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開門紅」攬儲大戰開打:中小銀行重金投入線上渠道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券商中國

歲末將至,某國有銀行營業大廳裡,雞蛋、糧、油等整整齊齊擺成兩排,標誌著2021年銀行「開門紅」活動的號角已經吹響。

銀行「開門紅」活動往往會從12月延續至次年一季度末,存款利率上浮、送禮品、返優惠券等都是往年銀行衝刺「開門紅」時吸引儲戶的常規手段。但券商中國記者走訪深圳多家銀行網點發現,今年銀行間分化趨勢愈發突出,國有大行和股份行並未推出利率明顯上浮的存款產品,中小行年末「攬儲」的積極性明顯更高,網際網路營銷渠道的競爭也愈加激烈。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小銀行處於經濟下行周期和利率市場化環境中,加之疫情對上半年線下網點展業的衝擊,與往年相比生存壓力更大、「攬儲」需求更盛。與此同時,亦有研究報告指出,明年銀行業負債端成本上行壓力依然不減,其中又以中小銀行最為明顯。

「開門紅」活動力度不一

12月3日,券商中國記者走訪深圳多家銀行網點發現,國有銀行中,客戶群體年齡偏大、存款佔比最高的郵儲銀行衝擊「開門紅」最為積極。在郵儲銀行某網點營業大廳裡,為儲戶準備的生活用品、米麵糧油等禮品早已擺放得整整齊齊。據該行某網點客服經理介紹,儲戶存款達10萬元以上,就能挑選任意一款禮品。

但國有銀行和股份行提供的定期存款利率漲幅均不明顯。上述客戶經理表示,該行提供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25%,兩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15%,這一利率略高於其他國有銀行存款利率,但較此前利率相比,並沒有上調;還有國有銀行理財經理表示「今年沒有『開門紅』活動」。

「銀行都在衝『開門紅』,但現在來看,今年活動力度其實不是很大。」某股份行網點的客戶經理也表示,他所在的銀行營業廳正在主推一款年利率為3.9%的三年期定期存款產品,和一款年利率為3.85%的新客專享大額存單產品,前者為12月份推出的「開門紅」產品,但提供的利率上浮幅度不大。

相比之下,不少中小銀行的「開門紅」動員大會早已召開,活動的營銷力度也明顯更大。例如,某村鎮銀行推出年利率達6.075%的五年期定期存款產品,存滿50萬元返500元現金,且上不封頂,該活動截止日是12月31日。

某農商行董事長也在該行11月中旬召開的「開門紅」動員大會上表示,與往年相比,2021年「開門紅」考核任務更重、目標更高,「同時新增基礎客戶數拓展、電子銀行業務目標,更加突出綜合營銷理念」。

易誠互動首席業務官孔繁強表示,吸存和獲取新客數是很多銀行分行和各渠道的重要考核指標,因此銀行業在年底到次年一季度常用活動和優勢產品衝擊指標。尤其是地方性中小銀行在經濟新常態和利率市場化到來後,生存壓力加大,加之今年疫情影響,提高或變相提高存款利率來吸存和獲取客戶基數是自然的選擇。

線上「攬儲」之戰正酣

線上營銷渠道也已成為中小銀行的「攬儲」戰地,在今年的「開門紅」活動中,有網際網路平臺採用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疊加加息券利率的方式吸引儲戶。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某網際網路平臺開展「雙十二年終回饋季」活動,每筆申購成功的訂單均可獲得年利率3%的加息券,加息時間為180天,疊加該加息券的產品通常為中小銀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換而言之,每10萬元存款,除了獲得正常的定期存款收益外,還能額外獲得1500元的利息,如以年利率為4.8%的5年期定期存款產品計算,儲戶獲得的實際年利率為5.1%。

11月初,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指出,網際網路平臺存款存在營銷行為不當、增加中小銀行流動性管理難度、區域性銀行偏離市場定位、導致監管考核指標失真等問題,將銀行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攬儲」的可能風險推上風口浪尖。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文規範高息攬儲產品,引導銀行降低負債端成本,進而降低貸款成本。因此,網際網路「攬儲」是否推高銀行負債成本的問題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一位網際網路平臺人士表示,加息券為平臺推出,成本均為平臺承擔。但亦有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加息券屬於獲客成本,網際網路平臺作為獲客通道沒有「貼錢」引流的動機,因此這部分成本最終還是會轉嫁到銀行身上,由銀行來承擔。

「羊毛出在羊身上。」一位知情人士說,平臺支付的加息券費用,其實也是來自銀行支付的渠道費。他透露,網際網路平臺的收費比例是浮動的,「有的小銀行、新銀行能給到很高,也看總包大小,階梯性收費,換句話說,就是平臺引流能力越強,拿錢越多。」

