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遊戲研究《超級馬力歐RPG》篇:史克威爾與任天堂的最終聯動

2021-01-05 遊戲大鴿大

作者/SoleilNoir

JRPG與低迷的歐美市場

提及JRPG遊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勇者鬥惡龍》與《最終幻想》系列了。這兩款遊戲系列都有著頗高的人氣,系列新作的評價也都很出色。

不過JRPG與歐美RPG的遊戲風格、畫面表現以及玩法系統上都是有著很大區別的,因此在歐美玩家群體中,喜歡JRPG的並不在多數。這在第三、第四世代,FC和SFC主機流行時更是如此。

即使是如此,《勇者鬥惡龍》系列和《最終幻想》系列都在想盡辦法往全球化的方向改變。

堅持傳統回合制的《勇者鬥惡龍》系列直到2004年的8代全3D化,並且降低難度後,才擴展出了歐美市場。

而追求系統創新的《最終幻想》系列則是在1997年的7代,就憑藉著其CG畫質與演出,獲得了不少歐美玩家們的青睞。

如今大部分FF粉絲玩家應該都知道,《最終幻想7》原本是1994年作為SFC的2D遊戲進行開發的。之後1995年因為3D技術的發展,《最終幻想7》又改成了3D遊戲準備在N64平臺上開發。

史克威爾的技術演示版《最終幻想SGI》

然而因為當時任天堂堅持用低容量的卡帶,導致了史克威爾與任天堂談崩,最終史克威爾帶著《最終幻想7》轉投索尼PS平臺,開闢了新的市場。

在這段被許多人述說過很多次的開發故事中,任天堂一般都被視為反面教材。任天堂對於卡帶的堅持,最終導致了索尼獲得了史克威爾與艾尼克斯、《最終幻想》與《勇者鬥惡龍》這兩張王牌,PS主機的市場遠遠超過了N64主機的市場,任天堂也首次嘗到了敗北的滋味。

然而事實上,任天堂在《最終幻想7》之前,一直在與史克威爾合作一款風格另類的RPG遊戲——《超級馬力歐RPG》,而這款遊戲對於史克威爾來說卻是意義非凡的。

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與任天堂合作開發《超級馬力歐RPG》的經驗,那麼《最終幻想7》可能就不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模樣了。

為何這麼說呢,我們不妨回到1994年,從《最終幻想6》開始說起。

找尋出路的史克威爾

《最終幻想6》於1994年4月2日在日本地區發售,在經過了數個月的英文本地化後,又於同年10月11日在北美地區發行。

《最終幻想6》在歐美地區的評價非常不錯,IGN給出了9.5的高分,《電子遊戲月刊(EGM)》給出了9分與月度遊戲的評價,GamePro更是給出了滿分好評。

看起來《最終幻想6》是一款評價很高的遊戲,但很可惜的是這款遊戲直到2003年,在海外地區僅售出了86萬份,與日本地區262萬份的銷量成績形成了鮮明對比。

《最終幻想6》在當時的歐美地區被稱為《最終幻想3》,這意味著史克威爾曾3次試圖開拓歐美市場,但是這3次都未成功。

《最終幻想6》美版銷量不佳,讓史克威爾意識到想要拓展歐美市場,還得藉助外援。而當時歐美地區最著名的遊戲角色莫過於馬力歐了,那麼對於史克威爾來說,最佳的外援對象就是任天堂了。

以史克威爾和任天堂的長期合作關係,提出一份合作開發企劃並不難,再加上任天堂的宮本茂也很喜歡遊玩史克威爾的RPG遊戲,兩家公司的合作可以說是一拍即合。

於是,任天堂派出了宮本茂,史克威爾派出了藤岡千尋。任天堂有馬力歐,史克威爾有RPG。兩者相結合,一款名為《超級馬力歐RPG》的遊戲就在1995年的第二季度進入了開發階段。

馬力歐與最終幻想的結合

最初史克威爾只是發揮了他們最為擅長的那一部分,將馬力歐要素融入進他們的RPG世界中。馬力歐將騎著馬拿著劍,在世界各地與夥伴們進行冒險。

然而宮本茂對於這種設計卻並不滿意,他認為馬力歐持劍戰鬥是一件很怪的事情,適合馬力歐的武器只有錘子。

隨著藤岡千尋與宮本茂在開發過程中的不斷交流,越來越多的馬力歐標誌性要素也加入到了遊戲之中。例如馬力歐的平臺跳躍、寶箱磚塊等等,都成為了《超級馬力歐RPG》遊戲中的關鍵機制。

