中,全貨機貨郵運輸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共完成22.9萬噸,同比增長20.4%。1-7月我國共完成貨郵運輸量355萬噸。其中,7月貨郵運輸量,新鄭貨運增速排名第一 ,重慶江北機場同比增漲0.4%、

  千萬級機場貨郵吞吐量數據顯示,7月份鄭州新鄭機場貨郵吞吐量5.35萬噸,1-7月累計貨郵吞吐量30.86萬噸,同比增長21.9%,新鄭機場增速在全國大型機場中排名第一。

  據悉,今年前7個月,鄭州機場新引進8家全貨運航空公司、21家客改貨航空公司,新開了17條航線,新增了20個通航城市。目前在鄭運營貨航29家,航線50條(其中國際和地區貨運航線40條),通航城市62個(其中國際和地區通航城市46個)。中州航空順利開航運營,中原龍浩航空公司將總部遷至鄭州。多次成功保障超長超重貨物的航空運輸,特種保障能力已成為鄭州機場一張亮麗的名片。鄭州新鄭機場堅持「貨運為先,以貨帶客。國際為先,以外帶內。」為原則發展航空貨運市場。

  此外,根據不完全統計,7月份深圳寶安機場、重慶江北機場、上海浦東機場貨郵運輸量分別為12.25、3.24、30.99萬噸,實現同比增長15.28%、0.4%、0.3%。1-7月深圳寶安、上海浦東、南京祿口機場累計貨郵運輸量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分別為73.73、201.9、20.58萬噸,同比增長6.17%、0.4%、0.2%。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鄭三波 實習生彭晨 柏雨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重慶江北機場航班量連續4個月同比正增長
    12月8日,記者從飛常準大數據看到,國內機場出港航班36.55萬班次,同比下降6.54%,環比下降7.54%。航班量上,相比較10月份,11月的出港航班量有小幅下降,但10月是出行旺季,11月為相對淡季,屬於正常的年內變化。
  • 七月貨運:順豐業務量持續暴漲,鄭州新鄭貨運增速全國大型機場排名...
    民航資源網2020年8月19日消息:根據近期民航局發布數據,7月全行業共完成貨郵運輸量55.2萬噸,同比下降10.4%,降幅較上月擴大4.7個百分點,其中,全貨機貨郵運輸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共完成22.9萬噸,同比增長20.4%。1-7月我國共完成貨郵運輸量355萬噸。
  • 中國機場流量變局:廣州白雲客運逆襲,中部機場貨運增速領先
    此外,6月北京疫情反覆、大興機場瓜分流量、首都機場國際航班分流至周邊機場的政策,更是進一步蠶食了首都機場的流量,使得首都機場在20座機場中同比降幅最大。就在首都機場、浦東機場客運流量遭受重創的同時,重慶江北機場、成都雙流機場的恢復進度領先。今年前三季度,重慶江北機場、成都雙流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分別同比下降28.4%、30.9%,在旅客吞吐量T0P20的機場中,降幅最低。
  • 10月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航班量實現同比正增長
    11月4日,飛常準大數據發布數據顯示,10月全球機場實際出港航班153.64萬班次,同比下降50.76%。國內機場實際出港航班39.53萬班次,同比下降4.24%,環比提升5.33%。航班量上,廣州白雲機場實際出港航班量繼續排在首位,12家千萬級以上機場航班量實現同比正增長,分別是重慶江北、成都雙流、北京大興、三亞鳳凰、蘭州中川、寧波櫟社、溫州龍灣、合肥新橋、海口美蘭、南昌昌北、濟南遙牆和太原武宿機場。
  • 數讀十月千萬級機場:三亞鳳凰旅客恢復最快,貨運石家莊同比大增108...
    另一方面,中國內地通航國際航班量仍僅為去年同期的10%;中國內地機場10月日均起降約26700架次,較9月環比提升4.62%;10月平均利用率約7.04小時/天,內地航線平均客座率約74.77%。  另根據民航局和各機場綜合數據統計,10月份千萬級機場中旅客吞吐量排名前五名的機場分別是廣州白雲(494.64萬人次)、成都雙流(481.04萬人次)、北京首都機場(443.41萬人次)、深圳寶安(424.6萬人次)、重慶江北(394.3萬人次);另外重慶江北(+1.8%)、三亞鳳凰(+6.6%)、蘭州中川(+8.4%)、寧波櫟社(+0.8%)、溫州龍灣(+0.9%)、合肥新橋(+0.5%
  • 2019年國內機場運力排名:北上廣居前三 中部之爭膠著
    其中,北京首都機場排第一,上海浦東、廣州白雲分列二三名,西部地區機場佔據4個席位。受疫情影響, 2020年2月份多個機場的運力較上年同期出現了大幅下滑,民航「失去的2月」能否在今年找回來,依然面臨考驗。
  • 最新機場吞吐量排名:廣州第一,成都超浦東,香港不及鄭州西安
    前十大機場吞吐量排名依次為:廣州(白雲)、成都(雙流)、深圳(寶安)、重慶(江北)、昆明(長水)、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鹹陽)、上海(虹橋)、杭州(蕭山)。兩座機場的吞吐量分別同比下降70.3%和61.7%,下降幅度之所以如此之大,是因為兩大機場的國際旅客佔比較高。而今年受疫情影響,國際航線一度接近停擺,直到今天也只是恢復了極小部分,數據之差可以理解。
  • 桂林航空鄭州基地正式啟動 鄭州機場客運量排名升至全國第11位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  實習生 鬱晴  通訊員 陳曦 曹楷) 2020年5月14日,河南省機場集團與桂林航空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宣布:桂林航空鄭州運營基地正式啟動,至此,在鄭州機場運營的客運航空公司中,已有南航、西部航、深航、祥鵬航、桂林航五家基地公司。
  • 中國十強機場:成都雙流第2,江北機場第4,杭州蕭山喜進前十!
    如今隨著城市規模和發展質量的逐步提升,很多城市像北京、上海等都已經開啟了雙機場發展模式,也有不少城市開始規劃。所以那種以單個機場去決定一座城市發展水平的想法顯然是不科學的。不過話說你知道中國十強機場嗎?