但與中小銀行本身的攬儲成本相比,網際網路渠道成本不一定會更高。有網際網路金融從業人士表示,線上攬儲節省了租金、設備、人力等成本,增加了技術投入、擴大了客群,反而更容易降低銀行的資金成本。

此外,方正證券研報也指出,儘管中小銀行個人定期存款付息率較高,但仍明顯低於其同業存單的發行成本,所以相比於大行,中小銀行更希望通過「攬儲」降低負債端成本。

理財、小微貸全條線覆蓋

與中小銀行「開門紅」活動期間力推存款儲蓄產品不同,券商中國記者在走訪國有銀行網點時發現,銀行理財經理多在主推銀保合作類的理財產品。某國有銀行理財經理推薦的一款5年期銀保合作產品利率為4.5%,存滿三年即可保證收益。

孔繁強表示,銀保合作產品為銀行提供通道業務收入,相對銀行自有理財產品和存款產品而言,其潛在貢獻較大,對一部分客群也很有吸引力,因此,銀行也在積極的推動此類產品的銷售。

一位地方監管人士進一步指出,銀行與保險公司的業務合作按照不同的繳費方式,提取不同比例的手續費,有的年繳費產品手續費率高達15%。也因此,基層行對員工銷售銀保合作產品的獎勵較多,而且銀保產品的獎勵是連續的,「今年有、明年也會有」,而銀行理財、存款產品的獎勵都是一次性的,員工推薦銀保合作產品的積極性也就更高。

「推銀保產品就是為網點增收的。」某股份行理財經理直言,如果是年紀較大的老人,銀保合作產品不失為一個好選擇,但對於風險偏好較高的人群,他推薦選擇更靈活、收益率可能更高的理財產品。

此外,有的銀行「開門紅」任務覆蓋全條線業務,除了攬儲任務,還有貸款任務等。其中,小微企業貸又是年末衝指標的一大重任。例如,招商銀行就在12月期間推出「閃電貸」9折利率優惠券。一位銀行人士表示,當前銀行小微企業貸方面的考核壓力較大,臨近季末年末關口,不少銀行為達成監管要求目標推出優惠活動。

負債端成本上行壓力不減

今年以來,銀行業受疫情衝擊,淨息差整體承壓,與此同時,為引導銀行業承擔讓利實體經濟的社會責任,負債端成本成為監管重點把守的對象。但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明年銀行業負債端成本上行壓力依然不減,其中又以城農商行最為明顯。

中信建投楊榮團隊指出,今年上半年,國有銀行由於存款佔比較高,資金成本較為剛性,加之讓利實體經濟,淨息差下滑顯著,而股份制行、城商行得益於負債端存款佔比低、同業存單利率下行,淨息差較為穩定。

根據中國銀行研究院數據,截至今年三季度末,36家上市銀行中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存款佔總負債的比分別為80.7%、63.9%、64.4%和76.6%。

楊榮團隊認為,銀行負債端成本主要受佔比最大的存款供需關係影響。今年三季度負債成本率改善主要來自高息結構性存款壓降,明年隨著上半年低利率的同業負債到期以及存款競爭激烈下銀行發行定期存款吸儲存款,資產端成本上行壓力仍在。

方正證券研報也指出,今年國有銀行、股份制行存款付息率下降,但城農商行存款付息率提升,主要是在存款競爭加劇態勢下,越是小的銀行對存款越是渴求和焦慮,容易抬升成本。與此同時,央行已傳達出貨幣寬鬆告一段落的信號,銀行間七天回購利率(DR007)已經開始在震蕩中上行,同業存單發行利率仍有上行可能,也增加了銀行負債端成本抬升壓力。