為了能更吸引全球玩家,遊戲還從傳統的2D畫面改成了使用3D預渲染技術的2.5D畫面。所有的角色、物品、場景都做得極為細緻,甚至還加入了特殊的光影效果。而角色們的各種演出、戰鬥、跳躍等動作更是做得非常複雜,看起來也十分流暢。

為了能在SFC主機上做出最為極致的畫面,任天堂還為史克威爾提供了終極技術支持——SA1晶片。SA1晶片能提升卡帶的處理速度與遊戲表現力,這相當於給SFC主機追加了另一個CPU。

在任天堂發行的所有海外地區版本的SFC遊戲中,包括《超級馬力歐RPG》在內,也僅有7款遊戲是使用了SA1晶片的。

不僅是任天堂,史克威爾為了《超級馬力歐RPG》也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

除了原本的開發團隊之外,史克威爾還將下村陽子派來負責該作的配樂工作,並將由植松伸夫作曲的三首《最終幻想6》BGM加入到了遊戲中。

更有趣的是,史克威爾還在遊戲中設計了一場隱藏BOSS戰,玩家需要操作馬力歐與他的夥伴們對抗極具《最終幻想6》風格的BOSS庫萊克斯(Culex),他會操縱四塊不同屬性的水晶發動各種法術攻擊。

在玩家進入庫萊克斯BOSS戰時,還會聽到《最終幻想4》的經典BGM。

首次的3D馬力歐世界

《超級馬力歐RPG》是一款玩法很不一樣的回合制JRPG遊戲,遊戲基於馬力歐系列的世界觀,最開始就是庫巴擄走碧琪公主,馬力歐前往城堡營救公主的經典故事。

馬力歐在城堡與庫巴交戰的時候一把巨型大劍從天而降,插在了庫巴城堡裡,將馬力歐、庫巴和碧琪公主打飛到了世界的不同區域。因此馬力歐就為了找回公主去收集七顆星星,開啟了新的冒險。

遊戲的世界地圖移動方式和《超級馬力歐世界》類似,但在進入一片區域後,玩家所能見到的就是極為生動的3D預渲染的馬力歐世界了。

馬力歐可以去到各個王國的城鎮,在城鎮裡看到整個世界裡居民們的生活狀態,進行一些有趣的對話互動,又或者是跟他們進行交易。

在野外的時候,馬力歐需要面對大量的敵人。與傳統JRPG的踩地雷機制不同,《超級馬力歐RPG》採取的是明雷機制,也就是說只要玩家願意,是可以不進行戰鬥通過各個區域的。

雖說如此,我在遊玩這款遊戲時更喜歡每場戰鬥都觸發,因為遊戲中的戰鬥機制也相當有意思。

遊戲的戰鬥系統依舊還是你打一下我打一下的經典回合制,但在這之上遊戲還加入了攻擊判定的即時指令機制。

例如在馬力歐即將攻擊到敵人的一瞬間,玩家按下A鍵,馬力歐就會多攻擊一次造成更多的傷害。而在敵人即將攻擊到馬力歐的一瞬間,玩家按下A鍵,馬力歐就會做出防禦動作減輕傷害,甚至是完全抵消傷害。

這麼一說仿佛是個很簡單的趣味系統,但其實在實際遊玩的時候,是能夠感受到指令成功時的那種爽快感的,這又有一絲動作遊戲的風味。

作為JRPG必不可少的一環,馬力歐在遊戲中還會遇到許多同伴的加入。在劇情進行到發現幕後黑手另有其人後,碧琪公主與庫巴還會入隊主角團,與馬力歐並肩作戰。

試想在SFC上,你可以操作原本是大反派的庫巴對板慄和烏龜之類的敵人發起攻擊,那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

僅僅是這些樂趣還不夠,遊戲裡還設計了整整十個小遊戲。例如3D視角的礦車駕駛、類似打地鼠的敲板慄、刺激的瀑布漂流等等……你很難想像的是,你還能在這款馬力歐遊戲中去到賭場,遊玩21點!

