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馬廣旭 攝影 唐蒙)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的總體要求,全面總結學校2019年科技工作,表彰先進典型,研究部署2020年工作任務,1月7日下午,天津大學2019年科技工作總結會在北洋園校區鄭東圖書館報告廳召開。校長金東寒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自動化學院教授餘貽鑫受邀出席會議並為獲獎單位頒獎。各學院(部)、機關各部處、各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各科研基地負責人,學術骨幹代表,一線科研管理工作者以及部分學生校長助理近300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副校長元英進主持。
2019年,天津大學科技工作再上新臺階,實到科技總經費達到35.36億元,同比增長16.7%,其中,學院競爭性經費同比增長超過5億元;全年獲批22項重點研發計劃,2個基金委創新群體和5個「傑青」,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
金東寒講話
金東寒在講話中對2019年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對全體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管理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同時指出了目前學校科技工作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並從一流大學應該「做什麼樣的科研」「怎樣做科研」以及「如何保障科研」三個方面提出了下一階段工作要求。他強調,科研要有「頂天」的氣魄和「立地」的追求,要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聚焦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不斷提升「錢變紙」的質量和「紙變錢」的能力;要做有組織的科研,加強科研布局,強化大團隊和大平臺建設,發揮傳統領域優勢,加大交叉中心等平臺的培育力度,集中力量辦大事,以一流平臺建設支撐一流團隊發展,一流團隊發展引領一流成果產出;要加強制度設計,從科研自身規律出發,探索制定科學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評價體系,加強科研績效考核,鼓勵圍繞解決「卡脖子」技術開展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進一步落實「放管服」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向改革要動力,向管理要效益。
元英進主持
元英進圍繞黨和國家對科技創新提出的新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從提升源頭創新能力、破解關鍵領域核心技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及重大科研平臺建設、重大科技成果培育、推進「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對學校2020年科技工作做了具體部署。他談到,2020年我國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國內高質量發展對科技的需求更加迫切,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也對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製做出了明確部署,天津大學作為中管高校,新時代的科技工作更要堅持為黨分憂,為國擔當。他希望廣大教師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從「0」到「1」的科研,同時積極促進重大科技成果的落地與轉化,推動學校科技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會上,科研院院長崔振鐸對2019年學校科技工作的整體情況進行了專題報告,並宣讀了2019年科技工作先進單位表彰決定。金東寒、餘貽鑫、元英進分別為獲獎單位頒獎。
金東寒為獲獎代表頒獎
餘貽鑫為獲獎代表頒獎
元英進為獲獎代表頒獎
科研院院長報告、獲獎單位代表發言
化工學院院長馬新賓、機械學院黨委書記孫月海、建工學院院長韓慶華、材料學院黨委書記尚宇光、微電子學院院長馬凱學作為獲獎單位代表分別從重大項目組織、青年人才培養、重大平臺建設、服務國家戰略和新學院科研組織5個方面作了典型發言。
(編輯劉曉豔 孟文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