  • 上半年國內十大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成都雙流排第一
    可以看出,受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前十大機場的旅客分擔率有所下降。增速方面,排名前十的機場在1-6月的旅客吞吐量同比下滑情況明顯,整體跌幅為52.68%,這一數據略低於全國民航機場54.2%的整體跌幅。從單個機場看,與2019年全年比較,2020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排名上升最快的機場包括成都雙流、重慶江北。
  • 6月民航運營報告:重慶江北、三亞鳳凰機場恢復最快 全球投放座位數...
    民航資源網2020年7月1日消息: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6月份國內民航市場進一步復甦回暖。根據《飛友科技2020年6月民航運營報告》顯示,6月,中國內地航線航班執行量繼續平穩上升,平均執行率提高至近75%;但6月下旬,受北京疫情防控影響,北京地區航班量呈斷崖式下跌,內地航線整體航班量呈小幅波動下滑。
  • 重慶第二機場落戶璧山,江北機場第4跑道開建,榮昌貨運機場呢?
    隨著重慶第二國際機場的選址落戶璧山,江北機場的第四條跑道和T3B航站樓也即將啟動建設。與此同時,關於榮昌貨運機場的命運,再次引發了關注。榮昌地勢平坦,生豬產業發達,早在2016年就啟動了貨運機場的研究。
  • 中國十強機場「曝光」,上海浦東僅排第7,第一實力「名副其實」
    目前,隨著城市規模和發展質量的逐步提高,許多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已經開闢了雙機場的發展模式,許多城市開始規劃。 所以,在一個機場決定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的想法顯然不科學。 但是,你知道中國的十強機場嗎?吞吐量是決定機場實力的中心因素,今年受疫情影響,各機場數據不優秀,北京、廣州也不例外。中國十強機場「曝光」,上海浦東僅排第7,第一實力「名副其實」!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為廣州白雲、成都雙流、深圳寶安、重慶江北、昆明長水、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鹹陽、上海虹橋及杭州蕭山。
  • 重慶江北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可研報告」批了
    文 | 楊雪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又要擴建了!11月23日,重慶市發改委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已正式批覆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這標誌著項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實現年內開工目標創造了先決條件。項目總投資約216億元
  • 2月中國機場航班量同比驟降72.06% 上海浦東成全球最準點的大型機場
    民航資源網2020年3月4日消息: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航班量驟降,國內機場準點率大幅提升。國內機場出港直飛航班10.63萬班次,同比減少72.06%;出港準點率高達95.32%,同比提升28.52%。上海浦東機場成全球最準點的大型機場。
  • 前10月國內主要機場吞吐量排名:廣州、成都、深圳排名前三
    廣州白雲機場若保持1-11月的復甦勢頭,年末或成為國內旅客吞吐量最高的機場,並有望在這一數據中排名全球第1。成都雙流、深圳寶安機場排名有望上升到2-3位,而過去數年排名全國前兩位的北京首都和上海浦東機場,則將和昆明長水機場爭奪5-7位的排名。國內機場排名或生變截至目前,國內主要機場均發布了1-10月運營數據。
  • 從江北機場擴建工程開工,看「雙循環」下全國機場建設熱潮
    項目建成後,江北機場將形成4條跑道、4座航站樓布局,能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飛機起降58萬架次、貨郵吞吐量120萬噸的需求,運行保障能力將進一步提升。項目總投資216億元,其中,機場工程211億元,計劃2024年建成。 在江北機場以外,規劃中的重慶第二機場也在穩步推進中。8月4日,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布的《重慶第二機場預選場址地形圖及淨空障礙物測繪招標公告》,不僅確定了第二機場預選場址地為璧山正興,還首次披露了其佔地面積、終端年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等重要指標。
  • 中國10大機場排名出爐,北京從榜首下降到第七,第一名出乎意料
    今天要說的是中國10大機場排名出爐,北京從榜首下降到第七,第一名出乎意料。 說起中國10大機場排名,分別是成都雙流、深圳寶安、重慶江北、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鹹陽、上海虹橋、杭州蕭山、鄭州新鄭,廣州白雲。
  • 聚焦2020重慶兩會聲音|戴科: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和第四跑道...
    推動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整合樞紐、口岸、保稅港區等平臺資源,推動全域空港化、空港國際化、港城一體化,構築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4個大進大出樞紐,建成聯通國際、輻射國內、高端開放的國際航空港。並劃定了總面積147.48平方公裡的臨空經濟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