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 歐萊雅集團第一財季中國銷售額增長逾6%

2021-01-05 時尚頭條網

 

品牌力依然是關鍵 LVMH時裝皮具部門第一季度收入僅下跌9%

 

據時尚商業快訊,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一財季內,LVMH銷售額同比下跌15%至106億歐元,優於此前預期的20%跌幅,核心的時裝與皮具部門收入下滑9%至46.43億歐元,香水和化妝品部門銷售額下跌18%至13.82億歐元,手錶與珠寶部門大跌24%至7.92億歐元,Sephora所在的精品零售部門大跌25%至26.26億歐元。

 

LVMH在財報中強調,業績的下滑主要受疫情導致的線下業務停擺影響,但集團擁有足夠實力應對此次危機,目前正利用旗下工廠積極生產口罩、洗手液和防護服等防疫物資並免費提供給有需要的相關機構和醫務人員,並從中國採購了4000萬個口罩與261臺呼吸機。

 

執行長Bernard Arnault表示,在這種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前,LVMH依然保持了良好的應變能力,再次證明創造力和品牌力是企業的根本,危機過後集團將會變得更加強大。截至周四收盤,LVMH股價上漲0.23%至342.8歐元,自今年以來累計跌幅進一步收窄至18%,目前市值約為1725億歐元。

 

歐萊雅集團第一財季中國銷售額增長逾6%

 

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一財季內,歐萊雅集團銷售額同比下跌4.8%至72.2億歐元,其中奢侈品部門下滑9.3%至24.6億歐元,專業產品部門下滑10.5%至7.511億歐元,消費品部門下滑3.6%至31.7億歐元,活性化妝品部門則增長13.2%至8.4億歐元。

 

按地區分,北美市場銷售額下跌4.8%至18.8億歐元,西歐市場銷售額減少7.7%至21.6億歐元,亞太市場銷售額下滑3.7%至23.98億歐元,但中國市場業績逐漸恢復,第一財季銷售額增長6.4%。歐萊雅執行長Jean-Paul Agon特別提到,雖然集團受疫情影響業績受損,但中國的美妝產品消費已有復甦跡象。

 

Esprit一折清貨 將關閉中國內地所有門店

 

據時尚商業快訊,快時尚品牌Esprit從今年1月開始就折扣不斷,4月15日起更在線上和線下同時推出低至1折的促銷活動,並提示會員從2月28日起在線下店鋪、折扣店鋪、官網和天貓旗艦店的消費都不會再積累新的消費積分,「ESPRIT FRIENDS」會員項目則會於2020年5月31日終止。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Esprit在北京和上海的部分折扣店促銷力度高達「10件0.5折」。對此,於去年底收購Esprit中國內地經營權的GXG母公司慕尚集團表示,包括去年才開業的北京新店在內的Esprit中國內地所有門店會在年中關閉,是合營公司成立後新戰略計劃的一部分。

 

Lancel去年銷售額大漲近14%

 

法國奢侈品牌Lancel母公司、義大利配飾集團Piquadro在截至3月31日的2019/20財年銷售額同比增長3.2%至1.522億歐元,期內Lancel銷售額同比增長13.9%至5360萬歐元,但在1月至3月期間受到疫情打擊,銷售額下滑16.5%,同名品牌Piquadro銷售額下滑5.1%至7200萬歐元,The Bridge銷售額增長0.6%至2670萬歐元。

 

Farfetch發布第一季度業績預期 過去兩月中國GMV增速超去年全年

 

Farfetch周四發布第一季度初步數據,預計GMV將錄得43%至46%的增長,數字平臺GMV則在17%至19%之間,調整後的EBITDA介於2100萬美元至2500萬美元之間,稅後虧損或較上年同期的3020萬美元擴大到7000萬美元至1.25億美元。不過該公司透露,該季度最後兩個月中國地區的GMV增長速度超過去年全年。

 

Zalando預計第一季度將虧損 但運動休閒服飾銷量翻倍

 

