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DPA(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簡介及對測試設備的

2021-01-03 電子產品世界

隨著HSDPA的面世,人們能夠以快於傳統WCDMA的速度傳輸數據。這主要是通過一種更加複雜的調製格式和重複發送數據的步驟實現的。這些新的功能也影響到了相應的測試設備和測試方法,本文介紹了HSDPA與傳統WCDMA的區別,並介紹了HSDPA對測試設備及方法提出的新要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3316.htm

HSDPA(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擴展了UMTS標準。這種改進與EDGE對GSM標準的增強類似:像HSDPA一樣,EDGE使用了一種不同的編碼機制。就EDGE而言,這使其可以更加有效地使用GSM時槽,將可用數據速率提升三倍,最高可達384 Kb/s。事實上,由於EDGE已經被公認為一種3G移動射頻技術,很多沒有獲得CDMA許可的服務供應商都將 EDGE視為一種替代技術。

圖1 信息會車的底層上的邏輯、傳輸和物理通道

HSDPA的理論數據傳輸速率為下行14.4Mb/s,與之相對應的上行鏈路技術HSUPA的速率為5.8Mb/s。雖然專家們認為3Mb/s的速率就足以滿足應用需要,但是這仍然需要大幅度地擴展現有的頻譜資源。這種擴展可以通過在UMTS基站(節點B)和無線設備(即用戶設備,簡稱UE)之間的第一和第二協議中,通過高階調製格式16QAM(正交幅度調製)和重複呼叫方法,藉助複雜的通信算法實現,圖1顯示了使用射頻連接的OSI通信的底層。

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更低的延時

不同層之間的信息傳輸需要使用特定的傳輸通道:邏輯通道、傳輸通道和物理通道。這些通道被用於傳輸信令協議和用戶數據。為了更好地理解HSDPA,還應當將物理通道納入考慮的範圍。

在通過物理通道傳輸數據之前,需要通過CRC編碼、通道編碼、數據交錯和數據分塊等技術防止數據丟失。復用的傳輸通道被映射到物理通道(代碼通道)上,進行擴展、加擾和調製。數據傳輸則使用傳輸通道,將發往不同接收者的數據分組和用戶或控制信息複合到一起。

HSDPA可以通過一個傳輸通道和相關的物理通道,擴展圖1所顯示的架構。表1指出了傳統WCDMA和HSDPA之間的區別。

利用HSDPA,可以傳輸長度只有2ms的短數據分組(短於過去的10ms)。在相同的速率下,調製和傳輸參數可以進行調整。射頻通道的測量可以被用於改進傳輸參數,以便將HS-DSCH(高速下行鏈路共享通道)的數據塊錯誤率保持在10%以下。

QPSK能夠按照每個波形調製兩個比特,再根據比特的組合情況,採用四種具有相同幅度的相位中的一種。但是,16QAM使用了16種具有不同幅度的狀態,每個波形都是四個比特的組合(參見圖2),因此16QAM的數據傳輸速率是QPSK的兩倍。16QAM的缺點在於:必須大幅度地提高射頻通道的質量,才能獲得較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因此它需要更高的信噪比(SNR)。在接收端檢測到一個錯誤時,它會請求重新發送所傳輸的數據,這會導致有效數據速率的降低。如果基站知道射頻通道質量,它就可以根據各個射頻通道的特性,優化傳輸參數,例如調製機制。因此,無線終端必須能夠有效地反饋通道質量信息。這些終端可以在HS-DPCCH(高速專用物理控制通道)上提供這些反饋。

圖2 16QAM的星座圖

除了射頻通道質量以外, HS-DPCCH還被用於向基站說明數據分組是否被成功接收。這是自動重發請求(ARQ)的組成部分,它也被稱為重新傳輸協議。另外,如果它採取措施來保護數據(正向糾錯),這就被稱為複合自動重發請求(HARQ)。總共有三種不同的HARQ協議,HSDPA使用的是其中的II和III型。

