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赴美建廠
眾所周知,去年開始,美國採取了相關制裁華為的措施,一路上發生了很多事情,但被華為「備胎計劃」化解。而在今年的五月中旬,美國商務部宣布新的出口限制措施,堪稱史上最嚴格,這個措施的針對目標就是華為,將對華為的晶片供應鏈採取限制措施。
臺積電是這個新措施的關鍵者,一直以來,臺積電為華為代工晶片,因此引起了外界的猜測和討論,在外界討論的同時,臺積電突然宣布赴美建設晶片代工廠,並且投資120億美元。
這也給了外界另外一個疑惑,在此之前,川普多次邀請臺積電赴美建設代工廠,一直被臺積電擱淺,官方也沒有正面對此答覆,那麼臺積電在這一次為什麼如此爽快答應在美建設工廠呢?個人認為與美國的新限制措施有關。
根據美國最新的出口規定,只要使用美國技術和設備的企業,如果需要向華為提供相關的產品,必須得到美國政府的許可。從表面上來看,這個新措施涉及到全球半導體行業,實際上還是以臺積電為主。華為是臺積電第二大客戶,華為每年提供上百億元的訂單。
如果新出口措施正式實施,臺積電恐將不能與華為合作。因此,臺積電在失去這個大客戶之前,必須開碩新的市場。美國作為一個半導體大國,擁有多家半導體巨頭企業,以及很好的地理環境和人才選擇,選擇在美開碩市場也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臺積電態度突然改變
在外界討論臺積電赴美建設工廠時,臺積電的態度突然發生改變。在前幾天,在臺積電股東大會上,臺積電掌門人劉德音明確表示,在美國開設工廠的成本比中國高得多,在補貼方面,應該與美方好好協商,以更好地在美國建造該工廠。
這句話的背後另含用意,簡單來說,想要我在美建廠,那就要看你給多大的利益,如果達不到我的心願,那我就敷衍一下就離開。臺積電的態度突然改變,也讓美始料不及,那麼它的底氣在哪裡?讓我們來看看。
底氣何在
首先,我們從晶片製造工藝而言,在目前晶片製造行業中,臺積電擁有全球最先進的5nm製造工藝,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與其業內相比,英特爾的尖端工藝技術是10nm,三星的7nm晶片已量產,中芯國際的先進工藝是「 N + 1」代工藝,比7nm有些遜色,並且還沒實行量產,估計年底就能完成量產。
由此看來,臺積電的實力強大,並在此前宣布進入3nm工藝的研發,再次拉開與對手的距離。因此,沒人能影響到其地位。
其次,赴美建廠已有前車之鑑。在此之前,富士康赴美建廠,因為運營成本的問題,導致無法正常運行,最後富士康拍拍屁股走人,因此臺積電赴美建廠不受業內人士和媒體的青睞。
此外,臺積電與富士康有所不同,臺積電決定在美國建立工廠是最後的選擇,也是被迫所為,如今宣布在美建立工廠只是一個規劃,並還沒正式動工。臺積電提出的高額補貼要求,如果川普政府不同意,那麼臺積電可以做做樣子走人,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在最後,劉德音還提到關於華為的事情,稱不想看到失去華為事情的再次發生,並將建立一條「去美化」技術的生產線,以達到減少對美國技術和設備的依賴。
總結
在國家貿易的背景下,各大企業之間的合作彼此相連,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因此,如果產業鏈其中一家企業出現問題,那麼會導致整個產業鏈發生了改變。如今的半導體行業的局面,很大原因與美國的「禁令」有關。在5G時代的前景下,如果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那麼最終會被時代所拋棄。為了未來的發展,你認為臺積電會選擇誰?可以在討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如果你覺得文章好,可以點讚、轉發、收藏或關注小編,了解更多科技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