歐洲最大電商平臺Zalando周四發布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調整後的營業虧損或在9000萬至1億歐元之間,主要受3月消費者需求顯著下降影響,3月9日起的三周內該平臺GMV同比下滑8%。不過該集團透露,期間消費者對運動休閒服飾的銷量較上年同期翻倍,最受歡迎的品牌是adidas、Nike和Tommy Jeans等。

 

鄂爾多斯去年利潤大漲逾40%

 

據時尚商業快訊,國內服裝集團鄂爾多斯2019年銷售額同比減少7.44%至227.89億元,淨利潤則大漲40.74%至13.41億元,扣非後淨利潤錄得44.49%的增幅。報告期內,該集團共生產349萬件羊絨衫,59萬條圍巾和披肩。截至周四收盤,鄂爾多斯股價上漲0.92%至7.71元,市值約為110億元。

 

比愛馬仕還悠久的奢侈品牌Delvaux今日正式開通電商服務

 

由於線下大部分門店因疫情暫時處於關閉狀態,擁有190年歷史的比利時奢侈品牌Delvaux於4月17日起正式在官網開通電商服務,該品牌已於上月入駐京東開設史上首家線上旗艦店。為慶祝電商業務的開通,Delvaux將會推出一系列精選的新款手袋。Delvaux於2011年被First Heritage Brands收購,目前在全球擁有45家單品牌門店。

 

2020年服裝行業品牌價值50強榜單發布 奢侈品牌普遍上漲

 

據Brand Finance最新發布的2020年服裝行業品牌價值50強排行榜顯示,位列第一的是Nike,品牌價值上漲7.3%至348億美元,Gucci緊隨其後,品牌價值大漲20.2%至176億美元,第三名為adidas,品牌價值下跌1.1%至164.8億美元,Louis Vuitton則位列第四,品牌價值大漲21.4%至164.79億美元,第五名為卡地亞,品牌價值上漲10.1%至150億美元。

 

快時尚Zara品牌價值大跌20.9%至145.8億美元,排名第六,H&M集團下跌12.7%至138.6億美元,Chanel品牌價值與上年持平錄得137億美元,優衣庫品牌價值上漲7.4%至128.7億美元,愛馬仕增長9.1%至119億美元。

 

BoF時裝商業評論中國區被全員裁撤

 

據界面時尚消息,創立於英國的時尚商業博客Business of Fashion將退出中國,BoF時裝商業評論中國區的10位員工會繼續工作到本月底,相關業務將從5月起停止運營。創始人Imran Amed在周三發布的用戶信函《A Letter to the BoF Community》中透露,集團業務因疫情受到嚴重影響,公司將採取一定的休假和裁員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在信件發布前一日,Vogue母公司康泰納仕集團營運長Wolfang Blau就在Twitter發布帖文稱有內部消息透露Business of Fashion正尋求出售,但Imran Amed在評論中否認了這一說法。

 

英國潮牌鼻祖Bench易主

 

全球諮詢公司Gordon Brothers宣布已將曼徹斯特街頭品牌Bench出售給Calvin Klein英國經銷商Apparel Brands子公司Wraith,Wraith將負責Bench北美地區以外的所有業務,但未透露具體的交易細節。Bench於1989年在曼徹斯特成立,是最早的街頭時尚零售商之一,但由於Supreme和Palace等品牌的競爭瀕臨破產,後被Gordon Brothers收購。

 

森馬服飾發布盈利預警 第一季度利潤或大跌逾95%

 

森馬服飾周四發布盈利預警,預計第一季度淨利潤將同比大跌93.66%至95.68%到1500至2200萬元,營收或大跌逾30%。集團表示業績下滑主要受疫情引發的大面積關店影響,但童裝業務的高挺成為維持盈利的關鍵,2018年收購的Kidiliz業務虧損則仍在加大。

 

Vans母公司旗下工作服飾品牌生產隔離服

 