相關焦點

  • 「高息存款」動力減弱 銀行攬儲大戰靜悄悄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王涵 有銀行人士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家行內新裝扮——掛福、吉祥物、紅桌布,鳴鼓開鑼,並配文「紅紅火火」、「開門正紅」。2020年進入完結月,金融市場顯得有些「紅」。每至年初歲尾,一些銀行機構為年末指標,或者贏得新一年好彩頭,都要組織開展年末衝刺、年初「開門紅」活動。往往「開門紅」就意味著拉存款、辦理各項業務。
  • 年末攬儲衝刺,中小銀行直呼「好難」!
    往年年末,銀行都會上演熱熱鬧鬧的「攬儲大戰」,但今年似乎動靜不大。靠檔計息、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以往的三大板斧在嚴監管下越收越緊,就連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也迎來當頭棒喝。今年銀行年末攬儲怎麼做?攬儲工具受限「各大銀行提高攬儲競爭力的方法無非是加息。
  • 年末攬儲衝刺 中小銀行直呼「好難」!
    往年年末,銀行都會上演熱熱鬧鬧的「攬儲大戰」,但今年似乎動靜不大。靠檔計息、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以往的三大板斧在嚴監管下越收越緊,就連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也迎來當頭棒喝。今年銀行年末攬儲怎麼做?攬儲工具受限「各大銀行提高攬儲競爭力的方法無非是加息。受疫情影響,監管要求銀行把控利率,壓降負債端成本,讓利實體經濟,再加上結構性存款規模和成本還在壓縮,靠檔計息產品被叫停,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正處於風口浪尖,所以動作不大。」融360大數據分析師胡小鳳這樣對《國際金融報》分析今年攬儲大戰的偃旗息鼓。
  • 年末銀行正進行激烈的攬儲活動 短期內利率將走高
    歲末年初是銀行攬儲營銷的關鍵時期,每當這時大量資金會湧入市場,年復一年的「開門紅」任務也成為各家銀行員工年底的關鍵一戰。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與往年的硝煙四起不同,今年大型銀行的「開門紅」活動未見明顯的活動力度,大幅提高利率攬儲動力減弱。
  • 銀行年末「吸金」眾生相:中小銀行「年末衝存款」勁頭足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與往年的硝煙四起不同,今年大型銀行的「開門紅」活動未見明顯的活動力度,大幅提高利率攬儲動力減弱。在此基礎上,各家銀行根據實際情況調節上浮。再加上大型銀行相較於中小銀行沒有那麼大的攬儲壓力,壓降成本的意圖更明顯。  中小銀行線上忙搶客  與大型銀行相比,中小銀行的攬儲積極性顯然更高,亦有銀行「開門紅」營銷較往年提前不少。12月8日,周口市農商銀行召開2021年一季度「開門紅」動員誓師大會。而在11月18日,盤錦銀行2021年「開門紅」旺季營銷啟動會也已啟動。
  • 年末攬儲眾生相,大銀行不急,中小銀行恨不得貼錢,怎麼存較好?
    文/龍小林臨近年底,整個銀行業又到了攬儲大戰的關鍵階段。所以最近一段時間,也是頻頻可以看到一些銀行推出的攬儲新招。不過,在今年的年末攬儲大戰中,大型銀行相對來說要淡定地多,而中小銀行則顯得更急迫,甚至有個別銀行為攬儲都快要貼錢了。
  • 年底多家銀行利率上浮幅度不及往年 線上渠道成各銀行發力點
    原標題:年底了,這些銀行竟然是這麼做的!  來源:金融時報  每年歲末是銀行力拼來年「開門紅」的關鍵期,攬儲是重點戰役之一。以往,為完成存款任務,銀行送米麵油、定製產品等做法層出不窮。
  • 今年可能是銀行最佛系的年末攬儲
    來源:顧問雲每年歲末是銀行力拼來年「開門紅」的關鍵期,攬儲是重點戰役之一。以往,為完成存款任務,銀行送米麵油、定製產品等做法層出不窮。不過,今年情況與往年有所不同。「我們沒有4%以上的產品,最高的產品三年期3.85%,10萬元起存。您可以在手機銀行操作。」
  • 一類存款規模受限,或讓銀行攬儲大戰提前上演,存款利率要漲了?
    不過雖然今年我國的存款總體上是增加的,可有一類存款卻出現了大幅減少。結構性存款規模驟降由於貨幣的供應量在不斷增長,同時新投入的貨幣大多又會流入銀行變成銀行存款,所以存款也就會一直增長,但這並不意味著每種存款都能同步上漲,比如今年就有有一類存款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減少,它就是結構性存款。
  • 艱難提升存款利率 銀行鏖戰「開門紅」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於2020年的高息攬儲,使得很多議價能力弱的中小銀行難覓好的貸款項目,因此在備戰2021年「開門紅」期間,銀行增強了對貸款項目的儲備和營銷。 搶奪新客戶 「在爭取存量客戶的同時,銀行更希望藉助『開門紅』搶奪新客戶。」上述北方城商行管理層如是說。
