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反壟斷打響第一槍,老二不再非死不可

2020-12-15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作者 | 羅超

多年後回頭來看,12月14日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在這一天,網際網路反壟斷真正打響了第一槍。

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三家企業未履行其依法申報股權收購的義務,均構成違法實施的經營者集中行為。

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述企業在行業內影響力較大,投資併購交易較多,擁有專業的法律團隊,應當熟悉經營者集中申報制度,但未能主動申報,影響較為惡劣,因此決定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予以頂格處罰,希望達到查處一批案件、規範一個行業的目的。

對於處罰決定,阿里和閱文均已回應稱,在「積極整改」。

雖然50萬對於三家巨頭級企業來說只是毛毛雨,但卻是法律範圍內的「頂格」處罰,市場監管總局的意志可見一斑。且種種跡象均顯示,這很可能只是暴風雨的前奏。

雙11前一天,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平臺不得濫用其優勢地位,界定了平臺經濟中出現的不公平價格行為、限定交易、大數據殺熟、不合理搭售等概念。

網際網路行業反壟斷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只不過因為網際網路是新生事物,而對新生事物相關部門一直採取的是先包容支持、再引導發展、最後再逐步加強監管的思路,因此,雖然《反壟斷法》早在2008年就已實施,卻一直未曾在網際網路行業具體應用。

針對三家網際網路企業合計150萬的罰款,網際網路反壟斷動了真格,再結合最近高層會議上 「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指示來看,網際網路反壟斷只會越來越嚴,網際網路企業接下來都要更加謹慎,以避免觸及紅線。路透社報導稱騰訊與阿里巴巴已暫停與百度接洽愛奇藝股權的收購,正是因為擔憂被認定在長視頻領域構成壟斷、觸及監管紅線。

涉嫌壟斷的行為不只是在投資併購中可能會出現,在日常經營同樣很容易發生。

網際網路行業到底是否存在壟斷?有一位網際網路學者曾在2013年撰文指出《網際網路不需要反壟斷》應該說代表了部分人的心態。有一位網際網路大佬曾在演講中說過,網際網路行業不存在真正的壟斷,其邏輯是:就算今天一家獨大,但網際網路創新太快了,市場、用戶、需求、技術和模式都在變化,一定很快會有新玩家冒出來甚至短時間將老巨頭幹趴下。

確實,在人們認為阿里與京東共享電商的天下時,拼多多冒了出來;騰訊在內容領域無敵時,張一鳴跳出來了;出行市場滴滴合併快的後,哈羅、曹操們又陸續冒出來了……

然而,壟斷這個事情說的並不是不同時間的競爭,因為如果要看不同時間,任何公司都不可能真正壟斷,任何公司都會面臨新的對手,只看其出現的時間有多長。壟斷最本質的特性就是限制競爭,其反面是充分競爭。照此來看,網際網路行業是十分容易形成壟斷的。

第一個是技術決定的。

基於連接能力,網際網路具有強大的中心化、規模化與可複製能力,網際網路企業可以快速地在不同區域甚至不同國家鋪開業務。基於此,很多網際網路巨頭只用數年時間就在全世界範圍內形成了主導地位,在歐盟收到巨額罰單的網際網路巨頭不止一家。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出海相對保守,但在中國市場卻普遍形成了強大的市場主導能力。

2014年我在《脈脈困境之啟示:「技術壟斷」猛於虎》一文中曾提出過一個概念,叫做「技術壟斷」。當時很多平臺間互相封殺成為風氣,A平臺用戶不能正常訪問B平臺連結是常態,我認為這是通過技術手段形成的「壟斷」的後果。

當平臺擁有用戶和流量之後,便可以單方面制定規則,有的規則完全成為牟取暴利或者打擊對手的工具,做到這些,正是靠著基於技術手段的技術壟斷。行政壟斷依靠政策管控而成,但一般相關部門會通過強制分拆鼓勵競爭,比如運營商被分拆為三大運營商互相競爭,兩桶油之間有些許競爭。市場壟斷則是企業依靠業務能力形成,有正在完善的法律法規約束。相比行政和市場壟斷,技術壟斷更加隱蔽和難以判斷,現在都成為反壟斷範圍。

第二個是模式決定的。

網際網路的核心成本是什麼?大頭是伺服器/帶寬等硬性支出,以及研發/產品/運營/市場/內容等人力成本。網際網路平臺規模不斷變大,這些成本就可以無限降低或者說不斷被均攤,形成所謂的規模效應,最終又會形成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也被解讀成「平臺效應」。

