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深圳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接下來這樣做

2020-12-24 騰訊網

學生吃得健康吃得安全,才能以良好的身體素質全身心投入學習,因此如何保障校園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

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五部門印發了《廣東省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官網公告詳情

廣東省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和《關於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市監食經〔2019〕68號),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2020—2022年)》,進一步提升學校(幼兒園)食品安全監管效能,保障廣大學生「舌尖上的安全」,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決定聯合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通過聯合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進一步落實學校食品安全校長負責制、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以下簡稱供餐單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屬地部門監督管理責任,聚焦校園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薄弱環節,把握新形勢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堅持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社會共治基本原則,嚴防嚴管嚴控校園食品安全風險,嚴防發生群體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斷提高廣大師生及家長對校園食品安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重點任務

(一)全面落實校園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嚴厲查處校內食品經營者無證經營和超範圍經營行為。

(二)嚴格落實供餐單位、校園周邊餐飲門店和食品銷售單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厲查處無證經營和超範圍經營行為。

(三)嚴厲查處採購、銷售或加工製作腐敗變質、黴變生蟲等感官性狀異常和超過保質期等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行為。

(四)嚴厲查處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五)嚴厲查處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經洗淨、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行為。

(六)嚴厲查處未按規定製定和實施經營過程控制要求的行為。

(七)落實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保證學生營養餐質量安全。

(八)全面推行「網際網路+明廚亮灶」等智慧管理模式。

(九)廣泛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宣傳教育。

三、主要措施及分工

(一)全面落實校外供餐單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供餐單位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要求,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完善並落實從原料進貨查驗至食品分餐、通過HACCP或IS022000體系認證配送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省為學校供餐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全面推行「網際網路+明廚亮灶」智慧監管並向供餐學校展示,落實食品安全責任險制度。

1.科學防控安全風險。結合實際,全面分析從原料採購至食品分餐、配送全過程的食品安全風險,制定針對性強、科學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風險防控要求,督促從業人員嚴格落實。定期開展食品安全自查,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隱患。建立HACCP或ISO22000體系,全省為學校供餐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於2020年底前通過HACCP或ISO22000體系認證。(市場監管部門負責)

2.嚴格查驗進貨原料。制定嚴格的食品原料供貨要求嚴格篩選食品原料供應商,倡導建立食品原料供應基地、與大型食品生產或銷售企業籤訂長期供貨協議。確定責任心強具備必要的食品品質辨別能力的專人負責食品原料進貨查驗,嚴格執行查驗要求。加強對食品原料供應商的監督,及時撤換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供應商。(市場監管部門負責)

3.規範加工製作行為。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要求,規範從原料貯存至食品分餐、配送每一道環節的加工製作行為,做到燒熟煮透食品、分開存放生熟食品、徹底清洗消毒餐具用具、按規定的溫度和時間配送食品等,嚴禁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市場監管部門負責)

4.全面推行供餐單位「明廚亮灶」。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強化供餐單位自身食品安全管理,及時發現並糾正存在的問題。向學校、市場監管、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公開食品加工製作信息,主動接受監督。(市場監管部門負責)

5.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定期對大宗食品原料、成品及餐具用具清洗消毒效果等進行檢驗檢測。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明廚亮灶」的物聯網、AI人工智慧等技術,提升原料溯源把關、設施設備管控、人員行為糾偏等的智能化水平。(市場監管部門負責)

(二)嚴格落實學校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

學校要按照《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和《廣東省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規定》要求,落實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健全完善校園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和制度,明確校長(園長)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工作要求,落實校長(園長)食品安全重大決策、負責自查報告、整改工作的審核,及時研究解決校園食品安全工作中的問題。

6.自查整改食品安全問題隱患。各地學校校長要組織對學校食堂及供餐單位(含向學校供餐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開展全面的風險排查,定期對「網際網路+明廚亮灶」發現的食品安全風險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明確、可操作的防控要求並嚴格落實。加強學校食堂從業人員管理。加強進貨查驗,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強化從原材料採購到供餐全過程的控制管理。落實學校相關負責人陪餐制度,學校制定和填寫陪餐評價表,評價表應涵蓋對食堂環境衛生、從業人員工作情況等內容,學校要定期對評價結果組織研究。學校應健全食品安全巡查的組織實施,每月至少要開展一次巡查,全面檢查供餐單位食品安全情況,要及時更換不符合相關要求的集體用餐配送、承包、委託經營單位。(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

7.實行大宗食品公開招標、集中定點採購。學校要以肉、蛋、奶、米、面、油等消費量大的食品原料為重點,選擇相對固定的資質齊全的食品供貨商,並與供貨單位籤訂包含食品安全內容的供貨協議。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實行大宗食品公開招標或集中定點採購制度,實行區域內學校大宗食品統一集中採購。(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

