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防範化解非傳統安全風險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寫在第五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之際

國安宣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進入新時代,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複雜。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對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更加凸顯了非傳統安全對國家總體安全的重大影響。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強調要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防範化解包括生物安全在內的非傳統安全風險提供了重要遵循。

非傳統安全風險,指的是由非軍事因素引發,直接影響甚至威脅本國發展、穩定與安全的重大問題。經濟安全風險、金融安全風險、生態安全風險、網絡安全風險等都屬於非傳統安全風險範疇。相較於傳統安全,非傳統安全風險有以下四方面特點。一是潛在性與突發性。非傳統安全風險從萌芽、醞釀、激化,往往是一個矛盾不斷積累、性質逐漸演變的漸進過程,一旦量變累積突破臨界點,又常常以危機形式猛烈爆發,容易引發社會恐慌和動蕩,成為某一階段影響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二是聯動性與傳導性。非傳統安全風險可能由單一風險向複合危機轉變,由局部問題向國家安全的全局全域傳導。類似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全球公共衛生重大風險,容易向社會、經濟和政治等安全領域傳導,甚至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引發社會失序、經濟失調和政治失治的複合型危機,給國家發展和民眾生活造成深重災難。三是全球性與發展性。非傳統安全風險從產生、應對到解決均具有明顯的國際特徵,如應對氣候變化、傳染病大流行、資源能源短缺等現有共性問題「存量」尚未解決,以及隨著科技發展帶來數據安全、人工智慧、基因技術等領域的新興問題「增量」不斷湧現,這些都是關係到全球和人類整體安全利益的問題,需要國際社會通力合作、同舟共濟,需要藉助科技的發展、轉化和運用。四是現實性與普遍性。非傳統安全點多面寬,廣泛潛藏、現實存在於國家和社會的各個領域。非傳統安全風險與每個公民都息息相關,小到個人的衣食住行,大到整個社會的安定、經濟的發展、生態的平衡乃至文化的繁榮,影響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各個方面,必須統籌分析、整體施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強調從總體上樹立大安全理念,推動國家安全體系變革,將「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作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內容,為應對非傳統安全風險提供了根本遵循。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越是接近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面臨的前進阻力和戰略壓力就越大。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和嚴峻複雜的安全風險,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在嚴密防範化解傳統安全風險的同時,更加注重防範化解非傳統安全風險,切實維護國家安全。

防範化解非傳統安全風險,必須始終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保障,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展現出強大領導能力、應對能力和動員組織能力,再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應對非傳統安全風險,必須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的堅強領導下,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切實強化憂患意識、鬥爭意識、風險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和問題導向,始終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戰略耐心,把防範化解非傳統安全風險作為維護國家安全重要方面,以堅決有力的行動維護各個領域的安全。

防範化解非傳統安全風險,必須充分發揮人民戰爭的獨特優勢。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新冠疫情防控是一場總體戰、阻擊戰,更是一場人民戰爭。湖北人民、武漢人民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英勇鬥爭,展現出感天動地的英雄精神;廣大醫護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徵、不怕犧牲、浴血奮戰,成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廣大社區幹部不辭辛勞、夜以繼日,守住了疫情防控鬥爭的重中之重、決勝之地;廣大人民群眾用汗水和淚水、堅忍和奉獻,匯聚起深沉的中國力量,點亮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人民戰爭是我們黨打大仗打硬仗打勝仗的寶貴經驗和優良傳統。非傳統安全風險的特點決定了應對風險的制勝法寶和重要方法就是開展人民戰爭。要堅持專群結合、形成合力,充分發揮專門機關、專門隊伍的作用,通過多種科學有效的形式載體,以高度專業的手段和方法有效應對;同時要堅持全民動員、群防群治,進一步增強全民的非傳統安全意識,共建維護非傳統安全的人民防線,凝聚人民戰爭的磅礴偉力。

防範化解非傳統安全風險,必須加快完善相應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要切實發揮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內在優勢和效能,做到應對非傳統安全風險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要切實把非傳統安全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戰略謀劃和系統規劃,以全球視野研究當前非傳統安全大環境、大形勢和面臨的風險挑戰,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要強化體系建設,將非傳統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建設,制定國家非傳統安全戰略和政策,建立研判、評估、防控、決策機制,健全重大安全風險預警與防控機制,加強重大安全風險處置與應急能力建設,實現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護。要強化科技支撐,推進維護非傳統安全的科學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提升戰略科技力量、戰略儲備能力,提升體系化對抗能力。要強化法治建設,推動非傳統安全各領域立法,儘快出臺生物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為維護非傳統安全提供堅實法律和制度保障。

防範化解非傳統安全風險,必須深入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經濟危機、恐怖主義、網絡安全等非傳統安全風險不斷出現,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此次疫情再次表明,非傳統安全風險是全球的共同風險,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必須齊心協力、團結應對。我們要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全球安全觀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支持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發揮積極作用,有效開展非傳統安全風險聯防聯控合作,加強國際宏觀政策協調,做到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打造命運共同體。