近年來網際網路巨頭不甘於只在自身賽道形成平臺效應,而是要將觸角延伸到不同領域做開放生態,來放大規模效應,形成更大的平臺效應。2011年王興曾有一個著名的說法,叫做「開放是為了更大更持久的壟斷。」現在看來,真的是洞若觀火。

網際網路平臺越大越賺錢,網際網路行業最近幾年就流行了一種新玩法:合併。合併的第一步,是補貼大戰,起點是共享出行。巨頭先用資本去扶持代理人打補貼大戰,快速培育市場後再讓代理人合併,短時間即可在細分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再通過別的手段對前期的資本投入進行回籠。後來,補貼大戰後來又陸續延伸到外賣平臺、共享單車甚至賣菜等諸多領域。

2015年在《網際網路很好,卻正在變壞》一文,我指出,補貼大戰的本質就是 「傾銷」。

傾銷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出口經營者以低於國內市場正常或平均價格甚至低於成本價格向另一國市場銷售其產品的行為,目的在於擊敗競爭對手,奪取市場,並因此給進口國相同或類似產品的生產商及產業帶來損害。

說誇張點,「網際網路地區」正在向「傳統地區」傾銷其產品,通過貼錢快速搶佔市場形成一定程度或者絕對的壟斷。網際網路玩家們說我們不會「羊毛出在羊身上」,而是「羊毛出在豬身上」,問題是豬是誰在養?看看過去相關的合併案例,有多少應用或者說服務最初是免費的很爽,後來用戶卻苦不堪言?

現在,補貼+合併這種擴張模式將會被監管。市場監管總局今天已經表示,「正在依法審查廣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鬥魚魚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併等經營者集中申報案件。」虎牙方面回應稱,廣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早前已經主動將其與武漢鬥魚魚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併案,依法向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並會積極配合主管部門的審查程序。

第三個是資本決定的。

每一個網際網路企業,每一位網際網路企業家都不想壟斷,甚至到現在都不會認為自己有真正的壟斷。確實,在任何細分市場,我們都能夠給巨頭找到至少一個對手(這個對手可能不太值得一提)。就算沒有這樣的對手,巨頭之間的戰火也從未曾消停過。但是,我們從是否充分競爭這樣的角度來看,或者說我們從是否有二選一、是否有封殺、是否有定價權、是否有大數據殺熟、是否有套路銷售這樣的行為來看,壟斷行為確實是在部分網際網路行業存在的。

當年想要屠龍的少年是如何變成惡龍的?答案是資本。

資本天然是要擴張的,對企業的要求就是要不斷增長,就算有疫情這樣的黑天鵝事件,企業都要努力證明自己的增長能力,大公司比創業公司更拼,且很多大公司還有諸如「Always Day One」(永遠創業)這樣的企業文化。

網際網路企業對增長要求又是最高的。在資本市場,網際網路企業的市盈率一直都是相對最高的,小米當年上市時,雷軍強調小米=蘋果 x 騰訊,就是要強化網際網路屬性,以提高市值。現在網際網路巨頭市盈率大概是40倍左右,如果不增長理論上要40年才能賺回來投資的成本,資本青睞網際網路巨頭,自然不是因為等得起40年,而是看好其高增長能力——只要每年保持30%的複合增長率,14年企業業績就可以增長40倍,而30%,是頭部網際網路巨頭增長能力的及格線。

壟斷,則是最快速最有效的增長方式。2012年雪球創始人方三文在一個演講中提出一個觀點:老二非死不可,他認為「真正的網際網路公司一定是壟斷的,壟斷帶來的結果就是老二沒有前途,非死不可。投資者要投資老二非死不可的行業裡的老大,所以網際網路公司最適合價值投資。」後來他寫了本書就叫《老二非死不可!》,論述價值投資理念。

確實一直以來好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具有事實上的壟斷能力,規模大,高度集中,連競爭都不想玩了,要玩「無限遊戲」。

不過,長期來看,如果真的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又有多少企業可以一往無前呢?恐怕在下一個顛覆者出現時,早已老態龍鍾,無力應對了吧。隨著反壟斷的強化,「老二非死不可!」在網際網路行業將不會再成立。老二們將會迎來更好的生存空間,這對市場,對用戶,對巨頭自身來說,都是好事。