8.規範加工製作行為。市場監管部門要連續3年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現場抽查考核全面覆蓋。相關部門要督促學校食堂等校園內食品經營者強化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培訓考核,促使其全面掌握和嚴格落實各項食品安全要求。結合實際,採用色標管理、五常、6T等食品安全管理方法,提升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鼓勵建立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或1S022000體系,並通過認證。倡導實行分餐制。(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市場監管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9.全面推行學校食堂「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大力推進學校食堂「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學校食品安全負責人和食堂管理相關人員要通過「網際網路+明廚亮灶」系統隨機抽查食堂食品安全狀況,及時發現食堂食品安全問題,及時予以糾正。鼓勵學生家長代表藉助「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參與學校食堂的監督。(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

10.建立學校相關負責人陪餐制度。中小學、幼兒園要按照《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關於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市監食經〔2019〕68號)要求,制定陪餐制度和計劃,明確陪餐人員及職責內容、要求,做好陪餐記錄。對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和風險隱患,學校要明確整改措施、整改時限,確定專人,督促食堂及時整改。(教育部門負責)

11.加強承包或委託經營、供餐單位管理。全省中小學、幼兒園食堂原則上採用自營方式供餐。具備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採用自營方式供餐,不再籤訂新的承包或者委託經營合同。按要求規範管理學校內確需設置的食品小賣部、超市、自動售賣機等,學校應建立可售賣品類清單並嚴格執行。採用供餐單位提供餐食的學校,應優先選擇通過HACCP或IS022000體系認證和已建成「網際網路+明廚亮灶」的供餐單位。(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

(三)切實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監督管理

12.實行全覆蓋監督檢查。對學校食堂、供餐單位、校園周邊餐飲門店和食品銷售單位實行全覆蓋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食品安全風險高的單位持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和頻次,規範監督檢查行為。深入排查使用腐敗變質和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餐具用具清洗消毒不合格、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市場監管部門負責)

13.嚴懲重處違法行為。嚴懲重處校園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主動向社會公開查處結果,及時將相關信用信息歸集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加強信用監管。及時受理、依法立案偵查涉嫌犯罪的食品安全案件,依法嚴厲打擊校園食品安全犯罪行為。(市場監管、公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4.健學校飲用水安全長效機制。學校要加強對飲用水水質檢測,有專人對飲用水設備定期進行安全衛生巡查並做好巡查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並進行整改。定期組織開展學校飲用水安全聯合檢查;對採用自備井和二次供水的學校,要建立臺帳、定期檢查,督促學校全面落實飲用水安全保障措施,及時消除學校飲用水安全隱患。(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健康、市場監管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5.落實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進一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夥房)供餐比例。健全並落實大宗食品採購、進貨查驗、加工製作等制度,確保學生營養餐質量安全。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監督管理。(教育、市場監管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6.加強食源性疾病防控。加強食源性疾病監測與報告,織牢織密我省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衛生行政部門督促轄區醫療、疾控機構做好食源性聚集性病例識別與上報工作,對於學校或學生群體食源性疾病病例,規範開展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及時向同級市場監管部門提交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加強人才隊伍培養。每年省疾控中心組織對全省市縣兩級疾控中心開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培訓班,三年內完成全省所有縣區和地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事故流調人員的技術培訓全覆蓋;同時省疾控中心每年舉辦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骨幹培訓班(FSETP),從監測數據分析、樣品採集、質量控制和實驗室檢驗等專業領域,對市縣兩級食品安全技術人員開展為期3個月的全脫產培訓。(衛生健康部門負責)

(四)廣泛開展宣傳,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17.加強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宣傳教育。廣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通過主題班會、專題徵文、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師生有效傳遞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知識。對學校提供營養指導,倡導健康飲食理念。利用全民營養周、520學生營養日和食品安全宣傳周等主題宣傳活動的機會,通過門戶網站、官方微信等渠道,以及進校園等形式,廣泛開展師生的營養健康和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宣傳,倡導健康飲食理念。(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健康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8.加強社會共治。健全學校食品安全投訴舉報機制,暢通渠道,積極聽取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對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建議。引導新聞媒體真實、客觀報導學校食品安全狀況,客觀、公正開展輿論監督。具備條件的中小學和幼兒園應建立家長委員會代表參與校園食品安全監督檢查機制。(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市場監管、公安、衛生健康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工作安排

(一)部署工作

各地市場監管、教育、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健康部門根據本方案,結合屬地實際,因地制宜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在本地區部署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

(二)紮實推進

根據本地區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圍繞全面落實學校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和供餐單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開展突出問題治理,及時發現問題隱患,研究採取解決辦法。堅持問題導向,適時調整工作重點,採取針對性措施,集中力量解決師生及家長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推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深入開展。

