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青年幹部集中收看敬獻儀式直播 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2021-01-04 中國網


中國網9月3日訊 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75周年勝利紀念日,是全體中國人都必須銘記的日子。9月3日上午10點,共青團銅梁區委的青年幹部們自發聚集在一起,集中收看了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網絡直播。

1945年9月2日,中國人民經過14年浴血奮戰,迎來了抗戰勝利。每年的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通過收看網絡直播,銅梁區青年幹部熱血沸騰,深知使命在肩,定當砥礪前行,為祖國奉獻青春力量。

「今天是勝利日,重溫歷史,緬懷先烈,我感到熱血沸騰。作為一名青年,我們應當珍惜新時代,紮根基層,立足崗位,用實際行動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銅梁區西部志願計劃志願者鄧豔毅說。

「今天的和平幸福來之不易,我們要銘記歷史,居安思危。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青年的思想引領工作,引導廣大青年砥礪奮進,為建設更加繁榮昌盛的祖國貢獻青春力量。」共青團銅梁區委青少年服務部部長陳智勇說。(汪洋、濮加紅)


1945年9月2日

在同盟國聯合受降儀式上

日方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確認

14年浴血奮戰

3500多萬同胞傷亡

終於迎來全民族抗戰的勝利


2014年2月27日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

以國家立法的形式通過決議

確定每年9月3日為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如今硝煙散去,祖國繁榮富強

然而無論時間怎樣流轉

那段血淚寫就的過去不能忘

那場不屈不撓的抗爭不敢忘


「四萬萬人齊蹈厲

同心同德一戎衣」

無數中華兒女投身抗戰

前赴後繼,捨身為國

以生命和鮮血捍衛了民族尊嚴

鑄就了偉大的抗戰精神


在這場偉大的戰爭中

重慶是中國的戰時首都

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

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治舞臺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在遠東的指揮中心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

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也為贏得抗日戰爭

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重慶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的戰時首都


1937年11月20日

重慶正式擔負起中國戰時首都的責任

重慶也因此而成為

中國抗戰時期大後方的

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重慶堅挺地佇立在中國西南一角

在侵略者眼裡

她是難以逾越的障礙

如鯁在喉

在中國人民的心裡

她是黑暗歲月中的一座燈塔

象徵希望


重慶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

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政治舞臺


1939年1月

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成立

代表黨中央全面領導雲、 貴、川康

及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江西等地

及港澳地區黨的工作

南方局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

始終高舉抗戰民主旗幟

正確處理統一戰線中的階級關係

廣泛團結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

以卓有成效的工作

把統一戰線推向空前的廣度和深度

為民主黨派陣營的形成

為建立新中國後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多黨合作政治格局的開創

從理論到實踐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出了重大貢獻


重慶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具有重要地位

重慶則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線

在遠東的指揮中心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

重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

戰略地位大大提高

重慶成為中國戰區統帥部所在地

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

中國成為同盟國四強之一


重慶是中國抗戰時期大後方的政治中心


作為中國抗戰時期大後方的政治中心

重慶人民團結在

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的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偉大旗幟下