相關焦點

  • 反壟斷第一槍打響!中國網際網路要變天了!
    反壟斷的刀來了!網際網路巨頭們應該瑟瑟發抖了!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官網公告: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股權、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股權,違反了《反壟斷法》第48、49條,被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
  • 反壟斷第一槍打響!中國網際網路要變天了
    反壟斷的刀來了!喜的是反壟斷的大刀終於砍下,網際網路巨頭們受到了制裁。愁的是認為罰款力度不足,50萬於三者的體量而言不痛不癢,恐怕難以杜絕此類現象再次發生。當底層邏輯不再適用,即便強如阿里、騰訊也要換種戰鬥方式了。
  • 網際網路反壟斷「第一槍」打響!三大巨頭同時被罰,錢少事大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在網際網路出現一款APP或者出現一家新的知名企業的時候,總是容易被打上阿里系或者是騰訊系的標籤,這兩家企業都在通過投資或者收購的方式,為自己築造商業版圖上的護城河。都因為違反了《反壟斷法》而受罰,這意味著國內反壟斷監管的「第一槍」已經打響了。50萬處罰雖小,但聲明規矩事大若是參照國外對於壟斷相關的處罰,谷歌或蘋果、微軟等企業被判處的罰款金額都是百萬、千萬,甚至是以億作單位。
  • 網際網路領域反壟斷:一枝獨秀不是春
    的確,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佔據市場份額最大,市場支配力也最強,2019年其交易額達71015億元,緊隨其後的京東、拼多多二者合計交易額不足其一半,但正所謂「蝦有蝦道蟹有蟹路」,「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在網際網路領域具有相當的普遍性已是不爭的共識,24日港股市場中京東、美團、騰訊等網際網路公司股票跟跌就說明了一切。所以,阿里巴巴被反壟斷調查更具標杆意義,它再次正告:平臺經濟和網際網路行業不是反壟斷法外之地。
  • 建行12張圖:老二不是「非死不可」
    一直以來,建行資產、營收、利潤等規模雖位居工行之後,體現經營效率的比率——淨資產回報率、資產回報率、淨利差均優於工商銀行,並非老二「非死不可」。尤其在經濟金融全面下行的2020年,雖然利潤急劇下滑日子也不太好過,但營收穩定,表現仍有欣慰之處。用13張圖,解讀2020年的建行,並對比老二和老大。
  • 遭遇大規模反壟斷調查,Facebook非「拆」不可?
    去年9月美國各地相繼掀起的對Facebook的反壟斷調查,在近期有了最新的結果。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來自48個州及地區的總檢察長聯合提交了兩份針對Facebook的獨立反壟斷訴訟。 中新社報導,受此消息影響,Facebook股價出現大幅下挫,而根據訴訟內容,未來其或許將面臨非「拆」不可的命運。
  • 網際網路反壟斷第一槍:阿里騰訊系被罰
    來源:華夏時報強化網際網路反壟斷中國網際網路反壟斷終於迎來了高光時刻。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會上要求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應該講,這是自《反壟斷法》生效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把反壟斷的利劍指向了網際網路。
  • 反擊戰已打響!歐盟27國集體對美科技巨頭出手,中國打響第一槍
    天下苦「蘋果」久已,中國終於打響第一槍!隨著科技發展,手機不再只是一種通訊工具,更成為每個國家的必爭之地。蘋果,作為美國高科技巨頭之一,也是依靠手機業務發家,最近幾年更是賺的「盆滿缽滿」,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之一。
  • 韓戰,究竟是誰打響第一槍?
    是誰究竟這麼大膽,竟然不顧世界最強大國家的話,鬥膽打響了韓戰的第一槍?很多人都懷疑,是不是美國賊喊捉賊,在它的授意下,南朝鮮有持無恐率先開的槍。也有人猜測,又有可能是北朝鮮仗著蘇聯這棵大樹打響的頭炮。韓戰距今已過70年,隨著戰爭檔案的解密,還有戰爭史學家們的研究分析,誰是起作湧者,一切慢慢浮出了歷史的水面。
  • 扎克伯格:TikTok非死不可
    「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故事,同樣發生在網際網路世界裡。 7月29日,在針對幾家美國網際網路巨頭的反壟斷聽證會上,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告訴美國國會,讓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科技公司主導網際網路領域「十分危險」,其中包括Tik Tok(抖音海外版)。