恩格斯曾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為防範化解非傳統安全風險敲響了警鐘。我們必須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完善國家安全體系、增強國家安全能力,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

相關焦點

  • 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維護我國國家安全
    原標題: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維護我國國家安全 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維護國家安全,應當遵守憲法和法律,堅持社會主義法治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護公民的權利和自由。
  • 深入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確保我省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
    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甘榮坤出席並作專題報告,圍繞如何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進行講解,並提出工作要求。 甘榮坤指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家安全理論的重大創新,是指導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的綱領性思想,要準確把握這一重大戰略思想提出的時代背景、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準確把握蘊含其中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把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貫穿到工作全過程各方面。
  • 深刻理解和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造性地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不斷完善國家安全戰略體系,構建國家安全體系框架,建立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全面加強國家安全工作。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我們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豐富內涵,努力提高防範抵禦國家安全風險能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 傅自應: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統籌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
    新華社澳門4月15日電(記者王晨曦)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主任傅自應當日發表題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推進「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的文章表示,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全球疫情仍然持續蔓延的時刻,切實增強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自覺性,統籌好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 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開創生態 環境領域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總體國家安全觀勾畫出維護國家安全的整體框架,明確了維護國家安全的基本原則,強調統籌推進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豐富和發展了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彰顯了我們黨對國家安全形勢發展新特點新目標新任務的準確把握,闡明了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的決心和行動方向。深刻認識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問題既是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社會和政治問題。
  • 陳敏爾:堅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紮實有效做好安全穩定工作
    陳敏爾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紮實有效地做好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各項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負責同志出席。
  •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幫助廣大幹部群眾系統學習、理解、掌握習近平同志關於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論述,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了《習近平關於總體國家安全觀論述摘編》。 本書內容,摘自習近平同志二○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一八年三月二十日期間公開刊發的講話、報告、談話、指示、批示、賀信等一百八十多篇重要文獻,分四個專題,共計四百五十段論述。
  • 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在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中的指導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堅持立足於防,又有效處置風險,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大論斷,振聾發聵、催人警醒,對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提供堅強安全保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
  • 人民日報刊發黃明同志署名文章:堅決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 推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自覺把維護公共安全放在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中來思考,放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來把握。在新形勢下,我國公共安全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嚴峻複雜,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風險高度聚集、相互交織,應急處置不當可能催生政治安全風險,影響國家安全。
  • 與時俱進加強非傳統安全領域工作
    站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歷史節點,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艱巨任務,深入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特別是非傳統安全領域風險,全民動員、全員參與,匯聚維護國家安全的磅礴力量,對於我省更加有力擔當「四個走在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歷史使命具有重要意義。
  • 這次政治局集體學習,聚焦國家安全!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做好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把國家安全貫穿到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同經濟社會發展一起謀劃、一起部署,堅持系統思維,構建大安全格局,促進國際安全和世界和平,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保障。   習近平強調,我們黨誕生於國家內憂外患、民族危難之時,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有著刻骨銘心的認識。
  • 統籌發展和安全 築牢國家安全屏障
    習近平總書記就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10點要求,其中一點就是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這是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統籌發展和安全納入「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之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統籌發展和安全再次作出重要部署。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重要論述,推動相關重要戰略部署落實落地,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築牢國家安全屏障,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推進。
  • 「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提出及其現實意義
    但是,「新安全觀」涉及的只是國家的對外安全和國際安全問題,雖與傳統的「國家安全」概念有所不同,但其實還是一種只講外部不講內部的安全觀。第三階段是將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合二為一的非傳統「國家安全」概念的萌芽階段。
  • 切實築牢國家非傳統安全防線
    面對日漸突出的非傳統安全威脅,我們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貫徹落實國家安全戰略綱要,主動作為,前瞻謀劃,築牢國家非傳統安全防線。把握新時代國家安全需求,科學認識非傳統安全的鮮明特徵新時代,國家安全的內涵外延、時空領域、內外因素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安全需求的綜合性、全域性、外向性特徵更加突出。
  • 全市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會議召開
    > 5月18日,全市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會議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落實省、江門相關會議精神
  • 劉奇在省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講話
    省委書記、省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奇主持會議,他強調,我們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全力築牢維護國家安全的銅牆鐵壁,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江西篇章、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創造安全穩定環境。
  • 殷昭舉:緊扣清遠實際聚焦重點領域 有力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近日,市委召開全市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全省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全面深入分析當前形勢,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
  • 一文深度了解國家總體安全觀內涵、沿革和12個基本領域
    每年的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20年的主題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歷史沿革2013年11月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 縣委國安委第二次會議暨四季度縣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領導小組...
    12月2日,縣委召開國安委第二次會議暨四季度縣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縣委書記、縣委國安委主任、縣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儲德友主持會議並講話。
  • 環球網評: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切實維護網絡安全
    6年前的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大命題,為新形勢下維護國家安全提供了行動指南和理論遵循。今天是第5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在全球新冠疫情嚴峻複雜形勢下,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對提高公民國家安全意識,匯聚維護國家安全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