堅持抗戰到底,直至最後勝利

重慶是日本軍事進攻中國的重要戰略目標

但日本的軍事進攻並沒有摧毀

重慶抗戰的意志與決心


在一直企圖從地理上佔領重慶未果之際

從1938年春到1944年冬

日軍對重慶進行了長達六年多的大轟炸

企圖摧毀中國的經濟

和人民堅持抗戰的意志

重慶成為遭受日本野蠻轟炸

規模最大、次數最多

持續時間最長、損失最為慘重的城市

在抗日戰爭中

重慶沒有被日軍佔領

重慶人民的意志與決心

沒有被日軍的轟炸所摧毀

以重慶為主要舞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沒有被分裂

堅持抗戰到底,直至最後勝利

這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勝利

是全民族的勝利

也是重慶人民的勝利


進步人士繪於被炸毀牆壁上的標語——愈炸愈強。圖:紅巖聯線


重慶是中國抗戰大後方的經濟中心


作為中國抗戰大後方的經濟中心

重慶承接了中國生產力布局的重大調整

構築了戰時中國的經濟基礎

支撐了抗戰危局

經過抗戰

中國在大後方重新建立了

重慶、川中、廣元、川東

桂林、昆明、貴陽、沅辰、西安

與寶雞、寧雅、甘青

等十餘個新的工業區

在這一地區裡

重慶工廠佔了大後方的31.7%,居第一位

大後方沒有一個城市、一個地區

能達到重慶工業的整體水平

重慶是名副其實的大後方經濟中心

正是這樣一個獨立而不再依賴於外國

比較完整而足以支持抗戰

維持人民生活的工業體系

成為重慶經濟中心完全形成的標誌

以城市經濟發展為基礎

抗日戰爭促進了重慶城市的全面發展

大後方經濟中心——

重慶經濟中心的完全形成

也加速了重慶城市發展的進程


重慶是中國大後方的文化中心


重慶作為中國大後方的文化中心

創造了一系列難以企及的文化成就

抗戰時期

大批重要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

研究機構、全國性學術團體

陸續遷往重慶

加上具有研究功能的高等院校

大批科技精英雲集重慶

使得重慶科學技術呈現出

具有國家水平、學科覆蓋面廣

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重

等顯著特點

使重慶地區的科學研究能力空前壯大

文學藝術是

抗戰時期重慶文化領域的標杆

在中國的文藝史冊中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無論是詩歌還是小說

無論是報告文學還是雜文、散文

也無論是戲劇還是電影、音樂

舞蹈、美術

以及新聞出版、圖書館、博物館

及考古事業、體育

重慶所創造的繁榮與輝煌

都是其他區域所難以企及的


重慶奉獻了偉大的紅巖精神


重慶奉獻了偉大的紅巖精神

成為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的

寶貴精神財富


紅巖精神是在黨中央的領導下

以周恩來同志為代表的

南方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

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

在抗日戰爭時期及解放戰爭初期

風雨如磐的鬥爭歲月中

錘鍊形成的革命精神

這種精神冠名「紅巖」是因為

南方局的駐地叫「紅巖村」


重慶損失慘重

——抗戰期間直接傷亡32829人,間接人口傷亡6651人,財產損失價值法幣100億元。

——川軍奮起抗日,應徵赴前線的重慶籍官兵達96萬人。

——重慶大轟炸的死者達10000人以上,超過17600幢房屋被毀,市區大部份繁華地區被破壞。


重慶貢獻巨大


——遷渝工廠約243家,佔遷川工廠總數的93.46%。成為大後方主要軍事工業基地,提供了全國抗戰80%以上的軍工產品。

——人口劇增,1945年初已逾百萬,外遷人口佔重慶的50%以上。

——西遷高校30餘所;圖書出版業200多家;先後註冊的報紙有127種,通訊社有30家。「霧季公演」中創作演出了242臺進步話劇。


相關焦點

  • 九三學社唐山市委組織收看抗戰勝利75周年紀念活動直播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是值得每個中國人銘記的日子,也是九三學社創建75周年紀念日。當天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九三學社唐山市委組織各基層組織和廣大社員按時收看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現場直播的紀念活動。
  • 豐南區舉行烈士紀念日敬獻花籃儀式
    今天上午,豐南區委書記、區長趙立華等區四大班子領導來到大新莊鎮烈士陵園,向抗日紀念碑敬獻花籃,深切緬懷烈士功績,傳承弘揚烈士精神。 ▼▼▼ 8時30分,敬獻花籃儀式正式開始。全場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歌唱畢,全場肅立,向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共和國建設事業英勇獻身的烈士默哀。
  • 鳳凰職中:集中收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
    集中收看現場。紅網鳳凰縣分站9月7日訊(通訊員 胡國金)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當天上午,鳳凰縣職業中專學校認真組織黨員教師,在綜合樓五樓黨員活動室,集中收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視頻直播。有課的教師利用課餘時間,用手機收看重播視頻,使每一位黨員教師重溫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銘記歷史,珍愛和平。這是該校利用紀念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愛國主義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
  • 緬懷革命烈士 銘記初心使命 耒陽市社會各界向烈士敬獻花籃儀式...
    9月30日上午,耒陽市各界向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在烈士陵園舉行,衡陽市委常委、耒陽市委書記羅瓊同全市各界幹部群眾代表一起,來到烈士紀念碑前,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緬懷革命先烈,銘記初心使命。 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旭東主持儀式,黎家能、張東輝、劉春暉、李興武、郭松青、曾三成、王星皓等全體在家市領導,市人武部班子成員、駐耒部隊首長出席儀式。
  • 集中收聽收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實況
    4月30日上午,部直屬機關團委組織2100餘名青年幹部集中收聽收看了大會實況,部直屬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團組織負責人帶頭參加。各單位按照部直屬機關黨委的統一安排,採取觀看中央電視臺直播、權威媒體網絡直播和客戶端推送視頻等途徑,組織開展集中收聽收看工作;一些單位結合實際,以黨支部、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等為組織單元,組織了集中收聽收看工作。