這些都是遊戲裡在世界各地設計的趣味小遊戲,能在一款JRPG裡玩到這麼豐富的內容,都不說當時的玩家了,就算是我現在在拿模擬器回顧這款老遊戲時,都能沉迷其中。

一些個人的見解

《超級馬力歐RPG》於1996年3月9日在SFC平臺上發售,5月份又在歐美地區發售。

1996年已經是進入了3D次世代了,PS1平臺帶著3D畫面來到了玩家們的家庭中。即使是如此,作為SFC平臺的後期遊戲,《超級馬力歐RPG》還是以出色的3D預渲染畫面受到了許多好評。

遊戲在日本地區的銷量自然不必多說,在歐美地區,遊戲僅發售首月銷量就突破了20萬,在此後的連續14周時間裡,《超級馬力歐RPG》都是美國地區最受玩家歡迎的遊戲。

《電子遊戲月刊》將這款遊戲評為「超任上畫質最好的遊戲」,而在歐美的媒體雜誌「史上最佳遊戲」評價中,歐美玩家們還將《超級馬力歐RPG》抬上了前列。

不喜歡JRPG的歐美玩家可能會佔大多數,但不喜歡《超級馬力歐RPG》的歐美玩家,那肯定是極少數了。

《超級馬力歐RPG》後面的故事就又回到了文章的開頭,史克威爾帶著《最終幻想7》轉投了索尼陣營,並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雖然史克威爾的強大開發力是《最終幻想7》成功最主要的原因,但在我看來《最終幻想7》或多或少是受到了《超級馬力歐RPG》開發經驗的啟發的。

《最終幻想7》製作人坂口博信,就是《超級馬力歐RPG》開發團隊的一員。而《最終幻想7》由2D企劃變為3D企劃,並將遊戲做得更具CG電影風格,也是在1995年下半年之後才開始轉型的。

任天堂更為全球化的遊戲設計理念,或許就是史克威爾打開歐美遊戲市場的鑰匙。

這也就是為何我在文章開頭寫道:如果沒有與任天堂的合作經驗,那麼《最終幻想7》可能就不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模樣了。

藤岡千尋的精神續作

說了這麼多,《超級馬力歐RPG》是否有續作呢?很可惜,答案是並沒有。

《超級馬力歐RPG》的版權屬於史克威爾,而這款遊戲也是史克威爾在和艾尼克斯合併之前,為任天堂做的最後一款大作。

雖說沒有正統續作,但《超級馬力歐RPG》還是有精神續作的。

2000年《超級馬力歐RPG》製作人藤岡千尋離開了史克威爾,並帶著一幫老員工成立了新公司AlphaDream。隨後,AlphaDream又在GBA平臺上,為任天堂製作了《馬力歐與路易基RPG》系列。

《馬力歐與路易基RPG》玩法上基本與《超級馬力歐RPG》一致,之後該系列還在NDS與3DS平臺上,一共推出了4款續作與2款重製作。

該系列每一作的評價其實都不低,然而因為劇情過於低齡向,導致了遊戲始終沒有獲得更為出色的評價,知名度在馬力歐系列中算是比較低的。

除了《馬力歐與路易基RPG》系列之外,《超級馬力歐RPG》還有另一款由宮本茂帶領開發的精神續作,也就是比較知名的《紙片馬力歐》了。

宮本茂的精神續作

《紙片馬力歐》原本被任天堂命名為《超級馬力歐RPG 2》,但考慮到版權問題還是改成了現在的名字。

遊戲由以《火焰之紋章》系列出名的第二方工作室Intelligent Systems負責開發,登錄N64平臺。

《紙片馬力歐》的表現形式極其特別,整個世界的生物都是一張張2D的紙片,雖然場景與擺設都是3D的,但在遊戲設計中這些其實都是用紙堆出來的紙模。

《紙片馬力歐》相比於《超級馬力歐RPG》,大幅弱化了RPG的要素,大改經驗值與等級系統。遊戲中馬力歐並沒有明確的等級設定,他只能通過不斷收集100個星星點數,來選擇提升自己的HP、FP或者是BP。

此外,遊戲中還取消了裝備系統,取而代之的是徽章系統。遊戲中玩家會獲得各種各樣的徽章,有為武器賦予獨特技能的徽章,也有附加被動效果的徽章。

這些徽章不能無腦全部裝備,遊戲會用BP點數來限制徽章的佩戴量,越是強力的徽章所需的BP越多。

因此《紙片馬力歐》的戰鬥更加具有策略性,玩家們可以針對不同的敵人搭配不同的徽章,更有效的進行戰鬥。

RPG系統的弱化,相對應的是探索系統的強化。在《紙片馬力歐》中,遊戲更專注於讓玩家利用同伴的能力去解開場景中的謎題。一些比較稀有的徽章以及收集要素星星碎片,都需要玩家仔細搜尋遊戲場景中的每一個角落才能發現。