通過一種新的信令通道—— HS-SCCH (高速共享控制通道),UE可以獲知哪些數據分組被分配給它。該通道包含了關於UE標識、HS-PDSCH擴展編碼、HARQ協議類型和其他協議數據。無線設備必須能夠分析四種不同的HS-SCCH。

用戶數據則在與HS-DSCH傳輸通道相連的HS-PDSCH(高速物理下行鏈路共享通道)上傳輸。根據具體的特性,HS-DSCH可以將數據發送到一個或者多個(最多15個)HS-PDSCH上。在不採用通道編碼的情況下,這在理論上最高可以容納14.4Mb/s的速率。通過2:3的編碼率(每兩個需要傳輸的比特搭配一個冗餘比特),可以達到9.6Mb/s的數據速率。

第一代HSDPA設備只能並行處理5個HS-PDSCH。這是由目前使用的接收端架構所導致的,即所謂的Rake接收端。這種類型的接收端會將可以達到的最大傳輸速率下

降到3.6 Mb/s。要獲得更高的數據速率,必須使用一種新的接收端。另外,還需要採用新的接收端測量方法。

新增的測試要求

HSDPA也需要進行新的測量。新的測試包括了對接收端、發送端和信號處理的檢查。新的調製機制——16QAM——在接收端提出了新的挑戰。為了正確地檢測帶有16種相位和幅度狀態的16QAM信號,SNR必須高於QPSK,因此在實際中,較高的數據速率只能在無線終端靠近基站時才能實現。在類型審核階段,終端的正確檢測信號狀態的能力將通過一種數據塊錯誤率(BLER)測量方法,在較高的接收端功率等級下進行測試。發回的接收確認信息被用於判斷數據塊的錯誤率。在實際使用和服務中,接收端通常只通過GSM和寬頻CDMA調製進行測試。

另一種更加適合較高的數據速率的方法是評估通過HS-DPCCH報告到節點B的通道質量指數(CQI)。CQI還定義了無線終端在BLER不超過10%的情況下可以處理的數據速率。測試設備會選擇一種與CQI 值16相對應的傳輸格式。傳輸格式將會決定數據塊大小、並發通道個數和調製類型等參數。

在測試的第一個階段,下行鏈路通道的配置將保持不變,同時會記錄2000個CQI值。下一步則是確定CQI的中值。90%的(即1800個)CQI值必須處於「CQI中值-2

只有在UE能夠隨時正確地向基站報告接收端質量的情況下,才能夠利用HSDPA進行傳輸。用於檢查這種功能的測試目前還處於研發階段——HS-DPCCH的不連續傳輸和部分延時傳輸向發送端提出了新的挑戰。這是在系列化生產之前必須進行的另外一項測試。

HSDPA的面世是人們在提高移動射頻下行鏈路的數據速率、縮短網路遊戲的延時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就所使用的技術而言,HSDPA是一個複雜的裡程碑,能夠在不同特性的射頻通道上提供高度有效的射頻通道。