  • 2020年9月30日烈士紀念日敬獻花籃儀式直播入口大全
    2020年9月30日烈士紀念日敬獻花籃儀式  直播時間:2020年9月30日上午10點  直播平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所屬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新聞頻道、國防軍事頻道、中文國際頻道、中國國際電視臺各外語頻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
  • 銘記歷史,砥礪復興之志
    在這個草木含悲、山河垂淚的日子裡,悼念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共同追憶那一段困難深重的歷史,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了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銘記歷史,方能在滄海橫流中積蓄砥礪前行的力量。
  • 鑑往知來,砥礪前行!聽聽民盟市委專職領導講了什麼
    鑑往知來,砥礪前行!繼陳群主委首次宣講之後,近日,民盟市委專職副主委楊德妹、丁光宏也相繼深入基層宣講,和盟員們一起重溫歷史,砥礪前行。民盟市委司法系統委員會成立大會上,楊德妹深情回顧民盟與中共的合作建國之路一段電影《建國大業》中「民盟參與協商建國」的片段,把大家拉回了70多年前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在場的盟員都在沉思中體悟民盟與中共合作建國的艱辛探索。
  • 國家公祭日:不僅僅是一種儀式——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國家公祭日:不僅僅是一種儀式——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在這一天,舉行這一儀式,是讓每一位中國公民銘記歷史,緬懷英雄,不要忘記八十多年前的同胞在外寇侵略下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只能任人宰割的國恥!在這個特殊的節日中,希望歷史能夠真正被祭奠,用心去銘記。
  • 北京市直機關青年忠誠教育大講堂直播開講,青年幹部在線收看
    日前,由共青團北京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商務印書館承辦的北京市直機關青年忠誠教育大講堂第三講在商務印書館涵芬書院舉行。本次活動採取線上直播的形式開展,來自北京市直機關的青年幹部在線收看了講座。張玉寶向機關青年介紹了《共產黨宣言》的誕生、在中國的傳播、主要內容及其當代價值。他表示,《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它的發表標誌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 省暨長春市舉行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9月30日是烈士紀念日,省暨長春市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在長春烈士陵園舉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巴音朝魯,省委副書記、省長景俊海,省政協主席江澤林等省黨政軍領導和老戰士、老同志、烈士家屬、長春市各界幹部群眾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和人民英雄,表達傳承弘揚優良革命傳統,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解放思想、拼搏進取,奮力推進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堅定信心決心。
  • 不負韶華, 砥礪奮進,中石化第十一期青年幹部培訓...
    不負韶華, 砥礪奮進,中石化第十一期青年幹部培訓班順利結業 2020-12-21 14: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地舉行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銘記歷史 面向未來
    13日,各地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銘記歷史、祈願和平。  江蘇南京:公祭儀式祭奠追思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在遼寧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了以「致敬英烈守望和平」為主題的悼念活動,學生和各界群眾將手中的蠟燭敬獻在寓意民族英烈浩氣長存的臥碑前。
  • 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烈士紀念日愛國主義升國旗儀式
    為緬懷英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烈士紀念日主題升國旗儀式。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在昌領導班子成員出席升旗儀式,全體中層幹部、師生代表3700餘人參加升旗儀式,升旗儀式由學校黨委副書記梅洪主持。7時30分,升旗儀式正式開始,國旗護衛隊隊員邁著整齊的步伐,昂首闊步地護衛國旗入場,升國旗、奏國歌,五星紅旗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鮮豔。
  • 國家公祭日 淮安:千燭點亮張純如紀念館 銘記國恥振興中華
    /a/20201213/3cfb194db409445cab537e90a05586d6.shtml   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淮陰師範學院城市與環境學院的大學生來到張純如紀念館,了解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
  • 文學院開展「銘記歷史 擔當使命」團學幹部專題學習會
    時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文學院近期通過製作紀念海報、集中觀看抗戰影片、口述抗戰史等多種形式,引領青年回顧那段中國人民浴血奮戰、救亡圖存的崢嶸歲月,號召青年銘記歷史,致敬先烈,傳承抗戰精神。  青聯和學聯工作是黨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 東八裡窪慘案,日軍在濟南的惡行之一,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後來50名日軍士兵前往西八裡窪村,全村村民都被集中到曬穀場中,場院周圍架起了機關槍。保長楊秀仁被日本兵拳打腳踢,肋骨都被打斷了兩根,在場的一位有精神疾病的村民,看到楊秀仁的遭遇後,受到驚嚇,跳入村中水灣中溺亡。還在坐月子的張婆婆的女兒,被日軍強姦,最終大人與嬰兒都沒有逃過日軍的魔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