從這些改動來說,《紙片馬力歐》相對於前作是更加具有任天堂風格的遊戲。

新穎的美術設計、豐富的遊戲機制,都讓《紙片馬力歐》的評價超越了《超級馬力歐RPG》。而其續作NGC平臺《紙片馬力歐:千年之門》又在它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了「紙片」的概念。

這一次馬力歐不僅可以將自己折成飛機飛越深坑,還能變成紙船渡河等等。

遊戲中的戰鬥也變成了一個個舞臺,玩家的戰鬥風格很精彩,底下的觀眾就會越來越多,給予馬力歐更多的星星力量。

但要是玩家老是挨揍,或者是按不出即時指令,底下的觀眾就會逐漸減少,甚至一些脾氣不好的觀眾還會扔東西上來砸馬力歐。對於這些沒素質的觀眾,玩家還能通過按鍵來命令同伴下臺趕走他們。

整款遊戲依靠如此多彩的玩法,塑造出了輕鬆有趣的風格,讓玩家們沉浸於其中。

田邊賢輔的紙馬

比較殘念的是,在《千年之門》後,宮本茂就將《紙片馬力歐》系列製作人的位置讓給了《銀河戰士Prime》系列的製作人田邊賢輔,整個系列就稍顯「拉胯」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在此提到的「拉胯」,並不是說《紙片馬力歐》後續作品都不好玩了,而是相對於前面幾作,後續作給玩家的體驗並不是那麼高了。

WII平臺的續作《超級紙片馬力歐》加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2D、3D切換系統,但卻加入了完全不符合馬力歐系列的動作戰鬥系統。

3DS平臺的續作《紙片馬力歐:貼紙之星》回歸了回合制戰鬥,但卻加入了令人頭疼的貼紙系統,將馬力歐的所有行動與貼紙掛鈎,玩家必須要收集貼紙才能進行戰鬥,體驗很差。

WIIU平臺的續作《紙片馬力歐:色彩飛濺》通過噴塗色彩解謎,通過上色增加道具威力的系統雖然很有趣,但是和上一作一樣,貼紙系統相當不受歡迎。

《紙片馬力歐》的後續作都是屬於「好玩,但本來應該更好玩」的那一類。

紙片馬力歐與官方中文

《紙片馬力歐》系列在國內的名氣也並不高,其主要原因就在於遊戲一直都沒有官方中文版。

神遊曾經在N64神遊機上推出過《紙片馬力歐》的中文版,但很可惜的是因為神遊機的曇花一現,接觸到這款遊戲的國內玩家少之又少。

一直到今年,任天堂終於在5月14日給了玩家們一個驚喜,公開了新作《紙片馬力歐:摺紙國王》,這款新作即將於7月17日登錄Switch平臺,並且還支持官方中文!

雖然不清楚前作中令人詬病的問題是否有所改善,但我個人還是非常期待《摺紙國王》的。

畢竟《紙片馬力歐》系列那份繼承於《超級馬力歐RPG》的基礎系統真的很好玩,並且它的美術風格也是獨樹一幟的。

《超級馬力歐RPG》是經典之作,但對於新玩家來說,上手SFC遊戲比較困難。不過隨著《紙片馬力歐:摺紙國王》的發售,說不定也能有更多的新玩家,感受到源自於《超級馬力歐RPG》的那份樂趣。