美國工作服飾品牌Dickies宣布將於下周起利用母公司VF集團的供應鏈和製造設施為美國醫護人員生產隔離服,所有隔離服均符合FDA標準,Dickies計劃到9月製造340萬件隔離服。此前Dickies還為美國醫護人員生產了約100萬份生活必需品。VF集團已經通過其基金會為美國抗擊冠狀肺炎捐贈了150萬美元。

 

香港預計到6月將關閉5200家門店 逾1萬個零售崗位遭裁減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表示,由於零售市場疲軟,預計香港將在6月前至少關閉5200家門店,並減少10400個零售崗位,僅在5月就會裁員5200人,並有3200家門店倒閉。據協會對152個零售商成員的調查顯示,有40%的香港零售商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無法挺過4個月,96%的零售商在去年遭受了財務損失。

 

另據時尚商業快訊,Louis Vuitton已於1月關閉時代廣場旗艦店,附近的Prada旗艦店於2月關閉,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4個月,Swatch集團旗下的歐米茄和浪琴也在3月底前關閉了多家門店,義大利奢侈品牌Valentino則於4月撤出了位於廣東道的海港城。

 

網上購物成為越南人新的消費習慣

 

自4月1日實施社會隔離起,越南網上購物需求開始真正爆發,過去該市場的消費者網上購物商品主要包括家用電器、電子產品、衣服、辦公用品等,最近幾天通過電商購買的日用品和食物的採買量也迅速增加。除Tiki、Lazada、 Shopee等電商平臺外,擁有Big C、Co.op mart、Vinmart、 BRG等超市系統的大型企業和多家零售商的線上銷售都有顯著增長。在疫情發生前,專家們預計2020年越南電商規模有望達200億美元。

 

亞馬遜股價繼續上漲 市值突破1.2萬億美元創新高

 

自3月16日觸及一年低點以來,亞馬遜股價已累計上漲逾43%,周四股價繼續大漲4.12%至2402.69美元,市值逾1.2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為滿足激增的市場需求,亞馬遜在擴招10萬名員工後,又於日前表示將招聘7.5萬名倉庫和送貨工人,並提高了員工的時薪,將倉庫工人加班費提高一倍。

 

文章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時尚商業Daily    ID:FashionBusinessDaily