相關焦點

  • HSDPA是什麼
    HSDPA是什麼   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表示高速下行分組接入技術,是一種移動通信協議,亦稱為3.5G(3½G),屬於WCDMA技術的延伸。該協議在WCDMA下行鏈路中提供分組數據業務,在一個5MHz載波上的傳輸速率可達8-10 Mbit/s(如採用MIMO技術,則可達20 Mbit/s)。在具體實現中,採用了自適應調製和編碼(AMC)、多輸入多輸出(MIMO)、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快速調度、快速小區選擇等技術。
  • HSDPA技術詳解
    1、HSDPA簡介   對高速移動分組數據業務的支持能力是 3G系統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WCDMA R99版本可以提供384 kbit/s的數據速率,這個速率對於大部分現有的分組業務而言基本夠用。
  • 華為攜手高通完成3C-HSDPA 63Mbps測試,推進UMTS邁入多載波時代
    華為今日宣布,攜手高通完成3C-HSDPA(下行三載波聚合高速分組接入)聯調測試,實測平均下載速率突破63Mbps,相比DC-HSDPA(下行雙載波聚合高速分組接入)技術,下行速率提高50%。
  • HSDPA技術及其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5484.htmHSDPA(高速下行分組接入,HighSpeedDownlinkPackages Access)技術,是3GPP在R5協議中引入的,它可以在不改變WCDMA系統網絡結構的基礎上,大大提高用戶下行數據業務速率(理論峰值可達14.4Mbit/s),極大地改善了WCDMA不支持數據密集型應用的缺陷
  • WCDMA(HSDPA)終端吞吐量測試簡介
    吞吐量是指在沒有幀丟失的情況下,設備能夠接受的最大速率。也就是說在單位時間內成功地傳送數據的數量。吞吐量測試的方法定義為:在測試中以一定速率發送一定數量的幀,並計算待測設備傳輸的幀,吞吐量測試結果以比特/秒或字節/秒作為單位。
  • HSDPA和WiMAX的技術對比分析
    在另一陣營中,一些業內的主要設備製造商期望用WiMAX標準為固定數據通信(如DSL),即線纜通信中增加無線移動接入功能,允許話音通信通過IP傳輸,並且在WiMAX的下一步擴展中增加移動性,最終使WiMAX能夠實現話音和數據的移動寬帶。HSDPA和WiMAX在標準、技術特點和市場定位等方面各有千秋,也盡顯移動通信寬帶化和寬帶網絡無線接入的不同。
  • HSDPA和WiMAX的技術分析與比較
    運營商迫切需要提高傳輸速率,HSDPA(HighSpeedDownlink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組接入)作為3GPP的Release5中提出的無線解決方案,理論傳輸速率可達到14Mbit/s。HSDPA是在3GPP R99/R4網絡結構上自然演進,旨在滿足上/下行數據業務不對稱的需求而提出的。
  • NB-IOT的網絡架構簡介
    二、NB-iot網絡架構簡介工業應用環境更加複雜,工業終端也有所不同,除了晶片,模塊,傳感器接口,NB-IoT模塊等,還包括無線傳輸接口,軟SIM設備,傳感器接口等。2.無線網絡側包含兩種分組網絡方法,一種是單運行(單無線電接入網絡),其中包括2G/3G/4G和NB-IoT無線網絡。另一個是建立NB-IoT。
  • FDD-CDMA的下行鏈路的波束形成
    本文研究了智能天線在FDD-CDMA中的下行鏈路的應用,利用上行鏈路接收數據,估計了下行鏈路的信道相關矩陣和對其它小區用戶的相對幹擾總量,給出下行鏈路的波束形成方法,即在保證一定的有效發送功率的同時,使得對其他小區的用戶幹擾最小.計算機仿真表明:在多小區蜂窩
  • 光纖接入設備及使用圖解
    於是迫於社會信息量的突飛猛進,那些專門為城域網和接入網上提供新業務傳送的技術及設備迅速發展起來。其中以MSTP(多業務傳輸平臺)和PON(無源光網絡)發展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們都是基於光纖傳送技術、在城域網或接入網上提供多種新業務承載的最佳解決方案。
  • 無線寬帶接入技術是什麼 無線寬帶接入技術介紹【詳解】