相關焦點

  • RPG編年史:可曾記得愛!從最終幻想的崛起,看史克威爾的輝煌
    畢竟還有那麼多優秀的RPG遊戲,還沒有介紹給大家。RPG遊戲(角色扮演)在遊戲分類裡面,屬於老而彌堅的一個遊戲種類。也許他不像RTS(即時戰略)那樣硬核和吃操作,也許他不像MOBA(多人在線戰術競技遊戲)那樣時下正流行。可RPG遊戲絕對遊戲界壽命最長,歷史最悠久的傳奇遊戲種類之一。
  • 超級馬力歐 35 周年,任天堂給粉絲們帶來不少驚喜
    而任天堂交出的答卷,便是在遊戲史中具有突破性意義的作品 —— 《超級馬力歐 64》: 而今,藉助《超級馬力歐》35 周年的東風,任天堂順勢推出了紀念意義極強的《超級馬力歐 3D 收藏輯》。
  • 【玩家投稿】聊一聊《超級馬力歐64》:定義3D冒險的遊戲著作
    在電子遊戲的第五世代,所有遊戲製作人都在摸索3D化的時候,任天堂與宮本茂就以一款《超級馬力歐64》定義了第三人稱3D冒險遊戲,而今天就來講講《超級馬力歐64》的故事。這個世代裡眾多遊戲開發者都在研究著3D是什麼、3D如何做以及3D的可能性,也就是在這種不斷研究下,誕生了不少看起來很粗糙但卻極具創意的3D遊戲。
  • 動森將添馬力歐家具!任天堂會員暢玩馬力歐吃雞遊戲!
    除了上周推送的任天堂將發布三個馬力歐新遊戲外,任天堂還公布了一系列關於超級馬力歐35周年的紀念活動消息。 超級馬力歐 Game&Watch 特別版 這款曾在1980年發售過的Game&Watch將在今年發售特別版。這款特別的遊戲機除了可遊玩到《超級馬力歐兄弟》及《超級馬力歐兄弟2》之外,它還是一款時鐘哦!限定版預定於2020年11月13日發售。
  • 最受歡迎日本RPG遊戲盤點 史克威爾佔半壁江山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王歡】據Record Japan網站7月24日報導,智慧型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的出現對傳統遊戲行業造成了不小的衝擊,但是以任天堂、史克威爾等日本知名遊戲公司為代表創作的經典遊戲依然在全球具有較高人氣,近日,海外遊戲信息網站「Gameranx」就以日本電視遊戲誕生至今的所有RPG遊戲(角色扮演遊戲)為對象,評選出了25款最受歡迎的日本
  • 《超級馬力歐 3D 收藏輯》移植效果與可玩度分析
    首先要明確一點:《超級馬力歐 3D 收藏輯》收錄了《超級馬力歐 64》,《陽光馬力歐》和《超級馬力歐銀河》這三個遊戲的移植版,而不是重製版。值得一提的是,任天堂是通過模擬器對三款遊戲進行移植的,因此優化和升級不足的原因也就能解釋得通了。但無論出於什麼意圖和目的,最終效果如我們所見。
  • newswitch遊戲:《超級馬力歐派對》詳細評測
    2018年10月5日任天堂又給我們帶來了一份驚喜《超級馬力歐派對》下面就給大家看一下我們的小編寫的非~常~認真的測評《超級馬力歐派對》是一款休閒聚會類遊戲這讓大部分玩家都會有這樣的疑惑一個人玩會不會寂寞一個人玩會不會孤獨一個人玩會不會痛
  • 《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大型DLC更新確定 超級馬力歐:奧德賽
    《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大型DLC更新確定 超級馬力歐:奧德賽
  • 再添新遊戲 《超級馬力歐銀河》登陸SHIELD
    《New超級馬力歐兄弟Wii》有沒有通關呢?今天筆者要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NVIDIA宣布任天堂精選遊戲《超級馬力歐銀河》和高分科幻解謎遊戲《不確定性:第一章-寂靜尾聲》正式登陸NVIDIA SHIELD國行版了,即日起,SHIELD用戶就可以通過NVIDIA遊戲中心購買以上兩款遊戲。
  • 《超級馬力歐派對》試玩:我們親眼見證了奇蹟
    當任天堂開足創新的馬力時,其能量絕對是不可限量的。在Switch這樣一款兼具了觸控、體感、便攜性的主機上,那些奇妙而獨特的創意更是讓我們震撼不已。通常來講,《馬力歐派對(Mario Party)》並不是一個以創新而聞名的系列,不過這一情況將在Switch版的遊戲中悄然發生變化。
  • 傳Switch超級馬力歐特別年度版含多款經典遊戲
    昨天,作家歐美遊戲媒體報導了任天堂將在馬力歐35周年期間於Switch平臺推出多款馬力歐系列遊戲的高清版本。但是具體的遊戲名稱,以及遊戲的銷售方式都不清楚。在幾家媒體後續的報導中,有關上面的問題得到了說明。
