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期貨(香港)
群益期貨(香港)
作為參加過多屆全球衍生品實盤交易大賽的指定交易商,群益期貨(香港)在今年實盤大賽中延續差異化服務策略,精準對接不同類型客戶的需求。
一直以來,群益期貨(香港)始終將客戶需求放在首位,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尤其是在今年疫情擾動下,堅持拓展線上服務,持續提升客戶的線上體驗。與此同時,作為參加過多屆全球衍生品實盤交易大賽的指定交易商,群益期貨(香港)在今年實盤大賽中延續差異化服務策略,精準對接不同類型客戶的需求。
疫情期間持續優化線上服務
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疫情管控與出行限制,公司的線下服務受到較大衝擊。為確保疫情期間公司業務順利開展,公司儘可能通過線上軟體完成日常工作並開展相關業務。為加強線上服務能力,公司一直在努力引導員工和客戶熟悉線上工具,並不斷對線上服務平臺進行優化。
「公司去年發布的線上開戶平臺及手機下單平臺在此次疫情期間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大多數業務如線上開戶、行情解讀、視頻培訓等都可以通過線上平臺完成,使用頻率明顯上升。可以說,線上服務成為此次疫情中公司服務能力提升最明顯的一部分。
不過,該負責人也表示,線上服務畢竟無法近距離感知客戶的情緒並作出最直接的反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溝通效率,特別是大部分客戶在參與交易的同時,也希望獲得綜合化的服務。從長遠來看,公司需要在線上線下共同開展服務,這樣比較容易提升服務的廣度,也更加貼合客戶的需求。
此外,由於疫情期間不確定性驟增、市場波動劇烈,群益期貨(香港)及時對客戶進行風險提示,同時加強風險管控、提前制定應急預案並進行壓力測試,保障疫情期間交易順暢和市場穩定。
為參賽選手提供差異化服務
在本次實盤大賽中,群益期貨(香港)專門針對參賽選手的情況進行追蹤分析,在此基礎上提供差異化服務,滿足不同類型參賽者的需求。對於交易經驗豐富的個人投資者而言,一般都已形成一套獨立的交易體系,群益期貨(香港)會在研究報告中有意識地增加宏觀和品種基本面的內容,幫助客戶了解基本面,提高收益的穩定性。對於專業的機構客戶而言,群益期貨(香港)一方面從技術方面進行全方位對接,滿足專業投資者對軟體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通過VIP定製式的客戶服務,提升核心客戶的參與體驗。
除此之外,群益期貨(香港)通過實盤大賽還可以創新服務舉措,對優秀選手提供包括資金支持、項目合作、運營服務、品牌宣傳等方面的綜合服務。在資金支持方面,可以為投資管理人或私募機構提供多方位資金支持,協助發行基金產品,走高端私募之路;在項目合作方面,可以與優質私募投顧資源攜手成立FOF基金,涵蓋市場全品種、全策略;在運營服務方面,可以協同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幫助私募機構申請私募牌照,辦理後續產品發行等相關事宜,為投資管理人或私募機構提供完善的運營保障服務;在品牌宣傳方面,可以藉助大賽平臺及其他優勢,幫助投資管理人或私募機構在多渠道多平臺推廣,擴大自身影響力。
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套保服務
服務實體經濟是期貨市場的使命所在,為了更好地服務產業客戶,群益期貨(香港)新建交割服務團隊,為從事基本金屬和貴金屬的生產商、貿易商等產業客戶提供更有溫度的服務。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群益期貨(香港)背靠集團母公司資源,長時間耕耘中國臺灣高雄港倉儲業及周邊現貨相關產業。一方面,有效結合期現市場需求,協助生產廠商進行期貨套期保值的規劃,幫助現貨企業規避風險、平滑收益;另一方面,大力促進生產廠商與貿易商合作,讓實體產業客戶通過期貨市場交易自然形成一個貿易關係。
「由於現貨商及貿易商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通常會面臨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公司還積極整合研究團隊資源,協助客戶規劃套保方案,並為客戶規避市場運行風險提供一定的操作建議。」該負責人告訴期貨日報記者,鑑於實體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很多差異,只有深入到產業客戶的經營活動中,對客戶需求進行充分了解,才能更好地運用期貨市場的風險管理功能,為客戶定製個性化的實物交割和套期保值方案,進而幫助企業規避市場風險,鎖定經營利潤。
在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提速的今天,作為一家國際化公司,群益期貨(香港)認為,只有不斷推動國際化水平,方能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公司正在通過群益期貨(香港)的平臺開發潛在境外客戶,觸角從大中華區依循「一帶一路」不斷向外擴張,向西開拓中東,向南開拓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市場。同時,通過港交所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後的商品互掛市場,一路將觸角延伸至英國。
此外,群益期貨(香港)也在金融數位轉型上投入巨大支持,建造「以交易人為核心」的數位平臺環境,提供多元系統化學習內容,強化投資人對數位創新的優質體驗及價值服務。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來源:「期貨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期貨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期貨日報",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責任編輯:孫亞寧
《期貨日報》社有限公司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