  • 中小銀行發力存款產品 銀行年終攬儲未見「硝煙」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走訪北京地區多個銀行網點了解到,年末銀行攬儲未見「硝煙」,多家銀行理財收益率尚無調整,高收益理財產品更是難覓蹤影。同時,中小銀行推出了收益較高的存款產品、大額存單。專家認為,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寬鬆,理財收益率很難出現年末翹尾效應,但在監管趨嚴、理財淨值化轉型的大背景下,銀行負債端承壓是長期趨勢。
  • 2020年銀行年底攬儲大戰開始 存款放哪家銀行利息高?
    當前正是銀行年末衝刺、備戰來年「開門紅」的關鍵時期。記者近期調研了多家銀行,整體來看,在負債成本、資本充足率方面具備優勢的大銀行大多可以「淡定」跨年。相對而言,中小銀行無論是在線上存單發行、線下同業存款,還是在傳統存款方面,都面臨一定壓力,規模越小的銀行壓力相對越大。
  • 2020銀行存款政策盤點:嚴控「高息攬儲」,中小銀行處境艱難
    網際網路存款被指「無照駕駛」 網際網路存款始於2018年,富民銀行的產品「富民寶」在京東金融上開售。那年資管新規啟動,銀行理財打破剛兌,收益率走低,利率高還剛兌、方便購買的網際網路存款就非常受歡迎,網際網路存款也成為線下網點少、客戶流量少的中小銀行的攬儲利器。
  • 年中銀行攬儲大戰靜悄悄 資金中介抱怨「生意不好做」
    原標題:年中銀行攬儲大戰靜悄悄 資金中介抱怨「生意不好做」 摘要 【年中銀行攬儲大戰靜悄悄 資金中介抱怨「生意不好做」】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發現,
  • 富民銀行「高息攬儲」存疑團 網際網路存款需提防線上擠兌風險
    近日,記者發現,滴滴金融APP上的富民銀行多款存款產品利率高達8%-10%,有高息攬儲嫌疑。經了解,儲蓄存款利率中有5%屬於滴滴金融平臺贈送給新老客戶的,不由富民銀行承擔。然而,富民銀行線上攬儲的利率本就處於較高水平,另外需要支付滴滴金融平臺一筆導流費。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部分中小銀行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將攬儲的觸角延伸至全國,而網際網路渠道是把雙刃劍。中小銀行在拓寬存款渠道的同時,面臨著線上擠兌的新型風險。監管層已經注意到網際網路存款存在的風險,未來該業務將被納入監管。
  • 又見「開門紅」!銀行線上作業成趨勢 引入三方機構培訓營銷技巧...
    「開門紅攬儲150萬,貴金屬中收1500,信用卡20張!」、「每天都要在群裡報開門紅存款!」一年一度讓銀行人「亞歷山大」的開門紅,今年提前到來。雖然銀行歲末衝刺還未結束,備戰開門紅的號角已經吹響。在2020年開門紅受到疫情衝擊情況下,不少銀行2021年開門紅節奏提前,中小銀行更是搶先發力,最早的在9月、10月已經開始布局。
  • ...又見「開門紅」!銀行線上作業成趨勢,引入三方機構培訓營銷技巧...
    在2020年開門紅受到疫情衝擊情況下,不少銀行2021年開門紅節奏提前,中小銀行更是搶先發力,最早的在9月、10月已經開始布局。近日財聯社記者調查走訪發現,產品方面,攬儲始終是銀行開門紅的重點項目,貸款、信用卡、貴金屬等各種產品也齊齊發力。同時隨著疫情等因素影響,銀行的線上開門紅營銷也加快了向線上發展的趨勢。
  • 調查|又見「開門紅」!銀行線上作業成趨勢 引入三方機構培訓營銷...
    近日財聯社記者調查走訪發現,產品方面,攬儲始終是銀行開門紅的重點項目,貸款、信用卡、貴金屬等各種產品也齊齊發力。同時隨著疫情等因素影響,銀行的線上開門紅營銷也加快了向線上發展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提高營銷效率,多家銀行引入三方培訓機構,培訓員工營銷技巧,且價格不菲,壓力可見一斑。
  • 高息產品難覓銀行花式攬儲會消失嗎?
    每逢年末,銀行攬儲就是一個熱點話題。但今年來業內普遍感受年末攬儲氛圍沒那麼高了,以往存款送豬肉、送大米、送香油的情況越來越少見。這其中都有哪些原因?面對形勢變化,銀行業該如何應對? 餘額寶收益率跌破2%、多銀行下調大額存單利率、靠檔計息產品陸續「下架」……在今年各類存款產品直接或變相降息後,年末銀行攬儲大戰也幾近「熄火」。
  • 長期定存變形 中小銀行攬儲壓力凸顯打擦邊球
    來源:北京商報網在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小微企業政策號召下,銀行信貸投放加速,而隨之而來的攬儲壓力也在凸顯,體量小、網點資源少的中小銀行吸儲需求更為迫切。北京商報記者近日注意到,有銀行通過自動轉讓方式,將長期限大額存單「拆分」成短期;亦有銀行將長期限存款「包裝」成按周期計息產品進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