(三)鞏固總結

針對突出問題整改情況,組織開展「回頭看」,保證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取得實效。對3年內發生過校園食品安全事件和學校食物中毒事故的地市及供餐單位、學校食堂,開展一次聯合檢查。對檢查中發現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隱患的,掛牌督辦,逐一銷帳。認真總結工作成果,將成效好可複製、可推廣的措施和經驗,上升為工作制度或長效機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

校園食品安全涉及群體特殊、人數眾多,社會關注度高、容忍度低,輿情燃點低、發酵快、影響大。各地、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敏感性、複雜性、艱巨性,切實增強底線意識,將校園食品安全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

(二)加強組織領導

各部門要定期研究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統籌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層層明確、逐級壓實校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全力防範化解校園食品安全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校園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線。

(三)爭取政策支持

各部門要積極爭取地方黨委和人民政府支持,推動地方黨委和人民政府將校園食品安全納入黨政同責考核內容,定期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健全長效機制,出臺制度措施,並在經費保障、人員配備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四)加強部門配合

各部門要健全定期會商、聯動執法等校園食品安全制度和長效機制,暢通溝通渠道,強化部門間工作通報和信息共享,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五)及時報送信息

各部門要及時梳理總結工作中可複製、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和先進典型,形成書面材料,報送至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

2020年8月10日前,各市市場監管、教育、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健康部門上報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部署情況、具體聯絡員及聯繫方式。每年7月15日、12月15日前,各部門要報送半年或全年工作總結和工作情況統計表。2022年12月25日前,報送3年工作總結。材料分別報送給對口部門。

聯繫人及聯繫方式:

省市場監管局, 劉穎,020—38835527

省教育廳,賀豐霞,020—37627115

省公安廳,李水強,020—83922044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王成輝,020—83192413

省衛生健康委,肖煥生,020—83813806

進入連結,查看官網詳情:http://amr.gd.gov.cn/zwgk/tzgg/content/post_3057661.html

(來源:深圳食事藥聞)