    無線寬帶接入技術簡介  無線寬帶接入技術是指企業可以用來構建城域網或獲得網際網路接入的高速無線接入業務,主要有多通道多點分配業務(MMDS)和本地多點分配業務(LMDS)兩種。HALO通過提供在城市上空同溫層飛行的通信平臺來提供網絡接入業務。與衛星非常相似,這些平臺提供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不同的是,它們離地球較近。信號傳播時間較短,平臺處於某一特定區域的上空。對於網際網路接入,HALO是個很好的選擇。它們提供高達lOMbit/s的數據率。有兩家公司涉足此項業務。
  • 推物聯網4G&5G多卡多鏈路通信方案 中琛源打造通信潮汐高速道
    為此,中琛源探索並融入了聚合式貼片卡技術、三網融合技術以及多鏈路通信動態計算及配置技術等領先優勢,推出4G&5G「多卡多鏈路通信方案」。方案包括「多合一」貼片卡「雙子芯」系列、多卡多鏈路通信模組「中琛模組」以及多鏈路聚合網關等創新產品。
  • 剖析數據中心三層網絡結構設備的光互連方案
    接入層由各功能設備和接入交換機組成,提供主機和伺服器在數據中心中的接入,支持主機埠的訪問控制,具有高密度的接入能力,為用戶提供網絡訪問功能及相關網絡服務。接入層與匯聚層互連方案:目前接入交換機埠到匯聚交換機埠主要採用40G埠,可使用40GBASE-SR4光模塊、40G QSFP+ AOC 有源光纜、40G QSFP+ DAC高速線纜。
  • 移動寬帶無線接入新技術——IEEE802.20
    傳統的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可支持高的移動性,但數據傳輸速率低,難以應對高速下載和實時多媒體的應用。而無線區域網(WLAN)等寬帶無線接入系統,雖然擁有較高的數據傳輸速率,但其移動性能差,只能用於牧遊式的無線接入。IEEE 802.20技術恰恰可以有效地解決移動性與傳輸速率相互矛盾的問題,使用戶可以在高速移動中享受寬帶接入帶來的樂趣。
  • 配置靜態IP雙鏈路負載分擔示例
    組網要求:某小型企業內網部署了一臺路由器作為接入網關,為下掛的內網用戶提供訪問Internet服務。為了防止網絡流量較大時,出現網絡擁塞,影響上網體驗,企業在路由器上部署了兩條鏈路同時接入Internet。兩條鏈路都通過靜態IP方式接入運營商。
  • TIM、愛立信和高通基於5G毫米波固定無線接入刷新遠距離通信速率...
    日前,TIM、愛立信和高通技術公司將5G技術應用於5G固定無線接入(FWA),創造了超寬帶遠距離通信速率的全新世界紀錄。這一記錄證實了5G毫米波頻段不僅適用於城市、高速或高密度地區的部署,而且同樣適用於更廣泛的5G FWA覆蓋。該記錄的實現以TIM九月份在毫米波上取得的成功為基礎,當時在TIM的5G現網環境下,其下行鏈路連接速率穩定地達到了4Gbps以上。
  • 詳解光纖技術與各類接入網絡
    接入系統主要完成三大功能:高速傳輸、復用/路由、網絡延伸。目前,接入系統的主流技術有,ADSL技術其能在雙絞銅線上經濟地傳輸每秒幾兆比特的信息,它即支持傳統的話音業務,又支持面向數據的網際網路接入,局端ADSL接入復用設備將數據流量復用後,選路到分組網絡,將話音流量傳送給PSTN、ISDN或其它分組網絡。
  • 使用芯禾Expert系列軟體實現高速鏈路仿真
    背景 高速串行通道(Serdes)是目前絕大多數通信系統中用到的數據傳輸通道,為滿足人們對圖片、視頻傳輸所帶來的日益增長的帶寬需求,通信設備中高速串行通道上的信號速率以每五年翻一倍的速度進行提升。 圖1  未來五年乙太網速率升級路線圖 對於幾十Gbps速率的高速串行鏈路,單純依靠以往的設計經驗,已經無法確保高速鏈路設計的正確性。
  • 「專利解密」諾基亞改良5G毫米波傳輸幀結構,在美測試破紀錄
    雖然在智慧型手機的時代諾基亞處於下風,但近期,諾基亞官網宣布突破了5G網速的世界紀錄,在部署於美國主要運營商商業網絡的基站設備上進行測試,實現了高達4.7Gbps的5G速度。未來的5G網絡旨在實現超過10Gbps的傳輸速率,而毫米波技術被認為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當前,為了支持高數據率和低延遲的傳輸,已經提出了一些傳輸幀結構的設計方案,下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傳輸幀結構示意圖。