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9月28日訊(記者 陳薇 攝影 徐行)9月26日,「風從草原來——內蒙古美術館館藏作品展&『草原畫派』油畫邀請展」在長沙市李自健美術館舉辦。多個畫種,271件作品,在五大展廳同時亮相。
其中,「內蒙古美術館館藏作品展」帶給湖南觀眾的117件作品選自內蒙古美術館歷年之收藏,涵蓋國畫、油畫、版畫、水彩、雕塑等多個藝術種類,呈現出內蒙古「草原文化」為主體的繪畫創作面貌與內蒙美術發展軌跡,此次展出的藏品中也包括了靳尚誼、詹建俊、陳丹青、羅中立、楊飛雲、徐裡、朝戈、韋爾申等一批中國當代著名畫家的作品。
據了解,內蒙古美術館始建於1957年,是我國少數民族地區首個建成的美術館。新館於2017年建成開館,總投資6億餘元,是我國目前建成總面積(35893平方米)第二大的現代化公立美術館,成為一座獨具民族性與地域性的公益藝術殿堂。
另一個展覽——「內蒙古『草原畫派』油畫邀請展」,展出的16位畫家的154件油畫作品像一首內蒙古「草原文化」的交響曲,每一位畫家展現藝術個性與繪畫風格,強烈的草原情,彪悍的蒙古風,獨領風騷。畫家們的作品,充滿了對內蒙古文化的摯愛與自信,他們以自己最熱衷的藝術語言去盡情描繪自己最熟悉的生活。
「內蒙古草原畫派」是內蒙古油畫群體的專屬冠名。這是一大批長期生長生活於內蒙古地區的「土著」藝術家,在蒙古族著名油畫家、內蒙古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長、妥木斯教授多年來的引導下,所產生的一個生機勃勃,勇於探索的藝術群體。
妥木斯教授如今89歲高齡,不僅為內蒙古油畫的發展與提升嘔心瀝血,傾力奉獻,而且至今筆耕不綴,力作不斷,此次展出的就有他的9件各個時期的代表性作品。
德高望重的老畫家王延青、燕傑的展出作品功底深厚,飽含激情,草原風情的獨到表現,賦予人們強烈的視覺美感;李波、砂金、王治平、苗景昌、賽音朝格圖、哈斯烏拉、格日勒圖等藝術家的作品充滿活力,張力十足。他們都是草原畫派的核心力量與生力軍。
「風從草原來」猶如一股清風吹拂湖湘大地,蒙湘文化交融互鑑。深受湖湘文化浸潤的三湘大眾,第一次這樣近距離地面對內蒙古「草原文化」藝術的整體展現,面對著內蒙藝術家們真情描摹草原景象、刻畫草原人物、講述草原故事、吟誦草原情思、解讀草原印象,多維度展現「草原之風」的作品與情懷。
據悉,此次展覽將展至11月1日結束,面向公眾免費開放。
[責編:譚思敏]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