相關焦點

  • 關於《安徽省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2020-2022年)》解讀
    2020年8月18日,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省教育廳、公安廳、省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了《安徽省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為更好落實《方案》各項工作目標、措施和要求,現就《方案》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 《湖北省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 年)》解讀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等四部委聯合印發的《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2020-2022年)》,對進一步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和監督,全面落實學校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和校外供餐單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提出了新的要求。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對「實施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 浙江持續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
    11月12日-13日,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在紹興嵊州首次聯合召開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現場會,兩部門相關工作人員通過參觀學習、交流各地校園食品安全監管經驗、做法,紮實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 今年8月,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等四部門聯合印發《浙江省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
  • 固原市市場監管局2020年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工作總結
    自治區市場監管廳:根據自治區市場監管廳等四部門《關於印發<寧夏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寧市監發〔2020〕72號)精神,我市積極部署,聯合行動,抓重點、解難點、多形式、多舉措開展學校、幼兒園疫情防控和食堂食品安全守護行動,防範突發食品安全事件發生。
  • 南充市嘉陵區西興市場監管所:守護校園食品安全,我們在行動
    看著同學們吃著美味又安全的食物,小臉上流露出的笑意,作為一名市場監管人,內心倍感欣慰。為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南充市嘉陵區西興市場監管所堅持對轄區內各學校進行全覆蓋檢查。西興市場監管所要求轄區各學校嚴格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制度;採購豬肉要查驗「兩證兩章一報告」;各校園食堂要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並對其按期進行培訓、考核,從業人員取得有效健康證明後方可上崗,開展每日健康檢查,從事食品加工操作時全程佩戴口罩;要做好餐飲具每餐次消毒、保潔和食品留樣工作;要求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為學校食品安全加一道「安全閥」
  • 探索校園食品安全治理「紹興樣板」 校園食品安全雲守護平臺啟用
    紹興市聚焦校園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全面探索校園食品安全數位化轉型,於2020年初啟動設計開發紹興市校園食品安全雲守護平臺,於6月成功試點,並率先在紹興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各高考點全面啟用。紹興市聚焦校園食品安全突出問題、薄弱環節,通過數位化治理模式的構建全面破解校園食品安全痛點。紹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何龍介紹,紹興市校園食品安全雲守護平臺暨「食安大腦」是紹興市餐飲食品安全數位化治理項目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浙江省食品安全綜合治理數位化協同應用場景試點項目。據悉,紹興市校園食品安全雲守護平臺以「一核四翼八支撐」為總體架構設計開發。「一核」。
  • 市市場監管局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第二次聯合督查
    ,雨水增多,食品安全風險有所攀升,近日,九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九江市人社局,先後對我市修水縣、永修縣、瑞昌市、濂溪區、經開區、柴桑區6個縣(市、區)共9所技工類院校校園食品安全工作進行了全面督查檢查。
  • 廣東省5部門聯合守護校園食品安全
    摘要:近日,廣東省5部門聯合印發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重點針對校園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校園食品安全宣傳教育、供餐質量等方面進行強加監管。
  • 市場監管總局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守護校園食品安全
    央廣網北京11月2日消息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全國市場監管部門以防控校園食品安全風險為重點,以推進智慧監管為抓手,通過強化隱患排查、開展專項治理、及時做好事件通報等措施,多措並舉,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切實守護校園食品安全。
  • 濱海區:推行學校食堂4D管理模式 守護校園食品安全
    校園食品安全,事關千家萬戶。濱海區在全區推行學校食堂4D管理模式,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屬地部門管理監督責任,嚴防嚴管嚴控校園食品安全風險,匯聚起守護校園食品安全的強大合力。抓好校園食品安全工作關鍵在落實責任,各學校、周邊食品經營業戶要落實好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管部門要履行好食品安全監管責任。
  • 浙江紹興構建校園食品安全「智慧大腦」雲守護平臺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校園食品安全監管關係著孩子們舌尖上的安全,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重中之重。日前,浙江紹興已在市直高考點學校全面啟用自行開發的校園食品安全雲守護平臺,領跑浙江,全國首創。7月3日上午,紹興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紹興市教育局召開校園食品安全數位化轉型工作通氣會。會議由紹興市市場監管局黨委委員、紹興市食安辦專職副主任楊繼友主持,紹興市市場監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何龍介紹校園食品安全雲守護平臺功能,紹興市教育局二級調研員楊濤通報學校試點建設情況。
  • 2020年「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傾力守護兒童舌尖安全
    由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和全國婦聯指導,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聯合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主辦的大型公益項目「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自2016年啟動以來,一直堅持食品安全與健康並重的原則,開發了一系列專業實用的食品安全與健康知識主題宣教材料,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兒童食品安全教育實踐活動。
  • 原創丨西安翻譯學院潛心「修煉」 守護校園食品安全
    西安翻譯學院潛心「修煉」 守護校園食品安全 西安翻譯學院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終南山腳下,是一所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和鮮明特色的高水平民辦大學,先後榮獲平安校園、文明校園等稱號。
  • 深圳:創新打造食品安全工作城市品牌
    開啟陽光化監管行動 打造透明執法品牌  為構建公開透明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提升市民對深圳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滿意度,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創新推出「星期三查餐廳」、「九號查酒」、「食安探源」、「農產品任你查」等一系列陽光透明執法活動。
  • 永州市冷水灘區:持續開展校園食品安全行動
    連日來,永州市冷水灘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開展學校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保障好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此次專項整治行動主要針對各類學校(幼兒園)食堂、校園商店、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及學校周邊100米範圍內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餐飲、食品攤販、食品銷售店開展全面排查整治,建立問題臺帳,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並要求一一整改到位。
  • 關於加強校園周邊「五毛食品」安全監管的建議
    在專項整治行動中,我局以校園內和校園周邊200米範圍內的食品銷售單位為重點對象,以價格為五毛左右的小食品、酸奶、麵包、蛋糕等為重點食品,認真開展排查檢查,重點檢查以下五方面內容。二是結合專項整治行動,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宣傳培訓。三是為了確保銷售的食品質量安全,結合專項整治行動,有針對性的組織開展食品抽樣檢測。
  • 聚焦丨教育部五項舉措抓實校園食品安全管理
    2020年上半年,教育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食品安全「四個最嚴」的指示要求,進一步鞏固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成果成效,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先鋒行動」織密校園安全防護網
    為了將校園安全這張防護網織得更密、更牢,今年年初,市委教育工委推出了2020年度書記項目《先鋒行動織密校園安全防護網》實施方案。  與此同時,為更好配合今年以來我市大力建設的「校園哨兵」智慧安防工程,市教育局成立了「校園哨兵」行動支部,並督促各學校相繼成立「先鋒守護校園安全」行動支部,帶領本校教職工一起參與到學校安全工作中,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督促學校和黨政負責人認真履行校園安全主體
  • 永春縣市場監管局嚴守校園食品安全
    本報訊 近來,泉州市永春縣市場監管局以事前事中事後監管為重點,持續深入開展復學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為學校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截至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757人次,檢查學校248家次,檢查校園及周邊食品經營戶542家次,發現並消除食品安全隱患46處,發放責令改正通知書24份。
  • 湖北鹹寧:創新守護「舌尖上的安全」打造食品安全系統樣板
    鹹寧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了食品冷庫及冷藏冷凍食品專項整治、自厄瓜多進口凍南美白蝦排查處置、冷凍冷藏肉品風險排查等專項排查工作20餘次,沒收並銷毀6475斤、價值58625元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冷凍食品,下架2055.34公斤相關凍品,對厄瓜多凍蝦進行了無害化處理。聚焦農村食品安全,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