更多

歐萊雅

  的資訊

相關焦點

  • Gap第一財季虧損逾9億美元;adidas中國市場恢復增長
    Gap集團第一財季虧損逾9億美元 在截至5月2日的第一財季內,Gap集團銷售額大跌43%至21億美元,淨虧損達9.32億美元,而去年同期錄得淨利潤
  • 香港預計到6月將關閉5200家門店;歐萊雅集團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
    LVMH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銷售額同比下跌15%Louis Vuitton母公司LVMH昨日發布截至3月31日的第一財季業績,該集團銷售額同比下跌15%至106億歐元,是近10年來的首次下滑,但優於此前預期的20%跌幅。
  • 早報| Tod's集團第一財季銷售額大跌近30%;李佳琦申請註冊口頭禪...
    Tod’s集團第一財季銷售額大跌近30% 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一財季內,Tod’s集團銷售額同比大跌29.4%至1.528 Revolve第一財季收入超預期 股價盤後大漲逾13% 在截至3月31日的三個月內,美國網紅電商Revolve銷售額增長6.4%至1.46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396億美元,淨利潤則從去年同期的500萬美元下跌16%至420萬美元。
  • 早報| I.T第一財季虧損或超過1億港元;優衣庫日本7月銷售額增長近5%
    按品牌分,Boss第二財季銷售額大跌60%至2.31億歐元,上半財年下滑39%至7.04億歐元,Hugo第二財季銷售額腰斬至4400萬歐元,上半財年下跌30%至1.26億歐元。不過該集團表示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第二財季在中國的銷售額增長4%,今年還在包括澳大利亞、日本、波蘭和西班牙等24個市場推出電商服務。
  • 早報|羅永浩直播銷售額破億;CK母公司錄得虧損股價大跌13%;路易...
    時尚產業高管每日必讀的早報及輿情01Calvin Klein母公司第四季度虧損6740萬美元在截至2月2日的第四財季內,Calvin Klein母公司PVH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期內Tommy Hilfiger銷售額大漲12%至13億美元,Calvin Klein則下滑2%至9.36億美元。2019年全年,該集團收入增長2.7%至94億美元,淨利潤則大跌44.2%至4.15億美元。截至周三收盤,PVH集團股價大跌13.3%至32.63美元,市值約為24億美元。延伸閱讀:病急亂投醫?
  • 早報|品牌力依然是關鍵,LVMH時裝皮具部門第一季度收入僅下跌9%
    時尚產業高管每日必讀的早報及輿情01品牌力依然是關鍵 LVMH時裝皮具部門第一季度收入僅下跌9%據時尚商業快訊,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一財季內,LVMH銷售額同比下跌15%延伸閱讀:深度 | 從LV直播看奢侈品牌如何搶佔流量紅利02歐萊雅集團第一財季中國銷售額增長逾6%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一財季內,歐萊雅集團銷售額同比下跌4.8%至72.2億歐元,
  • 早報| 上海興業太古匯銷售額大跌逾30%;巴黎世家在中國推出現場...
    全球零售環境依舊不穩,歐洲奢侈品巨頭的股價持續波動,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股價累計上漲2.8%,市值為1773億歐元;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股價下跌0.7%,市值約為559億歐元;愛馬仕股價則上漲3.8%,市值約為708億歐元;卡地亞母公司歷峰集團股價上漲6.5%,市值為315億瑞士法郎。
  • 早報| Gucci第三季度收入大跌逾12%,成開雲集團旗下唯一下滑的奢侈...
    報告期內,核心品牌Gucci銷售額大跌12.1%至20.88億歐元,是該集團唯一錄得業績下滑的奢侈品牌,主要受歐洲和日本市場大跌47.3%和25.9%影響,在包括中國的亞太市場則增長10.6%,在北美表現最佳,同比大漲43.7%。
  • 早報| Exor集團逾6億控股中國奢侈品牌上下;潘多拉11月銷售實現增長
    據時尚商業快訊,義大利Exor集團於周三與法國愛馬仕集團達成協議,將為中國奢侈品牌上下增資8000萬歐元約合6.32億元人民幣,持有品牌多數股份,愛馬仕集團和品牌創始人蔣瓊耳仍為上下的重要股東,未來三方將一同努力發掘上下的市場潛力。
  • 早報| 海南放寬離島免稅購物額度; 5月中國銷售增長逾10%
    10% Prada集團聯席執行長Patrizio Bertelli近日接受彭博電視臺採訪時表示,5月Prada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增幅逾10%,但他坦誠這遠遠不足以使奢侈品行業復甦,他期待著在全球範圍內恢復穩定增長的需求。
  • 早報|加拿大鵝第一財季收入大跌逾63%;K11母公司斥資逾41億元在...