  • 西陵城管打響高速廣告整治「第一槍」
    西陵城管打響高速廣告整治「第一槍」 2020-04-23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A-20「浩劫」攻擊機,打響二戰美國對德第一槍,差點炸死隆美爾
    戰爭期間A-20以優秀的性能贏得士兵的喜愛,尤其是盟軍掌握了制空權的情況下;同時A-20也被認為是美軍在歐洲打響第一槍的裝備。一個A-20雙機編隊,不幸的是一架墜毀美軍採用的第一款為A-20A型,動力加強,油箱增大,機腹裝甲也增厚了,有一些還安裝了照相機,可以用於偵察。
  • 遭遇大規模反壟斷調查,Facebook未來非「拆」不可?
    (財經天下)遭遇大規模反壟斷調查,Facebook未來非「拆」不可?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夏賓)該來的還是來了,Facebook逃不了。去年9月美國各地相繼掀起的對Facebook的反壟斷調查,在近期有了最新的結果。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來自48個州及地區的總檢察長聯合提交了兩份針對Facebook的獨立反壟斷訴訟。受此消息影響,Facebook股價出現大幅下挫,而根據訴訟內容,未來其或許將面臨非「拆」不可的命運。
  • 不再忍耐!華為打響第一槍,一舉將16個美國部門告上法庭
    這也是華為正式打響的反擊第一槍。美國早前通過技術封鎖、貿易制裁的手段來打壓華為,現在又強行拘押華為高層,對此華為已經不再忍耐!要知道孟晚舟女士是清白的,美國這種越過法律道德來行駛其政治目的的行為,終將被國際社會反對。
  • 雲南打響第一槍!無感支付明年起停用,車主:非得逼我裝ETC嗎?
    同樣的,對於車主們來說,行動支付同樣也可以加油、付過路費,今天咱們主要就來聊聊高速過路費的支付,雲南打響第一槍!無感支付明年起停用,車主:非得逼我裝ETC嗎?為了提高高速通行效率,從今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股「ETC推廣」之風,一時間各大銀行、加油站、收費站等等和汽車有關的地方都掛起了ETC辦理的橫幅,為了讓車主們省心,如今的ETC已經不再強制使用信用卡,甚至只需要填寫基本信息幾分鐘就能辦理安裝好ETC,在各大銀行大力推廣之下,目前很多地區都已經完成了ETC安裝任務。
  • 中國網際網路反壟斷簡史
    一場針對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的反壟斷風暴正在醞釀,而且這次動真格了。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要加大對網際網路巨頭涉嫌壟斷的調查和監管。消息一出,港股網際網路巨頭股價集體大跌,當天美團跌超10%,京東跌超8%,阿里跌超5%,第二天美團、阿里、京東均跌超9%,騰訊跌超7%。
  • 李彥宏打響網際網路造整車第一槍
    一個利好消息是,百度沒有像之前一些網際網路企業造車那樣「騎牆」,而是掌握了主導權,吉利則處於輔助地位,雙方角色明確,這場對馬斯克的全力追逐至少不會變成互相掣肘的「二人三足」。  最終戰略計劃能否實現,現在來看一切還是未知數。外界正反兩方面因素都在急劇變化。
  • 網際網路反壟斷處罰這隻鞋子落地,終於要輪到騰訊了嗎?
    網際網路反壟斷剛說了沒幾天,就出現了第一號罰單,阿里、順豐、閱文都被罰了。他們一個個都老實得什麼似的,都說要研究文件精神,避免再次犯錯。無論日本還是韓國,在寡頭們的統治之下,這二十年的創新,基本上停止了,就像死了一般。因為,無論誰想出頭,都會遇到人才的問題、資金的問題,以及土地運營費用等,他們的政府可不像我們一樣,對準中小企業有大量的補貼和費用,它們的經濟基本上就停留在九十年代了!
  • TikTok非死不可,死在逆全球化浪潮,以及政治合謀
    疫情期間使用率更是大增,印度6.11億次下載,世界第一,美國1.65億次,為海外市場第二。 轉眼之間,風流便被雨打風吹去。今年6 月 29 日,印度電子信息技術部曾宣布禁止包括TikTok和微信在內的 59 款中國應用,《印度時報》 8 月 4 日報導,印度政府宣布,百度和微博將在印度被禁止使用。
  • 美團硬槓支付寶,打響金融戰第一槍
    實際上,這是美團為自己而戰,為自己拓展金融版圖、搶佔中國網際網路金融高地打響第一槍。因為也就在這個時候,阿里宣布螞蟻金服即將在A股H股同步上市的消息,整體估值約2000億美元,震撼了各個行業。在衣食住行這幾類消費場景中,其中吃飯頻率最高,信息量也最大,因此美團一直堅守外賣陣地,其實是掌握了網際網路金融的一個重要入口。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12個月,美團活躍商家數和交易用戶數分別達590萬和4.2億,但如此龐大的用戶流量及緊密的消費場景,卻沒能讓美團的金融板塊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