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習慣用光圈優先,因為它簡單,可以只調光圈就能使曝光平衡;拍人像題材這個模式完全是可以勝任的。
至於為什麼用光圈優先,還是先了解下相機常用的有三個檔位——光圈優先(AV檔),快門優先(TV檔),手動模式(M檔)。
先了解曝光三要素
曝光三要素是光圈、快門和ISO。
它們都可以調整畫面的明暗,但它們的工作原理是完全不同的。
1.光圈:
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畫面越亮;
就跟窗戶一樣,打得越開就越亮。
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少,畫面就越暗。
2.快門:
快門速度越快,閉合時間短,進光量越少,畫面越暗;
快門速度越慢,閉合時間長,進光量越多,畫面越亮。
這個好理解
3.ISO感光度:
ISO越高,畫面越亮,噪點越多;ISO越低,畫面越暗,噪點越小。感光度是簡單粗暴地提亮畫面,所以要以失去畫質為代價。
光圈、快門和ISO都可以控制曝光,因為工作原理不同,所以它們必須相互配合才能達到一個完美的曝光。
光圈優先模式
光圈優先是只控制光圈大小,系統自動配合正常曝光的快門速度,感光度可設為自動,更省事兒。
光圈除了控制曝光外,還有個很好用的功能——虛化背景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背景越虛;可以很好的把主體與背景分離出來,突出主體。
光圈優先模式AV檔:主要用來拍靜物,人像和正常的街拍,對快門速度要求不高的情況下使用。
如下圖,背景色與人的衣服顏色很接近,虛化背景同樣可以很好的突出人物
快門優先模式
快門優先是只控制快門的速度,系統自動匹配光圈大小以達到正常曝光,ISO可設為自動,更省事兒。
快門速度越快,凍化瞬間的動作
比如拍水滴下濺出水花的瞬間,快門速度調到1/1000秒。這樣畫面嚴重欠曝!怎麼辦?把光圈調大就行了,不用你親自去調,快門優先下自動幫你設好光圈大小以達到曝光平衡
快門速度越慢,記錄了快門時間內的每個動作,連成一條線
快門優先模式TV檔:主要用來拍運動的物體,對光圈要求不高的的主體,如賽跑 馬路上的車 流水等。
M檔
M檔為全手動模式,光圈、快門、ISO都要自己設置,不要覺得M檔很難,其實懂了光圈和快門的原理,M檔也完全可以理解了。
可以這樣把它簡單化
在同一場景下,首先確定好我今天要拍的東西適合什麼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
再固定設置一個安全快門或是多大的光圈,ISO設為自動,
最後是不是也就剩下一個要隨時調節的了。
比如我要拍騎自行車人,我覺得快門設置1/1000秒為安全不糊快門,ISO設為自動,那只要調整光圈大小就可以控制整個曝光了。
M檔對很專業的人來說可以玩出很多的花樣,這個我不過多去解釋M檔的用法,怕弄出笑話。
心得:
通過以上對三種模式的介紹,你就知道什麼情況下適合用什麼檔。
光圈、快門和ISO是相互配合又互相影響的曝光三要素
光圈優化用起來更簡單,不管什麼場景都會根據光圈值自動曝光平衡
M檔場景切換後,又要重新設置合理的曝光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