  • [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 在大陸註冊商標
    最近,有中國網友在網上查到任天堂已經為旗下最新主機Switch的新作《超級馬裡奧 奧德賽》註冊了簡體中文的商標,許多任飯歡呼這款遊戲即將發行簡體中文版,甚至猜測Switch即將進軍大陸市場。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 遊戲史上的今天:《馬力歐派對》正式發售
    1998.12.18《馬力歐派對》正式發售。 任天堂追逐單純遊戲樂趣的遊戲製作理念讓他們對出了不少極具玩法樂趣的新遊戲類型,其中以《馬力歐派對》作為代表的聚會遊戲便是其中之一。
  • 《超級馬力歐》Switch重製版或錯過該系列的35周年慶祝節點
    眾所周知,任天堂正在「馬力歐」系列的經典 3D 作品進行重製,以迎接這位紅帽水管工的 35 周年慶的到來。早前傳聞稱該公司有意在 7 月份宣布,但我們只在 8 月份等來了《超級馬力歐 35 周年紀念版》這個洩露的標題。
  • Switch在線會員2月FC免費遊戲:《超級馬力歐2》《星之卡比夢之泉...
    任天堂官方公布了2019年2月的 Nintendo Switch Online 會員服務追加 FC/NES 免費遊戲,上線時間為2月13日,日服將比歐美服多一個《大相撲》遊戲。《超級馬力歐USA》圍繞這款異類的《超級馬力歐》作品有著一段有趣的歷史,1986年任天堂在日本發行了系列正統續作《超級馬力歐2》,但由於遊戲難度過於鬼畜無法在美國地區上架,因此美國玩家擁有了另一款投擲「蘿蔔」擊敗敵人的《超級馬力歐2》遊戲,這一作品日後又以《超級馬力歐USA》的名字在日本發售。
  • 《馬力歐卡丁車8 豪華版》《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正式發售
    帽子凱皮附身,馬力歐趣遊世界。《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於2020年3月16日正式發售,官方建議零售價299元。線下授權店鋪(蘇寧易購、順電、Chonps、OneZero美承數碼生活館、英龍華辰、C.LIFE生活館、酷動等)因各地到貨時間不同,實際上架時間略有差異,請根據當地店鋪實際情況進行遊戲兌換卡購買。《馬力歐卡丁車8 豪華版》及《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兩款遊戲的官網現已正式上線。兩款遊戲的實體卡帶的具體發售日期請密切關注官方信息公布,敬請期待。
  • 《超級馬力歐銀河》登陸NVIDIA SHIELD 高清中文版打造全新體驗
    【PConline 資訊】2018年3月22日,北京——NVIDIA®(英偉達™)今日宣布任天堂精選遊戲《超級馬力歐銀河》及高分科幻解謎遊戲深受中國玩家喜愛的《超級馬力歐銀河》正式引入中國,並以1080P高清重置中文版呈現。即日起,SHIELD用戶可通過NVIDIA遊戲中心購買以上兩款遊戲。
  • ...稱《超級馬力歐64/陽光/銀河》將打包成「周年收藏版」一起登陸NS
    前天,海外多個媒體報導稱,為了慶祝初代《超級馬力歐兄弟》誕生 35 周年,任天堂計劃移植和復刻大量馬力歐遊戲至 Switch 平臺,Eurogamer 首先確認了《超級馬力歐 銀河》將包含在其中。
  • 周末玩什麼:當然是歡樂的《超級馬力歐派對》啦!
    本周我們集體體驗的是10月5日發售的聚會遊戲《超級馬力歐派對》(Super Mario Party),這款遊戲當然是為客廳而生的,其中包含了多個適合多人同樂的小遊戲,堪稱聚會小遊戲大合集。所以觸樂的老師們二話不說,在辦公室裡就直接開趴了!劉淳:派對才是正經事如果要簡單概括的話,《超級馬力歐派對》就是一個小遊戲合集。
  • 任天堂開發者介紹《紙片馬力歐》新角色設計的限制
    上周,任天堂公布了《紙片馬力歐:摺紙國王》中的boss戰將不再是對抗傳統的《馬力歐》世界中的反派,而是要對抗一些辦公用品。最近的一次採訪為我們透露了更具體的原因。Kensuke Tanabe是一位就職於任天堂的開發者,自從1988年的《超級馬力歐兄弟2》開始就一直參與任天堂遊戲開發。在最近一次採訪中他透露,「自從《紙片馬力歐:貼紙之星》開始,就已經不可能改動馬力歐世界的角色了,也不可能參考馬力歐世界設計原創角色。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必須設計原創角色,還不能涉及到馬力歐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