    時尚產業高管每日必讀的早報及輿情01加拿大鵝第一財季收入大跌逾63%在截至6月底的三個月內,奢侈羽絨品牌加拿大鵝銷售額同比大跌63.3%至2610萬加元,上年同期為7110該集團表示,隨著疫情的好轉旗下工廠已重新開始生產羽絨服,但總產量將是原計劃的三分之一,以儘可能地降低庫存水平。為更好地應對市場中的不確定性,該集團還計劃加大對電商業務的投資,並繼續在中國開設新的門店。
  • 早報| DAZZLE母公司去年營收利潤雙增長;Chanel邀請歌手舉辦線上...
    Levi's母公司第三財季銷售額增長5% 在歐美的門店已暫時關閉 在截至2月23日的第一財季內,Levi’s母公司銷售額同比增長5%至15億美元,毛利率為55.7%,淨利潤上漲4%至1.53億美元。期內,女裝銷售額大漲12%,男裝銷售額增長2%。目前Levi’s在歐美市場的門店均已關閉,銷售人員停薪留職。
  • 早報| 海港城第四季度降租12%;歐萊雅中國創15年來最快增速
    據時尚商業快訊,歐萊雅中國執行長費博瑞周四在發展戰略年度溝通會上透露,2019年歐萊雅中國銷售額同比大漲35%,為15年來最快增速,推動集團整體業績增長8%,創2007年來最高增速。 費博瑞表示,四大事業部門去年的增長速度均超市場平均水平,特別是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大美妝品牌的歐萊雅、第一大高端化妝品牌蘭蔻。阿瑪尼美妝、YSL美妝和美寶蓮也延續了積極的業績表現。
  • 早報| Nike第一財季業績超預期股價大漲逾13%;Ralph Lauren將大裁員
    Nike第一財季業績超預期 股價盤後大漲逾13% 在截至8月31日的第一財季內,Nike集團收入同比下跌0.6%至今年第二季度,lululemon收入同比增長2%至9.29億美元,超過分析師預期的8.44億美元,毛利率為54.2%。截至周二收盤,lululemon股價大漲6.1%至313.6美元,市值約為392億美元。
  • 早報| Gap被指拖欠逾50萬美元租金;英國4月時裝銷售額大跌逾31%
    露華濃第一財季虧損逾2億美元 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一財季內,美妝集團露華濃銷售額下滑18.1%至4.53億美元,淨虧損從上年同期的7510萬美元擴大至2.139億美元。 Coty集團第三財季銷售額大跌23% 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三財季內,Coty集團銷售額同比大跌23%至15.28億美元,淨虧損達2.716億美元,上一年同期淨利潤為1.016億美元。
  • 早報|女裝品牌艾格破產在淘寶1折清貨變現;Burberry上半財年收入...
    1994年,艾格在中國開設首家門店,進入中國市場短短兩年內便開設了723家店,年銷售額超過9億元,獲得了眾多年輕消費者的喜愛。截至2014年6月該零售商在中國的門店達到3000家,後於2018年正式退出中國成衣業務,由東莞一老闆接管。
  • 為美砸錢不手軟 歐萊雅等美妝巨頭:感謝並看好中國
    歐萊雅集團、雅詩蘭黛集團、資生堂集團、LVMH的香水與美妝部門、愛茉莉太平洋的美妝板塊銷售額都呈現明顯的增長。這其中,中國市場的貢獻不容忽視。上述美妝巨頭在財報中也提到將繼續看好中國市場。     高端美妝受寵 歐萊雅、LVMH破紀錄
  • GAP集團2020年第一財季銷售額將損失約1億美元
    數據顯示,GAP集團全年銷售額達到164億美元,同比下滑1%。其中淨利潤為3.51億美元,同比下滑65%。與此同時,GAP集團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集團在2020年第一財季的銷售額將損失約1億美元。同時,在全球範圍內將關閉170家GAP品牌門店。
  • 早報| 歐萊雅虛構商品效果被罰20萬;外媒稱「奢侈品在中國就像是...
    1.7%至6.16億美元,但不及分析師預期的6.2億美元,淨利潤則錄得124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淨虧損1340萬美元。Albert Bensoussan於2014年加入開雲集團,負責幫助該部門在全球鐘錶業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擺脫疲軟境況,此前Albert Bensoussan為LVMH鐘錶和珠寶部門銷售和市場總監,還曾在卡地亞任職。值得關注的是,LVMH於周一以162億美元的價格拿下美國奢侈珠寶品牌Tiffany,加大對高端珠寶領域的投資力度。
  • 早報|Nike CEO Mark Parker提前下臺;LVMH高管稱香港或淪為中國的...
    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內,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4.2%至55.1億歐元,adidas品牌銷售額增長4%至47.72億歐元,運動時尚系列錄得高位數增長。延伸閱讀:跟Nike貼身肉搏!adidas大中華區連續21個季度取得雙位數增長05Skechers斯凱奇第三財季銷售額大漲逾15% 創季度新高美國運動服飾品牌Skechers第三財季銷售額同比大漲15.1%至13.52億美元,創季度歷史新高,淨利潤雖錄得13.7%的增幅至1.031億美元,但仍低於華爾街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